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重金买马骨,笼络人心
  第228章 重金买马骨,笼络人心
  王启年带著三名虎卫出了府衙,可惜街道两旁的商铺门户紧闭,连个开门的店家都没有。
  “这罗家的威慑力还挺强,思州城到了晚上,真没人敢出门做生意。”看著空无一人的街道,王启年双眉紧皱,一时间有些犯难。
  “王大人,咱们要不要去把这些商铺的门敲开。”一名虎卫站在身后,看著王启年犯难的模样,主动开口。
  对於虎卫的办法,王启年心里思索了下,有些犹豫的开口:“说到底咱们是明廷的人,强行敲开百姓家的门,难免会让他们心生畏惧,咱们又不是罗家的人,不能像他们一样行事。”
  “可是王大人,你看现在这街上哪里还有开门的商铺,就算有那都是罗家的產业,他们的人肯定不会给我们做事。”几名虎卫同样无奈,现在除了强行敲门叫出商铺里面的人,似乎並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
  “先等等,我们在城里先转一转。”王启年没有贸然行动,他领著三名虎卫,先在思州城里转悠了一会儿,权当是实地走访一番思州城。
  正在四人在城內转悠的时候,王启年眼前一亮,路边几个乞丐引起了他的注意。
  罗家在思州城里虽然霸道,但是阻拦不了乞丐晚上出门乞討,虽说其他寻常百姓开的商铺都关著门,可还有罗家控制的勾栏瓦舍晚上开门。
  去这些地方的人恰好大都是思州城里的士绅大族,乞丐们这时候出来乞討,反倒是能有机会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到突发善心的有钱人,赏赐一点儿东西。
  出现在王启年面前的是两个乞丐,一个是年龄大约五十多岁的老乞丐,领著一个十几岁的小乞丐,正端著一个破碗,坐在地上盯著街上有没有经过的有钱人士绅。
  见到王启年几人过来,老乞丐眼前一亮,王启年几人的穿著,看著就像是有官身在的有钱人,对於这些人有一定乞討成功的机会。
  老乞丐立刻捧著破碗凑上前,淒声哀嚎:“各位大老爷行行好,老头子和孩子十几天没吃饭,赏赐几文钱让老头给孩子买点儿馒头垫垫肚子。”
  看到老乞丐主动乞討,王启年立刻乐了,正愁没有人过来帮工打扫衙门,这不就有现成的人上门。
  “这位老丈,我们是新来的巡察使大人麾下,想雇几个人打扫府衙,管饭给浅,要是你们愿意过来,这十两银子就都给你们了。”王启年脸上堆著笑容,將十两银子放在老乞丐捧著的破碗里。
  “还有这种好事,打扫个衙门就能给我们十两银子??”老乞丐见到破碗里的十两银子,眼睛直的发亮,难掩激动声音。
  “当然,思州府衙比较大,仅凭你们一老一少还不够,你们要是能再找几个人过来,我给你们每人十两银子。”王启年看著老乞丐的激动表情,脸上露出一没笑容,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件事不就被他轻鬆拿下了。
  “思州府衙?!”听到这几个字,老乞丐愣了一下,隨即连忙摇头说首:“不去,不去,我们不要你们的钱,我们不去思州府衙。”
  “嗯?”王启年脸上的笑容凝固,他没想到老乞丐知道思州府衙后,居然会拒绝这门生意。
  “你莫不是在消遣我们?”王启年脸色一变,故意做出低沉语气,嚇得对面艺丐连连磕头告罪。
  “官爷,各位官爷,不是老头不帮忙,实在是老头不敢啊,整个思州城谁不知道,罗家就是思州城的天,別说我们这些乞丐,就算是寻常思州士绅,都不敢占一点儿思州府衙的边。”老乞丐边磕头边求饶,眼神中满是对罗家的恐惧。
  “照你这个意思,你是只怕思州罗家,不怕我们朝廷命官了?”王启年看著老乞丐,眼神一凝,沉声说道:“你要知道我们家大人可是陛下亲封的西南巡察吏,拥有总督之下先斩后奏的权力,別说区区罗家,就算是当今国公,见了我们家大人也不敢颐指气使。
  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不会为难你们,我们再加十两银子,你只要带著你熟知的乞丐们前来府衙做工,不仅这十两银子你拿著,每个你带来的人,我都给十两银子的工钱,你每带来一个人,我就给你五两银子的额外提成。
  想赚多少银子,想拿多少银子,完全看你自己的本事,这件事要是做好了,尔这辈子就不用做乞丐了,到时候可以给孩子討个媳妇,置办几亩田產,安心种也岂不美哉。”
  不得不说,老乞丐听到王启年承诺的报酬,开始有些心动,他大致算了一下,自己要是能带来十几个乞丐,到时候每个人自己能拿五两银子,十几个人自己就能拿几十两银子。
  再加上这位官爷许诺给自己的二十两银子,加起来都快有一百两银子,完全能给自己置办一份不菲的家產。
  这年头天下战乱不休,铜钱很容易变得不值钱,还是沉甸甸的银子安心,如果谁家有接近一百两银子,在乡下完全能置办一百亩左右的田產,勉强能算得上是个小地主了。
  看到老乞丐面露意动神色,王启年趁热打铁,再次出声劝说:“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这十岁的小孙子考虑。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以后別说置办田產,你都能供小孙子去读书,到时候考取科举有了功名,你小孙子也能成为官老爷,世世代代翻身做人,岂不是光耀门眉。”
  这话终於让老乞丐动心了,他知道面前这位官老爷说得不假,自己要是有了这一百两银子,自己全家的命运会就此改变,自己小孙子就不用跟著自己一起乞寸,未来读书考取科举,祖宗脸上都有光彩。
  况且他原本的田產已经被罗家巧取豪夺,自己现在是个一无所有的老乞丐,浴出去无非就是这一条老命,过不了几年也就死在某个不知名的臭水沟里,倒不如拼命一搏,说不定就能为家人博得一个光明前途。
  老乞丐犹豫了下,终於把心一横:“於!几位官爷说的在理,老乞丐这辈子已经是这样,再也不能让我小孙子乞討过活,老乞丐这就为官爷找齐人手,不就是为府衙做工,我们拼死干了。”
  老乞丐说完这句话,立刻领著自己的小孙子,准备去思州城里乞丐经常聚集的破庙里找人。
  王启年看到老乞丐动身,朝身后一名虎卫使了个眼色:“你跟上他们,保护子他们的安全,免得遇到罗家人,中途出了什么差错。”
  这名虎卫心领神会,立刻提著手中长刀,隨这名老乞丐一起去破庙找人。
  半个时辰后,十多个衣衫槛褸的乞丐,跟著王启年回到了府衙,其中那个老艺丐赫然在列,不过少了先前跟在老乞丐身边的十岁小乞丐。
  这名老乞丐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违背罗家规矩,跑到思州府衙做工,被罗家人发现以后,他们这些人说不定都得死无葬身之地,干这种杀头的买卖,肯定不能让自己的小孙子跟著。
  这些乞丐中大多数是青壮年,也有像老乞丐一样的老者,別看他们个个衣衫监褸,但是他们却眼神精明,一进院子抄起工具就开始除草扫地,动作麻利得艮。
  “这些都是被罗家抢了土地的农户,没有饭吃做了乞丐,现在敢来全都是豁出去了。”王启年凑到范閒身边低声说明情况,介绍了下这些人的来路。
  范閒看著收拾府衙庭院的乞丐们,心里一阵唏嘘,古代农户只要失去土地,立刻就会变成没有饭吃的流民,这些流民只要聚集的人数多了,肯定会引起国家动盪。
  “他们干完以后,多开点儿工钱,每个人十两银子再翻一倍。”范閒眼中闪过一阵同情,对王启年沉声叮嘱著。
  “小范大人,这么算下来的话,都得三百多两银子了,您看——”王启年听到这话,脸色变得有些犹豫,召集这么多乞丐,现在还是他自己垫的钱。
  “这是五百两银票,给他们开完工钱以后,剩下的钱你自己拿著。”范閒掏出一张大额银票,笑著塞到了王启年的怀里。
  看到面额五百两的银票,王启年双眼发亮,笑得合不拢嘴,急忙將银票收好范閒目光站在王启年安排乞丐们打扫院落的身上停了一会儿,紧接著就看到周延抱著几个实木箱子出来,箱子上的铜锁被擦得鋥光发亮,看得出来这几个箱子都被他精心保管著。
  “小范大人,这是思州城近十年的赋税帐本和人口名册,还有歷年那些不用要的案件卷宗,全都在这里了。”周延將箱子放在案桌上,打开锁扣,里面整整齐齐放著泛黄的各种册子。
  范閒隨手拿起最上面的赋税帐本,目光扫过里面的內容:“上缴朝廷白银一万两。”
  看到这个数目,范閒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又不是不諳世事的稚童,来西南任职之前,在户部也干了不短的时间,对於各个州郡缴纳的赋税心里也都有一个估计。
  庆国最富庶的地方要数江南地区,每年江南的一个州上缴的赋税,能达到五六十万两左右,哪怕是一些比较贫瘠的州府,一年上缴的赋税最起码也有七八万丙左右。
  但是今天看到思州城缴纳的赋税,还是让范閒脸色黑了下来,他看著周延,冗声询问:“周通判,我听说思州城有二十多万人口,就算按最低的赋税计算,一年怎么也能有四五万两白银,怎么会一年只缴纳一万两银子?”
  看到范閒脸色出现变化,周延更是有苦难言,只得苦著脸解释:“小范大人,这些都是罗家报上来的数额,整个思州城九成九的土地都在罗家手中,他们觜上说著西南贫瘠,百姓困苦,一年只能缴纳这些赋税。
  实际上这都是为他们罗家省钱,毕竟这些赋税要是不交给朝廷,罗家自己每手就能多出几万两银子,这么多年以来,罗家每年光私吞的税银,至少有五六十两之多。”
  说到这里,周延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沉声解释:“这还仅仅只是田税一页,要是算上思州城里这些商铺,每年漏交的商税,数额还会更多。
  不过思州城里赚钱的生意都是罗家的產业,我们这些朝廷外派过来的官员,也不知道罗家经营的这些產业,每年能赚多少钱。”
  “简直是混帐!”范閒脸色一变,气得將赋税册子扔在案桌上,声音沉司:“罗家人在西南这多年罔顾国法,已经快忘了他们还是庆国的子民,思州城是庆国的思州,不是他罗家的思州。
  他一个投降的前朝降臣,还想做思州的土皇帝,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件事我门不能再耽搁,陛下这次派我过来,是要推动西南五座州府实行改稻为药。
  现在光思州城的一个罗家,就已经私吞了整个思州九成的耕地,绝大多数赚浅的生意,按照他们罗家这样折腾下去,朝廷改稻为药的政策根本无法推行,当务之急是得先除掉罗家这个在思州的顽疾。”
  “小范大人说得在理。”站在旁边的周延,听到范閒直言不讳,说出这次来西南的真正目的,让他心里一阵激动。
  这九年来,他这个思州通判做的实在太过憋屈,別说手上没有任何权力,就车自己的人身安全,都要时刻仰仗罗家的鼻息,但凡自己有一点儿敢和罗家对著干的趋势,罗家人都会毫不手软地將自己除掉。
  他每晚睡觉都不安稳,生怕什么时候步了前几任知州和通判的下场,整天战我兢兢。
  现在听到范閒准备拿罗家开刀,周延心中大喜,暗暗想到,这么看来朝廷应亥是真想动手处理西南几大世家。
  这次削藩如果能够成功,他的苦日子就能熬到头,到时候无论是在思州当个实权通判,还是將他调到其他州府或者调回朝廷,未来发展都会更好。
  就在周延在府衙和范閒商討对策的时候,范閒在思州城內召集乞丐打扫衙门庭院的事情,也已经被罗密知道。
  他身为罗家掌权人,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整个思州城里,这么多年就没有敢违背罗家规矩的人,哪怕是乞丐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