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委任范閒「改稻为药」
第154章 委任范閒“改稻为药”
“不久前朕和司南伯林相商议,开闢西南地区山林,在西南地区修建官道,將山路开通,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嘉靖看著范閒,轻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想让微臣去西南地区负责开山修路?”范閒神色微惊,现在这种生產力下,
开山修路可不是件容易事。
嘉靖看出范閒心思,明白这是个苦差事,朗声继续说道:“如今不论是国库还是內库,每年收益已经到了极限,最近几年都没有增加新收入。
朕思来想去,前段时间让人在京都成立丹枢院,炼製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售卖,最近看来营收可观。
只是炼製丹药需要大量珍稀药材,以往药材都是西南山地的药农进山採药,要是开闢出进入西南山地的官道,就能在西南山地开闢药田。
大量稻农可以转化为药农,种植丹枢院需要的各类药材。
如此一来,稻农改种收益更高的药草变为药农,既解决了西南山地稻农种粮收益低,又解决了丹枢院缺少大量珍贵药材的问题。”
“改稻为药??”范閒念头涌动,这四个字脱口而出。
他太熟悉不过,陛下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前世自己在影视作品看到过,不过影视作品里描述的是改稻为桑的事情。
范閒没想到,自己以前在影视剧里看过的桥段,竟然被自己在现实中遇到了。
事情最弔诡的还在於,当时影视剧描写的就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事情,现在让自己办这件事的人,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嘉靖皇帝。
“陛下按道理来说,这件事可行。”范閒思索片刻,言语中赞同嘉靖和林相,自己老爹的想法。
他在前世,生產力极大进步的工业社会看到过,一些山地没有平原,农民种植粮食的收益太低,当地会引导山民种植高附加值作物,药材就是其中一项。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的確能提高山民收益,可是前提在於,后世处於工业社会,生產力极大提高,不要太多农民种粮食。
很多时候可以在全球进口粮食,这些不適宜种植粮食的地区,就可以因地制宜,种植適合当地气候的高价值经济作物。
外加上工业化进步,让基础建设公路交通网络增加,长途冷链运输能力提高,让將全国各地的优势產业进行互补,山民们种植经济作物,不用担心没有销路。
可哪怕是在后世这种高度工业化社会,山民种植高价值作物,有时候遇到市场变化,或者自然灾害,经济作物都有可能滯销,最后烂在地里,依靠卖茶小妹救救爷爷。
后世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经常会让当地官员亲自下场助农促销,或是採买当地农產品,提高农民销路。
不得不说这是个办法,范閒深知这个办法有一定成效,可是现在身处生產力不发达的古代,“改稻为药”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改稻为桑”一样的祸事。
心里有这个顾虑,他虽然赞同嘉靖的做法,还是出声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在实际操作上,还需要政令层层传达,最终导致变样。
原本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是政策走样,难免会成为害国害民的祸事。”
“听你这意思,你对这个事情有其他看法?”嘉靖目光警向范閒,笑著询问。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有几点隱忧。”范閒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
“改稻为药,恐怕会导致粮价波动,西南山地虽非產粮重地,但若是数十万农户同时改种药材,势必会导致当地粮食產量减少,要是遇到灾年,恐引发粮价飞涨,反伤民生。”
嘉靖微微頜首,目光注视范閒,说道:“说的不错,接著说。”
见到嘉靖没有反对,范閒心头安定,继续侃侃而谈:
“臣最忧虑的地方还在於,当地官吏藉此机会盘剥百姓,要是朝廷强令农户改种药材,某些囊吏可能会借著丈量田亩,评定药田品质的机会,上下其手,到时候良政反倒成为酷政,难免会令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听完范閒说话,嘉靖眉头舒展,忽然轻声笑道:“范閒你知道朝中这么多能臣干吏,朕为何偏偏选中你?”
还没等范閒回话,嘉靖紧接著继续说道:“因为朕能看得出来,你虽然是个混不吝的性格,但自身秉性並不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对寻常百姓的態度,和朝中,乃至京都,所有达官显贵们都不同,你將天下寻常百姓视作一样的人。”
“陛下谬讚!”范閒自嘲轻笑:“臣只是觉得,人不应该有三六九等之分,臣在一个时代,曾经看到过一位伟大的人,带领天下农民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后来那个世界的人们,儘管还有贫富差別,可是那位伟大的人说的话留了下来,他说人们从此站起来了,每个人都能当家作主,人人平等了。”
“你所言属实?真有那样一个时代?”嘉靖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他知道范閒是明朝往后的后世之人,说的应该是明朝以后的时代。
想到这里,嘉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你所说的时代里,曾经的大明可还存在?”
范閒无奈摇了摇头,向嘉靖沉声解释:“那个时代距离大明已经过去三百多年,期间有两个朝代都经歷过覆灭。”
“三百多年”嘉靖声音突然低沉,任谁听到自己曾经想要中兴的王朝,最终不可避免走上灭亡,心里难免有些感慨。
“这些都已是往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秦皇肇始,数千年间王朝兴衰覆灭数不胜数,大明又如何避免得了。”嘉靖站在房中喃喃自语,他想知道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眼神看了范閒一会儿,最终还是洒然一笑,自古以来世人最在乎生前身后名,可是不论骂名还是美誉,都免不了尘归尘土归土。
自己既然重活一世,在这个世界走上仙路,理应超凡脱俗,前尘往事莫再提起,让其都化作史海云烟吧!
“范閒!”收拾心情,嘉靖忽然话锋一转,声音低沉:“既然你明白此事关係重大,朕今日对你委以重任,希望你日后去西南地区执行政令时,牢记你今天说的话。
从今天起,朕特派你为西南巡察使,督察西南改稻为药诸多事宜,凡有不从政令,贪赃枉法者,总督以下皆可缉拿惩处。”
范閒难掩脸上惊讶,没想到嘉靖会授予他这等重任,要知道庆国一路总督是一品大员,总督以下皆可惩处,意味著自己暂时的职权,不低於二品官员。
“臣,定不负陛下所託!”范閒拱手行礼,对嘉靖的任命毕恭毕敬。
>
“不久前朕和司南伯林相商议,开闢西南地区山林,在西南地区修建官道,將山路开通,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嘉靖看著范閒,轻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想让微臣去西南地区负责开山修路?”范閒神色微惊,现在这种生產力下,
开山修路可不是件容易事。
嘉靖看出范閒心思,明白这是个苦差事,朗声继续说道:“如今不论是国库还是內库,每年收益已经到了极限,最近几年都没有增加新收入。
朕思来想去,前段时间让人在京都成立丹枢院,炼製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售卖,最近看来营收可观。
只是炼製丹药需要大量珍稀药材,以往药材都是西南山地的药农进山採药,要是开闢出进入西南山地的官道,就能在西南山地开闢药田。
大量稻农可以转化为药农,种植丹枢院需要的各类药材。
如此一来,稻农改种收益更高的药草变为药农,既解决了西南山地稻农种粮收益低,又解决了丹枢院缺少大量珍贵药材的问题。”
“改稻为药??”范閒念头涌动,这四个字脱口而出。
他太熟悉不过,陛下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前世自己在影视作品看到过,不过影视作品里描述的是改稻为桑的事情。
范閒没想到,自己以前在影视剧里看过的桥段,竟然被自己在现实中遇到了。
事情最弔诡的还在於,当时影视剧描写的就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事情,现在让自己办这件事的人,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嘉靖皇帝。
“陛下按道理来说,这件事可行。”范閒思索片刻,言语中赞同嘉靖和林相,自己老爹的想法。
他在前世,生產力极大进步的工业社会看到过,一些山地没有平原,农民种植粮食的收益太低,当地会引导山民种植高附加值作物,药材就是其中一项。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的確能提高山民收益,可是前提在於,后世处於工业社会,生產力极大提高,不要太多农民种粮食。
很多时候可以在全球进口粮食,这些不適宜种植粮食的地区,就可以因地制宜,种植適合当地气候的高价值经济作物。
外加上工业化进步,让基础建设公路交通网络增加,长途冷链运输能力提高,让將全国各地的优势產业进行互补,山民们种植经济作物,不用担心没有销路。
可哪怕是在后世这种高度工业化社会,山民种植高价值作物,有时候遇到市场变化,或者自然灾害,经济作物都有可能滯销,最后烂在地里,依靠卖茶小妹救救爷爷。
后世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经常会让当地官员亲自下场助农促销,或是採买当地农產品,提高农民销路。
不得不说这是个办法,范閒深知这个办法有一定成效,可是现在身处生產力不发达的古代,“改稻为药”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改稻为桑”一样的祸事。
心里有这个顾虑,他虽然赞同嘉靖的做法,还是出声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在实际操作上,还需要政令层层传达,最终导致变样。
原本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是政策走样,难免会成为害国害民的祸事。”
“听你这意思,你对这个事情有其他看法?”嘉靖目光警向范閒,笑著询问。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有几点隱忧。”范閒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
“改稻为药,恐怕会导致粮价波动,西南山地虽非產粮重地,但若是数十万农户同时改种药材,势必会导致当地粮食產量减少,要是遇到灾年,恐引发粮价飞涨,反伤民生。”
嘉靖微微頜首,目光注视范閒,说道:“说的不错,接著说。”
见到嘉靖没有反对,范閒心头安定,继续侃侃而谈:
“臣最忧虑的地方还在於,当地官吏藉此机会盘剥百姓,要是朝廷强令农户改种药材,某些囊吏可能会借著丈量田亩,评定药田品质的机会,上下其手,到时候良政反倒成为酷政,难免会令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听完范閒说话,嘉靖眉头舒展,忽然轻声笑道:“范閒你知道朝中这么多能臣干吏,朕为何偏偏选中你?”
还没等范閒回话,嘉靖紧接著继续说道:“因为朕能看得出来,你虽然是个混不吝的性格,但自身秉性並不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对寻常百姓的態度,和朝中,乃至京都,所有达官显贵们都不同,你將天下寻常百姓视作一样的人。”
“陛下谬讚!”范閒自嘲轻笑:“臣只是觉得,人不应该有三六九等之分,臣在一个时代,曾经看到过一位伟大的人,带领天下农民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后来那个世界的人们,儘管还有贫富差別,可是那位伟大的人说的话留了下来,他说人们从此站起来了,每个人都能当家作主,人人平等了。”
“你所言属实?真有那样一个时代?”嘉靖的兴趣被勾了起来,他知道范閒是明朝往后的后世之人,说的应该是明朝以后的时代。
想到这里,嘉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你所说的时代里,曾经的大明可还存在?”
范閒无奈摇了摇头,向嘉靖沉声解释:“那个时代距离大明已经过去三百多年,期间有两个朝代都经歷过覆灭。”
“三百多年”嘉靖声音突然低沉,任谁听到自己曾经想要中兴的王朝,最终不可避免走上灭亡,心里难免有些感慨。
“这些都已是往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秦皇肇始,数千年间王朝兴衰覆灭数不胜数,大明又如何避免得了。”嘉靖站在房中喃喃自语,他想知道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眼神看了范閒一会儿,最终还是洒然一笑,自古以来世人最在乎生前身后名,可是不论骂名还是美誉,都免不了尘归尘土归土。
自己既然重活一世,在这个世界走上仙路,理应超凡脱俗,前尘往事莫再提起,让其都化作史海云烟吧!
“范閒!”收拾心情,嘉靖忽然话锋一转,声音低沉:“既然你明白此事关係重大,朕今日对你委以重任,希望你日后去西南地区执行政令时,牢记你今天说的话。
从今天起,朕特派你为西南巡察使,督察西南改稻为药诸多事宜,凡有不从政令,贪赃枉法者,总督以下皆可缉拿惩处。”
范閒难掩脸上惊讶,没想到嘉靖会授予他这等重任,要知道庆国一路总督是一品大员,总督以下皆可惩处,意味著自己暂时的职权,不低於二品官员。
“臣,定不负陛下所託!”范閒拱手行礼,对嘉靖的任命毕恭毕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