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对峙
第95章 对峙
徵募完了兵马,迁移好了百姓,清点完了户口,分配完了田地。
当上述诸事一一完成之后,陆云终於有了空閒,得以对自己新招募的4100兵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训了。
在开始操训之前,首先就要配齐军官。
好在这点难不住他。
为了儘快掌控新兵,陆云直接將自己的亲卫,下放到了各队、卒。
按照百人一卒的基础单位,每卒需要卒长、卒副2人,队正、队副4人,合计6名基层军官。
4100人就是41卒,想要將这些卒、队全都掌控,共需246名军官。
陆云魔下的亲卫,便有194人,这些都是深黑命格,识文练武,能写会算,粗通兵略,本就是合格的军官。
此时有需要,立刻就能下放到卒、队之中,成为基层军官。
上次投诚的9名府兵军官,也能填补一部分。
剩下的41名军官,基本也就是最低级的队副,在有队正的情况下,属於可有可无的角色。
陆云从县卒队伍中,挑选出了一些资歷较久、成绩较好的军官种子,也下放到了基层,填补了这部分空缺。
下放了这么多军官之后,他的亲卫也就空了出来。
考虑到有这么多兵马,尤其是县兵名额都被挤占满了,原本用来培养军官的县卒之名,也变得刺眼了起来。
於是陆云乾脆便取消了县卒,直接將他们升格为亲卫队,名额314人。
將这些新招募的军官种子,放在身边。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书库全,101????????????.??????任你选 】
这样既方便培养忠诚,也可以隨时教导,算是两全其美了。
这么一番连续调整之后,4100新军,也就搭起了基础的卒、队构架,有大量基层军官的协助,能进行初步的训练了。
对於此事,陆云並没有过多插手,而是交给了陈彦文负责。
此人这些年练了那么多兵,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单纯的个人武力或者统军作战,陈彦文或许差了点。
可只是在大营训练新兵的话,对方却是再合格不过了。
此事交给他,陆云放心。
安排完了新兵的事情后,陆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九德府与日南府。
他在后方扩充兵马、积蓄实力的这些日子。
前线战场上,扶南国蛮军与两地朝廷大军的战爭,依旧在激烈进行著。
九德府那边,蛮酋莽应龙继续带著蛮军驻守各城,与朝廷大军对峙著,局势没什么变化。
但日南府,却又迎来了一场大捷,在张修元与赵信率领的两千援兵,在经过居风县中转后,很快便抵达了两府边界。
到了此地,两人先是派出大量精锐斥候,解除那些蛮军洒落在各处要道上的探子。
等清理了这些蛮军眼线后,接著派人去联繫日南府兵。
然后直接拋却辑重,开始轻兵疾行。
只一日一夜,便赶到了朱吾城下。
接著顾不得歇息,便直接向蛮军营地发起夜袭。
因为眼线被清理,朝廷援军又来的太快,莽应虎根本来不及反应,等夜袭发生时,一切已经晚了。
朝廷两千援军,虽然赶路疲惫,但对常年练武的將土来说,体力还能支撑。
加上大破敌军,分功领赏的诱惑在面前。
人人奋起余勇,冲入了蛮军营地,开始大杀特杀。
听见这边响动,本就在一旁监视的日南府兵,立刻率军前来相助。
两边前后夹击,三千兵马伺候四千蛮兵,莽应虎可谓有福了。
一场夜袭下来,四千蛮兵被俘斩大半。
蛮军统帅莽应虎见势不妙,凭藉著自身二流顶尖高手的实力,侥倖杀出一条生路。
张修元与赵信率领的朝廷大军,几乎歼灭了这股蛮军,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仅此一战,日南府蛮兵被盪清。
此地局势,立刻安稳了下来。
获胜之后,张、赵两人並没有撤军,而是率兵在日南府留驻,巩固当地防御。
同时也隱隱威胁扶南国蛮军主力的侧翼,与九德府主战场形成呼应。
为了应付日南府的朝廷兵马,蛮酋莽应龙不得不从九德府分兵一万,再次派军进驻那些日南府的废弃县城。
同样在那里驻军,与此府的兵马形成对峙。
打到这个份上,扶南国已经损兵近两万,对於这个人口数十万的小国来说,几乎元气大伤了。
可蛮酋莽应龙,却依旧对此不管不顾。
只一味的在两府和朝廷对峙,铁了心要与九真郡打下去。
以扶南国的国力,在此前积蓄了数十年的情况下。
只要能够忍受国內民生凋的代价,暂时倒也能支撑得下去。
在莽应龙的一意孤行下,战局又陷入了僵持。
“看来,此战没个一两年,是难以结束了。”
陆云放下手中情报,不由发出感慨。
那扶南国对於平原和出海口的执念,还是太深了。
哪怕付出了如此多的伤亡,依旧坚持著不肯退军。
而朝廷方面,也不可能放弃九真郡。
两边就这样消耗了下去。
这种情况下,在某一方支撑不住前,此战是不会停止的。
“不过这场战爭,对我来说,倒是件好事。”
陆云想到自己这几月来,获得的诸多好处。
官品提高,赐封將军,扩建军队,收拢人口以上诸事,全都是在这场战爭中获得的。
正是因为郡衙的大量精力都被战爭吸引,才导致陆云做出的眾多出格之事,都在维稳的需求之下,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不然就算他是一流高手,在和平时期,真惹得郡衙震怒,也是能强行出兵围剿的。
以往越国各地,不是没有出现这种狂徒。
可面对朝廷,面对各地衙门,面对那源源不断的围剿。
除非能逃到国外去,否则基本落不到什么好下场,陆云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势力在这短短两三月间,膨胀的翻倍。
正是吃到了如此好处。
所以此时他分外希望,此战能够维持的越久越好。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从中浑水摸鱼,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
说到手中实力,陆云视线远眺,看向了西北方向:“眼下前线战线日趋稳定,蛮兵被驱逐了出去,暂时威胁不到南靖府。
离开这么久,也是时候,回红岩城看看了。”
想到自己迁徙了大量人口的红岩城,他的心就飞向了那边。
徵募完了兵马,迁移好了百姓,清点完了户口,分配完了田地。
当上述诸事一一完成之后,陆云终於有了空閒,得以对自己新招募的4100兵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训了。
在开始操训之前,首先就要配齐军官。
好在这点难不住他。
为了儘快掌控新兵,陆云直接將自己的亲卫,下放到了各队、卒。
按照百人一卒的基础单位,每卒需要卒长、卒副2人,队正、队副4人,合计6名基层军官。
4100人就是41卒,想要將这些卒、队全都掌控,共需246名军官。
陆云魔下的亲卫,便有194人,这些都是深黑命格,识文练武,能写会算,粗通兵略,本就是合格的军官。
此时有需要,立刻就能下放到卒、队之中,成为基层军官。
上次投诚的9名府兵军官,也能填补一部分。
剩下的41名军官,基本也就是最低级的队副,在有队正的情况下,属於可有可无的角色。
陆云从县卒队伍中,挑选出了一些资歷较久、成绩较好的军官种子,也下放到了基层,填补了这部分空缺。
下放了这么多军官之后,他的亲卫也就空了出来。
考虑到有这么多兵马,尤其是县兵名额都被挤占满了,原本用来培养军官的县卒之名,也变得刺眼了起来。
於是陆云乾脆便取消了县卒,直接將他们升格为亲卫队,名额314人。
將这些新招募的军官种子,放在身边。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书库全,101????????????.??????任你选 】
这样既方便培养忠诚,也可以隨时教导,算是两全其美了。
这么一番连续调整之后,4100新军,也就搭起了基础的卒、队构架,有大量基层军官的协助,能进行初步的训练了。
对於此事,陆云並没有过多插手,而是交给了陈彦文负责。
此人这些年练了那么多兵,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单纯的个人武力或者统军作战,陈彦文或许差了点。
可只是在大营训练新兵的话,对方却是再合格不过了。
此事交给他,陆云放心。
安排完了新兵的事情后,陆云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九德府与日南府。
他在后方扩充兵马、积蓄实力的这些日子。
前线战场上,扶南国蛮军与两地朝廷大军的战爭,依旧在激烈进行著。
九德府那边,蛮酋莽应龙继续带著蛮军驻守各城,与朝廷大军对峙著,局势没什么变化。
但日南府,却又迎来了一场大捷,在张修元与赵信率领的两千援兵,在经过居风县中转后,很快便抵达了两府边界。
到了此地,两人先是派出大量精锐斥候,解除那些蛮军洒落在各处要道上的探子。
等清理了这些蛮军眼线后,接著派人去联繫日南府兵。
然后直接拋却辑重,开始轻兵疾行。
只一日一夜,便赶到了朱吾城下。
接著顾不得歇息,便直接向蛮军营地发起夜袭。
因为眼线被清理,朝廷援军又来的太快,莽应虎根本来不及反应,等夜袭发生时,一切已经晚了。
朝廷两千援军,虽然赶路疲惫,但对常年练武的將土来说,体力还能支撑。
加上大破敌军,分功领赏的诱惑在面前。
人人奋起余勇,冲入了蛮军营地,开始大杀特杀。
听见这边响动,本就在一旁监视的日南府兵,立刻率军前来相助。
两边前后夹击,三千兵马伺候四千蛮兵,莽应虎可谓有福了。
一场夜袭下来,四千蛮兵被俘斩大半。
蛮军统帅莽应虎见势不妙,凭藉著自身二流顶尖高手的实力,侥倖杀出一条生路。
张修元与赵信率领的朝廷大军,几乎歼灭了这股蛮军,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仅此一战,日南府蛮兵被盪清。
此地局势,立刻安稳了下来。
获胜之后,张、赵两人並没有撤军,而是率兵在日南府留驻,巩固当地防御。
同时也隱隱威胁扶南国蛮军主力的侧翼,与九德府主战场形成呼应。
为了应付日南府的朝廷兵马,蛮酋莽应龙不得不从九德府分兵一万,再次派军进驻那些日南府的废弃县城。
同样在那里驻军,与此府的兵马形成对峙。
打到这个份上,扶南国已经损兵近两万,对於这个人口数十万的小国来说,几乎元气大伤了。
可蛮酋莽应龙,却依旧对此不管不顾。
只一味的在两府和朝廷对峙,铁了心要与九真郡打下去。
以扶南国的国力,在此前积蓄了数十年的情况下。
只要能够忍受国內民生凋的代价,暂时倒也能支撑得下去。
在莽应龙的一意孤行下,战局又陷入了僵持。
“看来,此战没个一两年,是难以结束了。”
陆云放下手中情报,不由发出感慨。
那扶南国对於平原和出海口的执念,还是太深了。
哪怕付出了如此多的伤亡,依旧坚持著不肯退军。
而朝廷方面,也不可能放弃九真郡。
两边就这样消耗了下去。
这种情况下,在某一方支撑不住前,此战是不会停止的。
“不过这场战爭,对我来说,倒是件好事。”
陆云想到自己这几月来,获得的诸多好处。
官品提高,赐封將军,扩建军队,收拢人口以上诸事,全都是在这场战爭中获得的。
正是因为郡衙的大量精力都被战爭吸引,才导致陆云做出的眾多出格之事,都在维稳的需求之下,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不然就算他是一流高手,在和平时期,真惹得郡衙震怒,也是能强行出兵围剿的。
以往越国各地,不是没有出现这种狂徒。
可面对朝廷,面对各地衙门,面对那源源不断的围剿。
除非能逃到国外去,否则基本落不到什么好下场,陆云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势力在这短短两三月间,膨胀的翻倍。
正是吃到了如此好处。
所以此时他分外希望,此战能够维持的越久越好。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从中浑水摸鱼,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
说到手中实力,陆云视线远眺,看向了西北方向:“眼下前线战线日趋稳定,蛮兵被驱逐了出去,暂时威胁不到南靖府。
离开这么久,也是时候,回红岩城看看了。”
想到自己迁徙了大量人口的红岩城,他的心就飞向了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