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毒地雷
第87章 毒地雷
麦杆已然变枯黄,毫无水分,这是熟过头了。
崇禎十五、十六年,建奴蹂躪北直隶、山东。接著,又是瘟疫。再接著,闯军打了过来。再再再接著,建奴又打了过来。
短短两年的功夫,这里的百姓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由於瘟疫、战乱等因素的影响,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大片田地拋荒。
连命都保不住了,谁还管得了田。
麦田无人管理,以至於杂草丛生,“草盛豆苗稀”。
大批战马进入麦田,肆无忌惮的践踏著。
也就是田地拋荒无人管理,不然,任哪个老农见了此等惨状,定是会红了眼眶。
清军战马踩在麦田里,很快。
砰!砰砰!砰砰砰!
熟悉的爆炸声再次响起。
又有人享受了升空之旅,领取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吁~吁~”觉罗巴哈纳猛地勒住战马。
麦田里,竞然也埋了地雷。
山东总兵邱磊,是山东人,但他在辽东混跡多年,十分清楚清军的做事方式。
官道上布满地雷,清军不敢走。
东边的树林,清军骑兵不会进。
那就只能走西边的麦田了。
能够支持军队行军的道路,其实是有限的。
萨尔滸之战明军为什么要分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交通问题。
没有哪条道可以容纳数万军队同时行军,客观因素使得明军不得不分兵。
掌握道路交通情况的明军做了预判,除却这条官道之外,周边道路皆是泥泞不堪的小路,並不適合行军。
如果清军不想费时绕路的话,就只能选择走麦田。
这里的麦田,小部分是德州卫的军田,大部分是百姓的民田。
可对於邱磊来说,什么军田、民田,都一样。
莫说田地已经被拋荒,就是有人打理,邱磊也是毫不在乎。
邱磊的部队,向来是把军纪当作军妓。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存在的事。
不受冻,邱磊都想拆屋。
不挨饿,邱磊都想掳掠。
更何况是现在这种玩命的时候。
朱慈烺经营江北,重点是在山东、河南二省。
河南如今是军阀混战的局面,谁也顾不上谁,暂时保持著一种混乱的和平。
山东则不然。
隨著进犯江淮的董学礼千余人被歼灭,驻扎运河两岸的白邦政部被李自成调走回防宣府,整个山东,只剩下了郭升率领的三千人。
自济寧一战取得胜利,郭升部的威胁解除,山东又重新纳入大明朝的统治之下。
为了將山东打造成江南的北部屏障,大量的物资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山东。
以现在山东明军的实力,还是以防御战为主。
邱磊就向兵部要了大量的地雷,以加强防御能力。
今天这齣地雷阵,觉罗巴哈纳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听著麦田里的爆炸声响起,王鰲永催马走到那两位固山额真的马旁。
“两位將军,今日天色太晚,不如暂且休息,到明日再战?”
石廷柱没有说话,看向觉罗巴哈纳。没有语言表述,但態度不言而喻。
觉罗巴哈纳十七岁从军,从小就是听著“后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捷报中成长起来的。
如今清军又成功入关,害怕是不可能的。
不过,眼下形势不明,觉罗巴哈纳倒也没有再固执己见。
“暂且撤退,找一个村子休整。”
“是。”清军说是撤退,但还並没有撤退,他们在等。
有小部分人下马,用绳子拴住尸体的一条腿,然后骑马拖走。
明军作战,以首级论功。
清军將战死同伴的尸体拖走,就是为了不让明军割去首级。
如果战事紧急,来不及栓尸体,那就自己人动手將战死者的首级割走。
总之,绝不能留给明军任何割取首级立功的机会。
虽然一直以来都流传著明军杀良冒功的传闻,殊不知,明代的首级核验制度有多么严格。
以文官对武將的严苛程度,割取一千个首级,能有五百个合格的就算烧高香。
如果战报中说斩首三百,就足矣说明这是一场不小的胜利。
努尔哈赤本就是明军出身,他对於明军的这一套,太过熟悉。
因此,在清军多是採用这种方式,来打击明军。
如今的情况就是,形势没有那么危急,清军便选择下马栓尸体,其余人在一旁等候,以防止有人趁乱突袭。
但形势真的没有那么危急吗?
正欲撤离的觉罗巴哈纳隱隱约约闻到一股味道,有点刺鼻。
他眉头一皱,从军多年的他,本能的感到不妙。
接著,就有清军士兵坠马倒下。
“这是毒地雷!”
明军的火器中,有很多都是带著毒的,用一个专业点的名词来讲,就是明朝版的生化武器。
比如,烂骨头油神炮、飞天神火毒龙枪、万胜神毒火屏风。
单听名字,就能猜到这种武器的效果。
和明军交战多年的觉罗巴哈纳当时就有了判断,地雷里藏著毒。
“先撤,来不及栓的尸体们直接用刀把首级割下来带。”
腾,天突然亮了。
倒不是太阳升起了,而是麦田里起火了。
枯黄的麦子本就乾燥,遇见些许火星就能著,更何况还是人为纵火。
四周火光冲天,金黄的麦浪伴隨著橘红的火焰蔓延开来。
毒烟慢慢散去,此时的觉罗巴哈纳也闻出了空气中瀰漫的味道。
是火油和烈酒。
“趁著势没有合拢,加速衝出去,尸体全部丟掉,首级也不要割了。”
久经沙场的觉罗巴哈纳迅速下达命令,十分果断,没有一丝迟疑。
能带走战死者的尸体就把尸体带走,如果来不及就带走战死者的尸体,就把首级带走,这是清军中的硬规定。
如果做不到,回去之后是要受责罚的。
听到觉罗巴哈纳下达拋弃首级的军令,清军眾人顿时打起精神,冒著火光四散冲离。
女真人都是骑马的,说冲,扬起马鞭,行动迅速。
汉军旗,多是步兵。
两条腿,跑不快。
情况危急,女真人当然也顾不得汉军旗。
麦田起火,成燎原之势,清军只能暂时退回官道。
嗖嗖嗖,清军刚衝出火圈,官道另一侧的树林中,射出密密麻麻的箭矢。
紧接著,山东总兵邱磊领麾下辽兵衝锋在前,甘肃镇总兵李棲凤、漕运副总兵徐大受领兵在后,从树林中衝杀而来。
麦田周边也有明军涌现。
整个山东的战兵,除却巡抚朱大典的標营之外,包括收编的郭升残部,全部压在了这里。
“贴近了打,贴近了打!”邱磊大喊著。
八旗兵长於骑射,其肉搏水平,並没有那么高明。
崇禎十六年清军攻打山东时,山东很多守城的生员都敢出城和八旗兵肉搏,而且战果不俗。
明军提前都得到了嘱咐,纷纷贴上前去,不给清军骑兵留出任何活动空间。
更重要的是,巡抚朱大典派人送来了银子,大批的银子。
有银子,明军的战斗力自然就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麦杆已然变枯黄,毫无水分,这是熟过头了。
崇禎十五、十六年,建奴蹂躪北直隶、山东。接著,又是瘟疫。再接著,闯军打了过来。再再再接著,建奴又打了过来。
短短两年的功夫,这里的百姓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由於瘟疫、战乱等因素的影响,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大片田地拋荒。
连命都保不住了,谁还管得了田。
麦田无人管理,以至於杂草丛生,“草盛豆苗稀”。
大批战马进入麦田,肆无忌惮的践踏著。
也就是田地拋荒无人管理,不然,任哪个老农见了此等惨状,定是会红了眼眶。
清军战马踩在麦田里,很快。
砰!砰砰!砰砰砰!
熟悉的爆炸声再次响起。
又有人享受了升空之旅,领取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吁~吁~”觉罗巴哈纳猛地勒住战马。
麦田里,竞然也埋了地雷。
山东总兵邱磊,是山东人,但他在辽东混跡多年,十分清楚清军的做事方式。
官道上布满地雷,清军不敢走。
东边的树林,清军骑兵不会进。
那就只能走西边的麦田了。
能够支持军队行军的道路,其实是有限的。
萨尔滸之战明军为什么要分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交通问题。
没有哪条道可以容纳数万军队同时行军,客观因素使得明军不得不分兵。
掌握道路交通情况的明军做了预判,除却这条官道之外,周边道路皆是泥泞不堪的小路,並不適合行军。
如果清军不想费时绕路的话,就只能选择走麦田。
这里的麦田,小部分是德州卫的军田,大部分是百姓的民田。
可对於邱磊来说,什么军田、民田,都一样。
莫说田地已经被拋荒,就是有人打理,邱磊也是毫不在乎。
邱磊的部队,向来是把军纪当作军妓。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存在的事。
不受冻,邱磊都想拆屋。
不挨饿,邱磊都想掳掠。
更何况是现在这种玩命的时候。
朱慈烺经营江北,重点是在山东、河南二省。
河南如今是军阀混战的局面,谁也顾不上谁,暂时保持著一种混乱的和平。
山东则不然。
隨著进犯江淮的董学礼千余人被歼灭,驻扎运河两岸的白邦政部被李自成调走回防宣府,整个山东,只剩下了郭升率领的三千人。
自济寧一战取得胜利,郭升部的威胁解除,山东又重新纳入大明朝的统治之下。
为了將山东打造成江南的北部屏障,大量的物资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山东。
以现在山东明军的实力,还是以防御战为主。
邱磊就向兵部要了大量的地雷,以加强防御能力。
今天这齣地雷阵,觉罗巴哈纳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听著麦田里的爆炸声响起,王鰲永催马走到那两位固山额真的马旁。
“两位將军,今日天色太晚,不如暂且休息,到明日再战?”
石廷柱没有说话,看向觉罗巴哈纳。没有语言表述,但態度不言而喻。
觉罗巴哈纳十七岁从军,从小就是听著“后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捷报中成长起来的。
如今清军又成功入关,害怕是不可能的。
不过,眼下形势不明,觉罗巴哈纳倒也没有再固执己见。
“暂且撤退,找一个村子休整。”
“是。”清军说是撤退,但还並没有撤退,他们在等。
有小部分人下马,用绳子拴住尸体的一条腿,然后骑马拖走。
明军作战,以首级论功。
清军將战死同伴的尸体拖走,就是为了不让明军割去首级。
如果战事紧急,来不及栓尸体,那就自己人动手將战死者的首级割走。
总之,绝不能留给明军任何割取首级立功的机会。
虽然一直以来都流传著明军杀良冒功的传闻,殊不知,明代的首级核验制度有多么严格。
以文官对武將的严苛程度,割取一千个首级,能有五百个合格的就算烧高香。
如果战报中说斩首三百,就足矣说明这是一场不小的胜利。
努尔哈赤本就是明军出身,他对於明军的这一套,太过熟悉。
因此,在清军多是採用这种方式,来打击明军。
如今的情况就是,形势没有那么危急,清军便选择下马栓尸体,其余人在一旁等候,以防止有人趁乱突袭。
但形势真的没有那么危急吗?
正欲撤离的觉罗巴哈纳隱隱约约闻到一股味道,有点刺鼻。
他眉头一皱,从军多年的他,本能的感到不妙。
接著,就有清军士兵坠马倒下。
“这是毒地雷!”
明军的火器中,有很多都是带著毒的,用一个专业点的名词来讲,就是明朝版的生化武器。
比如,烂骨头油神炮、飞天神火毒龙枪、万胜神毒火屏风。
单听名字,就能猜到这种武器的效果。
和明军交战多年的觉罗巴哈纳当时就有了判断,地雷里藏著毒。
“先撤,来不及栓的尸体们直接用刀把首级割下来带。”
腾,天突然亮了。
倒不是太阳升起了,而是麦田里起火了。
枯黄的麦子本就乾燥,遇见些许火星就能著,更何况还是人为纵火。
四周火光冲天,金黄的麦浪伴隨著橘红的火焰蔓延开来。
毒烟慢慢散去,此时的觉罗巴哈纳也闻出了空气中瀰漫的味道。
是火油和烈酒。
“趁著势没有合拢,加速衝出去,尸体全部丟掉,首级也不要割了。”
久经沙场的觉罗巴哈纳迅速下达命令,十分果断,没有一丝迟疑。
能带走战死者的尸体就把尸体带走,如果来不及就带走战死者的尸体,就把首级带走,这是清军中的硬规定。
如果做不到,回去之后是要受责罚的。
听到觉罗巴哈纳下达拋弃首级的军令,清军眾人顿时打起精神,冒著火光四散冲离。
女真人都是骑马的,说冲,扬起马鞭,行动迅速。
汉军旗,多是步兵。
两条腿,跑不快。
情况危急,女真人当然也顾不得汉军旗。
麦田起火,成燎原之势,清军只能暂时退回官道。
嗖嗖嗖,清军刚衝出火圈,官道另一侧的树林中,射出密密麻麻的箭矢。
紧接著,山东总兵邱磊领麾下辽兵衝锋在前,甘肃镇总兵李棲凤、漕运副总兵徐大受领兵在后,从树林中衝杀而来。
麦田周边也有明军涌现。
整个山东的战兵,除却巡抚朱大典的標营之外,包括收编的郭升残部,全部压在了这里。
“贴近了打,贴近了打!”邱磊大喊著。
八旗兵长於骑射,其肉搏水平,並没有那么高明。
崇禎十六年清军攻打山东时,山东很多守城的生员都敢出城和八旗兵肉搏,而且战果不俗。
明军提前都得到了嘱咐,纷纷贴上前去,不给清军骑兵留出任何活动空间。
更重要的是,巡抚朱大典派人送来了银子,大批的银子。
有银子,明军的战斗力自然就得到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