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转椅子照样受欢迎!
第216章 不转椅子照样受欢迎!
《天下第一》算不算‘超级电视剧’,陈元有些没把握,
虽然这部剧的制作展现了元宇宙自制剧一贯的高水准,
毕竟公司老板的自己做主角,光光是制片成本就跟拥有大量特效镜头的《七剑传说》不相上下。
但剧情就是金庸武侠大乱炖,虽说播出后靠着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元宇宙的营销能力,
播放数据肯定不差,但肯定没法与《七剑传说》以及《医女传》相提并论。
不过用‘超级电视剧’来形容《凡人修仙传》,确实相当贴切。
“现在在国内做大片,如果不出海的话,成本太难收回了。
再等两年,等国内经济,以及电影市场再发展发展,元宇宙才会制作真正的国产大片。
而现在公司做的电视剧,电影项目,也都是为了以后的计划锻炼人才积累技术与经验。”
“啥计划值得你给一部电视剧里砸那么多钱啊?”
韩三品是真的不理解陈元如此偏执如此疯狂的计划。
他知道陈元对外虽然喜欢出风头,说一些夸大其词的话,
但在私下里还是很靠谱的,说是两个亿那要掏出去的钱只会多不会少。
“嘿嘿,现在说出来只会显得我这个人很浮夸,等以后三爷你就知道了。”
《凡人修仙传》可是纯纯的‘特效大片’,为塑造出小说中那瑰丽玄奇的修仙世界,特效上就必须下大气力。
如果光做一季那肯定是用不了2个亿这么多钱,这些投入是为后续的拍摄做准备打的基础。
《凡人修仙传》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基础资产,包括各种特效、音效、场景与道具的建模等等。
这些基础资产以及制作经验的成本,是可以分摊在续作以及计划要制作的剧场版中的。
甚至在后续制作《凡人修仙传》漫改版本,以及其他的仙侠题材大片时也能用到。
外人不知道元宇宙的庞大计划,只当是陈元又在不惜砸下重金也要整个‘狠活’。
“三爷你要是真想搞个国产大片,可以等徐老怪的《七剑》上映后再找他合作,
到时候我让楠生姐,或者陈果富陈老哥当制片人管住他的旺盛‘才情’。”
韩三品闻言眼睛瞬间放光,施楠生还有陈果富确实都是一等一的制片人。
“这主意不错,你公司的编剧那么厉害,到时候一定要挑一个好本子出来!”
“没问题!”
陈元也乐得用中影的资金与资源来锻炼自己公司的队伍。
韩三品与陈元碰了一杯,很是爽快的一饮而尽。
他知道元宇宙做什么成功什么也少不了那群自从陈元起势伊始,就被他悉心培养的制片人群体,这些人才是元宇宙的核心。
不是没人打过这些人的主意,但除了个别少数,这‘元老’都不愿意离开元宇宙。
而那些离开元宇宙的人也全都沦为了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庸才。
也有人学习元宇宙的管理方式,重视制片人的培养,但贸然改变公司管理风格,爆发了很多争权夺利的事情,甚是难堪。
也只有陈元这种天纵奇才的人才能靠着才华实力以及个人魅力把一群普通人培养成人才,并善加使用吧!
——
视察了一番公司各个已经开工的项目,还有正在热火朝天开发微博的团队,顺便跟妹子们又温存了两天,
陈元重新前往了美国,主持更加庞大更加繁杂的《边缘行者》续集制作事宜。
《边缘行者》两部连拍媒体们报道后,除了陈元与彬彬的支持者以及电影粉丝外,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
现在全民关注的热点是元宇宙的综艺《中国好声音》。
独创的转椅子盲选彻底征服了观众,足足转了6期节目,
播出一个半月《好声音》的四位导师终于凑齐了队伍,开始了队内淘汰环节。
很多媒体,甚至节目组自己的人都很担心,不转椅子改成了淘汰之前选出的选手,节目的收视率会否受到影响。
但当新一期播出后,节目组的心彻底稳了下来,并由衷佩服自家老板的绝佳创意。
队内淘汰阶段,节目的时长从之前转椅子选人的2个小时改成了3个小时。
前面一半时间播放陈元把上辈子看过的一些偶像养成综艺,
如《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里的一些养成元素制作的内容。
后面的一半时间才是各个队伍残酷的队内淘汰赛。
同队的选手按照男女被分在了两间赞助商赞助的公寓内进行大半个月的生活训练。
观众们可以看到选手的日常训练,各自的生活细节,以及导师教导他们学习提升的各个环节。
《好声音》的热度真的非常非常夸张,选手的讨论量也比其他的选秀节目都大,大量的观众都认为上了节目的就成为明星了,
很多被淘汰下去的歌手也获得了额外的关注,事业或多或少都有了提升。
这些真实的日常记录,观众们第一次看到了‘明星’背后的生活。
有人练歌练到凌晨两点;
有人为缓解焦虑一天三盒烟不停地抽;
有人躲在卫生间里紧张得拉肚子;
有人在给父母打电话诉苦时听到鼓励后落泪哭泣.
观众们感受到了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不停学习,不停努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淘汰压力。
这些明星真实、有缺点、像身边的人一样,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观众觉得更亲切,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这种代入感也不是其他综艺可以相提并论的。
每当看到节目前半部分表现很努力,很认真,也非常优秀的选手被曾经选中自己的导师艰难淘汰,观众们总是会感到非常惋惜,
看到自己喜欢看好的选手得以晋级总是会情不自禁感到兴奋雀跃。
《好声音》的热度比单纯的转椅子选人更上一个台阶,不仅仅收视率飙升到了6%这样综艺神话的程度,
蜀川卫视节目播出前后的广告也拍卖出了超越同期央视一套广告价位2倍的天价,
节目相关的热度也相当炸裂,网络,电视台还有报纸随处可见针对《好声音》内容的讨论,
有夫妻因为支持不同的选手而吵架闹矛盾的;
有因为自己支持的选手被淘汰而在网络上造谣中伤其他选手的;
有在报纸上买下一整个版面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助威的;
有模仿高人气选手的穿搭与口癖的;
有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主持人公开对自己家乡的选手表示鼓励的.
很多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综艺火遍大江南北期间的‘追星狂热’现象直接应在了《好声音》身上。
从来没有一档综艺有这般强的社会影响力!
(本章完)
《天下第一》算不算‘超级电视剧’,陈元有些没把握,
虽然这部剧的制作展现了元宇宙自制剧一贯的高水准,
毕竟公司老板的自己做主角,光光是制片成本就跟拥有大量特效镜头的《七剑传说》不相上下。
但剧情就是金庸武侠大乱炖,虽说播出后靠着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元宇宙的营销能力,
播放数据肯定不差,但肯定没法与《七剑传说》以及《医女传》相提并论。
不过用‘超级电视剧’来形容《凡人修仙传》,确实相当贴切。
“现在在国内做大片,如果不出海的话,成本太难收回了。
再等两年,等国内经济,以及电影市场再发展发展,元宇宙才会制作真正的国产大片。
而现在公司做的电视剧,电影项目,也都是为了以后的计划锻炼人才积累技术与经验。”
“啥计划值得你给一部电视剧里砸那么多钱啊?”
韩三品是真的不理解陈元如此偏执如此疯狂的计划。
他知道陈元对外虽然喜欢出风头,说一些夸大其词的话,
但在私下里还是很靠谱的,说是两个亿那要掏出去的钱只会多不会少。
“嘿嘿,现在说出来只会显得我这个人很浮夸,等以后三爷你就知道了。”
《凡人修仙传》可是纯纯的‘特效大片’,为塑造出小说中那瑰丽玄奇的修仙世界,特效上就必须下大气力。
如果光做一季那肯定是用不了2个亿这么多钱,这些投入是为后续的拍摄做准备打的基础。
《凡人修仙传》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基础资产,包括各种特效、音效、场景与道具的建模等等。
这些基础资产以及制作经验的成本,是可以分摊在续作以及计划要制作的剧场版中的。
甚至在后续制作《凡人修仙传》漫改版本,以及其他的仙侠题材大片时也能用到。
外人不知道元宇宙的庞大计划,只当是陈元又在不惜砸下重金也要整个‘狠活’。
“三爷你要是真想搞个国产大片,可以等徐老怪的《七剑》上映后再找他合作,
到时候我让楠生姐,或者陈果富陈老哥当制片人管住他的旺盛‘才情’。”
韩三品闻言眼睛瞬间放光,施楠生还有陈果富确实都是一等一的制片人。
“这主意不错,你公司的编剧那么厉害,到时候一定要挑一个好本子出来!”
“没问题!”
陈元也乐得用中影的资金与资源来锻炼自己公司的队伍。
韩三品与陈元碰了一杯,很是爽快的一饮而尽。
他知道元宇宙做什么成功什么也少不了那群自从陈元起势伊始,就被他悉心培养的制片人群体,这些人才是元宇宙的核心。
不是没人打过这些人的主意,但除了个别少数,这‘元老’都不愿意离开元宇宙。
而那些离开元宇宙的人也全都沦为了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庸才。
也有人学习元宇宙的管理方式,重视制片人的培养,但贸然改变公司管理风格,爆发了很多争权夺利的事情,甚是难堪。
也只有陈元这种天纵奇才的人才能靠着才华实力以及个人魅力把一群普通人培养成人才,并善加使用吧!
——
视察了一番公司各个已经开工的项目,还有正在热火朝天开发微博的团队,顺便跟妹子们又温存了两天,
陈元重新前往了美国,主持更加庞大更加繁杂的《边缘行者》续集制作事宜。
《边缘行者》两部连拍媒体们报道后,除了陈元与彬彬的支持者以及电影粉丝外,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
现在全民关注的热点是元宇宙的综艺《中国好声音》。
独创的转椅子盲选彻底征服了观众,足足转了6期节目,
播出一个半月《好声音》的四位导师终于凑齐了队伍,开始了队内淘汰环节。
很多媒体,甚至节目组自己的人都很担心,不转椅子改成了淘汰之前选出的选手,节目的收视率会否受到影响。
但当新一期播出后,节目组的心彻底稳了下来,并由衷佩服自家老板的绝佳创意。
队内淘汰阶段,节目的时长从之前转椅子选人的2个小时改成了3个小时。
前面一半时间播放陈元把上辈子看过的一些偶像养成综艺,
如《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里的一些养成元素制作的内容。
后面的一半时间才是各个队伍残酷的队内淘汰赛。
同队的选手按照男女被分在了两间赞助商赞助的公寓内进行大半个月的生活训练。
观众们可以看到选手的日常训练,各自的生活细节,以及导师教导他们学习提升的各个环节。
《好声音》的热度真的非常非常夸张,选手的讨论量也比其他的选秀节目都大,大量的观众都认为上了节目的就成为明星了,
很多被淘汰下去的歌手也获得了额外的关注,事业或多或少都有了提升。
这些真实的日常记录,观众们第一次看到了‘明星’背后的生活。
有人练歌练到凌晨两点;
有人为缓解焦虑一天三盒烟不停地抽;
有人躲在卫生间里紧张得拉肚子;
有人在给父母打电话诉苦时听到鼓励后落泪哭泣.
观众们感受到了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不停学习,不停努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淘汰压力。
这些明星真实、有缺点、像身边的人一样,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观众觉得更亲切,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这种代入感也不是其他综艺可以相提并论的。
每当看到节目前半部分表现很努力,很认真,也非常优秀的选手被曾经选中自己的导师艰难淘汰,观众们总是会感到非常惋惜,
看到自己喜欢看好的选手得以晋级总是会情不自禁感到兴奋雀跃。
《好声音》的热度比单纯的转椅子选人更上一个台阶,不仅仅收视率飙升到了6%这样综艺神话的程度,
蜀川卫视节目播出前后的广告也拍卖出了超越同期央视一套广告价位2倍的天价,
节目相关的热度也相当炸裂,网络,电视台还有报纸随处可见针对《好声音》内容的讨论,
有夫妻因为支持不同的选手而吵架闹矛盾的;
有因为自己支持的选手被淘汰而在网络上造谣中伤其他选手的;
有在报纸上买下一整个版面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助威的;
有模仿高人气选手的穿搭与口癖的;
有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主持人公开对自己家乡的选手表示鼓励的.
很多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综艺火遍大江南北期间的‘追星狂热’现象直接应在了《好声音》身上。
从来没有一档综艺有这般强的社会影响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