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跟我,还是跟朝廷?
  第148章 跟我,还是跟朝廷?
  是的,就是警告。
  陆云是要干大事的,甚至大事已经开始於了。
  经过两年多的征討开拓,他已经在大山之中,开闢出了四县之地。
  治下有民十五万,常备兵力有五千余人,另可动员乡勇万余人。
  这等实力,在这九真郡,已经是仅次於朝廷郡府、以及扶南蛮军的力量,比起那些躲在山中的本地蛮夷还要强过许多。
  而陆云自身的实力,也远超过一般的一流高手,或许已经达到了一流顶尖的层次。
  手下更有吕启功、周阳等数位二流武者,其他三流武者,更是有数十人。
  说句难听的,以陆云如今势力,真的打出旗號来,直接就能在这片地界占据数府之地,与郡城和扶南国分庭抗礼。
  之所以不这么做,並非他做不到。
  而是考虑到后续利益,强行忍耐罢了。
  毕竟陆云还需要从越国那边,招揽大量的逃民,购买诸多的粮食物资。
  上述诸多行动,都需要藉助他这个居风县令、奋威將军,乃至於是南靖府的名號。
  没了这些名號,陆云想继续走越国腹地,动輒购买大量物资,收拢那么多逃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此时扯旗造反,势必会吸引越国与扶南国的目光,把两国力量吸引过来。
  到时兵戈连绵,陆云就要陷入与两国的长期战爭之中了。
  根本没法像现在一样,前线有郡城和朝廷的兵马挡著。
  他则能躲在后方,安心的在山中开拓基业,慢慢积攒实力。
  正是出於这些考虑,所以陆云哪怕已有实力谋反建国,也依旧按捺住自己的野心,继续蛰伏著。
  只是虽然蛰伏,却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
  谋反是件大事。
  (请记住 读好书上 101 看书网,101????????????.??????超靠谱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干大事,自然要先整合內部,將所有力量都聚到一处,向外使。
  眼下大山之中,四县之地,基本被陆云打造的铁桶一块,是他谋反的最大底气。
  但外面的居风县,这块自己最早得到的地盘,便没那么如臂使指了。
  县衙之中,有陆群这些他带来的老人在,六房都被掌控,闹不出什么乱子。
  但是在地方上,隨著陆云將大量县中老人迁往山中,转而用那些新军家眷来填充地方后。
  他对於地方的掌控,无疑比先前要降低了许多。
  那些新军及他们家眷,虽然在经过了清户、分田二令后,从陆云手中得到了许多好处,对他颇为爱戴。
  可这种爱戴,也只停留在普通百姓,对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层次。
  真要说,让他们在陆云一声令下后,立刻跟著造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新军之中,还掺杂了大量原本的府县兵。
  这些原本的府县兵,很多都是吃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皇粮,心中对朝廷的归属感,以及畏惧感,是颇重的。
  陆云造反,这些新军会支持哪边,也很难说。
  他对於这支军队的掌控,主要还是依靠从亲卫中,下放出去的大量中低层军官。
  靠著这些嫡系亲卫,勉强保证了对新军的掌控力。
  但这种掌控也很薄弱。
  隨著山中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陆云的精力,自然而然的也放到了山里面。
  一年下来,能留在居风县的时间,不足一半。
  並且这一半时间,也没几分能放在新军上面。
  以前刚到居风县的时候,陆云为了保证自己对手中唯一一支武装力量的掌控,能够天天睡在军营,用心去教导他带来的一百县卒。
  日夜相处之下,待遇又极好,自然能保证这些人的忠心。
  可现在对於新军,陆云便做不到那么用心了。
  权力这种东西,向来不会缺位。
  你不去掌握,自有其他人来填补这个空缺。
  而在这四千一百新军之中,填补陆云生態空缺的,正是陈彦文等人。
  作为他任命的教官,陈彦文他们可谓是日日睡在军中,在不断的操训之下,几人在这些新军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与威严。
  哪怕有陆云下放的眾多亲卫帮著控制,也只不过帮他掌握了这支军队的一半控制权而已。
  甚至就连这些下放亲卫,也很难说,在他们心里,陆云与陈彦文的分量谁更重?
  毕竟陆云没法天天陪这些亲卫,但陈彦文可是与他们日相处的。
  这军中的袍泽之情,有时候可不是纯粹的利益,能够影响的。
  人心这东西,变化太快了。
  陆云並不想去赌。
  所以在这种时候,陈彦文这些既不真正认主,却也不去揭发自己行径,就这么一直保持暖昧的人。
  就显得过於噁心了。
  这四千新军,是陆云每年十万两银子养著,並且分出去了十万亩田,才练起来的军队。
  费如此之大,兵权却要被陈彦文他们分去近半,这自然让他无法容忍。
  以前陆云缺少人才,需要陈彦文他们帮著分担军务。
  这种模糊的定位,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
  现在自己麾下有了足够人才,只有些练兵之能的陈彦文,却还不投靠。
  便怎么看,怎么碍眼了。
  陆云不会允许新军脱离自己掌控的。
  任何不稳定因素,要么成为自己人,要么就被清洗。
  一直不肯表態的陈彦文他们,作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也该是时候解决了。
  把他们的官职,从县兵序列,转变为府兵序列,便就是一次警告。
  只是这个警告,发出了一个多月,这几人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就像是根本没有看到一样。
  依旧老实的训练军队,绝口不提投靠之事。
  这鸵鸟態度,已经让陆云渐渐生出不耐烦了。
  就像此时,面对他刻意提起的“副尉”之职,陈彦文依旧没什么反应,还是那副谦逊態度道:“新军能有此等成效,全赖县尊重金供养,下官不过是尽了本职工作而已,不敢居功。”
  “本职?”
  陆云盯著陈彦文,著重咬了这两个字,目光灼灼道:“陈副尉乃府兵副尉,职责是统帅府兵。这里训练的兵马,都是本將麾下的奋威军与居风县的地方乡勇。
  训练他们,可不是你的本职。
  陈副尉確定自己没有功劳吗?”
  顺天道谋反之日將近。
  陆云也不知道,这个祸乱,是会在今年爆发,还是明年?
  但总之,时间不会太长。
  而顺天道一旦反叛,越国南疆就要大乱。
  受此影响,九真郡的局势肯定也会跟著大变。
  那个时候,局势剧烈变化,说不定陆云也要跟著改变计划,跟著举旗造反。
  留给他的时间,並没多少了。
  为了保证到时做出决策,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陈彦文这些不確定的因素,现在就要解决了。
  所以陆云此时也不再遮掩,开始明牌,逼著对方做出个选择。
  看著他这咄咄逼人的態度,陈彦文脸上掛著的笑容一僵,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此人沉默了一阵,终於还是回道:“县尊乃奋威將军,奉命统管一府兵事,我身为府兵副尉,也须听將军管辖。
  此时奉將军之命,训练奋威军与乡勇,也在职责之中。
  不敢称功。”
  纠结良久,陈彦文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认同自己的朝廷身份,而不是投靠陆云。
  他如今已是从八品的副尉了。
  以这个品级,哪怕按照先前裁撤九真郡府县的惯例,边郡官员將两级调回內郡任用。
  回去后,也能得一个从九品的官位,依旧还能保留官身。
  所以,陈彦文是有著退路的。
  甚至拋开这退路不讲,在其心中,朝廷的威势也依旧如日中天。
  最简单一点,去年朝廷一口气就徵募了五十万新军,將十二卫兵马扩充到了一百二十万之眾。
  作为京营出身,陈彦文是很清楚京营精锐的战斗力的。
  只要朝廷狠下心来整训京营,这120万大军,哪怕只有一半能训练成精锐,也是一股难以想像的力量。
  这几年陆云在山中的经营情况,游离於核心之外的陈彦文確实不怎么清楚。
  可他知道,就算陆云积攒的实力再怎么多,也不可能比得上朝廷的底蕴的。
  甚至別说朝廷了,就连郡城的实力也比不上。
  况且短短两三年时间,又能积累出多少实力?
  更不用说,陆云不过区区一流武者,放到內郡,也就只能在一府称雄。
  而朝廷,可是有12位先天宗师的。
  无论是兵力,还是个人武力,怎么看,这两方面陆云也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自己有著退路,拼搏一辈子好不容易走到如今升到了从八品的官位。
  陈彦文自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一切,把脑袋別到裤腰带上,跟著陆云一起去造反了。
  此时被逼著选择,只是稍加犹豫,便站在了朝廷一方。
  “是吗————”
  听到这个回復,陆云说不上是喜是悲,又扭头看向旁边的季羡云、林安平等人,问道:“你们呢?训练兵马,是职责,还是功劳?”
  这四人被质问,不由互相对视,也是一阵沉默。
  最后,季羡云和杨泽开口:“我以为,是功劳。”
  这二人,在朝廷和陆云之间,选择了陆云。
  闻言,陆云面色稍缓,点了点头道:“既是功劳,那自然当赏,稍后我会有任命下来的,不会辜负你们。”
  作出许诺后,他视线又移向了另外两人。
  林安平和王泰,沉默许久,艰难道:“我以为,是职责。”
  这二人的想法,与陈彦文差不多相似。
  唯一的区別,就是他们只是正九品官,降两级回內郡之后,可能保不住自己的官位。
  可现在九真郡处於战时,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
  两人只要立下功劳,有很大概率升官。
  他们也不求自己官做到多大,只要像陈彦文一样,再向上升那么个一级,那么后半辈子的富贵就有了保证。
  怀著这个想法,他们自然不愿意跟陆云造反,一条道走到黑。
  至此,当初隨陆云赴任的五位元从,便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好。”
  陆云看了两人一眼,冷冷道:“我知道了。”
  既然已经挑明了立场,那自然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陆云立刻道:“陈彦文、林安平、王泰,这四千新军,既已成军,也不需你们再帮著协助训练了,我会找人接手。
  你三人既是府兵之官,那就回归本职吧。”
  说完,他也不看三人难看脸色,面色和缓的对著投向了自己的另二人道:“季羡云、杨泽,你们继续留在新军,协助本官。
  另外,统计一下军中所有將官名录,我要进行调动。
  对於新军的那些军官,陆云已经无法完全保证信任。
  也没那个耐心,去进行筛选验证。
  所以,他选择一刀切。
  將新军中的所有军官,下至队副,上至卒长,全部轮换。
  把这些军官及其家眷,全都调动到大山之中,然后再从山中调一批新的军官过来,两边来一次轮换。
  这样调过来的军官,家眷在山里面,又与陆云相处的时间更久,也知道他如今实力的强大,背叛的可能性降到了极低。
  而调入山中的新军军官,脱离了原有的关係,家人也进了山,便只能选择依附陆云,同样杜绝的反叛可能。
  新军则经过一轮军官轮换后,大幅度排除了陈彦文的影响力,加上陆云已將此人调走,基本可以保证自己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力。
  只是几次人事调动,原本陆云失去的权力,便又重新拿了回来。
  “是!”
  季羡云、杨泽二人,听到陆云这个吩咐,连忙应命。
  陈彦文等人,在听到自己被罢免了差遣之后,全都面色发白。
  然而看著陆云冷酷的脸,三人张了张嘴,终究什么都没说。
  低下头来,默认了这个事实。
  几人能够做官,都得益於当初陆云从无数京营將士中,把他们挑选了出来,这才被朝廷授予了官身。
  甚至如今能够升官,也得益於陆云的推荐。
  对於他们,陆云可谓有著知遇之恩。
  结果如今自己等人为了富贵,背弃了恩人,心中自然是过意不去,有著惭愧的。
  眼下三人被调走,彼此分道扬鑣,也好过留下来,每日尷尬相见。
  这么一个结果出来,他们心中也鬆了口气。
  大家好聚好散,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