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凉国使臣进宫了
  萧逸开口想说的是,他也颇为欣赏楚瑶。这本是心里话,所以几乎不假思索,差点就吐出口,可话到嘴边,方觉不妥。
  要是从他口中说出欣赏楚瑶,许是会被皇伯伯发现端倪。
  虽然他心悦楚瑶,也已下定决心,今生非楚瑶不娶。
  可他清楚,现在不是对皇伯伯说这个的时机。於是,话锋一转,马上改口称欣赏楚家。
  “陛下,凉国使臣进宫了。很快就到前殿了。”
  “走,逸儿同皇伯伯一起去见见凉国二王子。倒是要瞧瞧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是。”
  大殿之上,群臣齐聚,北凉使者立於大殿正中。
  平宣帝面上隨和亲厚,不乏对远方客人的热情,两方礼貌寒暄。
  平宣帝也是头一次见这北凉二王子,他向来喜欢以貌取人。
  单从相貌来讲,他是不喜这二王子图耳。
  瘦瘦高高,看著不如其他凉国使臣强壮;两腮无肉,妥妥一张倒三角脸,加上一双狭长细眼,眼睛不大,眼底却泛著敏锐的精光。
  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人就长著狐狸相貌。
  图耳单手置於胸前,以北凉礼节再次行了一礼,语气不卑不亢道:
  “图耳受吾王委託,此番前来,实欲再添两国友谊。
  吾王有意扩大互市范围,增加牛羊、布匹、粮食、果蔬以及药品之交易种类与数量,这里是我凉国可以为大齐提供的商品,以及意欲增加的物品品类清单,望陛下过目。”
  高福连忙前去接过清单,呈在平宣帝面前。
  齐凉两国从前战事不断,自从多年前,北凉发兵大举进犯大齐。楚老將军带领数十万西北军打得北凉丟盔弃甲,狼狈撤军。
  西北军铁蹄一路向北,直逼北凉王城,引得北凉王室大惊,於是主张和谈,北凉向大齐赔偿白银、马匹、牛羊。
  大齐从皇室到百姓都不好战,尤其平宣帝本人崇尚平和之道,不喜兵戎相见。於是两国签订协议,互换质子,以保两国长久和平。
  是以此,两国多年来,虽偶有小矛盾,但大体来讲,也还算相安无事、互不侵扰。
  北凉盛產牛羊、马匹、草药,但缺乏粮食、果蔬、布匹,两国为互通有无,当初也是定下通商互市。
  只是如今多年过去了,原来定下的互市条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凉国贵族及百姓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果蔬、布匹。
  尤其是近年来,凉国贵族中流行大齐的绸缎,但绸缎並不在互市条款中。
  他们想要获得绸缎,只能通过民间黑市交易,价格高昂得紧。
  於是,北凉这才派遣二王子前来商洽增加互市內容一事。
  平宣帝垂眸过目,一一扫过清单所列。
  增加互市品类,不仅是北凉的需求,大齐同样也是早有此意。
  旁的不说,只北凉马匹一样,就是大齐迫切所需。
  大齐的马匹矮小,速度不快且不说,耐力更是不行,不耐饥寒,更是不能长途跋涉。
  如今,清单上,北凉良种马就增加两万匹,他如何不心动?
  平宣帝一脸笑意,看向图耳,笑道:“通商互市乃利国利民之事,既然贵国有此意,朕自当应允。著鸿臚寺儘快擬定新的互市条款,择吉日同使者签订,共谋两国繁荣。”
  “陛下圣明!”
  此事两国互有益处,图耳原也是不担心大齐皇帝会拒绝。他面上带著欣喜神色,再次行了一礼。
  隨后神色微凝,语气郑重:“另有一要事,图耳须向陛下稟告。
  贵国西北军统帅楚云龙,近日遣使私下拜见我凉国太子,言:欲使太子说服吾王,联我凉国,意在向我凉国借兵借马,助其谋反,篡夺皇位。
  楚云龙此乃谋反背主,用你们大齐的话说,该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我国太子极其痛恨此等背主之人,於是命图耳將楚云龙之密信呈於陛下。”
  图耳从袖中取出密信,双手託过头顶。
  大殿百官闻言,皆是一惊,目光无不错愕看向图耳手中密信。
  楚翔站在一列文官中,乍听到这样的消息,整个人都惊住了。说他父亲通敌谋反,简直无稽之谈,这怎么可能?!
  父亲最是忠君爱国,任何人都可能造反,唯独他父兄不可能。
  可那密信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要陷害楚家?
  他紧锁眉头看向图耳手中举著的信笺。
  就见一脸肃容的高福连忙取过密信,小心打开,呈在平宣帝面前。
  文武百官此刻皆是异常紧张,人人屏息凝气。
  整个殿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楚云龙勾结凉国意图造反,密信都呈在眼前了,按平宣帝脾气,定然要暴怒。
  眾人无不紧绷著神经,都在等待即將而来的拍案呵斥。
  谁知,平宣帝却出乎眾人意料,他面容平静如水,不改半分顏色,缓缓道:“此事朕知道了,多谢贵国太子和使者。”
  图耳微微抬首,观平宣帝面色,心中疑竇顿起。
  大齐皇帝不信他的话?还是信上哪里不对,让他瞧出端倪?
  怎的得知镇守边关的大將意欲夺权谋反,堂堂天子竟如无事人一般,毫无反应。
  图耳皱眉。
  父王命他出使大齐,增加互市內容,增加两国友情。他本是不乐意的。
  太子哥哥深得父王信赖,又在族中颇有威信。不搅浑局面,他这个不受重视的二王子是没有机会站在人前的。
  只有战爭或者乱起来,他才有机会领兵作战,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將太子比下去。
  他深知,北凉並不畏惧大齐,而是畏惧西北楚家军。
  楚家父兄在西北一日,北凉就不敢南下进犯。
  可若是如肃亲王两位公子所言,此事一成,將由他们二人接手西北军。军中突然换將,军心定然要散。
  这时,他只要稍微搞些动作,就能煽动凉国军民南下进犯。
  用大齐皇帝之手杀了楚云龙,就算杀不了,罢黜他的官职也是好的。那对他、对北凉简直百利无一害。
  虽说两国签订盟约,互不起战事。
  但是西北苦寒,凉国缺少大齐的肥田沃土,更是粮食匱乏、物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