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陆家寿宴请帖
次日清晨。
依旧是那个大殿,张景行再次被张静清叫了过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欞洒进大殿,张景行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昨夜用金光化形一整晚,现在还有些精神不济。
鏘——
一道金光破空而来,他条件反射地抬手接住,定睛一看,是一张烫金请帖,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个“陆”字。
“师父这是?”
“陆家老太爷八十大寿,宴请四方,你隨我去。”张静清道。
陆家乃异人界四家之一,威望极高,陆家老太爷大寿估计大半个圈儿內人都会到场贺寿。
只是张景行不解的是师父为何要带他去。
正常应该带张之维去的才对,然后一巴掌拍哭陆瑾,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他一天修炼忙的觉都睡不好,哪儿有这閒功夫。
其实,张静清原本是打算带张之维去的。
张之维之所以狂而不自知,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他从没败过,不止是同辈,比他年长的在他手中都没討到过便宜。
就比如唐门的高手李鼎,一手乌梢甲攻防兼备,可自由变换形態,比之金光咒也不遑多让。
两人交手时,张之维才13岁,而李鼎已经成年,且在江湖上小有名气。
可比试的结果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李鼎根本没坚持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甚至连张之维身上的金光都没破开,输的那叫一个绝望。
屡战屡胜,狂气倍增。
一直在贏的人自然是不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
这些年张静清没少带著张之维下山游歷,参加各种异人活动,想让他知道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青年才俊,你在龙虎山第一,在外面未必也是,人要有敬畏感,恭谦心,不要整天一副视天下英雄如土鸡瓦犬的样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切磋的对手能在他手中扛过一巴掌的都少之又少,这让张静清既感嘆又无奈。
而这次陆家来信中,陆老太爷把自己孙儿陆瑾都夸上天了。
说乖孙儿陆瑾,自小天赋卓绝,又拜入三一门下,尽得大盈仙人左若童真传,同龄人中未尝一败,字里行间透著掩不住的骄傲。
张静清一看便来了兴趣,他正愁没人能压一压张之维那个狂妄的劣徒呢。
若能让这劣徒吃个亏,让其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但昨日看了张景行修炼雷法的画面后,让他更改了这个念头。
他发现张景行身上也有点张之维那劣徒的趋势了,然而后者已经狂入膏肓了,前者狂的尚轻,不如趁早赶紧往回掰掰。
让张景行知道自己的天赋虽好,可也並不是天下无敌,世间天才如过江之卿。
当他心存敬畏之后,再以那妖孽般的天赋后来居上,然后用来打破张之维的不败之狂。
届时既能磨去张之维的狂气,又可避免张景行步其后尘。
一举两得,完美。
想到此处,张静清嘴角不由泛起笑意。
这计策当真妙极,有时他真觉得自己就是天生当老师的料。
感受到身旁异样的目光,他收了收笑容,正色道:“雷法入门只是起步,之后还有八十一难要走,心猿顽劣正是需要歷练的时候,怎么?不喜欢跟师父走动?”
看著张静清那胁迫的眼神,张景行哪敢说不喜欢,只得堆起笑脸点头应答。
“那师父,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
...
龙虎山脚下,张静清与张景行两师徒轻装出行,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银钱。
龙虎山在江西,陆家在江南,相隔了一千多里地,如今民国初期,交通不便,这一段路若是普通人,得走上几个月时间。
而天师府最不缺的就是赶路手段,不管是金光咒还是雷法,都可以作为赶路手段。
当然,最方便省力的,还是符籙。
张景行从怀中掏出几张甲马符,隨手就拍在了自己腿上,並將剩余的递给张静清。
“来师父,我自己画的。”
张静清斜睨一眼,没有去接,“我们这趟是游歷,要以普通人的姿態去经歷这一路上的红尘百態,用神行符还叫游歷?收起来。”
“噢噢。”
张景行耸耸肩,訕訕的將甲马符收回。
然后他就见张静清扬手甩出两张符纸,隨著他剑指凌空虚画几下,符纸无风自动,在空中翻折变幻,转眼间化作两头纸驴。
那驴子通体雪白中透著薑黄,连鬃毛的纹理都纤毫毕现,足以假乱真。
“呃……师父。”张景行眨了眨眼,“你不说以普通人的姿態吗,那您这是在干啥?”
张静清一跃而起跨坐在纸驴上,淡淡道:
“此去上千里,靠腿儿著得走到猴年马月去?纵使普通人出行也要骑驴架马,这两头纸驴与寻常驴子脚力相当,有问题?”
“师父没毛病。”张景行竖起大拇指给其点了个赞,脚下一点也跃上纸驴。
当然没问题,如此正好,他也不想没苦硬吃腿儿著去江南,在驴背上还能修行修行雷法。
“景行啊,出门在外要懂得变通,莫要行迂腐之事。”张静清苦口婆心。
“是极是极,师父有大智慧。”
“……”
张静清额角青筋微跳,袖中手掌几番开合,他真想一巴掌把这孽徒拍下驴去,但想了想还是收住了,只哼了一声便架驴远去。
张景行挠了挠头,也赶忙催驴跟上。
两人架著纸驴顺著官道一路往南,很快便脱离了龙虎山的地界。
民国初年的官道远不如后世那般宽敞规整,多数还是在明清官道的基础上沿用。
多为土路或碎石路,路面狭窄,宽度一般仅能容纳一辆马车或人力车通行,且年久失修,路况较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
不过这並不能影响纸驴赶路。
说是与普通驴子一样,实则要更实用的多,百公里只需一口炁,且不会累,不挑地形,这就远不是活驴能比得上的了。
嘚儿嘚儿驾驾的走著。
张静清突然停下纸驴,面色严肃,没头没尾的问道:“景行,可还记得修道之人当心存何物?”
张景行先是一怔,隨即神色也瞬间沉了下来点头道:“记得,要心存大义。”
“去吧。”
“是。”
张景行从纸驴上一跃而起,身形一闪便没入一旁的林子中,拨开丛林,眼前是一幅令人怒髮衝冠的画面。
就见官道岔路上,满是鲜血痕跡,两辆破旧的马车侧翻在血泊中,周遭散乱著五六具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尸体。
数个身穿灰蓝色统一服饰的人,正在几个大木箱子里不停翻找著什么,时不时抬起头望向另一边,露出残忍且猥琐的笑容。
“你们俩麻利点儿,弄完了咱们赶紧走,曹少帅还在城里等著咱们集合呢,要是让曹少帅等急了,別说下面的头,上面的头都保不住。”
那边,两个身著同样服饰的壮汉,正把一个女子按在地上,粗暴的行著不轨之事。
女子的哀嚎与婴孩的哭泣丝毫不能得到他们的怜悯,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兽性,不断发出狂悖的大笑耸动。
这些人每个身后都背著一桿枪,他们不是土匪强盗,是军阀!
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土匪强盗更恶劣,更人神共愤。
张景行连让他们住手的话都不想废,隨手摄起两块石子,屈指一弹爆射而出,瞬息洞穿那两名正行不轨之事的丘八的脑袋。
从后脑勺进,从前额头出!
这两名丘八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一命呜呼,额头上的血洞“库库”往外冒著脑白鲜血,摇摇晃晃的栽倒在地。
......
依旧是那个大殿,张景行再次被张静清叫了过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欞洒进大殿,张景行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昨夜用金光化形一整晚,现在还有些精神不济。
鏘——
一道金光破空而来,他条件反射地抬手接住,定睛一看,是一张烫金请帖,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个“陆”字。
“师父这是?”
“陆家老太爷八十大寿,宴请四方,你隨我去。”张静清道。
陆家乃异人界四家之一,威望极高,陆家老太爷大寿估计大半个圈儿內人都会到场贺寿。
只是张景行不解的是师父为何要带他去。
正常应该带张之维去的才对,然后一巴掌拍哭陆瑾,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他一天修炼忙的觉都睡不好,哪儿有这閒功夫。
其实,张静清原本是打算带张之维去的。
张之维之所以狂而不自知,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他从没败过,不止是同辈,比他年长的在他手中都没討到过便宜。
就比如唐门的高手李鼎,一手乌梢甲攻防兼备,可自由变换形態,比之金光咒也不遑多让。
两人交手时,张之维才13岁,而李鼎已经成年,且在江湖上小有名气。
可比试的结果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李鼎根本没坚持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甚至连张之维身上的金光都没破开,输的那叫一个绝望。
屡战屡胜,狂气倍增。
一直在贏的人自然是不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
这些年张静清没少带著张之维下山游歷,参加各种异人活动,想让他知道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青年才俊,你在龙虎山第一,在外面未必也是,人要有敬畏感,恭谦心,不要整天一副视天下英雄如土鸡瓦犬的样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切磋的对手能在他手中扛过一巴掌的都少之又少,这让张静清既感嘆又无奈。
而这次陆家来信中,陆老太爷把自己孙儿陆瑾都夸上天了。
说乖孙儿陆瑾,自小天赋卓绝,又拜入三一门下,尽得大盈仙人左若童真传,同龄人中未尝一败,字里行间透著掩不住的骄傲。
张静清一看便来了兴趣,他正愁没人能压一压张之维那个狂妄的劣徒呢。
若能让这劣徒吃个亏,让其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但昨日看了张景行修炼雷法的画面后,让他更改了这个念头。
他发现张景行身上也有点张之维那劣徒的趋势了,然而后者已经狂入膏肓了,前者狂的尚轻,不如趁早赶紧往回掰掰。
让张景行知道自己的天赋虽好,可也並不是天下无敌,世间天才如过江之卿。
当他心存敬畏之后,再以那妖孽般的天赋后来居上,然后用来打破张之维的不败之狂。
届时既能磨去张之维的狂气,又可避免张景行步其后尘。
一举两得,完美。
想到此处,张静清嘴角不由泛起笑意。
这计策当真妙极,有时他真觉得自己就是天生当老师的料。
感受到身旁异样的目光,他收了收笑容,正色道:“雷法入门只是起步,之后还有八十一难要走,心猿顽劣正是需要歷练的时候,怎么?不喜欢跟师父走动?”
看著张静清那胁迫的眼神,张景行哪敢说不喜欢,只得堆起笑脸点头应答。
“那师父,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
...
龙虎山脚下,张静清与张景行两师徒轻装出行,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银钱。
龙虎山在江西,陆家在江南,相隔了一千多里地,如今民国初期,交通不便,这一段路若是普通人,得走上几个月时间。
而天师府最不缺的就是赶路手段,不管是金光咒还是雷法,都可以作为赶路手段。
当然,最方便省力的,还是符籙。
张景行从怀中掏出几张甲马符,隨手就拍在了自己腿上,並將剩余的递给张静清。
“来师父,我自己画的。”
张静清斜睨一眼,没有去接,“我们这趟是游歷,要以普通人的姿態去经歷这一路上的红尘百態,用神行符还叫游歷?收起来。”
“噢噢。”
张景行耸耸肩,訕訕的將甲马符收回。
然后他就见张静清扬手甩出两张符纸,隨著他剑指凌空虚画几下,符纸无风自动,在空中翻折变幻,转眼间化作两头纸驴。
那驴子通体雪白中透著薑黄,连鬃毛的纹理都纤毫毕现,足以假乱真。
“呃……师父。”张景行眨了眨眼,“你不说以普通人的姿態吗,那您这是在干啥?”
张静清一跃而起跨坐在纸驴上,淡淡道:
“此去上千里,靠腿儿著得走到猴年马月去?纵使普通人出行也要骑驴架马,这两头纸驴与寻常驴子脚力相当,有问题?”
“师父没毛病。”张景行竖起大拇指给其点了个赞,脚下一点也跃上纸驴。
当然没问题,如此正好,他也不想没苦硬吃腿儿著去江南,在驴背上还能修行修行雷法。
“景行啊,出门在外要懂得变通,莫要行迂腐之事。”张静清苦口婆心。
“是极是极,师父有大智慧。”
“……”
张静清额角青筋微跳,袖中手掌几番开合,他真想一巴掌把这孽徒拍下驴去,但想了想还是收住了,只哼了一声便架驴远去。
张景行挠了挠头,也赶忙催驴跟上。
两人架著纸驴顺著官道一路往南,很快便脱离了龙虎山的地界。
民国初年的官道远不如后世那般宽敞规整,多数还是在明清官道的基础上沿用。
多为土路或碎石路,路面狭窄,宽度一般仅能容纳一辆马车或人力车通行,且年久失修,路况较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
不过这並不能影响纸驴赶路。
说是与普通驴子一样,实则要更实用的多,百公里只需一口炁,且不会累,不挑地形,这就远不是活驴能比得上的了。
嘚儿嘚儿驾驾的走著。
张静清突然停下纸驴,面色严肃,没头没尾的问道:“景行,可还记得修道之人当心存何物?”
张景行先是一怔,隨即神色也瞬间沉了下来点头道:“记得,要心存大义。”
“去吧。”
“是。”
张景行从纸驴上一跃而起,身形一闪便没入一旁的林子中,拨开丛林,眼前是一幅令人怒髮衝冠的画面。
就见官道岔路上,满是鲜血痕跡,两辆破旧的马车侧翻在血泊中,周遭散乱著五六具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尸体。
数个身穿灰蓝色统一服饰的人,正在几个大木箱子里不停翻找著什么,时不时抬起头望向另一边,露出残忍且猥琐的笑容。
“你们俩麻利点儿,弄完了咱们赶紧走,曹少帅还在城里等著咱们集合呢,要是让曹少帅等急了,別说下面的头,上面的头都保不住。”
那边,两个身著同样服饰的壮汉,正把一个女子按在地上,粗暴的行著不轨之事。
女子的哀嚎与婴孩的哭泣丝毫不能得到他们的怜悯,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兽性,不断发出狂悖的大笑耸动。
这些人每个身后都背著一桿枪,他们不是土匪强盗,是军阀!
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土匪强盗更恶劣,更人神共愤。
张景行连让他们住手的话都不想废,隨手摄起两块石子,屈指一弹爆射而出,瞬息洞穿那两名正行不轨之事的丘八的脑袋。
从后脑勺进,从前额头出!
这两名丘八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一命呜呼,额头上的血洞“库库”往外冒著脑白鲜血,摇摇晃晃的栽倒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