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嘉靖分设南北榜
  浑身精气神像是被抽掉的郭錚,跪在地上垂头丧气,他心里明白,现在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
  看陛下这样子,真是要惩治长公主,要是自己再不识时务,与陛下所行大势作对,下场必定悽惨。
  如今之计,唯有老实交代,还有可能被陛下开恩,侥倖换得一线生机。
  郭錚咬了咬牙心中一横,嘶哑开口:“陛下,微臣……確有证据。”
  “微臣家中藏有江南商贾的私帐,记录了这些江南商贾近年来贿赂考官、上下打点的关键明细。
  其中明確標註,有部分银钱经內库周转,最终流入春闈考官之手。
  除此之外,微臣府中还有长公主宫中管事,交给微臣的信函。
  其中就有今年会试的江南士子名单,长公主命微臣酌情通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深究会试考官舞弊行为。”
  郭錚重重叩首,额头撞在大殿地板上,发出沉闷声响。
  “陛下明鑑!现今涉嫌舞弊的会试考官,皆被鉴查院逮捕入狱,他们也都知晓个中细节,陛下若是不信,可提审他们与微臣当面对质!”
  郭錚说罢跪在地上重重叩首,端坐龙榻上的嘉靖表面不露声色,心中早就掌握了,郭錚与李云睿暗中勾结的细节。
  现在诱导郭錚在朝堂上说出来,只是为了程序正义,让朝堂上文武百官知晓,自己要对李云睿动手的信號。
  名不正则言不顺,立下朝廷规矩是为皇权服务,他身为皇帝,自然不能胡乱打破规矩。
  尤其是要想定一位皇室宗亲的罪,需要人证物证俱在,到时候才能堵住朝廷官员,以及其余皇室的悠悠之口。
  “林相,你身为百官之首,春闈舞弊案兹事体大,关乎天下士子公平,你认为该如何处置?”嘉靖锐利目光扫向林若甫,紧盯著让他表態。
  听到皇帝点名自己,林若甫心中一突,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事情兜兜转转还是到了自己头上。
  “回稟陛下,春闈科举既已有了实证,现在更是人证物证俱在,无论是谁,理应按照庆律处理。”林若甫站起身,束手立在殿前,语气平淡,脸上无喜无悲。
  “哦?依照林相所言按照庆律,长公主和郭錚该如何治罪。”嘉靖注视著束手而立的林若甫,百般追问就是要让他明確表態。
  林若甫身为庆国宰相,又与李云睿关係复杂,再也没有人比他更適合发声表態。
  眼见嘉靖言语间步步紧逼,林若甫心中一声嘆息,他这辈子就毁在了李云睿这个女人身上。
  “陛下,现在既然铁证如山,长公主干预科举、败坏国法,按《庆律》自然应当削爵圈禁。
  至於郭錚……他虽检举有功,但身为会试主考官员,罔顾国法。
  失职失察之罪不可免,理应杖责惩戒,罢官免职流放三千里,永不录用,以儆效尤。”
  林若甫此话一出,朝堂氛围骤然紧张。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林若甫为了撇清关係,竟然如此狠心,直接就要將与自己有过一份露水情缘的长公主削爵圈禁。
  这么多年长公主掌管內库,儘管笼络了不少官员,但也有很多不对付的其他政敌,要是將长公主爵位削去,不亚於將长公主置於死地
  林若甫表情决绝,哪怕李云睿是自己女儿的母亲,他为了自己的相权稳固,还是要在嘉靖面前明確表態。
  “既然如此,就依林相所言。”嘉靖挥舞玉杵,敲了下身旁玉磬。
  “郭錚身为礼部侍郎、会试主考官,知法犯法监察不严,理应杖责一百,罢官流放。”
  说到这里,嘉靖停了下话锋一转:“念在郭錚检举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恕,革去礼部侍郎之职,杖责三十,流放千里永不录用。”
  郭錚浑身一颤,心中石头终於落地,有了陛下这句死罪可免,他最起码能活下来。
  无论罢官免职,还是流放千里,终究还是能活下来,好死不如赖活著,只要能活著比什么都强。
  郭錚跪在地上,额头重重叩向面前地板,脸上涌现劫后余生的庆幸,高声喊道:“微臣……谢陛下隆恩。”
  嘉靖目光又扫过殿下群臣,语气加重,声音骤然变厉:“春闈科举乃是庆国头等大事,自古以来都是寒门子弟晋升登阶的不二途径,容不得任何差错。
  尤其春闈舞弊,更是漠视国法,藐视皇威,今年会试中舞弊的士子,全都革除功名,终生不得踏入科场半步。”
  “陛下天纵圣明,庆国之福,千万百姓士子之福。”嘉靖话音刚落,殿下群臣立刻跪在地上山呼万岁,好似庆国迎来了青天。
  “至於长公主……”嘉靖语气稍稍一顿,目光深邃的望著殿下群臣说道。
  “方才林相和赖御史说得好,无论是谁,不论他是不是皇室宗亲,都应按照庆律严惩。
  但是……长公主执掌內库十几年来殫精竭虑,曾有小错也有大功。
  这样吧,即日起收回长公主內库財权,禁足广信宫,非有詔令不得隨意出入。”
  嘉靖口含天宪,一言既出,殿下群臣无不应允。
  赖名成和林若甫再也没有其余表態,削爵圈禁只是他们说的场面话。
  赖名成虽然身为御史,一身正气铁骨錚錚,但他也不是个傻子。
  为官几十年,他能做到都察院左都御史,位极人臣之一,凭藉的不仅有一身錚骨,更有审时度势的进退从容。
  况且在他看来,陛下能出手惩治皇室宗亲,已经是十几年来罕见的行为,原本他以为陛下还会像以前一样,仍旧对长公主肆意纵容,任何事情都轻轻飘过。
  毕竟只是一次春闈舞弊,这么多年庆国春闈舞弊,能明目张胆糜烂至此,与庆帝的不作为息息相关。
  以前长公主犯下更大过错的时候,都没见陛下对其有任何惩处,没想到这次,居然会直接褫夺长公主內库掌控权,这在赖名成看来不亚於太阳从西边出来。
  不管殿下群臣心思各异,嘉靖悠悠声音再次从殿上传来:“近年来江南地区富庶,士子们大多能脱產读书。
  相较而言北方与北齐接壤,长年战乱频繁,大多数北方士子维持生计尚且艰难,更遑论不事农耕脱產考学。
  鑑於这种情况,为保证庆国士子科举公平起见,朕决定分设南北榜。
  明年起南北方士子分卷考试,按照赋税高低、学风鼎盛与否,通过不同比例择优录取,以防再有人从中作梗,操纵科举。”
  嘉靖此话一出,殿下群臣有人瞬间领悟,有人一头雾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南北分卷。
  十几年前庆国只是蕞尔小国,国境范围並不大,基本没有南北差异。
  现在庆国疆域相较之前扩大数倍,儼然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外加上內库这么多年,在江南地区打造的贸易网络,使江南富可敌国,自然造成了极不平衡的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