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面对范閒,各大世家的不同態度
第226章 面对范閒,各大世家的不同態度
范閒抵达思州,给盘踞在思州的罗家带来极大压力,整个罗家如临大敌,焦急等待其余四大世家的回信。
播州杨家距离思州的距离比较近,早早派出人手给罗家回信,此时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距离比较远的水东宋家和水西安氏,这时候才收到罗家送来的密信。
此时远在水东城的宋家,已经收到了罗家派人送来的密信,宋家府邸相较於其余几家的肃杀和张扬,透露著一股书卷气。
家主宋德昌是个年过甲的老者,他作为水东知州,往日並不经常穿著官袍,常年穿著一身青布长衫,看上去倒像是书院里的教习。
世代生活在水东城的宋家,与其他几大世家相比,同样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唯一有一点不同於其他几大世家,水东宋家近年来著力培养家族子弟投身科举,进入京都入朝为官。
刻意削弱自己身为一方世家豪强的色彩,常年穿著一身长衫,同样是为了以身作则,让家族子弟培养出耕读传家的好习惯。
对比起其余几大世家的家主,宋德昌心思最为縝密,是五大世家中最擅长权衡利弊的人,让家中子弟投身科举入朝为官,目的同样是为了接近京都朝廷。
接到杨家传信时,宋德昌正在书房整理古籍,他放下手中狼毫毛笔,听完罗家信使传话,他在心底沉吟半响,良久才望向身旁的儿子宋明远,缓缓开口:“朝廷里派遣的西南巡察使范閒,现在已经到了西南地界,估计罗家传信的时间,这会儿应该已经进了思州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父亲!”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看著年近甲的父亲宋德昌,宋明远稍稍在心里思索了下,说话惊疑不定:“方才听罗家信使所讲,这名叫范閒的西南巡察使,看似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实则带著二十多名武道八品境界的高手。
一路上罗家的两次刺杀皆宣告失败,罗家反倒还折损了数名八品高手,这次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依罗密向来睚眥必报的性格,如果这次不是他在范閒手里折损的高手太多,想必也不会派人过来给我们通报,想让我们几大世家一起携手,对付范閒。”
“嗯,你说的不错!”宋德昌听著自己儿子分析,讚许著点了点头:“罗家这次损失惨重,整个罗家总共只有八名左右的八品武者,这次一下损失六位,仅剩下两人,三十多年的培养付之一炬,现在估计想活剐了范閒的心思都有了。
不过这位少年巡察使,能被陛下允许带著二十多名八品护卫前往西南,一定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並非是想走个过场,估摸著西南很快就要变天了。”
“您的意思是——范閒来者不善?”宋明远心头一惊,难道陛下真的要拿他们西南五大世家开刀?
“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宋德昌嘆了一口气,平淡声音娓娓道来:“以前陛下就想过削弱西南世家藩镇,只不过因为北齐一直在边境骚扰,京都內还发生了那件大事。
一度让陛下將经略西南的心思搁置,经过十几年休养生息,看来陛下是真打算对西南世家动手了。”
“父亲,陛下既然要对我们出手,我们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整个西南五大世家联手,未必不能守住一份家业。”宋明远脸色一变,声音中都带了几分冷意。
“联手?”宋德昌对於自己儿子的反应不以为意,轻笑著缓缓开口:“以前西南地区的几大诸侯国,都不是庆国的对手,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归顺庆国,仅凭我们现在几个西南小世家,就想和陛下的百万雄师分庭抗礼,无异於痴人说梦。
別说我们西南世家,如今整个天下,又有哪个诸侯国是陛下的对手,唯一能勉强存在的北齐,不过是因为有大宗师苦荷坐镇,否则早就被陛下带领庆国劲旅举国族灭,哪里能存在到现在。”
“难不成我们真要坐以待毙??”宋明远言语中还透露著深深不甘,不愿意祖辈传下来的诺大家业拱手让人,別看西南地处偏远,他们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生活,自由程度远远超过入朝为官,比成为庆国臣子来的自在。
看著自己儿子表情不甘,宋德昌看得倒是比较开,说话声音仍旧平淡:“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事情,时代大势所向,未来庆国必然要一统天下,就算我们再怎么死守这点儿一亩三分地,最后都得被京都削弱。
这就是我这些年,为什么希望族內子弟多去参加科举,趁著我们西南世家还有一定价值的时候,早早入朝为官,占据一席之地,早点儿保存一些有生力量,否则等到以后陛下决定削藩,成为那只被杀鸡儆猴的鸡崽子,那就为时晚矣。“
“爹,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看著范閒带人处理罗家,最后將祖祖辈辈们上千年传下来的基业丟掉?“宋明远还是有些想不通,不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
“唉—”宋德昌看著自己儿子,轻嘆了一口气,沉声吩咐道:“你去水西城请安家的安知远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水东宋氏与水西安氏世代通婚,关係最为紧密,两家地盘相连,唇齿相依,向来是共同进退。
宋明远请人的速度倒是很快,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水西安家的家主安知远,便风尘僕僕地赶到了宋家。
水西城的知州安知远,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性格向来直爽,刚被宋德昌请著坐下,就急切地出声询问:“德昌兄,我也听罗家信使传来的消息,听说这次京都派来的巡察使来者不善,可能要对我们西南五大世家下重手。“
看著安知远急切的样子,宋德昌拿起手旁的茶盏,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茶汤,点了点头:“范閒的实力的確远超我们的预料,罗家的两次刺杀,不仅没有伤他分毫,罗家反而赔上了八名高手,如今看来是走投无路,才会寻求杨家牵头,召集其余四大世家一起商议对策。”
安知远明白这次范閒到此气势汹汹,两条横眉紧缩,说话声音中透露著几分拿捏不定的情绪:“没想到陛下对范家信任到了这种地步,范建一个户部尚书,竟然能给自己儿子安排二十多名八品武者当做护卫。
我们水西城倾尽全力,才能勉强凑出十名八品武者,这范閒简直带来了一支铁卫。”
“这件事情的关键不在范建,同样不在范閒这边,而在於当今陛下。”
宋德昌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范建能给范閒派这么多护卫,必然是得了陛下默许,陛下这次让范閒带这么多人来当这个巡察使,恐怕不仅仅是要推动改稻为药的政令落实这么简单。”
听到宋德昌分析,安知远心中一凛,失声惊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想削藩?”
“不好说。”宋德昌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股疑惑:“陛下向来心思深沉,陈萍萍掌控著鉴查院,这么多年来就是为了监视庆国臣民。
如今范閒带著二十多名高手进入西南,很大可能是作为陛下的马前卒,想提前试探咱们的底线,或许是有真要动手的前兆,但无论如何,咱们还是要谨慎行事,不能像罗家一样对范閒贸然出手。”
“但是—杨家和罗家召集的密会,咱们两家还去不去了?”看到宋德昌神情谨慎,安知远这会儿倒是有些疑惑,拿不准宋德昌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密会自然要去!”宋德昌放下茶杯,说话斩钉截铁:“我们不去,便是落了罗家的话柄,也会让杨家觉得咱们好欺负,只是去了以后,决计不能轻易答应联手,我们还得看看穆家的態度。
穆家长年驻守滇城,本就是五大世家中底蕴最浅的家族,但因为他是以前西南诸侯国的降將,与朝廷关係最微妙,穆家的场很重要。”
安知远听到宋德昌这番话,忍不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宋德昌向来心思縝密,他们水西和水东两家经常合作,他自然对宋德昌的谋划非常放心,知道宋德昌的策略一定最符合水东和水西两家的利益。
“德昌兄这么说,知远就放心了。”安知远紧张的神色,终於稍缓了几分:“不论是其余几大世家,还是朝廷派来的西南巡察使,我们两家都要同气连枝,时刻牢记唇亡齿寒的道理,共同进退才能保障我们两家的存在。“
“的確如此!”宋德昌脸上泛起一抹笑容,淡淡的回了安知远一声,但是他眼神深处,却藏著让人看不透的算计。
水东宋家和水西安家商议对策的时候,地处滇城的穆家,这时候也收到了罗家传来的密信。
身为这代穆国公的穆铭,以前早就暗中盯著范閒一行人的动静,只是他不像罗家那么鲁莽,直接动手对范閒进行暗中截杀,想要將这位年少的西南巡察使消失在西行的路上。
穆铭知道自己家族在西南五大世家中,是资歷最浅的家族,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获得陛下的青睞,荣幸被册封了国公爵位,驻守在滇城的时候,朝廷有让他们制衡西南世家的用意。
现在得到罗家的消息,希望他们西南五大世家,能去水东一起召开密会,共同商议对付范閒的事情,穆铭心里自然是不以为意。
他拿著这封密信,隨手將密信扔到正在燃烧的火盆里,冷笑著说道:“罗家还真是不自量力,范建那是什么人,陪陛下从小玩到大的奶兄弟,向来深受陛下器重,別人不清楚范建的底细,但我前几年去京都拜访范府,当时就已经察觉出范建此人不简单。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陛下对范家应当是极为器重,不然凭藉范建一个户部尚书的官职,陛下怎么会容许他培养几十名八品境界的高手。
说不定我们现在看到的范閒身边二十多名护卫,只是冰山一角,范建手中估计还有实力更强的力量,岂是罗家那点能耐能对付得了。”
站在穆铭一旁的穆府管家,脸上带著疑惑,小心翼翼的询问:“老爷,那这次密会,咱们还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穆铭看著密信在火盆里烧成灰烬,沉声说道:“我们如果不去,反而显得穆家心虚,还会让其余四大世家心生芥蒂,但是有一点我们要记住,密会时候儘量只听不说,无论他们怎么劝说,我们穆家都不能答应联手对付范閒。
这次罗家贸然对范閒出手,已经成了范閒的敌人,意味著罗家已经成了陛下的眼中钉,我们穆家犯不著为了別人惹火烧身,现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说到了这里,穆铭话锋一转,又向手下人补充了一句:“一会儿准备一份厚礼,派人送到范閒手中,就说我穆铭久仰他的大名,盼望他到了滇城,务必来府中一敘。”
听到这话,穆府管家神情一愣,说话声音稍显犹豫:“老爷,咱们给范閒送礼,要是传到了其余四世家耳朵,会不会得罪他们。”
“谈不上得罪!”穆铭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声音中带著不屑:“他们现在还拎不清,看不懂范閒的真正实力,等他们看清楚朝廷的態度以后,就知道什么才是正確做法。
咱们穆家能在滇城传承这么多年,靠的不是跟別人抱团取暖,而是审时度势的眼光。”
穆铭向府中下人吩咐下去,穆家的下人们立刻动身准备送给范閒的厚礼,以及几天后几大世家齐聚一堂,到时候在水东城召开的密会。
只是相较於罗家真心实意,想要联合其余几家,求取生机的打算,其余四大家族却有各自的想法,没有一家是真心实意想要与罗家联合,尤其是穆铭和宋德昌。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和朝廷关係微妙,只要尽心尽力听从朝廷安排,朝廷就不会亏待他们的穆家。
另一个是老谋深算的宋德昌,他知道以后天下肯定要归於一统,他们西南世家最后难免要改土归流,过程无非是他们自愿和朝廷让他们自愿的区別。
只是如果朝廷让他们被自愿,到时候他们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太好,说不定会消失在歷史长河,彻底成为西南中的一个符號,所以他们两个对待范閒的態度都非常谨慎。
范閒这边还不知道西南几大世家心思各异,他这时正和思州通判一起进城,顺便观察一下思州城內的沿途景象。
>
范閒抵达思州,给盘踞在思州的罗家带来极大压力,整个罗家如临大敌,焦急等待其余四大世家的回信。
播州杨家距离思州的距离比较近,早早派出人手给罗家回信,此时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距离比较远的水东宋家和水西安氏,这时候才收到罗家送来的密信。
此时远在水东城的宋家,已经收到了罗家派人送来的密信,宋家府邸相较於其余几家的肃杀和张扬,透露著一股书卷气。
家主宋德昌是个年过甲的老者,他作为水东知州,往日並不经常穿著官袍,常年穿著一身青布长衫,看上去倒像是书院里的教习。
世代生活在水东城的宋家,与其他几大世家相比,同样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唯一有一点不同於其他几大世家,水东宋家近年来著力培养家族子弟投身科举,进入京都入朝为官。
刻意削弱自己身为一方世家豪强的色彩,常年穿著一身长衫,同样是为了以身作则,让家族子弟培养出耕读传家的好习惯。
对比起其余几大世家的家主,宋德昌心思最为縝密,是五大世家中最擅长权衡利弊的人,让家中子弟投身科举入朝为官,目的同样是为了接近京都朝廷。
接到杨家传信时,宋德昌正在书房整理古籍,他放下手中狼毫毛笔,听完罗家信使传话,他在心底沉吟半响,良久才望向身旁的儿子宋明远,缓缓开口:“朝廷里派遣的西南巡察使范閒,现在已经到了西南地界,估计罗家传信的时间,这会儿应该已经进了思州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父亲!”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看著年近甲的父亲宋德昌,宋明远稍稍在心里思索了下,说话惊疑不定:“方才听罗家信使所讲,这名叫范閒的西南巡察使,看似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实则带著二十多名武道八品境界的高手。
一路上罗家的两次刺杀皆宣告失败,罗家反倒还折损了数名八品高手,这次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依罗密向来睚眥必报的性格,如果这次不是他在范閒手里折损的高手太多,想必也不会派人过来给我们通报,想让我们几大世家一起携手,对付范閒。”
“嗯,你说的不错!”宋德昌听著自己儿子分析,讚许著点了点头:“罗家这次损失惨重,整个罗家总共只有八名左右的八品武者,这次一下损失六位,仅剩下两人,三十多年的培养付之一炬,现在估计想活剐了范閒的心思都有了。
不过这位少年巡察使,能被陛下允许带著二十多名八品护卫前往西南,一定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並非是想走个过场,估摸著西南很快就要变天了。”
“您的意思是——范閒来者不善?”宋明远心头一惊,难道陛下真的要拿他们西南五大世家开刀?
“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宋德昌嘆了一口气,平淡声音娓娓道来:“以前陛下就想过削弱西南世家藩镇,只不过因为北齐一直在边境骚扰,京都內还发生了那件大事。
一度让陛下將经略西南的心思搁置,经过十几年休养生息,看来陛下是真打算对西南世家动手了。”
“父亲,陛下既然要对我们出手,我们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整个西南五大世家联手,未必不能守住一份家业。”宋明远脸色一变,声音中都带了几分冷意。
“联手?”宋德昌对於自己儿子的反应不以为意,轻笑著缓缓开口:“以前西南地区的几大诸侯国,都不是庆国的对手,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归顺庆国,仅凭我们现在几个西南小世家,就想和陛下的百万雄师分庭抗礼,无异於痴人说梦。
別说我们西南世家,如今整个天下,又有哪个诸侯国是陛下的对手,唯一能勉强存在的北齐,不过是因为有大宗师苦荷坐镇,否则早就被陛下带领庆国劲旅举国族灭,哪里能存在到现在。”
“难不成我们真要坐以待毙??”宋明远言语中还透露著深深不甘,不愿意祖辈传下来的诺大家业拱手让人,別看西南地处偏远,他们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生活,自由程度远远超过入朝为官,比成为庆国臣子来的自在。
看著自己儿子表情不甘,宋德昌看得倒是比较开,说话声音仍旧平淡:“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事情,时代大势所向,未来庆国必然要一统天下,就算我们再怎么死守这点儿一亩三分地,最后都得被京都削弱。
这就是我这些年,为什么希望族內子弟多去参加科举,趁著我们西南世家还有一定价值的时候,早早入朝为官,占据一席之地,早点儿保存一些有生力量,否则等到以后陛下决定削藩,成为那只被杀鸡儆猴的鸡崽子,那就为时晚矣。“
“爹,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看著范閒带人处理罗家,最后將祖祖辈辈们上千年传下来的基业丟掉?“宋明远还是有些想不通,不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
“唉—”宋德昌看著自己儿子,轻嘆了一口气,沉声吩咐道:“你去水西城请安家的安知远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水东宋氏与水西安氏世代通婚,关係最为紧密,两家地盘相连,唇齿相依,向来是共同进退。
宋明远请人的速度倒是很快,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水西安家的家主安知远,便风尘僕僕地赶到了宋家。
水西城的知州安知远,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性格向来直爽,刚被宋德昌请著坐下,就急切地出声询问:“德昌兄,我也听罗家信使传来的消息,听说这次京都派来的巡察使来者不善,可能要对我们西南五大世家下重手。“
看著安知远急切的样子,宋德昌拿起手旁的茶盏,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茶汤,点了点头:“范閒的实力的確远超我们的预料,罗家的两次刺杀,不仅没有伤他分毫,罗家反而赔上了八名高手,如今看来是走投无路,才会寻求杨家牵头,召集其余四大世家一起商议对策。”
安知远明白这次范閒到此气势汹汹,两条横眉紧缩,说话声音中透露著几分拿捏不定的情绪:“没想到陛下对范家信任到了这种地步,范建一个户部尚书,竟然能给自己儿子安排二十多名八品武者当做护卫。
我们水西城倾尽全力,才能勉强凑出十名八品武者,这范閒简直带来了一支铁卫。”
“这件事情的关键不在范建,同样不在范閒这边,而在於当今陛下。”
宋德昌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范建能给范閒派这么多护卫,必然是得了陛下默许,陛下这次让范閒带这么多人来当这个巡察使,恐怕不仅仅是要推动改稻为药的政令落实这么简单。”
听到宋德昌分析,安知远心中一凛,失声惊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想削藩?”
“不好说。”宋德昌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股疑惑:“陛下向来心思深沉,陈萍萍掌控著鉴查院,这么多年来就是为了监视庆国臣民。
如今范閒带著二十多名高手进入西南,很大可能是作为陛下的马前卒,想提前试探咱们的底线,或许是有真要动手的前兆,但无论如何,咱们还是要谨慎行事,不能像罗家一样对范閒贸然出手。”
“但是—杨家和罗家召集的密会,咱们两家还去不去了?”看到宋德昌神情谨慎,安知远这会儿倒是有些疑惑,拿不准宋德昌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密会自然要去!”宋德昌放下茶杯,说话斩钉截铁:“我们不去,便是落了罗家的话柄,也会让杨家觉得咱们好欺负,只是去了以后,决计不能轻易答应联手,我们还得看看穆家的態度。
穆家长年驻守滇城,本就是五大世家中底蕴最浅的家族,但因为他是以前西南诸侯国的降將,与朝廷关係最微妙,穆家的场很重要。”
安知远听到宋德昌这番话,忍不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宋德昌向来心思縝密,他们水西和水东两家经常合作,他自然对宋德昌的谋划非常放心,知道宋德昌的策略一定最符合水东和水西两家的利益。
“德昌兄这么说,知远就放心了。”安知远紧张的神色,终於稍缓了几分:“不论是其余几大世家,还是朝廷派来的西南巡察使,我们两家都要同气连枝,时刻牢记唇亡齿寒的道理,共同进退才能保障我们两家的存在。“
“的確如此!”宋德昌脸上泛起一抹笑容,淡淡的回了安知远一声,但是他眼神深处,却藏著让人看不透的算计。
水东宋家和水西安家商议对策的时候,地处滇城的穆家,这时候也收到了罗家传来的密信。
身为这代穆国公的穆铭,以前早就暗中盯著范閒一行人的动静,只是他不像罗家那么鲁莽,直接动手对范閒进行暗中截杀,想要將这位年少的西南巡察使消失在西行的路上。
穆铭知道自己家族在西南五大世家中,是资歷最浅的家族,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获得陛下的青睞,荣幸被册封了国公爵位,驻守在滇城的时候,朝廷有让他们制衡西南世家的用意。
现在得到罗家的消息,希望他们西南五大世家,能去水东一起召开密会,共同商议对付范閒的事情,穆铭心里自然是不以为意。
他拿著这封密信,隨手將密信扔到正在燃烧的火盆里,冷笑著说道:“罗家还真是不自量力,范建那是什么人,陪陛下从小玩到大的奶兄弟,向来深受陛下器重,別人不清楚范建的底细,但我前几年去京都拜访范府,当时就已经察觉出范建此人不简单。
如今看来果然如此,陛下对范家应当是极为器重,不然凭藉范建一个户部尚书的官职,陛下怎么会容许他培养几十名八品境界的高手。
说不定我们现在看到的范閒身边二十多名护卫,只是冰山一角,范建手中估计还有实力更强的力量,岂是罗家那点能耐能对付得了。”
站在穆铭一旁的穆府管家,脸上带著疑惑,小心翼翼的询问:“老爷,那这次密会,咱们还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穆铭看著密信在火盆里烧成灰烬,沉声说道:“我们如果不去,反而显得穆家心虚,还会让其余四大世家心生芥蒂,但是有一点我们要记住,密会时候儘量只听不说,无论他们怎么劝说,我们穆家都不能答应联手对付范閒。
这次罗家贸然对范閒出手,已经成了范閒的敌人,意味著罗家已经成了陛下的眼中钉,我们穆家犯不著为了別人惹火烧身,现在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才是正道。”
说到了这里,穆铭话锋一转,又向手下人补充了一句:“一会儿准备一份厚礼,派人送到范閒手中,就说我穆铭久仰他的大名,盼望他到了滇城,务必来府中一敘。”
听到这话,穆府管家神情一愣,说话声音稍显犹豫:“老爷,咱们给范閒送礼,要是传到了其余四世家耳朵,会不会得罪他们。”
“谈不上得罪!”穆铭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声音中带著不屑:“他们现在还拎不清,看不懂范閒的真正实力,等他们看清楚朝廷的態度以后,就知道什么才是正確做法。
咱们穆家能在滇城传承这么多年,靠的不是跟別人抱团取暖,而是审时度势的眼光。”
穆铭向府中下人吩咐下去,穆家的下人们立刻动身准备送给范閒的厚礼,以及几天后几大世家齐聚一堂,到时候在水东城召开的密会。
只是相较於罗家真心实意,想要联合其余几家,求取生机的打算,其余四大家族却有各自的想法,没有一家是真心实意想要与罗家联合,尤其是穆铭和宋德昌。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和朝廷关係微妙,只要尽心尽力听从朝廷安排,朝廷就不会亏待他们的穆家。
另一个是老谋深算的宋德昌,他知道以后天下肯定要归於一统,他们西南世家最后难免要改土归流,过程无非是他们自愿和朝廷让他们自愿的区別。
只是如果朝廷让他们被自愿,到时候他们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太好,说不定会消失在歷史长河,彻底成为西南中的一个符號,所以他们两个对待范閒的態度都非常谨慎。
范閒这边还不知道西南几大世家心思各异,他这时正和思州通判一起进城,顺便观察一下思州城內的沿途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