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洛阳之盟!
正当刘备与袁绍、曹操、袁术在酒庐中高歌痛饮之际,刘弘根据王老黑留下的信息,循跡找来。
他站在门外,並未立刻入內,而是目光扫过屋內四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书上说的,终究不如亲眼所见。
观察片刻后,他对四人的性情有了些了解。
毕竟,人在酒醉之时,最是容易露出真性情。
袁绍虽因衣衫被荆棘刮破而略显狼狈,但其人风姿俊朗,坐姿始终端正,眉宇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言谈间也显思虑。
刘弘暗暗点头,日后的天下楷模,果然不负其名!
袁术酒意最酣,拍桌大笑,言语无忌,神態骄纵。只是其虽恃气而行,言谈之间,却也有雄豪之態!
在刘弘看来,若是袁术不是出身在袁家,那日后做个纵横天下之间,像是郭解那般的豪侠,倒也是不错的。
曹操虽也带酒意,但眼神清亮,谈笑风生间掌控著席间气氛。好笑语,不拘小节,能得人。
刘弘的目光在曹操身上驻留了片刻,隨后迈步走入酒庐。
他面带微笑:“阿备,让为父好找。原来在此与几位好友欢聚。”
刘备连忙起身:“父亲!”
袁绍、曹操、袁术见是长辈,也收敛了些,起身见礼。
在刘弘到来之前,刘备已经讲过些他们父子二人在臥虎庄时的趣事。
袁绍三人虽然出身富贵,也性情骄傲,可对刘弘这个白手起家的汉室宗亲,还是颇为尊敬的。
毕竟,他们三人暗自揣度,若是將他们放在刘弘的位置上,绝不会比刘弘做的更好。
面对三人的见礼,刘弘倒是颇为受用。
毕竟,对面三人,一个是河北霸主,一个是死后追封的皇帝,一个是自己称的皇帝。
四捨五入,也勉强可以算是一个皇帝了!
刘弘摆摆手:“不必多礼。少年人正当如此意气飞扬。只是……”
刘弘话锋一转,看向几人,故作神秘道,“我方才想起,尚有件『大事』未办,正要与阿备同去,所以特来寻他。”
“大事?”曹操反应最快,眼中兴趣盎然,“不知刘世叔所言何事?可需小侄等效劳?”
袁术也凑上前:“对对!刘世叔,是何大事?带上我们一起去瞧瞧!”
袁绍虽未明言,但眼神也流露出好奇。
刘弘笑道:“此事倒也算不得什么秘事,只是有趣的紧,既然你们三个有兴致,同去无妨。”
……
刘弘带著四个少年,七拐八绕,来到城南一家不起眼的铁匠铺。
炉火熊熊,叮噹之声不绝於耳。
刘弘对铁匠笑道:“老师傅,之前我曾令人送来图样,我那韘可打製成了?”
所谓韘,也就是射箭时要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
铁匠应了一声,“正在打制,不过您要的图案可是少见的很。”
刘弘笑了笑,没言语。
四人组闻言越发好奇。
不多时,铁匠便从炉中钳出八枚烧红的铜韘,放在铁砧上,熟练地用小锤敲打塑形。待冷却后,又进行精细打磨。最终,八枚形制古朴、內圈光滑、外圈刻有清晰图案的韘呈现在眾人面前。
袁绍、曹操、袁术好奇地拿起韘细看。
只见韘的外圈上,赫然刻著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奇特图案:交叉的镰刀与利剑!
“刘世叔,此乃何意?”曹操把玩著韘,率先发问。
“镰刀,”刘弘指向那弯曲的刀刃,“代表天下黎民百姓,躬耕陇亩,辛勤劳作。无百姓,便无天下!”
“利剑,”他又指向上面那厚重的利剑,“代表刚猛武力,护国安邦,斩奸除恶,维护秩序与公正!若是天下汹汹,那便攘邪安正!”
他环视四个少年,目光炯炯:“我做此韘,只是为让持韘之人铭记,对持镰刀之百姓,需怀仁心,体恤其疾苦;对需利剑斩除之邪恶,当持勇力,护卫其利益!此乃大丈夫立於天地间,不可或忘之责!”
说罢,他將其中一枚韘交给刘备,便要將其他七枚收起,“我这韘,日后是要赠给心怀天下的少年俊杰的。”
刘备將韘戴在手上,隨后在袁绍三人眼前一晃,看的三人眼圈发红。
袁术见状大怒,怒从心头起,高声道:“刘世叔说的忒也无理!阿备是世叔的亲子,是不是心忧天下之人,倒也无妨,总归是该他得一枚的。可俺们这三人之中,难道便没有心忧天下,足以得到这韘的人了吗!”
刘弘狭促一笑,“阿术此言有趣。你既如此说,定然是知道你们三人之中,谁是忧国忧民之人嘍?想来也是,你们三人常年在一起玩闹,定然是知道的。不过,阿术啊,你总不会说你们三人都是心忧天下之人吧?若是如此,就显得有些太没有诚意了!”
袁术一愣,他原本確实打算如此说。
思索片刻之后,袁术左右环顾,最后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他看向刘弘,郑重道:“俺定然是忧国忧民的!至於旁人,还是要他们自己来说!”
刘弘大笑,將手中的韘给了他一个。
袁术得了韘,在曹操、袁绍晃了晃。
曹操咳嗽一声,笑道:“操虽出身宦家,可向来是爱惜百姓,心忧天下的。如今天下之害,宦官也!而操,与宦官势不两立!如此,还不能证明我心忧天下吗?”
听到曹操这番言语,一旁的袁术忍不住在心中暗骂这曹阿瞒当真无耻。
他却全然忘了方才他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事。
刘弘听到曹操这番言语,也是在心中忍不住感嘆,果然不愧是你啊,曹阿瞒!
刘弘取出一枚韘,拋给曹操。
曹操將韘戴在手上,去袁绍面前晃了一圈。
先后被晃了三次,袁绍大怒。
只是,他终究不是无耻的袁术与曹操!
他袁绍,是个要脸的人!
刘弘摇了摇头,死要面子活受罪,袁绍这种人,总是要因此吃亏的。
憋了半晌,袁绍冷哼一声,说道:“刘世叔,时至今日,我依旧能与他们这两个无耻之人同进退,难道还不能说明我心胸宽广,心忧天下吗!”
刘弘大笑,其他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刘弘挨个拍了拍三人的肩膀,笑道:“前路漫漫,人心易变,唯愿汝等之心,能如这铜韘般坚固。愿他日,汝等勿忘今日之言!”
三人抱拳应诺!
……
很多年后,当那场翻天覆地的乱世风云最终止熄,人们记得的,只是那些豪杰们在乱世之中拔剑相向,浴血廝杀!
直到一个史官閒来无事,在新朝专门收录史册的角落里,扫去重重灰烬,找到了一本记录灵帝年间故事的册子。
那上面,留下了一段日后被后世史家称为“洛阳之盟”的、耐人寻味的记载。
原来那些乱世之中的豪杰们,也曾是少年!也曾勾肩搭背,浪荡在洛阳城中!
而撰写此册之人,落款之处,只有无名二字。
不过,前有划痕。
隱约,能看出是一个刘字!
他站在门外,並未立刻入內,而是目光扫过屋內四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书上说的,终究不如亲眼所见。
观察片刻后,他对四人的性情有了些了解。
毕竟,人在酒醉之时,最是容易露出真性情。
袁绍虽因衣衫被荆棘刮破而略显狼狈,但其人风姿俊朗,坐姿始终端正,眉宇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言谈间也显思虑。
刘弘暗暗点头,日后的天下楷模,果然不负其名!
袁术酒意最酣,拍桌大笑,言语无忌,神態骄纵。只是其虽恃气而行,言谈之间,却也有雄豪之態!
在刘弘看来,若是袁术不是出身在袁家,那日后做个纵横天下之间,像是郭解那般的豪侠,倒也是不错的。
曹操虽也带酒意,但眼神清亮,谈笑风生间掌控著席间气氛。好笑语,不拘小节,能得人。
刘弘的目光在曹操身上驻留了片刻,隨后迈步走入酒庐。
他面带微笑:“阿备,让为父好找。原来在此与几位好友欢聚。”
刘备连忙起身:“父亲!”
袁绍、曹操、袁术见是长辈,也收敛了些,起身见礼。
在刘弘到来之前,刘备已经讲过些他们父子二人在臥虎庄时的趣事。
袁绍三人虽然出身富贵,也性情骄傲,可对刘弘这个白手起家的汉室宗亲,还是颇为尊敬的。
毕竟,他们三人暗自揣度,若是將他们放在刘弘的位置上,绝不会比刘弘做的更好。
面对三人的见礼,刘弘倒是颇为受用。
毕竟,对面三人,一个是河北霸主,一个是死后追封的皇帝,一个是自己称的皇帝。
四捨五入,也勉强可以算是一个皇帝了!
刘弘摆摆手:“不必多礼。少年人正当如此意气飞扬。只是……”
刘弘话锋一转,看向几人,故作神秘道,“我方才想起,尚有件『大事』未办,正要与阿备同去,所以特来寻他。”
“大事?”曹操反应最快,眼中兴趣盎然,“不知刘世叔所言何事?可需小侄等效劳?”
袁术也凑上前:“对对!刘世叔,是何大事?带上我们一起去瞧瞧!”
袁绍虽未明言,但眼神也流露出好奇。
刘弘笑道:“此事倒也算不得什么秘事,只是有趣的紧,既然你们三个有兴致,同去无妨。”
……
刘弘带著四个少年,七拐八绕,来到城南一家不起眼的铁匠铺。
炉火熊熊,叮噹之声不绝於耳。
刘弘对铁匠笑道:“老师傅,之前我曾令人送来图样,我那韘可打製成了?”
所谓韘,也就是射箭时要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
铁匠应了一声,“正在打制,不过您要的图案可是少见的很。”
刘弘笑了笑,没言语。
四人组闻言越发好奇。
不多时,铁匠便从炉中钳出八枚烧红的铜韘,放在铁砧上,熟练地用小锤敲打塑形。待冷却后,又进行精细打磨。最终,八枚形制古朴、內圈光滑、外圈刻有清晰图案的韘呈现在眾人面前。
袁绍、曹操、袁术好奇地拿起韘细看。
只见韘的外圈上,赫然刻著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奇特图案:交叉的镰刀与利剑!
“刘世叔,此乃何意?”曹操把玩著韘,率先发问。
“镰刀,”刘弘指向那弯曲的刀刃,“代表天下黎民百姓,躬耕陇亩,辛勤劳作。无百姓,便无天下!”
“利剑,”他又指向上面那厚重的利剑,“代表刚猛武力,护国安邦,斩奸除恶,维护秩序与公正!若是天下汹汹,那便攘邪安正!”
他环视四个少年,目光炯炯:“我做此韘,只是为让持韘之人铭记,对持镰刀之百姓,需怀仁心,体恤其疾苦;对需利剑斩除之邪恶,当持勇力,护卫其利益!此乃大丈夫立於天地间,不可或忘之责!”
说罢,他將其中一枚韘交给刘备,便要將其他七枚收起,“我这韘,日后是要赠给心怀天下的少年俊杰的。”
刘备將韘戴在手上,隨后在袁绍三人眼前一晃,看的三人眼圈发红。
袁术见状大怒,怒从心头起,高声道:“刘世叔说的忒也无理!阿备是世叔的亲子,是不是心忧天下之人,倒也无妨,总归是该他得一枚的。可俺们这三人之中,难道便没有心忧天下,足以得到这韘的人了吗!”
刘弘狭促一笑,“阿术此言有趣。你既如此说,定然是知道你们三人之中,谁是忧国忧民之人嘍?想来也是,你们三人常年在一起玩闹,定然是知道的。不过,阿术啊,你总不会说你们三人都是心忧天下之人吧?若是如此,就显得有些太没有诚意了!”
袁术一愣,他原本確实打算如此说。
思索片刻之后,袁术左右环顾,最后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他看向刘弘,郑重道:“俺定然是忧国忧民的!至於旁人,还是要他们自己来说!”
刘弘大笑,將手中的韘给了他一个。
袁术得了韘,在曹操、袁绍晃了晃。
曹操咳嗽一声,笑道:“操虽出身宦家,可向来是爱惜百姓,心忧天下的。如今天下之害,宦官也!而操,与宦官势不两立!如此,还不能证明我心忧天下吗?”
听到曹操这番言语,一旁的袁术忍不住在心中暗骂这曹阿瞒当真无耻。
他却全然忘了方才他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事。
刘弘听到曹操这番言语,也是在心中忍不住感嘆,果然不愧是你啊,曹阿瞒!
刘弘取出一枚韘,拋给曹操。
曹操將韘戴在手上,去袁绍面前晃了一圈。
先后被晃了三次,袁绍大怒。
只是,他终究不是无耻的袁术与曹操!
他袁绍,是个要脸的人!
刘弘摇了摇头,死要面子活受罪,袁绍这种人,总是要因此吃亏的。
憋了半晌,袁绍冷哼一声,说道:“刘世叔,时至今日,我依旧能与他们这两个无耻之人同进退,难道还不能说明我心胸宽广,心忧天下吗!”
刘弘大笑,其他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刘弘挨个拍了拍三人的肩膀,笑道:“前路漫漫,人心易变,唯愿汝等之心,能如这铜韘般坚固。愿他日,汝等勿忘今日之言!”
三人抱拳应诺!
……
很多年后,当那场翻天覆地的乱世风云最终止熄,人们记得的,只是那些豪杰们在乱世之中拔剑相向,浴血廝杀!
直到一个史官閒来无事,在新朝专门收录史册的角落里,扫去重重灰烬,找到了一本记录灵帝年间故事的册子。
那上面,留下了一段日后被后世史家称为“洛阳之盟”的、耐人寻味的记载。
原来那些乱世之中的豪杰们,也曾是少年!也曾勾肩搭背,浪荡在洛阳城中!
而撰写此册之人,落款之处,只有无名二字。
不过,前有划痕。
隱约,能看出是一个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