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一个关於鬼怪的故事!
这一日,有车马西来,进入洛阳城中。
正是刘弘一行。
卢植抵达洛阳后,片刻未歇,径直前往大將军竇武府邸投帖求见。
在刘弘看来,卢植虽然投了拜帖,可要见到竇武,应当还要等上不少时日。
毕竟,如今大將军权势正盛,前去拜访之人必然是络绎不绝。
大將军府中的拜帖,应当堆积如山了才对。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刘弘的预料。
在卢植投上拜帖的第二日,竇武竟就直接命人前来传信,他要与卢植在府中相见。
刘弘在一番思量过后,终於想明白了如今权势正盛的竇大將军,为何会如此看重还是一介白身的卢植!
无他,卢植有个好老师!
卢植的老师,是汉伏波將军马援之后,以经学闻名天下的大儒马融。
竇武向来与党人儒生走的极近,当然要给卢植这个马融弟子几分面子。
刘弘甚至有些恶意的想著,这当中竇武未必没有存著一些小心思。
譬如,这位在桓帝时期屡征不应的卢植,在他执政之后,竟然立刻进入了洛阳!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竇武为政,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可!
想到这里,刘弘忍不住有些想笑。
毕竟,卢植入洛,不止不是来投效的,多半还要將他竇武骂上一顿!
可惜啊,他不能与卢植同去,也就不能看到竇武那时的精彩表情了。
……
竇府,卢植被僕从引入內堂。
大將军竇武身著华服,亲自出门相迎。面对卢植,他言语间仍保持著相当的礼数。
但其人眉宇间神采飞扬,颇有些得志后的自矜。
分宾主落座后,不等竇武开口寒暄,卢植开门见山,直言进諫:“大將军!足下之於汉朝,犹周公旦、召公奭之在周室,建立圣主,四海有系。论者以为吾子之功,於斯为重。”
他先肯定了竇武的拥立之功,隨即话锋一转,言辞恳切,“然,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岂可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
卢植直视竇武,声音洪亮:“一门数侯,恩宠过盛!此非福,乃祸之基也!植恳请大將军,为全身名,为安朝局,宜辞大赏!至少,应辞去子弟所得之侯爵!”
他这番话,其实还是收敛著说的。
依照卢植的性情,没有直接问,“你竇武,是想像当年的王莽一样,恩荣全族,另立新朝吗!”已经算是很给竇武面子了。
竇武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神情复杂。
他本以为卢植是来道贺或求官的,没料到竟是如此不留情面的劝諫。
他沉默片刻,端起汤盏抿了一口,缓缓道:“子干忠心可嘉,所言亦有其理。然,此乃太后与陛下酬功之典,群臣共议而定。武若辞之,岂非辜负圣恩,寒了功臣之心?且我竇氏子弟,隨我定策,亦有微劳,受之无愧。”
他態度看似温和,实则拒绝之意已明。
卢植嘆息一声,心中想著,果然如刘子高所言,竇武不肯听劝!
实则在来之前,卢植心中也已料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毕竟,如今朝堂之上,竇氏几乎一手遮天!如此滔天之盛的权势在手,又哪里会听的进旁人的劝说呢?
即便是后世常称其贤的霍光,不也是一朝得势,恩荣满门吗?
卢植意兴阑珊,准备告辞离去。
竇武却是笑道:“子干大才,屈居乡野实为可惜。不如留在洛阳。武当奏请陛下,委以重任。如今天子新立,拨乱反正,正其时也。子干为马公之徒,难道不当以天下为己任吗?”
卢植见竇武执迷不悟,心中失望至极,霍然起身,正色道:“植此来,非为求官!只为尽人臣忠言直諫之本分!既然大將军心意已决,植言尽於此,告退!”
说罢,不顾竇武挽留,拂袖而去。
……
卢植回到他们在太学附近的临时落脚处,脸色铁青,將竇武拒諫之事告知刘弘。
刘弘对此结果毫不意外。
毕竟,古往今来,只有一个诸葛亮,而如李自成那般的人物,则多的很。
此事之后,卢植躲在房中读书,不愿外出。刘弘则带著刘备前去附近的太学瀏览一番。
他带著刘备,信步走入太学。
此时的太学,仍是天下英才匯聚之地。宽阔的庭院中,隨处可见身著儒衫的太学生,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独自抱书行色匆匆,空气中瀰漫著书卷气息。太学生们谈论著经学义理,也少不了对朝堂新贵竇氏一门数侯的热烈议论,有羡慕,也有微词。
刘备忽然问道:“父亲,卢师忠言直諫,句句为国为民,为何竇大將军就是不肯听呢?备之前听往来涿县的客商说过,那位竇大將军,之前也做了不少好事,官声极好。”
刘弘目光扫过不远处那些或激昂或安静的太学生,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为何?因为人心,最难满足的便是『贪』字。权势、富贵、名位,如同滚雪球,一旦开了头,便只想越滚越大,难以自止。
当年的霍光又如何?后世之人莫不称其贤,可其当政之时,霍氏一门不也是煊赫於朝吗?”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刘弘继续说道:“阿备,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曾有一个鬼怪,它居住在一座山洞里。每隔一段时间,这个鬼怪便要飞出山洞,前去杀戮和劫掠百姓,並且將百姓以及他们的钱財、美人,统统都夺回到山洞里!
而这个鬼怪一旦回到山洞中,实力就会大减,会变的极为虚弱!却又远远强於被他劫掠来的百姓!所以山洞里的百姓们无法对抗这个鬼怪,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它的臣民!”
“鬼怪霍乱人间,自然有英雄豪杰路见不平,要替天行道。於是,数千年之间,便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经歷千磨万险,去到那处远在天边的山洞里,前去斩杀那个鬼怪!可是,从来没人成功过!哪怕那些人都是天地间一等一的豪杰!”
说到这里,刘弘停了下来。
“那些豪杰为何不能成功斩杀那个鬼怪?”
问话的却不是刘备,而是一个站在两人身边不远处的中年人。
此人不修边幅,双目之中却是澄澈的很。
刘弘面露古怪。
偷听故事,还如此理直气壮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
面对刘弘的鄙夷,那人却仿若未见,只是催促著刘弘將故事讲完。
刘弘笑了笑,也不与他计较。毕竟是天子脚下,怪人多的很。
“原来,那些前去斩杀鬼怪的英雄豪杰,去到山洞中后,都能很轻易的斩杀鬼怪,可是……”
刘弘看向刘备和那个中年人,嘆息一声,“可是……接下来拦在这些英雄豪杰之前的,便是权势、富贵、美人……人心所求,应有尽有。”
“而这个时候,这些英雄豪杰身上,便会出现靑褐色的鳞片。斩杀鬼怪者,也变成了鬼怪。”
刘备默然。
他本以为这是个快意恩仇,正义之士诛杀鬼怪的冒险故事,没想到竟会是如此结局。
而那个中年人同样沉默下来。
只是,良久的沉默之后,那人重新抬起头来,看向刘弘,就像看向一个稀世珍宝。
“你这蕴含深意的故事,可还有吗?若是你能再为我讲上几个,我便礼尚往来,教你我新创的飞白体,如何?”
刘弘一愣。
原来是你!
正是刘弘一行。
卢植抵达洛阳后,片刻未歇,径直前往大將军竇武府邸投帖求见。
在刘弘看来,卢植虽然投了拜帖,可要见到竇武,应当还要等上不少时日。
毕竟,如今大將军权势正盛,前去拜访之人必然是络绎不绝。
大將军府中的拜帖,应当堆积如山了才对。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刘弘的预料。
在卢植投上拜帖的第二日,竇武竟就直接命人前来传信,他要与卢植在府中相见。
刘弘在一番思量过后,终於想明白了如今权势正盛的竇大將军,为何会如此看重还是一介白身的卢植!
无他,卢植有个好老师!
卢植的老师,是汉伏波將军马援之后,以经学闻名天下的大儒马融。
竇武向来与党人儒生走的极近,当然要给卢植这个马融弟子几分面子。
刘弘甚至有些恶意的想著,这当中竇武未必没有存著一些小心思。
譬如,这位在桓帝时期屡征不应的卢植,在他执政之后,竟然立刻进入了洛阳!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竇武为政,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可!
想到这里,刘弘忍不住有些想笑。
毕竟,卢植入洛,不止不是来投效的,多半还要將他竇武骂上一顿!
可惜啊,他不能与卢植同去,也就不能看到竇武那时的精彩表情了。
……
竇府,卢植被僕从引入內堂。
大將军竇武身著华服,亲自出门相迎。面对卢植,他言语间仍保持著相当的礼数。
但其人眉宇间神采飞扬,颇有些得志后的自矜。
分宾主落座后,不等竇武开口寒暄,卢植开门见山,直言进諫:“大將军!足下之於汉朝,犹周公旦、召公奭之在周室,建立圣主,四海有系。论者以为吾子之功,於斯为重。”
他先肯定了竇武的拥立之功,隨即话锋一转,言辞恳切,“然,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岂可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
卢植直视竇武,声音洪亮:“一门数侯,恩宠过盛!此非福,乃祸之基也!植恳请大將军,为全身名,为安朝局,宜辞大赏!至少,应辞去子弟所得之侯爵!”
他这番话,其实还是收敛著说的。
依照卢植的性情,没有直接问,“你竇武,是想像当年的王莽一样,恩荣全族,另立新朝吗!”已经算是很给竇武面子了。
竇武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神情复杂。
他本以为卢植是来道贺或求官的,没料到竟是如此不留情面的劝諫。
他沉默片刻,端起汤盏抿了一口,缓缓道:“子干忠心可嘉,所言亦有其理。然,此乃太后与陛下酬功之典,群臣共议而定。武若辞之,岂非辜负圣恩,寒了功臣之心?且我竇氏子弟,隨我定策,亦有微劳,受之无愧。”
他態度看似温和,实则拒绝之意已明。
卢植嘆息一声,心中想著,果然如刘子高所言,竇武不肯听劝!
实则在来之前,卢植心中也已料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毕竟,如今朝堂之上,竇氏几乎一手遮天!如此滔天之盛的权势在手,又哪里会听的进旁人的劝说呢?
即便是后世常称其贤的霍光,不也是一朝得势,恩荣满门吗?
卢植意兴阑珊,准备告辞离去。
竇武却是笑道:“子干大才,屈居乡野实为可惜。不如留在洛阳。武当奏请陛下,委以重任。如今天子新立,拨乱反正,正其时也。子干为马公之徒,难道不当以天下为己任吗?”
卢植见竇武执迷不悟,心中失望至极,霍然起身,正色道:“植此来,非为求官!只为尽人臣忠言直諫之本分!既然大將军心意已决,植言尽於此,告退!”
说罢,不顾竇武挽留,拂袖而去。
……
卢植回到他们在太学附近的临时落脚处,脸色铁青,將竇武拒諫之事告知刘弘。
刘弘对此结果毫不意外。
毕竟,古往今来,只有一个诸葛亮,而如李自成那般的人物,则多的很。
此事之后,卢植躲在房中读书,不愿外出。刘弘则带著刘备前去附近的太学瀏览一番。
他带著刘备,信步走入太学。
此时的太学,仍是天下英才匯聚之地。宽阔的庭院中,隨处可见身著儒衫的太学生,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或独自抱书行色匆匆,空气中瀰漫著书卷气息。太学生们谈论著经学义理,也少不了对朝堂新贵竇氏一门数侯的热烈议论,有羡慕,也有微词。
刘备忽然问道:“父亲,卢师忠言直諫,句句为国为民,为何竇大將军就是不肯听呢?备之前听往来涿县的客商说过,那位竇大將军,之前也做了不少好事,官声极好。”
刘弘目光扫过不远处那些或激昂或安静的太学生,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为何?因为人心,最难满足的便是『贪』字。权势、富贵、名位,如同滚雪球,一旦开了头,便只想越滚越大,难以自止。
当年的霍光又如何?后世之人莫不称其贤,可其当政之时,霍氏一门不也是煊赫於朝吗?”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刘弘继续说道:“阿备,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曾有一个鬼怪,它居住在一座山洞里。每隔一段时间,这个鬼怪便要飞出山洞,前去杀戮和劫掠百姓,並且將百姓以及他们的钱財、美人,统统都夺回到山洞里!
而这个鬼怪一旦回到山洞中,实力就会大减,会变的极为虚弱!却又远远强於被他劫掠来的百姓!所以山洞里的百姓们无法对抗这个鬼怪,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它的臣民!”
“鬼怪霍乱人间,自然有英雄豪杰路见不平,要替天行道。於是,数千年之间,便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经歷千磨万险,去到那处远在天边的山洞里,前去斩杀那个鬼怪!可是,从来没人成功过!哪怕那些人都是天地间一等一的豪杰!”
说到这里,刘弘停了下来。
“那些豪杰为何不能成功斩杀那个鬼怪?”
问话的却不是刘备,而是一个站在两人身边不远处的中年人。
此人不修边幅,双目之中却是澄澈的很。
刘弘面露古怪。
偷听故事,还如此理直气壮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
面对刘弘的鄙夷,那人却仿若未见,只是催促著刘弘將故事讲完。
刘弘笑了笑,也不与他计较。毕竟是天子脚下,怪人多的很。
“原来,那些前去斩杀鬼怪的英雄豪杰,去到山洞中后,都能很轻易的斩杀鬼怪,可是……”
刘弘看向刘备和那个中年人,嘆息一声,“可是……接下来拦在这些英雄豪杰之前的,便是权势、富贵、美人……人心所求,应有尽有。”
“而这个时候,这些英雄豪杰身上,便会出现靑褐色的鳞片。斩杀鬼怪者,也变成了鬼怪。”
刘备默然。
他本以为这是个快意恩仇,正义之士诛杀鬼怪的冒险故事,没想到竟会是如此结局。
而那个中年人同样沉默下来。
只是,良久的沉默之后,那人重新抬起头来,看向刘弘,就像看向一个稀世珍宝。
“你这蕴含深意的故事,可还有吗?若是你能再为我讲上几个,我便礼尚往来,教你我新创的飞白体,如何?”
刘弘一愣。
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