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丰收
  “秀兰!最后一批,盯紧质量!一条都不能松!”陈默喊道。
  “放心!”李秀兰远远地应了一声。
  第二天清晨,当启明星还掛在天际,启明新工坊的灯火却已通明。
  隨著李秀兰將最后一条蝴蝶扣pu錶带放入包装盒,贴上“启明牌”商標,盖上盒盖。
  “第2000条!合格!封箱!”
  整整二十个印著“启明牌”商標的硬纸箱,被码放在借来的带篷的货运三轮车上,綑扎得结结实实。
  王卫国对陈默和李秀兰道:“小陈,秀兰,家里交给你们!我押车去省城!保证准时、安全送到!”
  陈默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秀兰將厚厚一叠签收单据和一份详细的货物清单,仔细地塞进王卫国內衣口袋:“卫国哥,路上小心!单据收好!”
  三轮车在晨曦中启动,引擎发出突突的声响,载著启明的心血和希望,衝破县城的薄雾,驶向通往省城的公路。
  省城,第一百货公司仓库。
  巨大的库房高耸,穿著蓝色工装的仓库管理员拿著单据,看著眼前这辆来自小县城的三轮车和堆得满满的纸箱。脸上带著一丝轻慢。
  “临江县启明小组?就这些?”管理员用笔敲了敲单据。
  王卫国递上单据和清单:“同志,麻烦您验收。两千条蝴蝶扣pu錶带,按订单要求,提前两天送达。每箱一百条,一共二十箱。请过目。”
  管理员撇撇嘴,隨手打开一个纸箱。
  当他看到里面用包装纸仔细卷好、码放整齐的錶带,特別是盒盖上那个醒目的“启明牌”红字商標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拿起一条錶带,入手感觉扎实,pu革质感不错。
  他下意识地按动蝴蝶扣,“咔噠!”
  开合顺滑,锁扣有力!
  他又隨机抽查了几条,甚至用指甲用力颳了刮pu革表面,又反覆弯折錶带连接处,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包装的用心,商標的醒目,產品的质量,都远超他对一个小县城作坊的预期。
  “嘖…行吧,东西…还行。”管理员的態度明显缓和了不少,在单据上签了字,“搬进去吧!放三號库区丙排!”
  当王卫国看著最后一箱货物被搬进巨大的仓库,悬著的心才彻底落下。
  他掏出陈默给他准备的几包“大前门”香菸,塞给仓库管理员和帮忙的工人:“师傅们辛苦了!抽根烟。”
  回程的路上,王卫国的心情无比轻鬆。
  启明的名字,在省城百货系统,这次是真的扎下根了!
  两天后。
  省城百货的货款结算单,被王卫国交到陈默手中。
  由於这次錶带工艺更加复杂,因此报价更高。
  2000条錶带,价格达到了惊人的4000元!
  扣除所有成本,启明净利——两千六百七十八元五角四分!
  这个数字,如同一颗震撼弹!
  两千多块!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不过三四十元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令人头晕目眩的巨款!
  新招的四位女工和老班底全都围拢在陈默前,目光灼灼地盯著那张结算单。
  “两…两千六百多块?!”赵铁柱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反覆揉著自己的眼睛,仿佛不敢相信上面的数字。
  王卫国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著那个最终的数字,脸上肌肉抽动,喉咙滚动了一下。
  李秀兰拿著算盘,噼里啪啦地又覆核了一遍,抬起头时,如释重负:
  “没错!扣除了所有原料费、运费就是这么多!”
  新来的女工们更是激动得互相攥著手,刘爱琴喃喃道:“俺滴娘咧…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陈默环视著这一张张熟悉或还带著些许陌生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
  从倒卖鸡蛋青菜起步,到如今手握数千元利润,启明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汗水与付出!
  他拿起那份他早已准备好的分配方案:
  “钱,怎么分?我陈默说话算话!计件工资一分不少,该发的奖金马上发!除此之外,这笔利润,我提议这样用!”
  “第一,扩大再生產!我们再招三名手脚麻利、肯吃苦的女工!添置两台新的工业缝纫机,爭取是电动的!还要买一批更趁手、更专业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更好的傢伙事,我们才能接更大、更赚钱的订单!”
  “第二,预留品牌发展基金!拿出五百块,专款专用!以后我们『启明牌』的商標要更规范、更醒目!包装要升级!甚至…以后我们自己设计產品!不能总给別人做嫁衣!”
  “第三,论功行赏!王卫国、李秀兰、赵铁柱!你们三个是启明的顶樑柱!卫国哥押运保障、设备维护,劳苦功高!秀兰总揽技术质检!铁柱信息採购救火,腿脚最勤快!你们三人,每人额外奖励两百元!”
  “王大娘、孙婶!你们是技术骨干,带新人尽心尽力,每人奖励一百元!”
  “张红、吴小芳!你们作为新人里的佼佼者,上手快,產量高质量稳,每人奖励八十元!”
  “刘爱琴、王翠!你们踏实肯干,进步明显,每人奖励五十元!”
  “所有参与本次订单的临时帮忙人员,每人额外发二十元辛苦费!”
  “剩下的钱,作为启明的发展储备金,用於房租、原料周转和应对突发情况!”
  方案宣布完毕,工坊里一片寂静,隨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两百块?!我的老天爷!”赵铁柱手都在抖,脸上是狂喜和难以置信,“默哥…这…这也太多了!”
  “这是你应得的!”陈默笑道,“没有你那些野路子,原料都供不上!”
  赵铁柱突然蹦出一句:“默哥!我…我想拿这钱去学开车!开大卡车那种!我打听过了,县运输队有培训班,学费不便宜,但学出来,司机可是金饭碗!”
  陈默一愣,隨即大笑,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好小子!有想法!学!必须学!这是好事!金饭碗也是给有本事的人端的!学车对我们以后的运输大有帮助!钱不够,启明给你垫!”
  李秀兰拿著属於自己的两百元奖金,还有作为技术负责人那份不菲的月工资,心中百感交集。
  这笔钱,沉甸甸的。
  晚上回到家,当她把厚厚一沓钱放在父母面前时,那个总是唉声嘆气、觉得女儿“没出息”的父亲,第一次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著说不出话。母亲更是红了眼眶。
  “爸,妈,这是我凭自己本事挣的。在启明,我能养活自己,还能干一番事业。嫁人的事,以后再说吧。”
  家里压抑的气氛,第一次因为女儿的能力和收入,而出现了真正的缓和。
  王卫国则最为沉稳。
  他仔细地將两百元奖金和自己的工资收好,盘算著请人翻修家里的老房子。
  那房子太旧了,他要用这笔钱,让操劳了一辈子的老娘住得暖和些,舒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