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畜铁
  第127章 畜铁
  两人在包厢閒谈了小半时辰,很快敲门声响起。
  “进来。”
  陆云话落,房门推开。
  陆群进来,朝两人行了一礼,隨即道:“县尊,经过点计,郡衙拨付的军械数量无误”'
  c
  闻言,心头鬱闷的陆云,总算露出一丝笑容,对著眼前朱启文道:“千里输送军械,要多谢朱主事了。”
  朱启文摆摆手:“国事艰难,边防不寧,一切都为了朝廷,有什么谢不谢的。陆將军中真想谢,守好这南靖府之地,便是最好的回礼了。”
  確认了军械没有问题,朱启文也让人拿来文书,让陆云签字画押。
  等完成了交割,朱启文便请辞道:“我还要去九德、日南二府前线,输送一批军资,便不多留了,陆將军珍重。”
  “朱主事慢走!”
  陆云相送,看著船队离开码头南去,这才返回县衙。
  回来之后,他叫来陆群,立刻吩咐道:“你立刻去一趟隆安城,把那边的百姓全都迁回居风。”
  既然已经確定隆安城要恢復县制,那此城中驻守的三千军民,自然不可能再留下来,便宜后来县令。
  失去隆安城,已经损失了每月五点气运,不能让损失进一步扩大了。
  把这些百姓全部迁回居风,也算是挽回一些损失了。
  “是!”
  陆群闻言,直接应下,但隨即道:“县尊,把百姓迁回来容易,可该如何安置他们?
  ,'
  居风县的田地,好耕种的基本已被分完,已经没法安置多余百姓了。
  所以当初这三千人,才放到了隆安县。
  现在又迁回来,到哪找那么多土地分田?
  陆云想了想,道:“你再从县中,在那些没有家人参军的百姓中,挑选出三千人来,把他们转移到山中。空出来的田地,便用来安置隆安城的三千军民。”
  隆安城的军民,有五百新军,这些都是陆云日后用来抵御扶南蛮夷的主力,自然不能隨意迁走。
  但是那些不参军的普通百姓,便没什么问题了。
  挑三千人出来,迁往山中,根本算不得什么事。
  见陆云已经有了安置办法,陆群不再说什么,点头道:“遵命,属下这就去做。”
  很快,县衙便派出吏员,开始拿著户籍图册,在县中各村镇,挑选那些不是兵籍的民户。
  短短七天內,便选出了三千人。
  这时,隆安县的三千军民,也在接令后赶了过来。
  正好搬入了这些民户家中,堪称无缝衔接。
  见此,陆云找来陈彦文、陆群,嘱託两人看好县城。
  他便乘著从山中赶来的船只,领著被挑出来的三千百姓,开始溯江而上,向著黑木城而去。
  一路乘船北上,了三日,终於抵达平原。
  吕启功、周阳等人闻讯,立刻前来迎接。
  让人將三千百姓带去安置,陆云也不歇息,直接让吕启功他们带著自己去查看挖渠之事。
  恰好,黑木城外七里之处,便有一条规划的沟渠正在挖掘之中。
  几骑马,不过半时,便赶到那边。
  到达工地,只见人山人海,烟尘漫天。
  数万人在平地上奋力挖掘,一条宽阔的沟渠,在眾人的努力下渐渐拓宽挖深,如一条茁壮成长的长龙,向著西面蔓延而去。
  吕启功指著远处工地道:“县尊请看,按照计划,此次共计徵调了男女丁壮八万人,同时挖掘三条易於修建的沟渠,工期两月。
  渠成之日,可灌溉田亩十万。
  如今挖建的这条沟渠,共有四万人,整个工程分为六段,同时进行。
  眼前便是其中一段,有一万丁壮在此服役。
  奋力大半月后,此段沟渠,已初具雏形。“
  陆云顺著吕启功所指,在工地沿线巡查,看著进展迅速的工程,不由连连点头:“道长不愧精通风,善於营建,这才大半月,就有如此成效,甚为喜人。”
  不料吕启功听后,却是摇头:“动用八万人挖渠,才这点进度,已经算慢了。大山之中,物资匱乏,耕牛铁器,全都稀少。
  这次挖掘沟渠,我清点府库,竟无法人手配上一件铁器。
  同时也缺少牛马驴骤等畜力,帮著干活。
  不然铁器畜力充足,我可將工期再缩减二十日。”
  听到吕启功的抱怨,陆云也是一嘆:“道长说的,我岂能不知晓。只是铁器牛马,乃军国重器。少量购买还好,但大规模採购,我却难找渠道。
  库中不是没有银钱,但却没有门路,能够购买铁器牛马啊!”
  吕启功听完陆云的苦楚,脸上却没多少失望,反而道:“县尊若是要寻渠道的话,贫道倒是有些。”
  陆云眼神亮:“还请道长指点。”
  吕启功道:“贫道游走江湖,早年交了一好友苗旭,其乃驮山会长老。驮山会乃合浦郡大派,主要经营楚越两国的骤马贸易。
  我可书信一封,县尊让人带著此信去找苗旭,当可通过驮山会的渠道,买到大量骤马耕牛。
  至於铁器,我紫阳道场原本所在的龙溪山,便就產铁,朝廷在此处设了一处龙溪铁监。
  我与那铁监监令也有些交情,可派元师叔去一趟,从那边购买铁器。
  多了不敢说,弄回万余件铁器,二三万斤铁料,应是没问题的。“
  听完吕启功的渠道,陆云大喜:“有道长这两条门路,此次开垦山中平原,再无忧了。”
  说话间,他也感慨无比。
  到底是传承千年的大派,紫阳道的关係网就是大。
  原本让自己发愁的牛马铁器,人家隨便就指出了两条门路。
  果然,所谓的军国重器,针对的也只是没背景的普通人。
  对於那些上层人士,什么耕牛马匹,什么铁器铁料,全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有了渠道,陆云便立刻请吕启功写好书信,再亲自委託元永华道长,让对方帮忙去购买这些牛马、铁器了。
  为了方便对方行事,更是一口气批了二十万两银子。
  並嘱託道:“银钱不是问题,能买回更多的牛马、铁器,才是大事。若是钱不够了,隨时书信传回,我立刻调拨。”
  元永华郑重道:“县尊放,贫道必不辱使命。”
  隨后,元道长便带著钱財,乘船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