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准备
  第136章 准备
  此时,ch54特有的低沉螺旋桨声再次响起。
  这次运送的材料是水泥桩管,一根十二米长、直径十公分的水泥桩重量接近一吨,即便ch54拥有超强载重能力,一次也只敢运送十根。
  放下水泥管桩,ch54马不停蹄返回。
  隨后是两架中型直升机,它们载重有限,一次运送五根就已经到达极限。
  对此,逢山只能表示无奈。
  极北苔原是一个广阔的冻土沼泽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加上皇冠领位置实在太过偏僻,地面交通根本无法运输这种重型材料。
  直升机成为唯一选择。
  两架中型直升机一个小时收费2万美元。
  现在才过去两天,逢山就需要支付32万美元直升机运输费。
  並且这还不是结束,按照目前节奏,至少还需要3天时间,才能把木屋材料全部运送完。
  肉疼啊。
  买这么多木屋也才了一百多万,可特么光运费就要一百万,而且安装木屋別墅工程还要另外掏钱。
  这钱又不是大风颳来的。
  可已经开始又没办法停下来。
  打桩机眶眶眶转动,逢山感觉就像是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
  一下一万美元没了!
  好在ch54不用出费用,要是按汤姆所说,ch54一小时租金10万美元,那还盖个毛木屋,一天100万的运输成本,再多钱也顶不住这么造。
  “逢先生,我们开始安装水泥桩管。”一名工人走过来,示意往后站。
  “开始吧,注意安全!”逢山后退几步。
  小型机械车开到堆放水泥桩管处,用类似机械爪一样的前臂,抓起一根水泥管,返回到地基坑,爪臂转动,水泥管横向变为竖向,在工人指引下降水泥管插入桩孔。
  隨后依次反覆,一根根的水泥管插进桩孔,
  中间休息一个小时,因为直升机运送速度,远没有装水泥管速度快。
  来回一趟2个多小时,还只能运送20根水泥管。
  现在极北苔原白昼也就8个小时,直升机除去2个小时整修修时间,满打满送只能保证120根水泥管到场。
  又是钱的一天。
  24万美元没了。
  逢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皇冠领的成员们,而是高高兴兴给工人们做一顿铁板鹿排大餐后,返回大巴车营地。
  第二天。
  运输继续,剩下水泥管在下午时候全部送完,接下来就是运送木屋组件。
  安装工人把所有水泥管桩打入地基后,然后用木模板定型水泥地基,並余留沟渠以利后续排水。
  隨后工人们按照木板定型,將钢筋做成相同尺寸钢筋笼放入模具內。
  等到模具全部完工。
  受环境限制,没有水泥搅拌车,安装承包商特意製作了一款人工搅拌设备。
  说白了就是在齿轮焊接一根螺旋桨,然后用一根铁棍插在齿轮接口,將设备固定在油桶上面,靠人力推动齿轮转动,然后再带动铁锹搅拌水泥浆。
  这份工作很累,混凝土浆越搅越黏稠,到最后得使出吃乃力气,如果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会造成地基裂缝、影响地基质量。
  连续两名工人搅拌完水泥跟虚脱一样,躺在地上大喘气。
  逢山回来一看,乐了。
  这不是自己的强项嘛!
  盖房子自己没那能力,出力气还不手拿把掐。
  二话不说,脱掉兽皮大衣,上前接过搅拌水泥工具。
  手臂卖力摇动起来,铁棍带动齿轮飞快转动搅拌器,只听油桶里石子发出哗啦啦声音越来越小。
  旁边工人都看傻眼了。
  这尼玛搅拌器转速都快赶上离心机。
  这么大的力气。
  负责运送混凝土的工人,推著手推车从工地过来,接不上混凝土让他被浇筑工人喷了一脸口水。
  见到负责搅拌混凝土的工人偷懒,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要不然刚才白被喷了衝过来刚要骂人,却看到油桶边站著逢山,手臂呼呼转动就像风车一样。
  什么情况?
  怎么他推的这么轻鬆?
  工人凑上前,只见在逢山推动下,油桶里的混凝土形成一个小漩涡,甚至还有水泥浆被甩出来。
  “怎样样,合格吗?”逢山大气都不喘一下。
  “能用,能用!”工人傻傻的掏起一捧混凝土浆放在水里观察。
  顏色均匀、无泌水现象、无气泡、无粗颗粒、黏度適中。
  比水泥搅拌车搅出来的混凝土效果都要好。
  “那就好!”逢山拉开油桶卡扣,桶里混凝土浆缓缓倒进工人手推车里,
  下一个!”
  一次油桶搅拌,能装两推车的混凝土。
  有了逢山的加入,混凝土浇筑的进度提升几倍,与两名工人也配合默契,加料速度刚好跟上逢山搅拌节奏。
  一车车的混凝土倒进模具,原本空旷地基坑,在混凝土填充下,逐渐变得坚实而平整,整座木屋別墅地基渐渐成型。
  “浇筑完成!”地基坑那边工人大喊一声。
  逢山闻声停下手中的动作,长舒一口气。
  零下10度天气,只穿一件短袖,身体冒出热气被寒冷气温瞬间凝结成白色水雾。
  活动一下有些酸痛的胳膊,被汗水浸湿短袖此刻已经变得冰凉,但逢山丝毫不在意。
  周围工人纷纷投来震惊的目光。
  几个小时没有休息过。
  他是怪物吗?
  逢山偷偷用魂力恢復体力消耗,走到地基坑旁,看到已经成型的地基,一种莫名成就感涌上心头。
  “多久能开始安装木屋!”
  承包商笑道。
  “气温太低,我们已经使用凝固剂,最快需要72个小时,时间上並不影响木屋后续安装,等木屋材料运送过来,我们还要进行安装前分类工作,能在地基凝固后开始进入安装环节。”
  72个小时。
  那就是要等三天时间。
  逢山也没有更好办法,毕竟这里是北极圈苔原。
  “辛苦了!”
  工人扯开防水布盖在地基坑上面,逢山知道后面没有自己什么事,跟承包商说一声后,开始准备晚饭。
  早饭和午饭,建筑队和安装承包商自带的有方便食物,简单用水煮一下就能吃,还不影响施工进度。
  老斯旺那帮因纽特人就更不用管,丟一头驯鹿他们自己就能搞定。
  对於烤肉和燉肉他们处於能吃和可以吃,相当於偶尔改变一下伙食,相反他们更忠爱吃生肉,尤其皇冠领的驯鹿生肉。
  用他们的话来说,皇冠领的驯鹿肉,生吃味道就像是用浆果醃製过一样,鲜甜嫩滑。
  让看不懂的饮食习惯。
  逢山也乐的轻鬆,少做几十人饭,对皇冠领来说,压力减少一大半。
  第三天。
  ch54和另外两架直升机,开始运送重木木屋材料。
  一根根直径50公分粗圆木被空运送到新营地。
  这些木料到来,吸引基瓦利纳小镇居民们观看。
  在阿拉斯加盖木屋很常见,但不会使用到直径这么粗的树木,一般在20公分粗树干就算重木。
  而眼前这种50公分直径的圆木,还只是最低標准,有几根承重柱圆木,直径几乎达到70公分。
  “万物之灵,逢究竟要盖一栋什么样的木屋?”老斯旺摸著经过乾燥处理的圆木。
  直径这么粗,如果用来做木屋的墙壁,相当於50公分厚墙壁。
  小斯旺眨巴眼晴,“爷爷,这栋木屋要多少钱?”
  “最少得30万美元。”一名小镇居民小声说道。
  周围人一片譁然。
  30万美元,那是多少钱!!
  一名安装工人扛著木料从人群旁经过,听到小镇居民猜测价格,微微一笑,
  小声透露真实价格。
  “你们都错了,木屋70万,安装费25万。”
  哗!!
  那不是95万美元,四捨五入100万。
  100万在鸟不拉屎的苔原这个破地方,盖一座木屋。
  难怪老斯旺说逢是头大黑羊。
  有这100万,在大城市什么样的房子买不到。
  有这100万,基瓦利纳市镇的搬迁费差不多就凑齐了。
  小镇居民们纷纷摇头,表示看不懂。
  逢山不需要別人懂,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钱是自己的,想怎么就怎么。
  安装承包商用对讲机指挥直升机,把托盘上木屋材料放在指定位置。
  一趟趟运送,很快木屋地基坑旁,堆码起像小山一样高的圆木堆。
  这些圆木材料和配件非常重要,少一个都不行。
  工人按照图册上编號,认真一一对应检查,检查完后还要在每堆原木前面钉一个牌子,內容標註这堆原木配件的用途,位置,数量。
  最先送来的材料是木屋地基和主框架,这些主框架圆木直径都在70公分,负责支撑未来房屋重量。
  风滚草这款重木结构木屋,主打远离现代工业痕跡,突出自然和质朴。
  所有木料组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等五金件,唯一使用金属件,还是在浇筑水泥桩基,提前留好的预製螺栓。
  因为木屋主框架需要跟基桩连接,所以在承重柱底部留有嵌入口,安装时把圆木对准预製螺栓放进去就可以固定。
  而在搭建过程中,会巧妙运用木材之间卵结构,让每一块木头相互咬合、
  支撑,无需藉助任何金属连接件,就能够稳固的组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