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谈古论今,旧道脉来歷
就算距离第一次全面战爭,已经过去了二百五十三年,又经过了数次肃清,可旧道脉中人在钧天道国的影响力,仍是奇大。
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不夸张。
其中还有很多人,当年都曾和“太平道”合作,参与了“革鼎战爭”,是推翻“玄教”和“帝姓世家”的功臣。
还有一些人,和寇梁爷爷一样,以民间人士身份,投身了第二次全面战爭,为道国拋头颅、洒热血。
如今这么做,似乎太绝了些。
不过寇梁也知道,自从钧天道国成立以来,削弱旧道脉中人的影响力,一直都是大方针。
或许天枢九席认为,如今已经到时候了?
又或许,他们对未来局势的判断,有了新的变化?
以寇梁如今的见识,自然无法洞悉在这大势之后,究竟是哪些庞然大物在翻云覆雨,只能略作猜测。
他想到这里,长出一口气。
或许是得益於二世为人的玄奇经歷,又或许是因为心灵修行的成果,在得知自己多年宿愿可能会付诸东流之后,寇梁也並无多少气馁。
首先,这事儿到底有没有,还不一定。
就算是真的,寇梁也有退路可走。
因此,他不再费心去思考,而是看向张石居,感慨一声,由衷敬佩道:
“张老见微知著,了不得,今日这番提点,真是醍醐灌顶,寇梁铭记在心。”
张石居並不居功,摇头道:
“我这把老骨头,无非是比你们多一点阅歷,多一些渠道而已,算个屁的『见微』,自己心里有底就好。”
张石居一边说,一边也在仔细观察寇梁的神情,见他並无什么异状,对这个年轻人是越来越满意,遗憾之情也越发浓郁。
可惜,生不逢时啊。
张石居不禁长嘆一声,意兴阑珊:
“若是早几年相逢,就凭你的背景、实力、性情,我一定要把你爭取到我们考古系来。
“可惜,考古系如今……唉。”
张石居摆了摆手,不愿再谈这个话题。
寇梁一向是个打蛇隨棍上,没脸没皮的性子,当即正色道:
“张老,您都这么说,那我遇上问题,可真要来麻烦您了。”
张石居大笑。
“我等著你来麻烦我,你们家的五坛神打,我倒是很感兴趣,能不能讲解一下?”
一提到“五坛神打”,张石居的目光就变了,有一种堪称狂热的气质。
寇梁没有敝帚自珍,娓娓道来。
最初的“神打”,又被称为“借相”,是一种高明的精神暗示,能够增强武人的气势、胆魄,不战而屈人之兵。
寇梁修炼的“虎籙神煞”,则是要提炼兽性精神入体,强化人心中的杀气、煞气、戾气,以此激发潜能,爆发出超越极限的力量。
张石居听罢,不由得感慨道:
“你的武功,修炼到了『炼罡』层次,虽然火候尚浅,功行不足,却也该说,距离『入定』境界不远。可如果是依循此法修行,只怕要耗时甚多。”
现代修行体系,在真正超凡脱俗,修成“神通”之前,大致要经歷“养体”、“捶劲”、“內壮”、“炼罡”、“入定”这五大境界。
“养体”乃是武道筑基的第一步,以打熬气力、锤炼筋骨为本,也是绝大多数道国民眾,所处的阶段。
“捶劲”则是要以拳法练出独门劲力,一招一式,皆有法度,到这一步,就算是在武道上,真正登堂入室。
“內壮”境界,则是要以劲力,锤炼五臟六腑,从而由內养气,呼吸连绵深远,改善周身筋骨皮肉,使內臟强大,体力悠长,耐力极强,可称一句“高手”。
一般来说,也只有在二十岁之前,修炼到这个境界的年轻武者,才有资格报名武考,尝试衝击道国各个大学的武道系。
到了练到炼罡境界,就证明武者已能够將自身劲力,捉拿到极致,能以拳法驾驭气流,伤人於十步,乃至数十步之外。
在古老的道家典籍中,这又被称为“先天罡气”,象徵武者的体能已至人体极限,唯有“入定”,才能打破瓶颈,脱胎换骨。
寇梁能够以十七岁之龄,修炼到这个地步,已算是天纵奇才。但即便如此,他想要再进一步,降伏己心,成功“入定”,亦是难如登天。
寇梁对此早有预料,平静道:
“修行先修心,降龙伏虎,亦是一种捉拿心念之法。其实,我为了修行此法,也了解过『白莲教』的歷史,信奉此教门的,多是穷苦百姓。
“这些人平日里最老实,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但是惹急了,就算有再多镇压,也要搅乱天下,杀皇帝,夺江山,是改朝换代的根源。
“我这虎籙神煞,恶虎只是表象,根源还是这股子意,与其说是养虎为患,不如说是养虎以自省,令我心气不坠。”
张石居连连点头,讚许道: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对武功的认识竟然深到这种层面,不错,不错。
“练拳最重要的就是意,有这个认知,看来『入定』一关,应该也拦不住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捨弃一切、一心求道的勇气。”
回想起自己衝击“入定”境界的感悟,张石居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唏嘘起来。
寇梁听罢,不假思索道:
“张老,我倒並不这样认为。其实,这人世间的事物,极其复杂,只要置身其中,就不可能逃脱,有谁能够真正捨弃一切?”
寇梁沉默了会儿,才又开口道:
“佛经上说,缘起性空,四大假合而成身,易经八种卦象,相互组合,便是天地万物,说明世间一切,都是相互联繫。
“既然如此,你要怎么舍,如何弃?”
其实,自从穿越以来,寇梁在修行武道之余,也一直在汲取各种知识,在成为福利院的教师后,他更是时时思考,如何教导这些孩子,帮他们树立正確的三观。
这番话,正是寇梁结合前世今生之体悟,有感而发,说出来后,就连他自己都愣了一愣。
张石居这次是真的震惊了。
“年轻人,这是你自己想的?”
寇梁点头,又遗憾道:
“其实,武学本就是一种足以改造世界的力量,如果只是用来爭强斗狠,剿灭仇敌,那实在太过浪费了。”
寇梁前世选择土木专业的初心,就是因为他认为,土木代表著一种人定胜天,征服大自然的力量。
对他来说,亲自参与其中,在平地上建起一座座大厦,再把它们连成一片片钢铁森林,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
只不过,隨著岁月流逝,寇梁被这份工作压榨得太狠,自然丟弃了这份初心,满心只有厌恶,甚至是怨恨。
直到重生在这个世界,寇梁才找回初心。
因为他发现,在见识到那些不可思议的武学,乃至神通后,自己除了崇拜、震撼之外,心头更多的竟然是惋惜:
——这样强的力量,若是用於生產建造,不知道会有多么高效。
张石居连连讚嘆:
“拳有神,势为大,你有这样的觉悟是好事,只不过,想要突破入定,只怕还別有一番困难。行,那就去看看你家里的藏书,好好交流一番。”
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不夸张。
其中还有很多人,当年都曾和“太平道”合作,参与了“革鼎战爭”,是推翻“玄教”和“帝姓世家”的功臣。
还有一些人,和寇梁爷爷一样,以民间人士身份,投身了第二次全面战爭,为道国拋头颅、洒热血。
如今这么做,似乎太绝了些。
不过寇梁也知道,自从钧天道国成立以来,削弱旧道脉中人的影响力,一直都是大方针。
或许天枢九席认为,如今已经到时候了?
又或许,他们对未来局势的判断,有了新的变化?
以寇梁如今的见识,自然无法洞悉在这大势之后,究竟是哪些庞然大物在翻云覆雨,只能略作猜测。
他想到这里,长出一口气。
或许是得益於二世为人的玄奇经歷,又或许是因为心灵修行的成果,在得知自己多年宿愿可能会付诸东流之后,寇梁也並无多少气馁。
首先,这事儿到底有没有,还不一定。
就算是真的,寇梁也有退路可走。
因此,他不再费心去思考,而是看向张石居,感慨一声,由衷敬佩道:
“张老见微知著,了不得,今日这番提点,真是醍醐灌顶,寇梁铭记在心。”
张石居並不居功,摇头道:
“我这把老骨头,无非是比你们多一点阅歷,多一些渠道而已,算个屁的『见微』,自己心里有底就好。”
张石居一边说,一边也在仔细观察寇梁的神情,见他並无什么异状,对这个年轻人是越来越满意,遗憾之情也越发浓郁。
可惜,生不逢时啊。
张石居不禁长嘆一声,意兴阑珊:
“若是早几年相逢,就凭你的背景、实力、性情,我一定要把你爭取到我们考古系来。
“可惜,考古系如今……唉。”
张石居摆了摆手,不愿再谈这个话题。
寇梁一向是个打蛇隨棍上,没脸没皮的性子,当即正色道:
“张老,您都这么说,那我遇上问题,可真要来麻烦您了。”
张石居大笑。
“我等著你来麻烦我,你们家的五坛神打,我倒是很感兴趣,能不能讲解一下?”
一提到“五坛神打”,张石居的目光就变了,有一种堪称狂热的气质。
寇梁没有敝帚自珍,娓娓道来。
最初的“神打”,又被称为“借相”,是一种高明的精神暗示,能够增强武人的气势、胆魄,不战而屈人之兵。
寇梁修炼的“虎籙神煞”,则是要提炼兽性精神入体,强化人心中的杀气、煞气、戾气,以此激发潜能,爆发出超越极限的力量。
张石居听罢,不由得感慨道:
“你的武功,修炼到了『炼罡』层次,虽然火候尚浅,功行不足,却也该说,距离『入定』境界不远。可如果是依循此法修行,只怕要耗时甚多。”
现代修行体系,在真正超凡脱俗,修成“神通”之前,大致要经歷“养体”、“捶劲”、“內壮”、“炼罡”、“入定”这五大境界。
“养体”乃是武道筑基的第一步,以打熬气力、锤炼筋骨为本,也是绝大多数道国民眾,所处的阶段。
“捶劲”则是要以拳法练出独门劲力,一招一式,皆有法度,到这一步,就算是在武道上,真正登堂入室。
“內壮”境界,则是要以劲力,锤炼五臟六腑,从而由內养气,呼吸连绵深远,改善周身筋骨皮肉,使內臟强大,体力悠长,耐力极强,可称一句“高手”。
一般来说,也只有在二十岁之前,修炼到这个境界的年轻武者,才有资格报名武考,尝试衝击道国各个大学的武道系。
到了练到炼罡境界,就证明武者已能够將自身劲力,捉拿到极致,能以拳法驾驭气流,伤人於十步,乃至数十步之外。
在古老的道家典籍中,这又被称为“先天罡气”,象徵武者的体能已至人体极限,唯有“入定”,才能打破瓶颈,脱胎换骨。
寇梁能够以十七岁之龄,修炼到这个地步,已算是天纵奇才。但即便如此,他想要再进一步,降伏己心,成功“入定”,亦是难如登天。
寇梁对此早有预料,平静道:
“修行先修心,降龙伏虎,亦是一种捉拿心念之法。其实,我为了修行此法,也了解过『白莲教』的歷史,信奉此教门的,多是穷苦百姓。
“这些人平日里最老实,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但是惹急了,就算有再多镇压,也要搅乱天下,杀皇帝,夺江山,是改朝换代的根源。
“我这虎籙神煞,恶虎只是表象,根源还是这股子意,与其说是养虎为患,不如说是养虎以自省,令我心气不坠。”
张石居连连点头,讚许道: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对武功的认识竟然深到这种层面,不错,不错。
“练拳最重要的就是意,有这个认知,看来『入定』一关,应该也拦不住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捨弃一切、一心求道的勇气。”
回想起自己衝击“入定”境界的感悟,张石居的语气一下子变得唏嘘起来。
寇梁听罢,不假思索道:
“张老,我倒並不这样认为。其实,这人世间的事物,极其复杂,只要置身其中,就不可能逃脱,有谁能够真正捨弃一切?”
寇梁沉默了会儿,才又开口道:
“佛经上说,缘起性空,四大假合而成身,易经八种卦象,相互组合,便是天地万物,说明世间一切,都是相互联繫。
“既然如此,你要怎么舍,如何弃?”
其实,自从穿越以来,寇梁在修行武道之余,也一直在汲取各种知识,在成为福利院的教师后,他更是时时思考,如何教导这些孩子,帮他们树立正確的三观。
这番话,正是寇梁结合前世今生之体悟,有感而发,说出来后,就连他自己都愣了一愣。
张石居这次是真的震惊了。
“年轻人,这是你自己想的?”
寇梁点头,又遗憾道:
“其实,武学本就是一种足以改造世界的力量,如果只是用来爭强斗狠,剿灭仇敌,那实在太过浪费了。”
寇梁前世选择土木专业的初心,就是因为他认为,土木代表著一种人定胜天,征服大自然的力量。
对他来说,亲自参与其中,在平地上建起一座座大厦,再把它们连成一片片钢铁森林,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
只不过,隨著岁月流逝,寇梁被这份工作压榨得太狠,自然丟弃了这份初心,满心只有厌恶,甚至是怨恨。
直到重生在这个世界,寇梁才找回初心。
因为他发现,在见识到那些不可思议的武学,乃至神通后,自己除了崇拜、震撼之外,心头更多的竟然是惋惜:
——这样强的力量,若是用於生產建造,不知道会有多么高效。
张石居连连讚嘆:
“拳有神,势为大,你有这样的觉悟是好事,只不过,想要突破入定,只怕还別有一番困难。行,那就去看看你家里的藏书,好好交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