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劝降
  第79章 劝降
  济寧城外,郭升一骑驰来。
  城外黄土地上,摆著一张八仙桌,桌上沏著茶水。
  两侧放著椅子,一侧坐著山东巡抚朱大典,一侧空著,是给郭升留的。
  听著马蹄声由远及近,朱大典不紧不慢的品起了茶。
  “吁吁”抵达明军阵前,郭升勒住韁绳,翻身下马。
  “劳烦照料。”郭升將战马交给了一旁的明军士兵。
  八仙桌前,郭升的身影缓缓靠近。
  “朱中丞。”
  “郭將军。”朱大典放下茶杯,自有亲兵续水。
  “將军请坐。”
  “多谢。”
  隨著盔甲叶片抖动,哗啦啦的声音传出,郭升已然坐在了那把空著的椅子上。
  旁边有士兵给郭升端上了一杯茶。
  郭升低头看了一眼,接著抬起头,视线中再无茶杯。
  “这是明前的龙井,我特意从浙江带过来的,將军不妨尝一尝。”
  “多谢中丞好意,郭某一介武夫,喝不来这种东西。”
  郭升也是怕茶里加了佐料吧,朱大典不再勉强。
  郭升开门见山,“两军阵前,中丞邀郭某前来,有话,不妨直说。”
  “將军快人快语,本院也就不再废话了。”朱大典语气一振。
  “闯贼兵败山海关,退出北畿。整个山东,闯贼各部或是撤离或是被灭,仅存將军这三千孤军。”
  “將军本为我大明柳沟镇副战兵,奈何时局不堪,將军迫於无奈,这才委身於贼。”
  “如今,我大明圣皇登基,天下无不宾服。”
  “圣上一再强调,『百姓皆朕赤子』。国难之际,国家亟需將军这等人才。”
  “若將军愿弃暗投明,归於我大明军中。本院定向圣上保举,最起码也是正一品的左都督,子孙世袭正三品指挥使,断不至埋没將军。”
  正一品左都督,子孙世袭正三品指挥使。朱大典已经开出了他权限內最高的价码了。
  正一品的左都督再往上,就是封爵。
  封爵的事,就不是朱大典能够保证的了。
  况且,高杰手握五千秦军,不过才封了个兴济伯。
  郭升就三千战兵,而且还是投降过李自成的叛將,朱大典知道,封爵是不太可能。
  所以,朱大典直接开出了最高的价码,可谓诚意满满。
  郭升本就是明军,他知道对方开的价码有多高。
  “中丞的好意,郭某心领了。”
  “只是郭某已经是大顺朝的將领,如何能再受大明朝的官职。”
  被拒绝的朱大典並没有恼怒,问道:
  “將军真的觉得李自成能够成事吗?”
  郭升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中丞以为不能吗?”
  朱大典:“我是大明朝的山东巡抚,我当然不会认为李自成能够成事。”
  “就算是拋去我的身份,我也不认为李自成能够成事。”
  “何以见得?”郭昇平静的问道。
  “感觉。”朱大典说出了一个虚无縹緲的东西。
  郭升眉眼一抬,接著又放下,“感觉吗?”
  朱大典观察到了郭升神情的变化,“有时候,感觉往往是事实的前兆。”
  “据本院得到的消息,大同姜瓖,开城降奴。”
  “大同已失,建奴又轻而易举的就占据了大半个山西。”
  “山西是陕西的屏障,又是军事重镇,那守太原的是谁?是陈永福。”
  “正如守山东的是你郭升。”
  郭升闻言,神情微微一动。
  他被围堵在济寧多日,很多消息並不知道。
  山东几乎每天都有从难民涌入,加上朱大典不断的派出探马打探消息,了解的情况自然要为详细。
  最起码,比郭升知道的要多得多。
  见郭升有所意动,朱大典趁热打铁的说道:
  “与山东不同的是,山西、河南,还有你口中所谓的『闯军』在活动。而山东,只剩你郭升一人。”
  郭升的神色反而平静下来。
  朱大典见郭升的神色又有了变化,隨之也收起了刚刚的热情。
  “那些离我们都太远了,就说一说山东的情况吧。”
  “由济寧向北,东昌府、临清州,有我大明的山东巡按御史凌駉驻守。”
  “凌按台在未受任山东按院之前,是兵部主事,正巧在临清养伤。见时局动盪,便招募了一些青壮守城。”
  “將军率军几攻临清,皆是无功而返。”
  听到临清这个地名,郭升下意识的攥了一下拳。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不妥,隨即又鬆开。
  自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出北直隶后,山东、河南多有人起兵反顺。
  郭升就带著自己的这三千人来回奔驰镇压,无往而不利。
  唯独在临清,在凌明带领的民兵青壮手里栽了跟头,怎么都攻不下来。
  郭升不由得感嘆,兵部科班出身的凌明,就是比那些民间武装专业。
  朱大典就是有意在拿凌明在刺激郭升,见郭升上套,话语接著又离开了临清。
  “济寧向西,有沂州兵备副使郭正中驻守。再向西,还有登莱副总兵、还有登莱巡抚。”
  “济寧向东,是我大明河南总兵庄子固、睢州总兵许定国驻守的归德。”
  “济寧向南,是徐州。”
  “徐州自古列九州,龙爭虎斗几千秋。”
  “徐州的驻军就算我不说,將军也能想像得到。”
  “东、南、西、北,將军已经是四面楚歌。”
  “將军又何苦为了千里之外的李自成,做困兽之斗,葬送自己的性命。”
  “就算將军想为这几个月的情谊就为李自成尽忠,那將军也不替城里的那三千士卒考虑?”
  山东总兵邱磊就在一旁看著,手一直游走在佩刀旁。
  以邱磊的意思,直接拿下郭升,济寧城便群龙无首。
  郭升拢共就带来三千士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走镇压作战,兵力绝对不足三千,且是人老兵疲。
  自己麾下有近千辽兵,柳沟镇的兵怎么也比不过辽东镇的兵。
  我的一千辽兵,打他郭升一千五人,不是问题。
  剩下的,就算是靠人海战术,堆也能堆死他们。
  不过,眼下邱磊的目光却並不在郭升身上,而是紧紧的盯在济寧城。
  郭升,已经不足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