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自刎归天
数日之后。
朝歌城外的北邙山,新起了四座孤坟。
两座大的,两座小的,並排立著,没有墓碑,只有简单的土堆。
是魏大人差人连夜置办的。
陆凡父母的棺槨已经入土,至於那两个不知魂归何处的弟妹,便只立了两个衣冠冢,聊作慰藉。
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著,风里带著刺骨的寒意。
陆凡一袭白麻孝衣,跪在坟前。
他已在这里跪了整整一日。
那座魏大人为他寻来的清净宅院,他只住了不到半日,便执意要来此地为父母守灵。
魏大人劝不住,只得拨了一队亲兵,远远地跟著,以防不测。
这几日,陆凡水米未进,人已是脱了形。
原本还算挺拔的身形,此刻只剩下嶙峋的骨架,撑著那宽大的孝衣,更显得空荡。
他的脸色苍白得没有半分血色,一双眼睛深陷下去,里面是死寂的空洞,再不见从前的光彩。
坟前摆著几样简单的祭品,一壶浊酒,几个寒酸的果子。
他伸出乾枯的手,颤巍巍地拿起酒壶,將那清冽的酒液,缓缓地倾倒在四座坟前。
酒水渗入新翻的黄土,很快便没了踪跡。
“爹,娘......”
他的嘴唇翕动。
“弟弟,妹妹......”
“哥......没用......”
陆凡一句一句地说著,声音断断续续,不成章法。
“仇......都报了。张家上下,七十三口,一个都没剩下......”
“你们泉下有知,可能安息了?”
他问著,脸上却无半分大仇得报的快慰,只有一片茫然。
“可他们都死了......你们也回不来了......”
“孩儿......把家给弄没了......”
他说到此处,再也说不下去,只將额头重重地抵在冰冷的泥土上,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
那压抑的悲慟却比任何嚎哭都更叫人心中发堵。
远处,魏大人立马於一株枯树之下,看著这一幕,心中长长地嘆了口气。
这几日,他遵照龟灵圣母的吩咐,对陆凡可谓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请了城中最好的郎中为他调理身体,送来了上好的衣食,可这些东西,陆凡一概不碰。
魏大人知道,仙长是看重此子的资质心性,有意引他入道。
可这通天的仙缘,怕是也医不好这凡人的心病了。
就在这时,他看见陆凡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陆凡抬起头,望著那四座土坟,脸上竟是露出一个极淡的笑容。
那笑容里,带著一种解脱,一种释然。
“爹,娘,你们说得对。做人,要有根。”
“咱们的根,在朝歌,在那个小院里。可如今,院子没了,人也没了,这根,也就断了。”
“没有了根,孩儿就像那飘在天上的浮萍,不知要飘到哪里去......”
“孩儿不想飘了......”
“孩儿冷......”
“孩儿想家了......”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著面前的土堆。
“孩儿来陪你们了......咱们一家人,到了下边,再也不分开了......”
他说完这最后一句,便收回了手,从那祭品的盘子里,拿起了一个先前用来盛酒的粗瓷碗。
他將那碗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啪嚓——!
一声脆响,瓷碗四分五裂。
魏大人心中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好!”
他厉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便要催马前冲,“快!拦住他!”
他身后的兵士们亦是反应过来,齐齐朝著坟地衝去。
可终究是晚了一步。
陆凡在那瓷碗摔碎的瞬间,便俯身捡起了一块最为锋利的碎片。
他没有半分犹豫,直接用那锋利的瓷片,在自己的脖颈之上,用力一划。
一道深红的血线,骤然迸现。
他仰起头,看著那片灰濛濛的天空,嘴角的笑容,又扩大了一些。
温热的血,自他的颈间喷涌而出,染红了胸前雪白的麻衣。
他的身子晃了晃,最终,还是朝著那四座孤坟的方向,缓缓地跪倒,而后,向前扑倒在地。
风在吹。
捲起地上的尘土,也捲起了那几张尚未烧尽的纸钱。
魏大人与兵士们衝到近前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少年伏在父母的坟前,身下的血,正汩汩地流出,將那片黄土,浸染得一片深沉。
他的气息,已然断绝。
魏大人勒住韁绳,看著那伏地不起的身影,半晌无言。
终究,还是没能留住他。
......
镜光流转至终点,定格在那少年伏尸坟前的一幕。
鲜血浸染黄土,与那未烧尽的纸钱混作一处,画面淒绝。
而后,光芒散去,三生镜恢復了古朴的青铜本色,镜面平滑,再无半分波澜。
一个捻著鬍鬚的文书仙官,此刻一张脸涨得通红,半晌,才干巴巴地吐出一句。
“这......这又是何苦?大仇得报,又有仙长许诺了前程,好好的仙缘就摆在眼前,他......他怎么就这般想不开,自绝了生路?”
他身旁那名仙官亦是摇头嘆息:“凡人根性,终究是凡人根性。为七情六慾所困,为生死离別所扰,走不出这方寸之间的悲欢。”
“圣人赐法,龟灵圣母亲诺,这泼天的富贵机缘,他竟弃之如敝履。可悲,可嘆,可怜,可笑!”
“说到底,还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给了他通天的梯子,他自己却从上头跳了下来,这又能怪得了谁?”
这番话,却再无人附和。
“他不是没有隱忍,只是他的仇恨,已烧尽了他所有的退路。”
“父母亡故,手足离散,家不成家,活在这世上,於他而言,已是无间地狱。报仇,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如今大仇得报,这念想一断,他又还能为什么而活呢?”
“求仙问道?长生久视?呵呵......对於一个连家都没有了的人来说,那永恆的岁月,只怕是比刀山火海更难熬的酷刑吧。”
他这番话,说出了在场许多仙家心中那份五味杂陈的感受。
是啊,他们是仙,是神,早已习惯了用千百年的尺度去衡量得失,去计算因果。
他们看待凡人,总带著一种俯瞰的视角,评判他们的对错,指摘他们的软弱。
方才还言语凿凿的几位仙官,此刻亦是住了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都有些訕訕的。
倒也不是他们听完之后认可了陆凡自刎的事。
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爭什么。
是啊,爭个什么呢?
辩个什么呢?
说他陆凡不该自尽,说他该忍辱负重,等著龟灵圣母的接引,入了碧游宫,修成大道,再图后事。
这话听著,是千真万確的道理。
可然后呢?
在座的哪一个不知晓后来那场封神大劫的结局?
万仙阵破,碧游宫倾。
截教偌大的基业,一夜之间便作了飞灰。
通天师叔祖,更是被道祖鸿钧亲自带去了紫霄宫,至今未返。
龟灵圣母自己,尚且落得个身死道消,万载道行化为乌有的下场。
她许给那陆凡的“封神事了,天地清明”,不过是一句永远也兑现不了的空话罢了。
他这一剑抹了脖子,虽是惨烈,却也算全了自己的一片心,乾乾净净地隨著父母去了。
比起后来那些身不由己,魂魄受困於封神榜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同门,倒也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这般一想,先前那些关於他心性坚韧与否,根性深浅与否的评断,便都成了无根的浮萍,风一吹,就散了。
左右都是个死局,不过是早一步,晚一步的分別。
在这里爭论他走哪条路是对的,岂不是痴人说梦,可笑至极?
朝歌城外的北邙山,新起了四座孤坟。
两座大的,两座小的,並排立著,没有墓碑,只有简单的土堆。
是魏大人差人连夜置办的。
陆凡父母的棺槨已经入土,至於那两个不知魂归何处的弟妹,便只立了两个衣冠冢,聊作慰藉。
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著,风里带著刺骨的寒意。
陆凡一袭白麻孝衣,跪在坟前。
他已在这里跪了整整一日。
那座魏大人为他寻来的清净宅院,他只住了不到半日,便执意要来此地为父母守灵。
魏大人劝不住,只得拨了一队亲兵,远远地跟著,以防不测。
这几日,陆凡水米未进,人已是脱了形。
原本还算挺拔的身形,此刻只剩下嶙峋的骨架,撑著那宽大的孝衣,更显得空荡。
他的脸色苍白得没有半分血色,一双眼睛深陷下去,里面是死寂的空洞,再不见从前的光彩。
坟前摆著几样简单的祭品,一壶浊酒,几个寒酸的果子。
他伸出乾枯的手,颤巍巍地拿起酒壶,將那清冽的酒液,缓缓地倾倒在四座坟前。
酒水渗入新翻的黄土,很快便没了踪跡。
“爹,娘......”
他的嘴唇翕动。
“弟弟,妹妹......”
“哥......没用......”
陆凡一句一句地说著,声音断断续续,不成章法。
“仇......都报了。张家上下,七十三口,一个都没剩下......”
“你们泉下有知,可能安息了?”
他问著,脸上却无半分大仇得报的快慰,只有一片茫然。
“可他们都死了......你们也回不来了......”
“孩儿......把家给弄没了......”
他说到此处,再也说不下去,只將额头重重地抵在冰冷的泥土上,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
那压抑的悲慟却比任何嚎哭都更叫人心中发堵。
远处,魏大人立马於一株枯树之下,看著这一幕,心中长长地嘆了口气。
这几日,他遵照龟灵圣母的吩咐,对陆凡可谓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请了城中最好的郎中为他调理身体,送来了上好的衣食,可这些东西,陆凡一概不碰。
魏大人知道,仙长是看重此子的资质心性,有意引他入道。
可这通天的仙缘,怕是也医不好这凡人的心病了。
就在这时,他看见陆凡缓缓地直起了身子。
陆凡抬起头,望著那四座土坟,脸上竟是露出一个极淡的笑容。
那笑容里,带著一种解脱,一种释然。
“爹,娘,你们说得对。做人,要有根。”
“咱们的根,在朝歌,在那个小院里。可如今,院子没了,人也没了,这根,也就断了。”
“没有了根,孩儿就像那飘在天上的浮萍,不知要飘到哪里去......”
“孩儿不想飘了......”
“孩儿冷......”
“孩儿想家了......”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著面前的土堆。
“孩儿来陪你们了......咱们一家人,到了下边,再也不分开了......”
他说完这最后一句,便收回了手,从那祭品的盘子里,拿起了一个先前用来盛酒的粗瓷碗。
他將那碗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啪嚓——!
一声脆响,瓷碗四分五裂。
魏大人心中猛地一跳,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好!”
他厉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便要催马前冲,“快!拦住他!”
他身后的兵士们亦是反应过来,齐齐朝著坟地衝去。
可终究是晚了一步。
陆凡在那瓷碗摔碎的瞬间,便俯身捡起了一块最为锋利的碎片。
他没有半分犹豫,直接用那锋利的瓷片,在自己的脖颈之上,用力一划。
一道深红的血线,骤然迸现。
他仰起头,看著那片灰濛濛的天空,嘴角的笑容,又扩大了一些。
温热的血,自他的颈间喷涌而出,染红了胸前雪白的麻衣。
他的身子晃了晃,最终,还是朝著那四座孤坟的方向,缓缓地跪倒,而后,向前扑倒在地。
风在吹。
捲起地上的尘土,也捲起了那几张尚未烧尽的纸钱。
魏大人与兵士们衝到近前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少年伏在父母的坟前,身下的血,正汩汩地流出,將那片黄土,浸染得一片深沉。
他的气息,已然断绝。
魏大人勒住韁绳,看著那伏地不起的身影,半晌无言。
终究,还是没能留住他。
......
镜光流转至终点,定格在那少年伏尸坟前的一幕。
鲜血浸染黄土,与那未烧尽的纸钱混作一处,画面淒绝。
而后,光芒散去,三生镜恢復了古朴的青铜本色,镜面平滑,再无半分波澜。
一个捻著鬍鬚的文书仙官,此刻一张脸涨得通红,半晌,才干巴巴地吐出一句。
“这......这又是何苦?大仇得报,又有仙长许诺了前程,好好的仙缘就摆在眼前,他......他怎么就这般想不开,自绝了生路?”
他身旁那名仙官亦是摇头嘆息:“凡人根性,终究是凡人根性。为七情六慾所困,为生死离別所扰,走不出这方寸之间的悲欢。”
“圣人赐法,龟灵圣母亲诺,这泼天的富贵机缘,他竟弃之如敝履。可悲,可嘆,可怜,可笑!”
“说到底,还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给了他通天的梯子,他自己却从上头跳了下来,这又能怪得了谁?”
这番话,却再无人附和。
“他不是没有隱忍,只是他的仇恨,已烧尽了他所有的退路。”
“父母亡故,手足离散,家不成家,活在这世上,於他而言,已是无间地狱。报仇,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如今大仇得报,这念想一断,他又还能为什么而活呢?”
“求仙问道?长生久视?呵呵......对於一个连家都没有了的人来说,那永恆的岁月,只怕是比刀山火海更难熬的酷刑吧。”
他这番话,说出了在场许多仙家心中那份五味杂陈的感受。
是啊,他们是仙,是神,早已习惯了用千百年的尺度去衡量得失,去计算因果。
他们看待凡人,总带著一种俯瞰的视角,评判他们的对错,指摘他们的软弱。
方才还言语凿凿的几位仙官,此刻亦是住了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都有些訕訕的。
倒也不是他们听完之后认可了陆凡自刎的事。
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爭什么。
是啊,爭个什么呢?
辩个什么呢?
说他陆凡不该自尽,说他该忍辱负重,等著龟灵圣母的接引,入了碧游宫,修成大道,再图后事。
这话听著,是千真万確的道理。
可然后呢?
在座的哪一个不知晓后来那场封神大劫的结局?
万仙阵破,碧游宫倾。
截教偌大的基业,一夜之间便作了飞灰。
通天师叔祖,更是被道祖鸿钧亲自带去了紫霄宫,至今未返。
龟灵圣母自己,尚且落得个身死道消,万载道行化为乌有的下场。
她许给那陆凡的“封神事了,天地清明”,不过是一句永远也兑现不了的空话罢了。
他这一剑抹了脖子,虽是惨烈,却也算全了自己的一片心,乾乾净净地隨著父母去了。
比起后来那些身不由己,魂魄受困於封神榜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同门,倒也未必不是一种解脱。
这般一想,先前那些关於他心性坚韧与否,根性深浅与否的评断,便都成了无根的浮萍,风一吹,就散了。
左右都是个死局,不过是早一步,晚一步的分別。
在这里爭论他走哪条路是对的,岂不是痴人说梦,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