第177章 余震
第177章 余震
《超梦的逆袭》掛起的暑假观影风暴到了第五天才出现有余票的现象。
影院经理们看著居高不下的上座率,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个暑假的奖金稳了,忧的是一线员工已经连轴转了快一周,几乎所有人手上只要空下来都要到电影院前厅帮忙,维持秩序,售卖,打扫,搬货。
直到八月的第一个周末,这部现象级动画的单日票房才初显疲態。
各大院线总算鬆了口气,像是完成了一场艰苦的战役,不约而同地將排片率悄悄调回了最开始上映时的百分之三十五。
然而,电影院里的风暴刚刚平息,另一场风暴却在更高层的地方酝酿。
文部科学省。
“课长,这是今天上午送到的请愿书,一共七箱。”一位年轻的公务员指著办公室角落里堆成小山的纸箱,脸上带著一丝快要被文件淹没的绝望,“传真机那边也没停过,全是各地教育委员会转来的家长联名信。”
被称作课长的中年男人正头痛地捏著眉心。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的是一份来自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標题刺眼一一《一部动画电影引发的国民思考: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
文章內容他扫了一眼,无非是些老生常谈,但这次的由头却是一部动画电影,这让他觉得有些荒唐,又有些无可奈何。社会舆论已经起来了,如果处理不好,教育部长的质询会可不好过。
“把各部门负责人都叫来,马上开会。”他放下报纸,语气不容置疑。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情况就是这样。”课长环视一圈,“家长们的要求很明確,希望將『生命伦理”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內容。各位有什么看法?”
一位头髮白的官员清了清嗓子:“课长,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因为一部动画片就修改教育大纲,先例一开,后患无穷。”
“可这次的声势不一样。”主管社会教育的官员反驳道,“这不是小部分人的声音,是全国性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且,电影提出的问题確实值得深思,这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有点抬头的趋势,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不然会被民眾职责不作为的。”
“问题是教材怎么编?老师怎么教?这都是问题!”
爭论声此起彼伏,课长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听著。直到会议室的吵闹声渐小,他才敲了敲桌子。
“爭论这些没有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给社会一个明確的、积极的回应。”他站起身,“通知新闻部门,准备记者发布会。就说我们已经接收到各地教育委员会的反馈和社会各界的呼声,会认真、严肃地考虑將生命伦理加入教育內容的请愿。”
第二天,在无数闪光灯下,文部科学省的发言人面对镜头,郑重地复述了课长在会议室里定下的调子,每一个字都显得诚恳而有力。
至於內部后续要扯皮多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文部科学省里的唇枪舌剑,终究是大人们的事。
孩子们才不关心这些,他们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在电影院门口的抽奖机里,摇出一个印著超梦头像的金色小球。
限量五十个的电子宠物,摊到全日本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差不多一个地方只能分到一个。这个概率低得令人髮指,但希望总还是要有的。
每家电影院外的力亏水抽选器前,队伍几乎从早排到晚。
机器转动时发出的“嘎啦嘎啦”声,混合著孩子们的祈祷和开奖后此起彼伏的嘆息声,构成了影院前厅最独特的交响乐。幸好,世嘉安排的安慰奖还算丰厚,皮卡丘钥匙扣、杰尼龟小方幣、妙蛙种子贴纸,拿到这些小礼品的观眾们倒也不算太失落,多少都有点参与感。
毕竟全国就五十个名额,能中奖的都是天选之子。
这种近乎於传说级的稀有度,自然也吸引了另一种人的注意。
“爸爸,我不管,我一定要那个超梦!”一个穿著考究小西装的男孩,指著海报上电子宠物的图片,对身边一脸富態的中年男人下达指令。
於是,包场抽奖的壮观景象开始在各大城市上演。
有人一口气买下整个放映厅的票,就为了那几十张附赠的抽奖券。
然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堆安慰奖被保鏢和管家们面无表情地装进名牌手袋里,徒留小少爷在原地气得脚。
这种了大价钱却只收穫一堆小玩意的场面,成了普通观眾们津津乐道的笑料,也为抽奖这件事本身增添了几分“眾生平等”的戏剧性。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二天。
媒体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迅速捕捉到了第一批幸运儿。
电视上,一个来自北海道的女孩对著镜头,羞涩地展示著手中那个造型酷炫的超梦电子宠物。
这下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原来真的能抽到!
包场的人又多了起来,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卖票根的现象。
而最夸张的一则社会新闻,来自龙蛇混杂的大阪西成区。
一个刚找到工作的年轻人,用打工赚来的钱看了场电影,隨手一摇,竟摇出了梦以求的金色小球。
他当场被周围艷羡的目光包围,兴奋地打算要將这份好运卖个好价钱,补贴一下生活。
他没注意到,人群中有道不善的自光黏在了他的背上。
当天深夜,年轻人正在梦里数著钞票,忽然被地板轻微的吱呀声惊醒。
他屏住呼吸,看到一个黑影正在他房间里手脚地翻找。
贼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白天那个引人注目的电子宠物。
年轻人血气上涌,抄起枕头边的棒球棍就冲了上去。
那贼显然没料到屋主睡得这么浅,更没料到对方的反应如此激烈。
一阵鸡飞狗跳的搏斗后,业务水平堪忧的蠡贼被年轻人死死按在地上。
警察赶到时,看著鼻青脸肿的窃贼和旁边完好无损的超梦电子宠物,也是哭笑不得。
这则“为抢夺限定玩具,男子深夜入室行窃反被屋主制服”的新闻一经播出,立刻又引发了新一轮关於限量品营销的全国性爭议。
这么荒诞的事件引起的討论,热度却几乎不亚於文部科学省正在进行的严肃討论。
《超梦的逆袭》掛起的暑假观影风暴到了第五天才出现有余票的现象。
影院经理们看著居高不下的上座率,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个暑假的奖金稳了,忧的是一线员工已经连轴转了快一周,几乎所有人手上只要空下来都要到电影院前厅帮忙,维持秩序,售卖,打扫,搬货。
直到八月的第一个周末,这部现象级动画的单日票房才初显疲態。
各大院线总算鬆了口气,像是完成了一场艰苦的战役,不约而同地將排片率悄悄调回了最开始上映时的百分之三十五。
然而,电影院里的风暴刚刚平息,另一场风暴却在更高层的地方酝酿。
文部科学省。
“课长,这是今天上午送到的请愿书,一共七箱。”一位年轻的公务员指著办公室角落里堆成小山的纸箱,脸上带著一丝快要被文件淹没的绝望,“传真机那边也没停过,全是各地教育委员会转来的家长联名信。”
被称作课长的中年男人正头痛地捏著眉心。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的是一份来自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標题刺眼一一《一部动画电影引发的国民思考:我们的教育缺少了什么?》。
文章內容他扫了一眼,无非是些老生常谈,但这次的由头却是一部动画电影,这让他觉得有些荒唐,又有些无可奈何。社会舆论已经起来了,如果处理不好,教育部长的质询会可不好过。
“把各部门负责人都叫来,马上开会。”他放下报纸,语气不容置疑。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
“.—情况就是这样。”课长环视一圈,“家长们的要求很明確,希望將『生命伦理”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內容。各位有什么看法?”
一位头髮白的官员清了清嗓子:“课长,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因为一部动画片就修改教育大纲,先例一开,后患无穷。”
“可这次的声势不一样。”主管社会教育的官员反驳道,“这不是小部分人的声音,是全国性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且,电影提出的问题確实值得深思,这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有点抬头的趋势,我们总要做点什么,不然会被民眾职责不作为的。”
“问题是教材怎么编?老师怎么教?这都是问题!”
爭论声此起彼伏,课长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听著。直到会议室的吵闹声渐小,他才敲了敲桌子。
“爭论这些没有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给社会一个明確的、积极的回应。”他站起身,“通知新闻部门,准备记者发布会。就说我们已经接收到各地教育委员会的反馈和社会各界的呼声,会认真、严肃地考虑將生命伦理加入教育內容的请愿。”
第二天,在无数闪光灯下,文部科学省的发言人面对镜头,郑重地复述了课长在会议室里定下的调子,每一个字都显得诚恳而有力。
至於內部后续要扯皮多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文部科学省里的唇枪舌剑,终究是大人们的事。
孩子们才不关心这些,他们更关心自己能不能在电影院门口的抽奖机里,摇出一个印著超梦头像的金色小球。
限量五十个的电子宠物,摊到全日本四十七个都道府县,差不多一个地方只能分到一个。这个概率低得令人髮指,但希望总还是要有的。
每家电影院外的力亏水抽选器前,队伍几乎从早排到晚。
机器转动时发出的“嘎啦嘎啦”声,混合著孩子们的祈祷和开奖后此起彼伏的嘆息声,构成了影院前厅最独特的交响乐。幸好,世嘉安排的安慰奖还算丰厚,皮卡丘钥匙扣、杰尼龟小方幣、妙蛙种子贴纸,拿到这些小礼品的观眾们倒也不算太失落,多少都有点参与感。
毕竟全国就五十个名额,能中奖的都是天选之子。
这种近乎於传说级的稀有度,自然也吸引了另一种人的注意。
“爸爸,我不管,我一定要那个超梦!”一个穿著考究小西装的男孩,指著海报上电子宠物的图片,对身边一脸富態的中年男人下达指令。
於是,包场抽奖的壮观景象开始在各大城市上演。
有人一口气买下整个放映厅的票,就为了那几十张附赠的抽奖券。
然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堆安慰奖被保鏢和管家们面无表情地装进名牌手袋里,徒留小少爷在原地气得脚。
这种了大价钱却只收穫一堆小玩意的场面,成了普通观眾们津津乐道的笑料,也为抽奖这件事本身增添了几分“眾生平等”的戏剧性。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二天。
媒体像闻到血腥味的鯊鱼,迅速捕捉到了第一批幸运儿。
电视上,一个来自北海道的女孩对著镜头,羞涩地展示著手中那个造型酷炫的超梦电子宠物。
这下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原来真的能抽到!
包场的人又多了起来,甚至出现了黄牛倒卖票根的现象。
而最夸张的一则社会新闻,来自龙蛇混杂的大阪西成区。
一个刚找到工作的年轻人,用打工赚来的钱看了场电影,隨手一摇,竟摇出了梦以求的金色小球。
他当场被周围艷羡的目光包围,兴奋地打算要將这份好运卖个好价钱,补贴一下生活。
他没注意到,人群中有道不善的自光黏在了他的背上。
当天深夜,年轻人正在梦里数著钞票,忽然被地板轻微的吱呀声惊醒。
他屏住呼吸,看到一个黑影正在他房间里手脚地翻找。
贼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白天那个引人注目的电子宠物。
年轻人血气上涌,抄起枕头边的棒球棍就冲了上去。
那贼显然没料到屋主睡得这么浅,更没料到对方的反应如此激烈。
一阵鸡飞狗跳的搏斗后,业务水平堪忧的蠡贼被年轻人死死按在地上。
警察赶到时,看著鼻青脸肿的窃贼和旁边完好无损的超梦电子宠物,也是哭笑不得。
这则“为抢夺限定玩具,男子深夜入室行窃反被屋主制服”的新闻一经播出,立刻又引发了新一轮关於限量品营销的全国性爭议。
这么荒诞的事件引起的討论,热度却几乎不亚於文部科学省正在进行的严肃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