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风雨如晦,劫数使然
为了应付战事,烽都的平均建筑高度,在八层左右,赫垒大厦却是独树一帜,足有二十六层,是整个烽都,乃至红土星全境內,最为宏伟的建筑。
赫垒公司的总裁办,乃是把二十五层、二十六层打通建成,高度足有七八米,空间极其宽阔。
这里与其说是办公室,倒不如说是一座清幽庭院,细沙碎石铺地,中间是一座流动水池,池边生灌木,又有几块嶙峋怪岩。
这座庭院的整体风格,近似瀛洲推崇的“枯山水”,又有清泉活水,枯寂中蕴含生机。
正如数九寒冬,万物敛藏,只待春雷一响,便要厚积薄发。
人居其中,精神自然会得到滋润,极適合修心养气。
很显然,这是风水大师的手笔。
林同晦正坐在庭院中,吞吐气机,口鼻之中,渐渐瀰漫出一股白气,仿佛烟云,凝聚成一条长龙。
这条长龙並不清晰,却有著一种难以言喻的鲜活、浩大,就像是將那种虚无縹緲,不可捉摸的“意”,投射在现实世界中。
在他身后,还掛有一幅巨画。
画中背景大气磅礴,儼然是泼墨挥毫的大手笔,苍山耸立,浓云堆涌,风雨瓢泼,雄浑壮阔。
又有寥寥几笔,勾勒出只鳞片爪,便引人遐想,能够看到一头庞然神龙,正盘踞云中,俯瞰世间,威严无限。
一繁一简,一重一轻,拿捏得恰到好处,將风雨如晦,神龙探爪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烟云长龙不断翻腾,与巨画齐平,虽然一小一大,却是遥相呼应,一者为神、一者为形,形神兼备。
林同晦置身其间,仿佛神仙中人,乘龙飞升,又如古代帝王,降服龙气,生杀予夺。
可就在这时,一道敲门声突兀响起,烟云长龙当空破碎,气流滚滚,水池掀起一圈波纹涟漪,灌木低矮,怪石空穴亦发出呜咽声,气场大乱。
林同晦眉头一皱,从定境中退出来。
他长嘆一口气,明白自己的功夫还没有练到家,虽能“入定”,也只是第一层“初定”,会因尘世纷扰而变化,不能长久保持。
只有抵达“常定”境界,才可以做到心灵恆常,始终如一,不为外物所动。
他知道,如果不是特別紧急的重大情况,手下人是绝不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便不再继续修行,只是站起身来,抖擞精神,推门出去。
门外站著一位老人,穿一件宽大袍服,双手笼在袖中,腋下夹著一个文件袋,身形佝僂,似乎隨时都缩著筋骨,显得矮小。
只有高手才感觉得出来,其人气息绵绵若存,一线不绝,显然武学功底极其深厚。
这老人姓吴,是服侍了林家两代人的大管家,当年林家老爷子最信任的心腹。
他虽然不曾在公司出任职位,却在暗地里,帮赫垒剷平了眾多阻碍。
所以公司从上到下,都称呼他为吴老。
可即便德高望重如他,见到林同晦出来,也要先退几步,以示尊崇。
因为赫垒公司內部,一直有一套极苛刻的规矩,规定了等级尊卑,次序森严,讲究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不容违逆。
在这样的制度下,总裁高高在上,无数人都要臣服,简直就像是古代的封建帝王,独断专行。
吴老向前一拱手,恭敬道:
“少爷,那条蛇人失手了,尸体已经被送到了靖安院。”
饶是林同晦已经证得“小定”功果,接到这个消息,也不免一愣,不敢置信。
“死了?怎么可能,他遇到谁了,湛卢司那几位?!”
即便到这个时候,他也不觉得蛇人会失手,只认为这廝运气不好,遇上了某位入定强者,被对方剪除。
吴老嘆道:
“出手之人,应该就是那个任务目標,我已经看过照片,决胜一招是先天罡气,那东西几乎成了筛子。”
吴老说这番话时,亦难掩震惊。
“这个年轻人的拳法,火候还不到位,体能也未臻至巔峰,可对战机的把握却极到位,是打法上的大才。”
林同晦面容一沉。
“资料拿来,我看一看。”
此前出於对那位蛇人祭司的信任,他虽然按照惯例,遣人收集了对方的资料,却並未亲自过目。
只是没想到,这个在事前看起来,周密到多余的准备,居然还是不足。
林同晦直到此刻,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吴老早就有所准备,將文件袋递了过去。
林同晦修成了入定境界,有过目不忘之能,只是简单扫了几眼文件,就已將寇梁的背景瞭然於胸。
“寇天华的孙子?即便他得了寇天华的真传,也绝不可能有如此修为,此子一定有秘密。
对寇天华这个名字,林同晦有印象。
他知道这位乃是五十年前的战爭英雄,功至“入定”境界,只是因为出身不好,才卸甲归田。
但是,光有入定强者教导,也绝对不足以培养出这般天资纵横的奇才。
以十七岁之龄,硬生生搏杀一名等同人族炼罡的蜕生蛇人,这是什么概念?
林同晦在三年前,资助了一位少年天才,这人最后也成功考入了崑崙大学武道系。
——但即便是这位,也绝对没有如此战力。
“嗯?还是巡捕司的外聘人员,有三年经验,参与了多次重大行动,这么一个人,居然没有出名?!”
林同晦说到这里,已经想到了原因。
——无非是看这小子年纪小,又没有正式编制,才把功劳分给了其他人,甚至於,有人在故意淡化他的存在。
这种事,林同晦已经见得太多,他丝毫不觉得奇怪,只是古怪地笑了声:
“一个足以衝击崑崙大学武道系的种子,居然在我眼皮子底下,默默生活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他隱藏得太好,还是手下人太无能?”
说到“崑崙大学”这四个字时,林同晦的面容,下意识地流露出几分厉色,很显然,这是他心头一个过不去的关隘。
吴老知道这一切都和那位远走的大少爷有关,便只是默然侍立一旁,双手垂落,等到林同晦说完,才適时道:
“只不过,这人虽然胜了,也是惨胜,直到现在都还躺在医院,昏迷不醒,那个从崑崙大学退休回来的张石居,正守著他。”
听到张石居这个名字,林同晦目光一凝,思索了一会儿后,才道:
“张石居是崑崙大学考古系的正牌教授,这一次回到红土星,只怕並不是落叶归根那么简单。”
林同晦一提到张石居这个名字,就不禁露出针扎般的神情,显然,他极其忌惮这位离职退休的教授。
“他是个爱才的人,多半是看中了这小子的天资,要亲自栽培。
“这个寇梁,这一次是立了大功,巡捕司乃至靖安院,都会嘉奖他,暂时不能动他。
“我们赫垒这十年来,是烈火烹油、鲜著锦,突然跳出来这么个隱藏许久的人杰来,只怕不是碰巧,而是劫数使然。”
赫垒公司的总裁办,乃是把二十五层、二十六层打通建成,高度足有七八米,空间极其宽阔。
这里与其说是办公室,倒不如说是一座清幽庭院,细沙碎石铺地,中间是一座流动水池,池边生灌木,又有几块嶙峋怪岩。
这座庭院的整体风格,近似瀛洲推崇的“枯山水”,又有清泉活水,枯寂中蕴含生机。
正如数九寒冬,万物敛藏,只待春雷一响,便要厚积薄发。
人居其中,精神自然会得到滋润,极適合修心养气。
很显然,这是风水大师的手笔。
林同晦正坐在庭院中,吞吐气机,口鼻之中,渐渐瀰漫出一股白气,仿佛烟云,凝聚成一条长龙。
这条长龙並不清晰,却有著一种难以言喻的鲜活、浩大,就像是將那种虚无縹緲,不可捉摸的“意”,投射在现实世界中。
在他身后,还掛有一幅巨画。
画中背景大气磅礴,儼然是泼墨挥毫的大手笔,苍山耸立,浓云堆涌,风雨瓢泼,雄浑壮阔。
又有寥寥几笔,勾勒出只鳞片爪,便引人遐想,能够看到一头庞然神龙,正盘踞云中,俯瞰世间,威严无限。
一繁一简,一重一轻,拿捏得恰到好处,將风雨如晦,神龙探爪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烟云长龙不断翻腾,与巨画齐平,虽然一小一大,却是遥相呼应,一者为神、一者为形,形神兼备。
林同晦置身其间,仿佛神仙中人,乘龙飞升,又如古代帝王,降服龙气,生杀予夺。
可就在这时,一道敲门声突兀响起,烟云长龙当空破碎,气流滚滚,水池掀起一圈波纹涟漪,灌木低矮,怪石空穴亦发出呜咽声,气场大乱。
林同晦眉头一皱,从定境中退出来。
他长嘆一口气,明白自己的功夫还没有练到家,虽能“入定”,也只是第一层“初定”,会因尘世纷扰而变化,不能长久保持。
只有抵达“常定”境界,才可以做到心灵恆常,始终如一,不为外物所动。
他知道,如果不是特別紧急的重大情况,手下人是绝不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便不再继续修行,只是站起身来,抖擞精神,推门出去。
门外站著一位老人,穿一件宽大袍服,双手笼在袖中,腋下夹著一个文件袋,身形佝僂,似乎隨时都缩著筋骨,显得矮小。
只有高手才感觉得出来,其人气息绵绵若存,一线不绝,显然武学功底极其深厚。
这老人姓吴,是服侍了林家两代人的大管家,当年林家老爷子最信任的心腹。
他虽然不曾在公司出任职位,却在暗地里,帮赫垒剷平了眾多阻碍。
所以公司从上到下,都称呼他为吴老。
可即便德高望重如他,见到林同晦出来,也要先退几步,以示尊崇。
因为赫垒公司內部,一直有一套极苛刻的规矩,规定了等级尊卑,次序森严,讲究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不容违逆。
在这样的制度下,总裁高高在上,无数人都要臣服,简直就像是古代的封建帝王,独断专行。
吴老向前一拱手,恭敬道:
“少爷,那条蛇人失手了,尸体已经被送到了靖安院。”
饶是林同晦已经证得“小定”功果,接到这个消息,也不免一愣,不敢置信。
“死了?怎么可能,他遇到谁了,湛卢司那几位?!”
即便到这个时候,他也不觉得蛇人会失手,只认为这廝运气不好,遇上了某位入定强者,被对方剪除。
吴老嘆道:
“出手之人,应该就是那个任务目標,我已经看过照片,决胜一招是先天罡气,那东西几乎成了筛子。”
吴老说这番话时,亦难掩震惊。
“这个年轻人的拳法,火候还不到位,体能也未臻至巔峰,可对战机的把握却极到位,是打法上的大才。”
林同晦面容一沉。
“资料拿来,我看一看。”
此前出於对那位蛇人祭司的信任,他虽然按照惯例,遣人收集了对方的资料,却並未亲自过目。
只是没想到,这个在事前看起来,周密到多余的准备,居然还是不足。
林同晦直到此刻,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吴老早就有所准备,將文件袋递了过去。
林同晦修成了入定境界,有过目不忘之能,只是简单扫了几眼文件,就已將寇梁的背景瞭然於胸。
“寇天华的孙子?即便他得了寇天华的真传,也绝不可能有如此修为,此子一定有秘密。
对寇天华这个名字,林同晦有印象。
他知道这位乃是五十年前的战爭英雄,功至“入定”境界,只是因为出身不好,才卸甲归田。
但是,光有入定强者教导,也绝对不足以培养出这般天资纵横的奇才。
以十七岁之龄,硬生生搏杀一名等同人族炼罡的蜕生蛇人,这是什么概念?
林同晦在三年前,资助了一位少年天才,这人最后也成功考入了崑崙大学武道系。
——但即便是这位,也绝对没有如此战力。
“嗯?还是巡捕司的外聘人员,有三年经验,参与了多次重大行动,这么一个人,居然没有出名?!”
林同晦说到这里,已经想到了原因。
——无非是看这小子年纪小,又没有正式编制,才把功劳分给了其他人,甚至於,有人在故意淡化他的存在。
这种事,林同晦已经见得太多,他丝毫不觉得奇怪,只是古怪地笑了声:
“一个足以衝击崑崙大学武道系的种子,居然在我眼皮子底下,默默生活了这么多年,到底是他隱藏得太好,还是手下人太无能?”
说到“崑崙大学”这四个字时,林同晦的面容,下意识地流露出几分厉色,很显然,这是他心头一个过不去的关隘。
吴老知道这一切都和那位远走的大少爷有关,便只是默然侍立一旁,双手垂落,等到林同晦说完,才適时道:
“只不过,这人虽然胜了,也是惨胜,直到现在都还躺在医院,昏迷不醒,那个从崑崙大学退休回来的张石居,正守著他。”
听到张石居这个名字,林同晦目光一凝,思索了一会儿后,才道:
“张石居是崑崙大学考古系的正牌教授,这一次回到红土星,只怕並不是落叶归根那么简单。”
林同晦一提到张石居这个名字,就不禁露出针扎般的神情,显然,他极其忌惮这位离职退休的教授。
“他是个爱才的人,多半是看中了这小子的天资,要亲自栽培。
“这个寇梁,这一次是立了大功,巡捕司乃至靖安院,都会嘉奖他,暂时不能动他。
“我们赫垒这十年来,是烈火烹油、鲜著锦,突然跳出来这么个隱藏许久的人杰来,只怕不是碰巧,而是劫数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