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朱棣,我的镇南大將军而已!
  帐內武將们非但没有不服,反而纷纷点头——徐牧稳住降军、练出火器、囤足粮草,每一件都是南下的关键,这首座他確实当得。
  姚广孝也抚著鬍鬚,对徐牧拱手道:“彭城伯以利稳心、以训强兵、以粮固基,老衲自愧不如,此座当之无愧。”
  徐牧起身还礼。
  这个老和尚,除了阴险点,但是,还真是不会对自己人动手。
  朱棣也是意气风发:“今日召集诸位便是商议南下!”
  几个人討论之后。
  姚广孝,朱高炽是需要留在北平做统筹的。
  徐牧则是跟著朱棣南下。
  落后朱棣一天左右的距离,一旦有什么问题,可以隨时跟徐牧沟通。
  而徐牧则是带著一套跟朱高炽和姚广孝沟通。
  怎么打仗以朱棣为主,但是整体的战略决策,前后的粮草统筹等等,基本上全都是徐牧来操心。
  不夸张的说,朱老四?我的镇南大將军而已!
  朱棣便开始正式宣布南下。
  北平城外的校场上,秋阳洒在三千燕军嫡系的甲冑上,映出一片冷冽的银光。
  校场东侧,二十门“靖难破城炮”一字排开,炮身铸著“奉天靖难”的铭文,黑铁炮管直指南方;西侧的“威远连珠炮”与“捷驰轰雷炮”分列两侧,炮车上的红绸隨风飘动,身后是整齐列队的二十万降军精锐——他们手中的火銃已装填完毕,枪尖闪著寒芒。
  朱棣身著金边龙纹鎧甲,腰间佩太祖皇帝遗留的七星剑,一步步走上高台。
  他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声音透过铁皮喇叭,传遍整个校场:“朱允炆宠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奸,违背祖制,滥杀忠良,连归降將领与家眷都不放过!今日本王奉天靖难,挥师南下,只为清君侧、復祖训,还天下一个清明!”
  台下顿时爆发出震天的吶喊:“清君侧!復祖训!隨王爷南下!”
  降军士兵们攥紧手中的火銃,眼中满是坚定,他们曾是南军,却被朱允炆视作弃子,如今跟著朱棣,既有田可盼,更有冤要报,这份战意,比燕军嫡系更盛几分。
  朱棣抬手压下欢呼声。大声的开口道:“奉天靖难,清君侧!”
  “清君侧!”
  “清君侧!”
  “清君侧!”
  欢呼的声音不绝於耳。
  朱棣侧身看向身旁的徐牧,语气带著信任与期许:“妹夫,此番南下,北地粮草、军中火器,皆赖你统筹。今日誓师,你且说说,咱们的利器,能否破南军的铜墙铁壁?”
  徐牧身著緋色官袍,手中捧著火炮形製图,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王爷,臣已备好『靖难破城炮』二十门、『威远连珠炮』五十门、『捷驰轰雷炮』三十门,另有『万钧神臂炮』百门、『烈锋霹雳炮』八十门。”
  他抬手示意,身后的亲兵立刻推著一门“靖难破城炮”上前,炮口对准校场远处的夯土墙:“此炮有效射程六百步,三发可轰开坚城缺口;『威远连珠炮』每分钟三发,能阻南军衝锋;『烈锋霹雳炮』爆炸可覆十丈之地,烧其粮草、乱其军心。如今北地粮仓储粮一百八十万石,足够大军半年所需,定能助王爷直抵南京!”
  说到这里,徐牧开口道:“开炮!”
  轰!
  顷刻间,火炮爆发。
  夯土墙被炸成了灰。
  “好!”
  朱棣大笑一声,拔出腰间七星剑,剑尖指向南方,“传令下去——张玉、朱能率燕军嫡係为先锋,主攻济寧;李景隆率降军精锐为左翼,守护运河粮道;徐牧提督粮草、火器,居中调度!三日后,全军开拔,不破南京,誓不还师!”
  “不破南京,誓不还师!”
  三千燕军精锐齐声吶喊,声浪震得远处的旗帜猎猎作响。
  徐妙锦站在高台一侧的观礼席上,看著身旁意气风发的夫君,眼中满是骄傲。
  虽然,他们现在是逆贼了,但是,从来没有一刻,他为徐牧感到骄傲。
  在朱棣这里,徐牧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
  徐牧为这一天筹备了一年多了,从来到北平到起兵早餐,从卫所改革到火器铸造,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如今终於要隨朱棣南下,去结束这场乱世。
  誓师仪式结束后,徐牧留在校场,看著工匠们给火炮加装防护铁盾,又叮嘱火器教习:“济寧城墙虽不如济南坚固,但南军可能会在城头架弩箭,你们要教士兵们先轰城头,再攻城门,不可冒进。”
  “属下明白!”
  教习们躬身应下,转身去给降军士兵讲解战术。
  徐牧正欲转身,却见朱棣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妹夫,方才校场上,降军的士气比我预想的还要盛,这都是你的功劳。”
  “王爷谬讚。”徐牧笑道:“他们本是被迫为朱允炆作战,如今有田可种、有粮可吃,自然愿意为王爷效力。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朱棣望著远处正在训练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感慨:“本王当年镇守北平,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挥师南下。若不是朱允炆逼得太紧,若不是有你相助,或许……”
  他话未说完,却被徐牧打断:“王爷,如今箭在弦上,只需一心向前,请王爷放心,后勤无忧,臣一定为王爷输送粮草、火器,定让王爷早日拿下南京,还天下太平。”
  朱棣点头道:“拿下南京,你就是奉天靖难第一功臣!”
  三日后,北平城外,四十万大军分批开拔。
  徐牧站在城楼上,看著朱棣率领先锋部队远去,身后是绵延数十里的粮车与火器部队。
  徐妙锦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夫君,此去路途遥远,你要保重身子。”
  “放心。”徐牧握住妻子的手,目光坚定:“待我隨王爷拿下南京,便陪你回北平,看咱们军田的麦子成熟。”
  城楼下,“捷驰轰雷炮”的车轮碾过泥土,留下深深的辙印;运河上,满载粮食的船只扬帆起航,朝著济寧方向驶去。
  南下擒龙,朱允炆,你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