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东夷城服软,贸易制裁见效
第132章 东夷城服软,贸易制裁见效
“號外,號外,重大消息,东夷城遣使抵达京都,即將进行贸易制裁商討会谈,东夷城经济服软,大庆经济蒸蒸日上——”
平静的京都清晨,大街小巷不断传来,卖报郎君沿街叫卖报纸的声音。
“记得这周的大庆周报已经刊发,还没到下周报纸刊售时间,今天怎么会有卖报郎君叫卖报纸的声音。”
“这你就草包了吧!今天发售的报纸叫號外,通常是有重大突发消息出现,提前刊印发售没有编號的报纸,这才叫做號外。”
茶摊上几个吃早茶的閒散汉子,没事坐在一起閒聊,他们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提前刊印的报纸,原来提前刊印没有编號的报纸,叫做號外啊。
“敢问兄台,为何会知晓號外这个词!”
茶摊上一个带著文士纶巾,手中摇著羽扇的白衣秀士嘬了一口茶沫,不紧不慢的解释:“此事说来话长,我二舅家的三姑奶奶的四表叔的连襟的侄女婿的乾儿子的同窗的岳母的远房表侄如今在负责审核刊印报纸的鉴查院八处当差。
几天前就收到了东夷城要来和谈贸易制裁的消息,这不就提前刊印號外,好叫京都百姓知晓我大庆威风。”
“怪不得,久仰久仰,兄台人脉甚广啊!
1
“不足掛齿,我们在此吃茶用餐,何不买份號外,看看东夷城前来和谈求饶的具体內容。”
“兄台说得有理,有茶无报,饮茶也无味呀!”
东夷城不堪忍受贸易制裁,前来和谈的消息,一大早成为京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类似茶摊上的情况在京都各处上演,百姓无不竭诚激动,期待和谈时候,大庆力挫东夷城的囂张气焰。
这时哪怕是京都最贫穷的东区掏粪工和乞弓,都因为大庆强大的国力感到自豪,当谈及大庆帝国的荣耀时,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启稟陛下,东夷城前来会谈的使团,已经到鸿臚寺客属落脚下榻,朝廷百官都想知道,咱们何时开展贸易会谈。”
仁寿宫精舍外,侯公公躬身站在门口,向房间里的嘉靖低声询问。
嘉靖还是老样子,坐在帷幕后的蒲团上闭目修炼,侯公公前来稟报的时候,他眼睛仍旧没有睁开,只用神识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你下去让鸿臚寺和户部做准备,从两部中挑选些头脑灵活的官吏,择日不如撞日,人手准备好以后,明日开始著手双方贸易会谈。”帷幕后传来嘉靖声音,悠悠在精舍里迴荡。
“是陛下!”侯公公领命,正准备离开,后面又传来声音。
嘉靖再次出声叮瞩:“切记让鸿臚寺和户部保证庆国利益,贸易会谈中的一切要务以庆国利益为先。”
“是,奴婢明白。”
恭敬听完嘉靖吩咐,侯公公赶紧去向户部和鸿臚寺下达嘉靖命令。
庆国年初对东夷城进行贸易制裁,最开始东夷城还负隅顽抗,认为凭藉自己天下第一港口的优势,能抵抗得住庆国的贸易制裁。
一年下来,事实证明东夷城终究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城邦,面对天下综合国力第一的庆国制裁,
失去庆国正当途径销售的珍贵货物,东夷城自己的经济也玩不转。
贸易制裁时间才一年,东夷城已经顶不住,城里十几万人的吃穿用度,都要从外界进口购买,
他们没有广阔腹地,无法承受大国对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制裁。
剑庐里的四顾剑和门下弟子也无可奈何,他们个体武功强劲,可在处理这些经济事务上,没有太大用处。
东夷城里的商盟掌柜们,镊於四顾剑的个人武力,表面不敢对剑庐有任何不满。
但这一年的经济制裁,让整个东夷城百姓怨声载道,十几万百姓的怨言,四顾剑和剑庐做不到充耳不闻。
四顾剑是大宗师不假,总不能让他这个大宗师跑到庆国,把剑架到庆帝的脖子上,让庆国放开对东夷城的贸易制裁吧!
庆国皇宫又不是没有大宗师,外面还有个游歷四方的大宗师叶流云,算起来庆国一明一暗有两位大宗师,他四顾剑还奈何不了庆帝。
上次四顾剑的贸然刺杀,已经让他明白,大宗师的个人武力,面对庆国的虎狼之师,没有多大用处。
何况庆国皇宫里还有一个洪四摩,上次试探性刺杀,让四顾剑肯定,洪四摩的確是大宗师,自已不可能对庆帝刺杀成功。
最终四顾剑无奈拉下面子,让自己的大弟子领著剑庐和东夷城商盟的人,向庆国递交贸易会谈文书,希望双方能在谈判桌上解决贸易爭端。
这才有东夷城使者,前往庆国京都,意欲在谈判桌上解决贸易制裁问题,无非是减少与北齐的贸易,东夷城並不觉得有多难,北齐又不是他们的最大贸易国。
实际上他们一直忌惮的庆国,才是东夷城的最大贸易国,之前冒著庆国制裁的风险,与北齐进行贸易,虽是本著有钱不赚是傻子的心理,为东夷城多开闢一个商贸线路。
附带著將大量先进的铁器、食盐、白等战略资源销往北齐和西胡,同时提高这两方势力的实力,意图在天下进行制衡,希望北齐和西胡能遏制住庆国统一天下的脚步。
现在庆国铁了心要把东夷城制裁到底,他们要是继续头铁,跟北齐和西胡大规模贸易,第一个要出乱子的恐怕就是东夷城。
东夷城为了自己生死存亡,率先出卖两个虚假盟友,贏得庆国对自己的贸易鬆绑,才是首当其衝的第一要义。
庆国这边反应很快,制裁东夷城主要目的,本就是为了让其放弃对北齐和西胡的大规模贸易,
让庆国接下来对北齐的战爭,有更多获胜的筹码。
免得自己在前面打北齐,东夷城在后面给北齐输送物资,打仗归根结底打的还是综合国力。
北齐军队比庆国弱一点儿,真在战场上以命相搏,庆国能够获胜,士卒的伤亡数量会增加不少。
庆国下一步对北齐的战爭策略,並不是一鼓作气將其灭国,或是打一场持久战。
仅仅是想侵占北齐边疆几座重要城池,顺便对天下其余诸侯国形成威,逐步蚕食北齐疆域。
这次的战略,充其量是一次惩戒式军事行动,並非持续时间长的战爭。
庆国的战略意图並不难猜,诸侯国之间的纷爭,大多数时间都是阳谋,大家都知道各自心里想什么。
东夷城自然不希望庆国用极小伤亡为代价,轻鬆蚕食北齐疆域,他想在背后通过大规模贸易,
货物援助的方式。
让北齐和庆国,打一场持续几年的大战爭,让天下两个最强大国,能够持续掉血,才是他们这些小诸侯国和城邦国家的目的。
庆国明白东夷城的战略目的,嘉靖自然不希望攻打北齐的时候,东夷城在背后搅风搅雨,早在一年前对东夷城实行贸易制裁。
东夷城如今终於顶不住,率先给庆国递交国书,希望双方能在谈判桌上將贸易制裁解决,嘉靖目的已经达成一半,另一半就看户部和鸿臚寺在谈判桌上的商。
侯公公领了嘉靖命令,让户部和鸿臚寺组织人手开展贸易会谈的时候,他也在用神识,观察庆国境內发生的事情。
前几日范閒受伤以后,范建和范閒在范府里的交谈,嘉靖已经了如指掌,他明白范建的心中想法,范閒未来能不能继承內库,他並不在乎。
修仙以后只要庆国国力增长,信仰愿力不断增加,嘉靖的修仙实力就能提升,至於內库由谁掌控,那就看谁更加听话。
他又不是之前的庆帝,自己只是占据庆帝的这具肉身,范閒是庆帝的血肉子嗣,跟他嘉靖在心理上又没有任何血缘关係。
尤其是嘉靖猜测,范閒应该也是穿越来的华夏人,范閒对自己肯定也没有所谓的父子感情。
大家的意识都是另一个个体,占据的只是这具有些血缘关係的肉身,两人本质上跟陌生人没有太大区別。
嘉靖在庆国沙盘上观察到,今天范建在范閒伤势痊癒后,第一时间带著范閒来户部任职,处理课司的大小事务。
这些事务以前都是內库在办,现在只是办事的主体变了,具体的处理方法,跟在內库的时候没有太大区別,范閒要是能將课司管理好,以后同样能管理內库。
沙盘中的户部堂官们正在处理政务,侯公公领著嘉靖口諭,让范建组织户部官吏,准备参加明天和东夷城的贸易会谈。
户部主管庆国经济商贸和税收,在贸易会谈上,对贸易的事情了解的比其它部门更加清楚,这次会谈才让户部和鸿臚寺一同参加。
嘉靖正在观察户部情况的时候,精舍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神识外放,清楚看到林婉儿居然穿著一身绸缎面料製作的,窄袖束腰劲装,腰间繫著鹅黄色丝絛,快步朝精舍走来。
前来的並非只有林婉儿一人。
还有穿著红黑束腰劲装,腰间碟带上悬著小巧匕首的叶灵儿,她脑袋后用一根缎带扎著高束马尾辫,跟著林婉儿一同向精舍走来。
“號外,號外,重大消息,东夷城遣使抵达京都,即將进行贸易制裁商討会谈,东夷城经济服软,大庆经济蒸蒸日上——”
平静的京都清晨,大街小巷不断传来,卖报郎君沿街叫卖报纸的声音。
“记得这周的大庆周报已经刊发,还没到下周报纸刊售时间,今天怎么会有卖报郎君叫卖报纸的声音。”
“这你就草包了吧!今天发售的报纸叫號外,通常是有重大突发消息出现,提前刊印发售没有编號的报纸,这才叫做號外。”
茶摊上几个吃早茶的閒散汉子,没事坐在一起閒聊,他们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提前刊印的报纸,原来提前刊印没有编號的报纸,叫做號外啊。
“敢问兄台,为何会知晓號外这个词!”
茶摊上一个带著文士纶巾,手中摇著羽扇的白衣秀士嘬了一口茶沫,不紧不慢的解释:“此事说来话长,我二舅家的三姑奶奶的四表叔的连襟的侄女婿的乾儿子的同窗的岳母的远房表侄如今在负责审核刊印报纸的鉴查院八处当差。
几天前就收到了东夷城要来和谈贸易制裁的消息,这不就提前刊印號外,好叫京都百姓知晓我大庆威风。”
“怪不得,久仰久仰,兄台人脉甚广啊!
1
“不足掛齿,我们在此吃茶用餐,何不买份號外,看看东夷城前来和谈求饶的具体內容。”
“兄台说得有理,有茶无报,饮茶也无味呀!”
东夷城不堪忍受贸易制裁,前来和谈的消息,一大早成为京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类似茶摊上的情况在京都各处上演,百姓无不竭诚激动,期待和谈时候,大庆力挫东夷城的囂张气焰。
这时哪怕是京都最贫穷的东区掏粪工和乞弓,都因为大庆强大的国力感到自豪,当谈及大庆帝国的荣耀时,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启稟陛下,东夷城前来会谈的使团,已经到鸿臚寺客属落脚下榻,朝廷百官都想知道,咱们何时开展贸易会谈。”
仁寿宫精舍外,侯公公躬身站在门口,向房间里的嘉靖低声询问。
嘉靖还是老样子,坐在帷幕后的蒲团上闭目修炼,侯公公前来稟报的时候,他眼睛仍旧没有睁开,只用神识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你下去让鸿臚寺和户部做准备,从两部中挑选些头脑灵活的官吏,择日不如撞日,人手准备好以后,明日开始著手双方贸易会谈。”帷幕后传来嘉靖声音,悠悠在精舍里迴荡。
“是陛下!”侯公公领命,正准备离开,后面又传来声音。
嘉靖再次出声叮瞩:“切记让鸿臚寺和户部保证庆国利益,贸易会谈中的一切要务以庆国利益为先。”
“是,奴婢明白。”
恭敬听完嘉靖吩咐,侯公公赶紧去向户部和鸿臚寺下达嘉靖命令。
庆国年初对东夷城进行贸易制裁,最开始东夷城还负隅顽抗,认为凭藉自己天下第一港口的优势,能抵抗得住庆国的贸易制裁。
一年下来,事实证明东夷城终究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城邦,面对天下综合国力第一的庆国制裁,
失去庆国正当途径销售的珍贵货物,东夷城自己的经济也玩不转。
贸易制裁时间才一年,东夷城已经顶不住,城里十几万人的吃穿用度,都要从外界进口购买,
他们没有广阔腹地,无法承受大国对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制裁。
剑庐里的四顾剑和门下弟子也无可奈何,他们个体武功强劲,可在处理这些经济事务上,没有太大用处。
东夷城里的商盟掌柜们,镊於四顾剑的个人武力,表面不敢对剑庐有任何不满。
但这一年的经济制裁,让整个东夷城百姓怨声载道,十几万百姓的怨言,四顾剑和剑庐做不到充耳不闻。
四顾剑是大宗师不假,总不能让他这个大宗师跑到庆国,把剑架到庆帝的脖子上,让庆国放开对东夷城的贸易制裁吧!
庆国皇宫又不是没有大宗师,外面还有个游歷四方的大宗师叶流云,算起来庆国一明一暗有两位大宗师,他四顾剑还奈何不了庆帝。
上次四顾剑的贸然刺杀,已经让他明白,大宗师的个人武力,面对庆国的虎狼之师,没有多大用处。
何况庆国皇宫里还有一个洪四摩,上次试探性刺杀,让四顾剑肯定,洪四摩的確是大宗师,自已不可能对庆帝刺杀成功。
最终四顾剑无奈拉下面子,让自己的大弟子领著剑庐和东夷城商盟的人,向庆国递交贸易会谈文书,希望双方能在谈判桌上解决贸易爭端。
这才有东夷城使者,前往庆国京都,意欲在谈判桌上解决贸易制裁问题,无非是减少与北齐的贸易,东夷城並不觉得有多难,北齐又不是他们的最大贸易国。
实际上他们一直忌惮的庆国,才是东夷城的最大贸易国,之前冒著庆国制裁的风险,与北齐进行贸易,虽是本著有钱不赚是傻子的心理,为东夷城多开闢一个商贸线路。
附带著將大量先进的铁器、食盐、白等战略资源销往北齐和西胡,同时提高这两方势力的实力,意图在天下进行制衡,希望北齐和西胡能遏制住庆国统一天下的脚步。
现在庆国铁了心要把东夷城制裁到底,他们要是继续头铁,跟北齐和西胡大规模贸易,第一个要出乱子的恐怕就是东夷城。
东夷城为了自己生死存亡,率先出卖两个虚假盟友,贏得庆国对自己的贸易鬆绑,才是首当其衝的第一要义。
庆国这边反应很快,制裁东夷城主要目的,本就是为了让其放弃对北齐和西胡的大规模贸易,
让庆国接下来对北齐的战爭,有更多获胜的筹码。
免得自己在前面打北齐,东夷城在后面给北齐输送物资,打仗归根结底打的还是综合国力。
北齐军队比庆国弱一点儿,真在战场上以命相搏,庆国能够获胜,士卒的伤亡数量会增加不少。
庆国下一步对北齐的战爭策略,並不是一鼓作气將其灭国,或是打一场持久战。
仅仅是想侵占北齐边疆几座重要城池,顺便对天下其余诸侯国形成威,逐步蚕食北齐疆域。
这次的战略,充其量是一次惩戒式军事行动,並非持续时间长的战爭。
庆国的战略意图並不难猜,诸侯国之间的纷爭,大多数时间都是阳谋,大家都知道各自心里想什么。
东夷城自然不希望庆国用极小伤亡为代价,轻鬆蚕食北齐疆域,他想在背后通过大规模贸易,
货物援助的方式。
让北齐和庆国,打一场持续几年的大战爭,让天下两个最强大国,能够持续掉血,才是他们这些小诸侯国和城邦国家的目的。
庆国明白东夷城的战略目的,嘉靖自然不希望攻打北齐的时候,东夷城在背后搅风搅雨,早在一年前对东夷城实行贸易制裁。
东夷城如今终於顶不住,率先给庆国递交国书,希望双方能在谈判桌上將贸易制裁解决,嘉靖目的已经达成一半,另一半就看户部和鸿臚寺在谈判桌上的商。
侯公公领了嘉靖命令,让户部和鸿臚寺组织人手开展贸易会谈的时候,他也在用神识,观察庆国境內发生的事情。
前几日范閒受伤以后,范建和范閒在范府里的交谈,嘉靖已经了如指掌,他明白范建的心中想法,范閒未来能不能继承內库,他並不在乎。
修仙以后只要庆国国力增长,信仰愿力不断增加,嘉靖的修仙实力就能提升,至於內库由谁掌控,那就看谁更加听话。
他又不是之前的庆帝,自己只是占据庆帝的这具肉身,范閒是庆帝的血肉子嗣,跟他嘉靖在心理上又没有任何血缘关係。
尤其是嘉靖猜测,范閒应该也是穿越来的华夏人,范閒对自己肯定也没有所谓的父子感情。
大家的意识都是另一个个体,占据的只是这具有些血缘关係的肉身,两人本质上跟陌生人没有太大区別。
嘉靖在庆国沙盘上观察到,今天范建在范閒伤势痊癒后,第一时间带著范閒来户部任职,处理课司的大小事务。
这些事务以前都是內库在办,现在只是办事的主体变了,具体的处理方法,跟在內库的时候没有太大区別,范閒要是能將课司管理好,以后同样能管理內库。
沙盘中的户部堂官们正在处理政务,侯公公领著嘉靖口諭,让范建组织户部官吏,准备参加明天和东夷城的贸易会谈。
户部主管庆国经济商贸和税收,在贸易会谈上,对贸易的事情了解的比其它部门更加清楚,这次会谈才让户部和鸿臚寺一同参加。
嘉靖正在观察户部情况的时候,精舍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神识外放,清楚看到林婉儿居然穿著一身绸缎面料製作的,窄袖束腰劲装,腰间繫著鹅黄色丝絛,快步朝精舍走来。
前来的並非只有林婉儿一人。
还有穿著红黑束腰劲装,腰间碟带上悬著小巧匕首的叶灵儿,她脑袋后用一根缎带扎著高束马尾辫,跟著林婉儿一同向精舍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