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会盟之地
  第220章 会盟之地
  盛夏时节,正是草木旺盛之际,本是草原诸部放牧的好时节,但现在要是从高空俯瞰而去就会发现,无数驱赶牛羊的队伍从草原四面八方朝南而去。
  最终化为一股洪流。
  右贤王屠耆堂投降之后没有丝毫犹豫,不但亲自带人前往五原准备覲见汉国皇帝,还带著大量钱財,牛羊和珍宝前来。
  若说草原人没钱那指的是普通牧民,对於高高在上的右贤王而言,多年积累的財富就是张安世看著都眼红不已。
  財物中有西域诸国的供奉,有劫掠大汉的收穫,更有贸易所得。
  整整百辆马车朝西而来,一路引得不少部落侧目。
  对於这个手握十余万人的右贤王,各部落竟无一人上前,更是用鄙夷地自光看看这位曾经高高在上草原王者。
  “呸,贪生怕死之徒,他怎么不去死?”
  面对来自诸多部落的恶言,屠耆堂虽然面色铁青,但却並无解释,在投降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想到要面对的结局,意料之內而已。
  隨著草原诸部逐渐匯聚,各方也开始交换消息,他们散布於茫茫草原,得知的消息极为片面,直到此刻他们才后知后觉地知道自己面对將是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左贤王部的左谷蠡王八方骑兵被乌孙给打败了?自己还被汉国將军赵充国生擒?
  汉国数万骑兵绕到乌桓、鲜卑,从北方偷袭王庭,一战生擒单于、阔氏,公主王子,几乎將匈奴高层一网打尽。
  草原腹地十余个万人以上部落因不服,被汉国铁骑覆灭,无数小部落臣服於汉国铁骑之下。
  五万乌孙精骑,十六万汉国铁骑,十万汉国步骑..::.整整三十余万大军齐聚草原。
  这.......所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甚至有的人差点晕了过去。
  直到此刻,他们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怀有小心思的人更是后怕不已。
  想要应付了事的更是灭了心思。
  汉国天子於五原召见他们......怕是来者不善啊!
  101看书 看书首选 101 看书网,??????????????????.??????超给力 全手打无错站
  身在五原的刘询可没心思去了解他们的心思,就算知道也无所谓,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此番他就没打算和其商量,就是准备强硬推行草原政策,但凡敢冒头的,正好赶在大军齐聚草原之际,彻底將其消灭,以除后患。
  这日,他出城来到九原县城外北十里处。
  一座高出周围十余丈的土丘之上,已被百姓夷为平地,一处大型会盟之所正在悄然建成。
  刘询微服而来,身边正是负责此事的桑弘羊,而刘子庸则作为隨侍之人隨行。
  “陛下请看,此地高出周围许多,一眼望去毫无遮拦,而高处已被平整,足以容纳上万人匯聚而不显拥挤。”
  “按照陛下之意,早已预留出诸部驻扎之地。”
  “中心处已经建成高台,到时就在此处会见眾人。”
  刘询听著桑弘羊的话点了点头,笑道:“爱卿做事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本就没打算大型土木,按照霍光和桑弘羊的说法,要效仿当年萧何建立一处行宫,以此达到震草原诸部的目的。
  不过却被他否决了,数十万大军在侧这就是最大的威,有大军在,就算在草地上席地而坐,也不敢有人小。
  但要是实力不济,就算身处楼台殿宇,煌煌高楼,也会被人瞧不起,还会引来。
  走下高台,三人在草原上骑马而行,胡安身为羽林中郎带领羽林军护卫左右。
  看著一个个年轻,却经歷大战后沉稳许多的將土,心中欣慰不已。
  此番御林军出征两千五百余人,活下来的只有不到两千人,其战损相比所获战绩,却是微不足道。
  当初王庭一战胡安所带领的羽林铁骑作为先锋,最先攻破匈奴拦截,更是哪里危险就攻向哪里,可谓战功赫赫,不敢说超越孝武皇帝时期的羽林军,但至少恢復了些许往日荣光。
  最令人欣喜的是羽林郎辛贤、何立的脱颖而出,算是发掘出了两位將才。
  在扫荡草原期间更是身先士卒,带领骑兵纵横草原,无人可挡。
  不知不觉中眾人来到一处人群匯聚之地,刘询下的马来,招呼几人一声就朝人群走去胡安心中一惊,吩附道:“快去跟上!”
  刘询来到跟前发现正是官吏在划分草原,此地位於五原东三十里处,有河流流淌而过,水草丰美,算是一处极好的牧场。
  “大家都听著,天子怜惜尔等家人为大汉出生入死,並驱逐五原郡以北五百里草原,就是为了给诸位划分牧场。”
  “之前早已告知诸位,每户可得牧场百亩,羊十头,牛一头,若是家中为国捐躯的人多,可多获得一份。”
  “大家也都看到了,此地虽然水草丰美,但亦有乱石滩和不少不適合放牧之地,为了公平,本官决定抓阉。”
  说完让人拿来一个木箱,只有最上头有个一手可入的空洞。
  “开始吧!”
  很快,眾人抓阐完成,看到自家分到的牧场有人欢喜有人愁,分的好的喜笑顏开,分的不好的也只能自认倒霉,谁让他运气不好呢。
  隨著眾人分散寻找自家牧场,刘询笑道:“此人不错,兼顾公平的同时也让眾人无话可说,倒是个好苗子。”
  刘子庸瞧了那擦汗的官吏,心中暗笑不已,百姓们不清楚,但他们还不清楚?
  这分明就是將好坏掺杂在一起,不管是谁拿到的基本上都是好坏参半的牧场,分明就是提前弄好的。
  不过大家都清楚此人的为难,能灵活处理此事,还让大家心无怨念,也算是位能吏了刘询自民间长大,这些小吏的手段他早就见识过了,不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能做到大体公平就算不错了。
  这其中必然是有猫腻的,地方有豪强,有平民,有关係有势力的当然能分到好的牧场,而大多百姓只能分到好坏参半的。
  这也是他讚赏此人的原因,因为他至少没有太过,顶著上面压力的同时还能兼顾百姓利益,至少心不坏。
  这一日他带人到处閒转,看到不少正在分牧场的人,有人如先前那位一般能够兼顾百姓,有的则利慾薰心,好好的政令被其执行的怨气丛生,他也默默记住,等待对方的绝对是他承受不起的惩罚。
  面对这一切刘询心中早有预料,在后世都能欺上瞒下,更何况现在?
  “命郭虔来见我!”
  刘询回到九原县郡守府,面无表情地对刘子庸说道。
  “唯~”
  刘子庸微微一凛,知道有人要倒大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