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陈永福
第89章 陈永福
山西,太原府。
原大明河南总兵,现大顺权將军、文水伯陈永福,忧心忡忡的在城头巡视。
开封之战,陈永福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可李自成不计前嫌,折箭为誓,使得陈永福大为感动,遂诚心归服。
谁料想,本来应该是拿著开国剧本的大顺,竟然遇到了大清,而后就是一败涂地。
退出北直隶的李自成,隨即对山西一带的防务做了部署。
大同一带,由制將军张天琳镇守。
潞安一带,由平南伯刘忠镇守。
太原一带,由权將军文水伯陈永福、节度使韩文銓、巡按李若星等人驻守。
此外,为了加强山西的防务,李自成又留下右营制將军绵侯袁宗第领兵万人屯驻临汾掛甲庄。
河南北部卫辉府一带,则布置了刘汝魁、陈德、王进才等部驻守。
李自成本人,则返回西安统筹全局,休养生息,並令田见秀、高一功、赵光远分驻西安、绥德、汉中,积蓄力量,以备下一次出关作战。
与此同时,李自成还加紧了反攻的其他准备工作,在平阳府属各县派征钢、布、翎毛等军用物资:在泽州、潞安打造甲冑。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为了避免再遇到北直隶时明朝士绅反正的不利局面,李自成下令把河南、山西一带的官僚士绅强行迁往陕西安置。
包括部分河南地区的士绅,也被驻於河南的闯军將领刘汝魁,强行押往陕西。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李自成在握有兵权的明朝降將身边安排顺军老將监视,並下令將部分降將的子侄送往西安恩养,以作人质。
李自成的部署,看似天衣无缝,实则却並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先是姜壤杀张天琳,叛顺降清。
后有唐通在府谷突袭李过,奉地降清。
如此,整个山西北部便全部落入清军之手,兵锋直指太原。
陈永福作为太原守將,也是闯军中为数不多善守的將领,压力山大。
“文水伯。”节度使韩文銓走上城头。
“按照您的军令,太原城外关的房屋已经全部拆除了,太原周边的士绅也已经派人缉拿,尽数送往陕西。”
“关押的明朝宗室,男女老少有千多,您看,该怎么处置?“
陈永福双手压在城墙上,眺望远方,良久,才说道:
“都杀了吧。”
韩銓愣,“男老少千多,都杀了?”
“都杀了吧。”陈永福情绪复杂的又重复一遍。
“大明朝立国三百年,积威已深,难免不会有人推出明朝的宗室来反抗我大顺。””还是都杀了吧,以绝后患。”
韩文銓:“属下遵命。”
“爹。”陈永福的儿子陈德这时也走上城头,见韩文銓在场,当即又改了口,“文水伯。”
本就想要离去的韩文銓隨即加快了脚步,城头上只留下陈家父子。
陈永福狠狠瞪了陈德一眼,“说了多少次,在军中要称呼官职,你怎么就是记不住!”
陈德挠挠头,“爹,不是,文水伯,属下这不也是有紧急军情稟报,情急之下,这才说错了。”
“行了,有什么军情,直接说。”
“文水伯,据说探马来报,驻守潞安的平南伯刘忠,见建奴势大,弃城而逃了。”
“现在整个,怕是只剩下太原这座城了。”
陈永福再次沉默,“我运即国运。”
“若是太原守不住,整个就都完了。”
“山西失守,陕西,怕是难矣。”
陈德思开始活动起来,“爹,那咱们?”
“整军备战,死守太原。”陈永福说的斩钉截铁。
陈德將后面的话咽回肚子,“是。”
忻州。
清军驻地。
大帐中,三人分主次而坐。
上位者,乃是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
居左者乃是投靠清军的得以承袭爵位的恭顺侯吴惟华。
居右者乃是姜瓖。
“此次同得以平定,姜总镇居功至伟。”
“待此战结束,我一定上书摄政王,重重的奖赏姜总镇。”
叶虽是女真人,可汉话说的还算流利。
姜瓖听的有些蹩脚,但也能听得明白。
“不敢,不敢。”姜壤谦虚起来。
“朱明无道,失国於贼。闯贼暴虐,先天无德。”
“自古以来,大位皆是有德者居之。放眼天下,有德者,当属我大清皇帝陛下。”
“姜某只恨自己早年污了双眼,以至於为朱明效力,为闯贼执凳。幸得苍天有眼,我大清入鼎燕京。姜某这才得以迷途知返,弃暗投明,为大清效力。“
先是大明朝的总兵,后是大顺朝的总兵,如今是大清朝的总兵。
不到一年的功夫,姜壤完美的转换了三个身份,三个不同政权的身份。
而转换身份的敲门砖,正是背叛。
恭顺侯吴惟华笑道:“常道,良禽择而棲。”
“朱明腐朽,闯贼无道,天命归清。”
“姜总镇顺应天命,效力於清,后世史书中,必然是一桩美谈。”
姜瓖识时务者为俊杰,吴惟华何尝不是识时务的俊杰。
作为末代恭顺侯吴惟英的弟弟,吴惟华若不是如此的识时务,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袞,为何会让他承袭恭顺侯爵位,招抚山西。
“哈哈。”叶臣大笑起来。
“二位说的不错,天命归我大清。”
“明廷败退江南,苟延残喘。”
“闯贼败退山西,亦是苟延残喘。”
“如今整个山西,除了太原还在苟延残喘之外,別的地方,我大清皆已平定。”
姜瓖听著,忍不住腹誹道:这个叶臣有点文化,但不多。
拢共就三句话,愣是用了三个苟延残喘,估摸著是刚学会一个词就照死里用。
“姜总镇,你相对熟悉闯贼的情况,你觉得,太原的城防情况,会是如何?”
姜瓖回道:“据我所知,太原的守將名为陈永福,原来是明廷的河南总兵。”
“投降闯贼后,被李自成封为文伯,授权將军,镇守太原。”
说到陈永福,姜瓖心里就带著一股气。
陈永福是迫於无奈,这才投降的李自成,结果李自成封了他一个伯爵。
而自己是主动投降的,李自成还想杀了自己,虽然被人劝住没真的动手,可最后也不过是给了一个总兵。
越想姜瓖是越气。
你李自成在寧武关都被周遇吉打自闭了,要不是我姜瓖主动遣人去送书,主动投降,你李自成有没有那个胆子东进还不好说呢。
稍微一愣神,姜瓖接著说:“据我所知,太原的守军,不过一万多人。”
“陈永福本,善守。当初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就是陈永福带人守城。”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了。”
叶臣点点头,姜瓖说的,和他掌握的情况差不多。
“陈永福善守,那是因为没有碰到我清铁骑。”
“今我们暂做休息,明天亮就出发。”
“打到太原府,活捉陈永福!”
>
山西,太原府。
原大明河南总兵,现大顺权將军、文水伯陈永福,忧心忡忡的在城头巡视。
开封之战,陈永福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可李自成不计前嫌,折箭为誓,使得陈永福大为感动,遂诚心归服。
谁料想,本来应该是拿著开国剧本的大顺,竟然遇到了大清,而后就是一败涂地。
退出北直隶的李自成,隨即对山西一带的防务做了部署。
大同一带,由制將军张天琳镇守。
潞安一带,由平南伯刘忠镇守。
太原一带,由权將军文水伯陈永福、节度使韩文銓、巡按李若星等人驻守。
此外,为了加强山西的防务,李自成又留下右营制將军绵侯袁宗第领兵万人屯驻临汾掛甲庄。
河南北部卫辉府一带,则布置了刘汝魁、陈德、王进才等部驻守。
李自成本人,则返回西安统筹全局,休养生息,並令田见秀、高一功、赵光远分驻西安、绥德、汉中,积蓄力量,以备下一次出关作战。
与此同时,李自成还加紧了反攻的其他准备工作,在平阳府属各县派征钢、布、翎毛等军用物资:在泽州、潞安打造甲冑。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为了避免再遇到北直隶时明朝士绅反正的不利局面,李自成下令把河南、山西一带的官僚士绅强行迁往陕西安置。
包括部分河南地区的士绅,也被驻於河南的闯军將领刘汝魁,强行押往陕西。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李自成在握有兵权的明朝降將身边安排顺军老將监视,並下令將部分降將的子侄送往西安恩养,以作人质。
李自成的部署,看似天衣无缝,实则却並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先是姜壤杀张天琳,叛顺降清。
后有唐通在府谷突袭李过,奉地降清。
如此,整个山西北部便全部落入清军之手,兵锋直指太原。
陈永福作为太原守將,也是闯军中为数不多善守的將领,压力山大。
“文水伯。”节度使韩文銓走上城头。
“按照您的军令,太原城外关的房屋已经全部拆除了,太原周边的士绅也已经派人缉拿,尽数送往陕西。”
“关押的明朝宗室,男女老少有千多,您看,该怎么处置?“
陈永福双手压在城墙上,眺望远方,良久,才说道:
“都杀了吧。”
韩銓愣,“男老少千多,都杀了?”
“都杀了吧。”陈永福情绪复杂的又重复一遍。
“大明朝立国三百年,积威已深,难免不会有人推出明朝的宗室来反抗我大顺。””还是都杀了吧,以绝后患。”
韩文銓:“属下遵命。”
“爹。”陈永福的儿子陈德这时也走上城头,见韩文銓在场,当即又改了口,“文水伯。”
本就想要离去的韩文銓隨即加快了脚步,城头上只留下陈家父子。
陈永福狠狠瞪了陈德一眼,“说了多少次,在军中要称呼官职,你怎么就是记不住!”
陈德挠挠头,“爹,不是,文水伯,属下这不也是有紧急军情稟报,情急之下,这才说错了。”
“行了,有什么军情,直接说。”
“文水伯,据说探马来报,驻守潞安的平南伯刘忠,见建奴势大,弃城而逃了。”
“现在整个,怕是只剩下太原这座城了。”
陈永福再次沉默,“我运即国运。”
“若是太原守不住,整个就都完了。”
“山西失守,陕西,怕是难矣。”
陈德思开始活动起来,“爹,那咱们?”
“整军备战,死守太原。”陈永福说的斩钉截铁。
陈德將后面的话咽回肚子,“是。”
忻州。
清军驻地。
大帐中,三人分主次而坐。
上位者,乃是镶红旗固山额真叶臣。
居左者乃是投靠清军的得以承袭爵位的恭顺侯吴惟华。
居右者乃是姜瓖。
“此次同得以平定,姜总镇居功至伟。”
“待此战结束,我一定上书摄政王,重重的奖赏姜总镇。”
叶虽是女真人,可汉话说的还算流利。
姜瓖听的有些蹩脚,但也能听得明白。
“不敢,不敢。”姜壤谦虚起来。
“朱明无道,失国於贼。闯贼暴虐,先天无德。”
“自古以来,大位皆是有德者居之。放眼天下,有德者,当属我大清皇帝陛下。”
“姜某只恨自己早年污了双眼,以至於为朱明效力,为闯贼执凳。幸得苍天有眼,我大清入鼎燕京。姜某这才得以迷途知返,弃暗投明,为大清效力。“
先是大明朝的总兵,后是大顺朝的总兵,如今是大清朝的总兵。
不到一年的功夫,姜壤完美的转换了三个身份,三个不同政权的身份。
而转换身份的敲门砖,正是背叛。
恭顺侯吴惟华笑道:“常道,良禽择而棲。”
“朱明腐朽,闯贼无道,天命归清。”
“姜总镇顺应天命,效力於清,后世史书中,必然是一桩美谈。”
姜瓖识时务者为俊杰,吴惟华何尝不是识时务的俊杰。
作为末代恭顺侯吴惟英的弟弟,吴惟华若不是如此的识时务,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袞,为何会让他承袭恭顺侯爵位,招抚山西。
“哈哈。”叶臣大笑起来。
“二位说的不错,天命归我大清。”
“明廷败退江南,苟延残喘。”
“闯贼败退山西,亦是苟延残喘。”
“如今整个山西,除了太原还在苟延残喘之外,別的地方,我大清皆已平定。”
姜瓖听著,忍不住腹誹道:这个叶臣有点文化,但不多。
拢共就三句话,愣是用了三个苟延残喘,估摸著是刚学会一个词就照死里用。
“姜总镇,你相对熟悉闯贼的情况,你觉得,太原的城防情况,会是如何?”
姜瓖回道:“据我所知,太原的守將名为陈永福,原来是明廷的河南总兵。”
“投降闯贼后,被李自成封为文伯,授权將军,镇守太原。”
说到陈永福,姜瓖心里就带著一股气。
陈永福是迫於无奈,这才投降的李自成,结果李自成封了他一个伯爵。
而自己是主动投降的,李自成还想杀了自己,虽然被人劝住没真的动手,可最后也不过是给了一个总兵。
越想姜瓖是越气。
你李自成在寧武关都被周遇吉打自闭了,要不是我姜瓖主动遣人去送书,主动投降,你李自成有没有那个胆子东进还不好说呢。
稍微一愣神,姜瓖接著说:“据我所知,太原的守军,不过一万多人。”
“陈永福本,善守。当初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就是陈永福带人守城。”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了。”
叶臣点点头,姜瓖说的,和他掌握的情况差不多。
“陈永福善守,那是因为没有碰到我清铁骑。”
“今我们暂做休息,明天亮就出发。”
“打到太原府,活捉陈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