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大庆正当盛世,兴些土木又何妨!?(4k)
  第87章 大庆正当盛世,兴些土木又何妨!?(4k)
  殿下眾官员循声抬起头,第一眼就看到了阔別数月未见的嘉靖,抬头一看,大家还以为自己眼了,陛下看著好像比以前年轻了十岁。
  莫不是自己年纪大了,已经到了老眼昏的地步?
  这是大多数官员心底的想法,站在百官首位的林若甫看得更加清楚,刚抬头看到嘉靖,脸上一直淡然的表情凝滯,心底有些不可思议。
  站在后面的官员,还能以为是自己老眼昏。
  百官中距离嘉靖最近的林若甫,他一眼就看清楚,
  嘉靖並不是用什么办法將头髮染黑,而是真的变年轻了十几岁,以前脸上的皱纹都少了很多。
  神识扫过,殿下百官脸上各异表情,尽收嘉靖眼底,林若甫脸上闪过的细微惊讶,没有逃过嘉靖眼睛,他心底泛起笑意,看来自己修仙后的变化,把这帮人嚇得不轻。
  “朝堂议事各有主张,林相,说说你的看法吧!”嘉靖盯住林若甫,脸色漠漠,说话间不带丝毫情绪。
  “回陛下,臣以为赖御史妄议君父,是为不忠不孝,陈奏朝廷政事、各地灾情,是为尽忠职守,二者不该混为一谈。”林若甫神色凛然,仔细琢磨著说话。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靠谱 】
  “赖大人以死相諫,其心可悯。然而,古语有云:为臣不易,为君尤难。陛下闭关玄修,必有深意。”林若甫手持玉,低头时眸光微微上扬,说话间还在暗中观察嘉靖反应。
  “臣观近日户部奏报,各地税银较上半年增收两成,兵部呈报,北方边境军充足,隨时都能对北齐用兵,此皆陛下运筹帷崛之功。”
  “至於修仙长生之说”林若甫话锋一转,“臣记得前几日,钦天监曾奏『紫微垣现祥瑞,主圣寿绵长』。
  今见陛下天顏鼎盛,想来天道昭昭,自有印证,此为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至於方才赖御史所言,臣以为其只是年老昏,不识陛下仙顏,冒犯天威实非本意,著人廷杖二十,罚俸禁足数日即可。”
  “林相,你身为百官之首,岂可逢迎上意罔顾黑白。”跪在地上,磕得满头是血的赖名成,扭头看向林若甫,满脸悲痛:“林若甫你身为当朝宰相,假借天象一说蒙蔽视听,老夫何时听闻钦天监近日阐述过天象异变—”
  “咚”赖名成还跪在地上慷慨陈词,嘉靖又挥动铜敲击了下铜馨。
  这次他在敲击时,在铜上加持了一丝微弱法力,让听著悠扬婉转的馨音,诡异的將赖名成的声音盖住。
  “林相说的有理,就照林相说的办。”馨音迴荡中,嘉靖敲定对赖名成的处理结果。
  他话音刚落,门口就有几个小太监进殿,將跪在地上的赖名成拖了出去。
  百官看到这个情形,心底长鬆一口气,赖名成上朝被打板子,早就是见怪不怪的常事。
  今天赖名成一副死諫的架势,他们生怕陛下勃然发怒,让人直接將赖名成打死,现在只是廷杖二十板子,罚俸禁足,已经算得上陛下宽宏大量。
  让他们好奇的是,林相一贯为官务实,今天怎么会突然逢迎陛下闭关修仙的事,难不成林相真觉得陛下可以修仙?
  儘管看著陛下容貌有些许变化,头髮变得比以前黑些,谁知道陛下是不是用了某种染料,將发色染黑了。
  大多数官员不像林若甫靠得近,他们大多只能看到嘉靖发色变黑,至於脸上皱纹消失的细微变化,几乎难以察觉。
  让头髮变黑的方法有很多,许多染料都可以。
  说不得陛下这番举措,就是为了证明自已修仙有成,刻意做出的样子,以免因为闭关修仙不理朝政,引起朝臣反对。
  “上朝这么久,也该说点儿正事。”嘉靖目光扫过群臣,將先前赖名成死諫的事轻轻略过,面色舒展,脸上露出笑意。
  “先前听林相说,钦天监近日发现天生异象,想来是天人感应,引动天生祥瑞,是我庆国社稷之福。
  这些道理乡野间的贩夫走卒都懂,有些人读了这么多圣贤书,反倒是愈发不明事理。”嘉靖说到这里,简短停顿了下。
  殿下群臣无意识低下头,他们心里明白,陛下虽將先前赖名成死諫一事轻轻放过,言语间还是给他们作出警告,不要以赖名成为榜样,否则下次就不会像今天一样。
  殿下群臣面生惧色,嘉靖暗暗点头,心中满意,继续轻轻开口:“既然天生祥瑞,朕以为应藉此时机,顺应天道,在仁寿宫旁修建一座殿宇,用以焚香祈福,祷告天地。
  彰显我庆国天命所归,未来必將一统天下,威扬四海。”
  嘉靖话音落下,殿下群臣无不面面相,包括庆国在內的天下所有诸侯国,无不祭祀神庙,庆国將其称为庆庙。
  但凡焚香祈福,祷告天地的仪式,都会在庆庙举行,陛下怎么会突发奇想,要新修一座殿宇。
  百官心中疑惑,工部尚书主动站出来,面对嘉靖恭敬行礼,“回陛下,年初江南水灾,工部预算全都用在为江南地区修水利,筑堤夯坝。
  目前要是新建一座殿宇,其中木料开销、劳工费用等都是一笔不小支出,耗费银两没有七八百万,恐怕难以建成。”
  工部尚书没有反对陛下修建殿宇,他们又不是言官,朝廷每年要是修的东西少了,反倒是对他们不利。
  陛下如今要新修殿宇,他们工部进行负责,到头来又有活干,又有功绩,说不得还能从中小赚几笔,怎么看都不会出言反对。
  他身为工部尚书,主动上前进言,主要是向陛下说明情况。
  修不修建殿宇无所谓,唯独有问题的是工部现在手头没钱,只要能给工部银钱,工部肯定能修建宫殿。
  “陛下,工部尚书所言在理,天下诸国皆祭祀神庙,我庆国也一直祭祀庆庙。
  要是向上天祈福,直接就能在庆庙里进行,犯不著大兴土木,修建一座新宫殿,耗费巨资,难免让国库財政压力增大。”
  方才进言的工部尚书话音落下,就有几个年迈的大学士站了出来,故意引申工部尚书的进言,
  用以劝諫嘉靖。
  “这几个老匹夫。”工部尚书心中暗骂,他什么时候说过反对陛下修建宫殿,他们居然篡改自己进言的本意,拉著自己做挡箭牌,用来劝諫陛下。
  未免嘉靖心生误会,工部尚书赶紧说道:“陛下,臣以为修建宫殿並无不妥,只要户部向工部將银两拨足,工部马上就能组织工匠,保证在半年时间,將宫殿雏形修建完成。
  几位大学士,本官可没说过不该给宫里修殿宇。”
  工部尚书说完,最后特意加上一句,撇清自己和几位大学士之间的关係。
  “郭大人,你身为礼部尚书,这等关乎祭祀天地的事,应该由你们负责,何不讲一讲,祈福天地,应该是在庆庙,还是在其他地方。”
  几位劝諫的大学士,眼见工部尚书撇开关係,赶忙继续出声,將愣在原地的礼部尚书郭攸之拽了进来。
  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还让郭攸之蒙圈中。
  他站得比较靠前,也能较为清楚地看到,嘉靖容顏变年轻的事,看著不似作偽,数月闭关出来后,陛下好像变得的確比之前年轻了些。
  这时又突然听到陛下要修建祈福的宫殿,几个大学士又提到了自己,肃立原地,心思飞速转动“几位大人所说有些道理。”心思飞转的郭攸之,站出来看了一眼嘉靖,隨即躬身说道:“庆庙的確是我庆国祭祀天地的一贯场所,天下所有诸侯国,从古至今祭祀的都是神庙,但是陛下乃是天子,陛下准备修建一座殿宇,用来替庆国百姓向上天祈福,並不妨碍祭祀庆庙,两者並无直接利害关係。
  再说了,便如林相方才所言,钦天监既然观察到天生祥瑞,为了昭应祥瑞,修建一座殿宇,本官认为並无不可。
  祖宗之法並非不可变,况且只是新修一座殿宇,多一座祭祀祈福的地方,又不是以后不祭祀庆庙了。”
  郭攸之一番话说完,引得殿上百官纷纷注目,郭攸之为了逢迎上意,也真是脸都不要了。
  几位大学士更是想不明白,一贯最注重礼仪的郭攸之,如今为了迎合陛下,怎么变得连基本原则都没有了。
  无可奈何,他们只得將目光转向户部尚书范建,年前户部还因为国库空虚的事,特意建言,希望能扩大国库税收。
  为此陛下还让户部成立课司,將白收益从內库剥离,用来增加国库收入。
  现在陛下又要大兴土木,耗费七八百万两银子,修建一座殿宇,作为主管財政的户部尚书,范建应该站出来劝諫陛下吧。
  一直束手站在一旁,看著其他官员表演的范建,眼见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学士,將目光投向了自已,他如何不明百这几位大学士的意思。
  心里轻嘆一口气,自己身为户部尚书,这种事情的確无法置身事外。
  “启稟陛下,微臣以为修建一座殿宇,用以祭祀天地、祈福修仙,並无不妥。
  我等身为臣子,自然要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
  修建一座殿宇,规模不大的话,不过是数百万两银子。
  自从课司成立后,国库半年来税收增加了两成不止,完全可以负担得起修建殿宇的开销。
  只要工部预算合理,能及时准点將殿宇修建好,户部对此拨付专款也无不可。”
  范建话说出口,瞬间让殿上几位大学士目瞪口呆,户部什么时候变大方了。
  以前为要点儿钱款扣扣搜搜,恨不得一分钱瓣成两半,今天陛下要耗资数百万两修建宫殿,
  这么痛快就给钱了??
  表明態度,束手站在一旁的范建,脸色无喜无悲,
  这次陛下修建宫殿,他心中也有不解,可陛下修仙並非无的放矢,炼製出的丹药有些门道。
  现在要修建宫殿,自己作为陛下修仙的第一批受益者,定然不能当面拆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人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何况陛下修建宫殿,银钱肯定是从內库出,户部这边只是走个流程,又不影响到国库,他当然没有意见。
  “司南伯言之有理。”眼见范建都站出来力挺陛下,郭攸之顿时有了底气,旋即回几位大学士。
  “我大庆正当盛世,兴些土木又何妨,陛下修几座园子、几座宫殿那又如何,作为臣子岂能连这点儿孝心都没有。”
  “郭尚书,我们没说不该给宫里修殿宇,你用不著在这里给我们扣大帽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几位大学士奋起反击,不能在殿前被人將罪名坐实。
  “诸位学士。”林若甫突然出声,语气严厉地打断殿上大学士的话。
  “这是朝廷公议,没有人给你们加罪,陛下更无此种想法,你们有不同意见,能说清楚就行,
  没人说你们有罪,用不著生气。”
  林若甫面色严肃,言辞间看似在批评几位大学士,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化解了郭攸之话中杀机,
  保护了几位持不同意见的大学士。
  被怒气冲昏头脑,经林若甫这番言语,几位大学士也反应过来方才失言,朝堂廷议大家有自己意见,各执一词进行辩论很正常。
  唯独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將话扯到皇帝身上,不论你是否赞成皇帝意见,说话中都要以维护皇帝顏面为出发点。
  他们又不是赖名成这种言官,动不动就死諫直言,哪句话没说对,恶了皇帝,耽误了未来前程,岂不是因小失大。
  明白自己先前失言,几位大学士退下,站回人群中,看现场户部和工部堂官的样子,他们知道这件事大概率就这么定下了。
  他们以所谓天下皆祭祀庆庙作为由头,想劝諫皇帝不要兴修宫殿,也是吃力不討好,何必撞了南墙还不回头。
  经过多方爭辩,这件事情基本上有了结论,身为宰相的林若甫,便適时站出来拍板定论,代表朝堂百官向嘉靖表明態度。
  “陛下,方才诸位大人所说皆有道理,工部、户部和礼部,都对昭应天生祥瑞,修建宫殿没有异议,微臣以为此事可行。
  接下来就由礼部按照礼制要求定下规格,户部从內库或国库拨款,工部承建,及早將殿宇修建完成,以彰陛下天威浩荡,仙福永享。”林若甫说罢躬身行礼。
  他这一带头,殿下其余官员隨即跟著一起恭敬行礼。
  “恭祝陛下仙福永享。”
  “好!好!好!”嘉靖从龙榻上站起,面带笑意,轻轻鼓掌:“吵架好,一吵就吵出了结果。
  这件事就让户、工、礼三部儘快去办,修建宫殿总归有个名號,这座殿宇就叫【玄穹宝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