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整备
  裴让的营帐位於营地正中心,此营安置著被不详污染的村民。
  百丈內皆是由浩然正气构成的文域,李通明方一踏入,便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裴让找他,应该是与昨日的邪祟有关。
  但具体是何原因,暂时还不清楚。
  片刻,李通明抵达踏裴让的营帐外,高声道:“裴老,是我。”
  “进。”帐內传来沙哑的声音。
  李通明掀帘走进营帐,见裴让闭目静坐如石雕,听到脚步声才猛然睁眼,浑浊瞳孔里闪过一抹青光。
  “长话短说。”裴让屈指叩击扶手,示意李通明坐下,“许是老孟將那头不详逼急了。”
  “不知怎的,突然出现大量邪祟,疑似是那头不详的分身。”
  “现下诛邪校尉人手不够,应付不来,老夫又需在此稳固文域,腾不出时间,此事只能交由你去想办法。”
  李通明略做犹豫后,点头答应下来:“好。”
  裴让紧绷的肩颈骤然鬆弛,沟壑纵横的脸上挤出笑容:“记住老夫和你说过的话。”
  “近二十年,兼济仁勇智者,唯我一人……”李通明故意拖长尾音。
  “快滚。”
  “得嘞。”
  时间紧迫,两人来不及过多閒聊。
  李通明笑著掀帘而出,对一旁传信士卒道:“去將三郡还有踏霄营的主將,请到我的营帐……“
  “还有,给裴公弄些茶水,嗓子都哑了。”
  传信士卒一愣,而后抱拳道:“是,大人。”
  望著传信士卒快速离开的背影,李通明嘆了口气。
  此次虎泉郡出现不详,裴让就近调来三郡兵马,每郡各有一位主將。
  如今诛邪台人手不足,他的第一想法便是从军中徵调。
  不过在这之前,还需了解那头不详的分身,具体都是些什么实力。
  想到此,李通明又挥手招来下一名传信士卒,著其去打探情况。
  诛邪台一眾校尉目前尚未有人归营,不过与军中还一直保持著联繫。
  这归功於李通明先前给晏寧的机关木鳶。
  不然裴让也不会这么快得知邪祟的情况。
  只因他需得一直耗费心神,稳固文域,没有时间了解具体信息,做出应对,这才会交由李通明来处理。
  如此也可从侧面看出,维持文域定是件极劳累之事。
  不然怎会连如此小事也要交於他。
  不久后,李通明回到营帐。
  新的消息也刚好传回,诛邪台一眾校尉已昼夜不歇,连续轮转十个时辰,清理邪祟。
  可邪祟仍不见减少。
  能分身……李通明到座前坐下,默默將这一点记在心中。
  分身不可能无限,必定会付出某种代价。
  所以现下其实是一场消耗战,就看哪一方先扛不住。
  李通明刚刚弄清局势,三郡和踏霄营的主將便相继赶来。
  最年长的那名主將,目光在李通明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四人先前都见过李通明,知晓他就相当於裴让的副將,不敢怠慢。
  互相抱拳过后,帐內五人开始商討。
  “依李大人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其中一名面有刀疤的主將问道。
  “在下也並无高见,只能想到增加人手这一个法子。”李通明回道。
  四人对视一眼,齐齐頷首,邪祟数量太多,確实无计可施,无巧可取。
  现下已知的邪祟,三境的便有上千,四境的过百。
  五境有诛邪台高品校尉应对,倒是不必他们劳心。
  李通明抱拳起身:“便劳烦三位,抽调各自军中的精兵强將。
  “修为最低也需得是三境才行。”
  四人略有迟疑,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下来。
  李通明理解三人的顾虑。
  军中培养高手不易,能达到三境乃至四境的,本身都极具潜力。
  伤一个死一个,没有主將会不心疼。
  “几位放心,我会抽调医家弟子隨行。”李通明出声。
  医家弟子目前都在医治被污染的村民。
  可奈何事出紧急,只能先调一部分出来,避免伤亡。
  四位主將听后放心不少,抱拳离去。
  不多时,军中三境及以上的兵家高手,出现在李通明帐外。
  大约五百人,其中一半都出自踏霄营。
  三郡兵马加起来总数过五万,可三境以上的高手,数量却不如一个踏霄营来的多。
  李通明將这五百人,每十人组成一什,拢共划分出五十队人马。
  同时他將自己也编入其中,准备见识一下邪祟,毕竟以往只是听说。
  医家营地那边,他也已经派人前去通知。
  现下只需整备出发。
  一行五百兵马,每人携带三日份额的乾粮和水,再多会影响战马速度。
  踏霄营的士卒则可携带更多。
  雷狰马的脚力比之寻常战马,要强出太多。
  可惜也就只有踏霄营才能配备雷狰马。
  隨著整备完成,五百人马越过封锁线。
  一百医家弟子早已带著医箱,牵马走出营地,静候多时。
  一什可配两名医家弟子,算是奢侈。
  不过这些医家弟子,大多只是二境,三境只有少数几个。
  没办法,京城及附近几州的医家弟子本就不多。
  九成医家弟子都在北境三州。
  那边常年抵御妖庭入侵,一向伤亡惨重。
  当代医圣便坐镇在雁回州,属於妖庭进攻的一线。
  ……
  接上各自队內的医疗兵,五十队人马分散往各个方向而去。
  能打则打,打不过则溜,这是面对邪祟一向的准则。
  没有儒释道三家克制邪祟的能力,对上邪祟想將之彻底杀死,除非战力跨境,否则会很艰难。
  五百人临行前,李通明曾有过叮嘱。
  中途若遇见诛邪台校尉,便可化零为整,辅助诛邪台清剿邪祟。
  一百医家弟子虽然未曾听到这一嘱託,但毕竟是后排医疗兵,跟著前排走即可,影响不大。
  李通明这一小队,阵容算是比较豪华。
  首先,是他这位墨家四境领头。
  其次,有二弟李行川这一儒家弟子,可以克制邪祟。
  最后,这一队还有几名三境巔峰的兵家高手。
  要说唯一有些拖后腿的,便是两名医家弟子,皆是二境。
  这一点从两人胸前绣著的芍药上便能看出。
  医家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胸前皆绣芍药。
  以芍药朵数向世人昭告自身的医术。
  不过单就医治疗伤而言,二境足矣。
  医家弟子培育不易,入境需参悟医理,辩识百草,比起儒家读书、法家通法、兵家淬体不会轻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