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的破案希望!
  第177章 新的破案希望!
  如果继续沿著这个思路深入推演,我们的侦查范围就可以进一步收窄。
  排查重点应当聚焦在与孩子相熟,或具备条件频繁接触孩子的相关人员身上。
  例如直系及旁系亲属、经常来往的邻居、课外辅导老师等。
  “熟人作案,並且是孩子非常熟悉的人。”
  这句话一出,王佳教导员顿时愣在原地,神情明显凝滯。
  事实上,“熟人作案”这一侦查方向,专案组並非没有提出过。
  早在案件侦办初期,就有成员推测凶手极有可能是死者家庭的熟人。
  凶案发生於深夜,死者一家应已处於睡眠状態,
  陌生人一方面缺乏明確的侵入动机和指向性意图,另一方面也难以准確掌握该户人家的具体作息规律、房间布局与生活习惯。
  从犯罪逻辑上看,將作案人判定为熟人,具备相当充分的依据然而,儘管专案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沿著这条线索连续侦查多日,逐一排查了死者父母双方的亲戚、朋友、同事、生意伙伴及其他社会关係人,却始终未能发现任何明显的犯罪线索或可疑痕跡。
  这条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侦查方向,最终陷入僵局,走入死胡同。
  正因如此,当姜东此时重新提出“熟人作案”的可能性,王佳教导员並未立即表现出兴奋或认同。
  他语气平稳甚至略带疲惫地回应道:“你所说的『熟人作案”,我们確实已经全面排查过了一—
  包括死者家中两位成年人所有的社会关係,不论是亲属,好友、同事,还是其他往来密切之人,全都逐一过筛,但都没有找到任何可疑线索。”
  这些信息,小汪和方妍等人在之前的案情匯报会上都曾听过,同样也觉得难以突破。
  然而,姜东仿佛视若无睹,他转向一旁的李雷,继续说道:
  “我指的『熟悉”,並不是指和两个成年人相熟。我的意思是一一有没有可能是孩子特別熟悉的人?”
  孩子熟悉的人?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都了一下,会议室出现短暂的寂静。
  受害者年仅6岁,尚未到达法定入学年龄。
  案发时,幼儿园教育在当地还未普及,按照地方习俗,孩子通常要满7岁才进入小学就读。
  一个6岁的孩子,社交圈能有多大?
  日常文能接触到哪些“熟人”?
  无非是亲属、隔壁玩伴、父母好友的子女,抑或是偶尔上门照看的亲戚。
  听到姜东提出的这个观点,会议室內的其他人並没有像之前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反而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
  空气中瀰漫著一种近乎凝滯的审慎气氛。
  良久,李旭抬手拍了拍姜东的肩膀,语气沉稳却带著几分委婉的否定:
  “姜东兄弟,破案这件事,终究还是要讲究实际。”
  “如果我们按你说的方向去全面排查一个儿童的人际关係网,会不会有点太理想化了?”
  “我干侦查工作这么多年,经手过不少大案要案,排查、走访、溯源,各种手段都试过,但確实从来没有哪一起案子,突破口是通过调查未成年人一一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一一的社会关係打开的。”
  “这个方向,我觉得可能不太切合实际。”
  王佳教导员也微微頜首,接过话茬说道:“是啊,姜东。”
  “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再想想?
  3
  “有没有可能犯罪嫌疑人行凶是出於一种极端的心理防备一一比如他认为只有不留活口,自己才能安全逃脱?”
  “毕竟在很多凶手看来,倖存者一旦向警方提供了关键信息,他们就极有可能被模擬画像锁定。”
  “你想想,甚至有些案件里,凶手会刻意毁坏死者的眼睛,就是因为他们迷信『瞳孔会留下最后一警的影像』这种说法。”
  面对眾人一一尤其是来自刑侦队长和教导员的质疑,姜东並没有表现出气或退却。
  他神色诚恳,语气依旧坚定: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
  “刚才提出的確实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初步想法,还远远谈不上成熟。
  但我始终觉得,这个孩子的死亡太不寻常一一就像有什么东西被我们忽略了。
  我也说不太清楚,只是直觉上认为,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点可能性。”
  他稍作停顿,语气更加坦诚:“当然,如果目前看来这个方向还不成熟。”
  “我建议第一时间把採集到的血跡样本送进实验室检验。”
  “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今天的工作是有突破的一一我们拿到了关键物证,也明確了下一步的检验方向。”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剎那,李旭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低头警了一眼屏幕,迅速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隨后接通电话,语气顿时转为正式:
  “喂,马局。”
  电话那头传来沉稳而略带急促的男声:“怎么样?现场勘查进展如何?”
  李旭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同事,神情略显凝重,对著电话答道:“马局,我们这边的初步復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正打算整理一下材料,回去后单独向您做个详细匯报。”
  “哎,不用搞那么正式,电话里说就行。”
  “这个案子我太熟了,发案那会儿我还是刑侦队长,全程都参与过。”
  马局长的语气里透著老侦查员特有的干练和直爽。
  “你们这折腾一上午,有没有摸出点什么新思路?有没有什么发现?”
  李旭闻言,也不绕弯子,在电话这头清晰地说道:“马局,还真让您问著了。”
  “这次我们重新把这案子拎出来復盘,又去了死者家里仔细走了一遍。”
  “姜东提出了一个挺有价值的想法一一他认为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很可能受了伤,並且事后扯了死者的某件衣服用来包扎止血。”
  “从这个角度推的话,我们当前的重点,是要对现场血跡做一次地毯式提取,尤其要避开当年已录入的家庭成员血跡,爭取筛出是否有外人血跡残留。”
  这一连串的逻辑来得有些突然,电话那端的马局长一时没完全跟上。
  他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脑中迅速回放当年的现场细节,然后略带困惑地追问:“你的意思是—血跡?”
  “嫌疑人受伤?这能確定吗?当时现场確实有不少血跡,但主要集中在死者周围——.“”
  作为当年专案组的副组长,马局长对这个案子再熟悉不过。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案发现场的画面一一血跡遍布、气氛压抑。
  他强自镇定地带队勘查每一个角落,床单、衣柜、地面.
  但当时並未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物证。
  每一个细节都歷歷在目,却又仿佛蒙上了一层迷雾。
  李旭继续匯报:“根据我们这次的勘察,衣柜里的確有一件衣服不翼而飞。”
  “具体是哪件目前还不確定。”
  “但我们在对应的衣撑上,发现了一点残留的血跡,量不大,位置也非常隱蔽,当年极可能被忽略了。”
  “隱蔽的血跡痕跡?”
  “你们確定吗?”
  马局长语气中带著几分难以置信,却又透出老侦查员特有的敏锐与警觉。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当年勘查衣柜时的情景,那些整齐掛著的衣物,那个现在回想起来略显凌乱的角落·.·
  他沉吟片刻,最终说道:“好,你继续讲。”
  李旭转头与姜东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语气肯定地对著电话说道:“刚才姜东发现这个物证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也是惊讶,甚至有些怀疑。”
  “但经过我们反覆核对现场痕跡和衣架上的血跡形態,现在我可以確定,嫌疑人极有可能在作案过程中受伤,並从衣柜中取出这件衣服用於包扎或擦拭,导致衣架上留下了少量喷溅或擦拭状的血跡。”
  “这种血跡形態与案发现场其他部位的血跡有明显区別,更像是事后处理时留下的。”
  听到李旭如此篤定的判断,马局长原本尚存的几分疑虑顿时消散。
  他对李旭的办案风格和能力再了解不过一一没有充分依据绝不会轻易下定论。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语气中带著难以掩饰的震动:“这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难道当年我们真的遗漏了这么关键的物证?
  如果真是这样—
  电话这头,李旭语气沉稳地宽慰道:“马局,您別太自责。”
  “这种隱蔽的痕跡物证,在当时那种复杂血腥的现场环境下,確实极易被忽略。”
  “更重要的是,我们当初都没有意识到嫌疑人会临时取用衣物处理伤口。”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嫌疑人確实受了伤,他顺手扯一件衣服来止血,是完全合理的应急行为。”
  “这个思路一打开,很多细节就都能串联起来了。”
  马局长沉默片刻,仿佛在脑海中重新推演当年的现场画面,隨后他语气凝重地追问:“你刚才提到血跡一一是说现在已经明確发现嫌疑人的血跡了吗?”
  李旭苦笑了一下,如实匯报:“目前还不能完全確定。”
  “由於时间跨度长,血跡早已由鲜红色转为暗褐色,形態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刚才对现场地面进行了网格化处理,一共提取了200处血跡样本,再加上姜东发现的拋甩状血跡点位,总共是207份。
  这些样本会立刻送往实验室进行dna检验,重点筛选出不属於三名死者的血跡一一如果存在,
  那基本就可以认定为嫌疑人所留。”
  马局长听后精神一振,连声说道:“好!好!好!”
  “立刻安排实验室加班,优先处理这批检材!”
  “我们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建成的dna资料库,终於能派上关键用场了。”
  “只要能从这些血跡中比中嫌疑人,这个案子就真的迎来曙光了!这么多年了—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
  另外,请务必转达给实验室的各位同事,这个案件一旦成功告破,所有参与侦办工作的同志,
  都將立功受奖。
  上级领导对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也一定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隆重的表彰!”
  “太好了,马局!”
  “真是太感谢您了!”
  “一直这么关心和支持我们一线的刑侦工作,大家心里都特別温暖!”
  通话快要结束的时候,马局长语气中带著几分感慨,继续说道:“说起姜东这位同志啊,確实不简单。”
  “上岗还不到一个月,我怎么感觉他就像『开了掛”一样,进展神速一一这哪是坐飞机,简直是坐火箭一般的破案速度啊!”
  李旭闻言,不禁笑著转头看向身旁的姜东,应和道:“马局,我跟您有同感。”
  “別看姜东年纪轻,他那双眼晴却格外深沉锐利,好像总能洞察到別人忽略的细节。”
  “他的每一次推理都扎实严谨、有据可依,每一次分析都让我们眼前一亮,甚至大吃一惊。”
  “好啊,好啊,我就不多耽误你们宝贵时间了。
  待会儿我还有个会议要参加。
  你们务必记住,这个案子我一直非常关注,可以说,是压在我心里多年的一块大石头。
  有任何进展,一定要第一时间向我匯报!”
  “一定一定,马局您放心,有最新消息我马上联繫您!”
  电话掛断后,李旭嘴角忍不住扬起,但他仍努力保持镇定,转向大家郑重地传达。
  “刚才马局在电话里高度肯定了我们的发现,尤其强调要儘快找到突破口,力爭一举拿下这个案子!”
  王佳教导员一听,也高兴地接话:“哈哈,马局当年还亲自来勘查过现场呢。”
  “要是这个案子真能在我们手上告破,估计他退休前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吧!”
  这时,李旭再次看向姜东,语气非常诚恳地说道:“大家都说了,案子破了,人人有功,只是功劳大小不同。”
  但如果真能顺利突破,我认为一一首功非姜东莫属。
  “我先提前祝贺你!
  小汪和方妍也跟著笑起来。
  小汪打趣道:“奖金留下来哈,荣誉归你们就行~”
  姜东笑道:“师兄,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好不容易有五千块奖金,別一口吞了啊。”
  “要不这样,晚上我请客!咱们就去隔壁小馆子,吃点烧烤、喝点啤酒,怎么样?”
  李旭也点头附和:“好,没问题。”
  姜东爽快答应:“一定一定!如果真有荣誉,我只要名誉,奖金都归大家!”
  “哈哈,开玩笑的啦!”
  一番说笑之间,几人陆续收拾好设备,气氛融洽地一同离开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