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奇怪的年轻人
  第139章 奇怪的年轻人
  李香琴对於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笑眯眯的客气一句,就安静的坐在旁边擀皮,慢慢的捏著饺子。
  猪肉大葱馅的今日估摸著卖不完,剩余的馅她准备带回家,加一颗酸菜重新拌一下,做煎饺吃。
  出摊的馅料,必须当天拌才新鲜,没有冰箱,隔夜的馅影响口感,不能坏了口碑。
  “再来一份。”那人看著空了的碗,又开口要了一份。
  “哎,马上好。”李香琴一喜,赶紧起身煮饺子。
  果然是有钱的年轻人,捨得。李香琴一高兴,又给人送上一碗饺子汤,
  “原汤化原食,助消化。”
  两份饺子吃完,那人把两块钱拍在桌子上,起身离开。李香琴去收碗,才发现他没有吃大蒜,还真是个讲究人!
  隨著一阵轰鸣声,摩托车消失在视线里。
  把钱收进兜里,李香琴把碗刷出来,泡到清水桶里,又包了一盖帘的猪肉大葱,就罢手了,等著十二点工人下班。
  十一点半后,就有工人陆陆续续的从厂大门走出来,李香琴站起身,也不准备吆喝了,煮了半天的饺子,香味已经很浓郁了。
  “咦,这里有个饺子摊?”
  “饺子咋卖的,除了饺子还有啥?”
  几个穿著工装的年轻人勾肩搭背的走过来,嘻嘻哈哈的询问。
  “萝卜猪肉馅一份六毛,猪肉大葱一份一块。一份就是一大碗,二十个饺子呢,量大实惠,肚量小的可吃不完。”
  几人犹豫了下,有点遗憾,“要是有酒有小菜就好了,单独吃饺子,缺点意思。”
  “这个点下班,想必都饿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就回家休息了。酒肉之类我这里可没有。”
  年轻人喜欢聚堆喝酒,也容易闹事,她一个老太太,可忙不过来。
  几人嘻嘻哈哈,还是走了。
  “老板,跟我来一份萝卜猪肉馅的。”
  “好嘞,先坐下,马上煮,”
  刚好锅开了,李香琴麻利的把饺子下锅,隨著热气蒸腾,浓郁的肉香味瀰漫出来,勾的几人又顿住脚步,回头观望。
  “要不咱也吃一份?”
  “我身上没带钱。”
  “我的钱不够。”
  四个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凑了一块五毛钱,那人抓著一把零钱递过来,笑嘻嘻的开口,
  “大娘,我们能不能要两份半?”
  “当然可以,马上煮。”前一份刚捞出来,刚好可以下锅。
  等锅开点水时,李香琴顺便舀了一碗饺子汤给人端过去。
  一会功夫,萝卜猪肉馅的饺子就卖完了,剩下的都是猪肉大葱的。
  有人一听到一块钱一份,愣了下直接摇头,
  “一块钱一份,也太贵了吧?”
  “就是,猪肉萝卜才六毛,再加两毛钱就能买两份了。”
  听著几人算小帐,李香琴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解释一句,
  “猪头大葱相当於纯肉馅,贵是贵了点,但都实实在在的肉。市场上生猪肉一块二一斤,还要肉票,自由市场不要票的肉,要一块五。
  我把饺子定在一块钱一碗,其实也没啥赚头,就是想多个品种而已。”
  听著李香琴的解释,心里默默的算了帐,一块钱的纯肉馅饺子確实不贵。
  大家都是厂里的职工,对市场上的物价还是了解的。
  “算了,上一天班確实饿了,给我来一碗。”
  “我也要一碗,晚上没吃饭,饿的前心贴后背。”
  李香琴赶紧开始煮,趁著煮饺子的间隙,还不忘再捏几个饺子,剩的最后一个馅,估摸著也能清空。
  纯肉馅的饺子煮著在锅里,香味更勾人。
  小方桌坐不下,这些人就端著碗蹲在旁边吃,也没人计较。
  就在她忙得热火朝天时,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董工。
  李香琴心里一动,抬头看过去,就见一个头髮白的老头穿著一身劳动布工装走过来,身边跟著两个年轻人。
  这人她认识,是老伴的比较要好的工友董志恆,因为技术突出,早早就成了工程师。
  “董工,咱们明天转夜班,时间宽裕,吃份饺子再回家休息唄?”
  “你俩臭小子,自己馋,別拉上师傅,我可没閒心陪你们吃饭。”
  董工笑骂一句,背著手往前走,路过饺子摊隨意瞅了一眼,就顿住了脚步,
  “……弟妹?”
  “师傅,你认识大娘?”两个徒弟一愣,好奇的问了一句。
  李香琴抬起头,温和的点点头,“没想到董工还认识我?”
  “原来真是弟妹,我还以为眼了呢,你咋会……”董志恆说到一半,突然住了嘴,询问人家为啥摆摊,好像不太礼貌。
  李香琴倒是不在意,“家里还有孩子没成家,我退休了没事干,就琢磨著找点事做。”
  董志恆点头,想到去世的兄弟,心里很感慨,老张家的情况他也是了解的,现在由弟妹一人养活几个孩子,肯定紧张。
  想到这点,他咳嗽一声,瞅了眼身边两个呆愣的徒弟。
  “你们不是饿了吗,师傅请客,一人一碗饺子,以后好好给我干活,再让我看到你们消磨怠工,看我不扒了你们的皮。”
  两人一听有饺子吃,眼睛顿时就亮了,“师傅放心,我们保证好好干,保证不给您老丟脸。”
  董志恆瞪了两人一眼,“弟妹,来三碗饺子。”
  “好嘞,稍等,马上包好。”
  李香琴挑眉,虽然知道董工认出她后,才改变主意留下吃饺子,是同情心作祟,但只要能卖出去饺子赚钱,其余的她都不在乎。
  她跟老伴结婚大半辈子,机械厂的老人差不多都认识,就算叫不出名字,也都面熟。
  这也是她选机械厂摆摊的原因。
  等饺子煮好,小方桌上的人也吃完离开了,李香琴给人送上桌,准备好醋碟,又舀了三碗汤送过去。
  “弟妹在厂门口摆摊,以后遇著啥事,只管去厂里寻我。我和老张大半辈子的交情,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多谢董工,老张有你这样的朋友,是我们的福气。”
  李香琴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遇到老伴以前的工友,再想想老伴的下场,心里只有感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