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有人要灭咱老朱家的满门?!【求双
  第192章 有人要灭咱老朱家的满门?!【求双倍月票】
  张飙离开华盖殿之后,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回到了他那破烂官宿。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朱雄英的死亡疑云,应该在立储大典那天,通过一场舆论爆发出来,然后再被老朱怒而召入奉天殿。
  届时,他再举个牌子,高喊:
  【朱重八,你宠庶弃嫡,有悖人伦,大明将二世而亡!】
  那刺激!
  那酸爽!
  绝对够老朱喝一壶的!
  结果老朱实在沉不住气,还是主动问了出来!
  而且,张飙敢肯定。
  如果他不说出朱雄英的死亡疑云,老朱很有可能不会让他离开华盖殿,甚至会发疯对他严刑拷打,逼问真相!
  这不仅打乱了张飙的计划,还让审计内帑的计划,不得不提前进行!
  那么,张飙为什么一定要审计内帑呢?
  通过老朱之前的行事作风,他发现老朱越到晚年,顾虑越多,哪怕他晚年掀起了洪武四大案中的《蓝玉案》,其行事作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从。
  这样的后果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让本该被压制的文官集团,得到了野蛮生长的机会,最终导致朱允炆四年就亡了国。
  而张飙想要改变世界的目的,是需要老朱达成的。
  如果老朱还是这种行事作风,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洋务运动’的翻版。
  所以,打蛇打七寸,他必须要打老朱最核心的地方。
  众所周知,老朱的洪武朝,是以内帑为运转核心的经济体制。
  这有别于明朝之前的所有经济体制。
  虽然老朱的本意是建立一个‘天子私库’,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逐渐偏离初衷,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在明初洪武、永乐时期,内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战略储备的作用。
  但自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内帑逐渐演变为皇帝的私人钱包,其动用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
  皇帝通过派遣宦官直接征收矿税、盐税等方式扩充内帑,这些收入不再进入国家财政体系。
  要知道,明朝的税收本来就单薄,主要以农业税为主。抛开矿税、盐税这些暴利税收,上交国库的少之又少。
  这样一来,内帑就会得到极度膨胀。
  而内帑的膨胀,会使得国家财富高度集中于皇室。
  那么,承担主要公共事务的户部国库,就会常常囊中羞涩。
  到了明末,皇室消费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占比极高,例如万历时曾达到五成以上,而用于民间救济的支出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国家税收沉重地压在农业上,而针对工商业的商税、关税收入极低,甚至为图省事而放弃征收,形成了‘逼死农民,富饱商贾’的畸形结构。
  再加上内帑的管理权掌握在宦官手中,这就导致了司礼监、御马监等内廷机构为争夺这块‘肥肉’而明争暗斗。
  外廷的文官集团也常以‘不与民争利’为借口,反对向士绅阶层征税,实则维护自身及其背后利益集团的特权,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所以,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
  【哎,任重而道远啊!】
  张飙看着华盖殿外的雨幕,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虽然他每次‘死谏’后,再穿越回来,都会在‘上辈子’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但改革这条路,他也不知道要走多久,‘死谏’多少次。
  【不过,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
  【只要有希望,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老朱,你可要挺住啊!”
  张飙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华盖殿,然后唏嘘着走进了雨中,任由雨水打湿自己洗得发白的七品御史官袍上。
  颇有种张居正踏雪独行的画面感。
  ……
  与此同时。
  华盖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老朱僵立在原地,久久不语。
  张飙那句诛心之言,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疯狂回荡。
  仿佛每一个字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颤抖。
  【为什么偏偏,只精准地要了皇太孙殿下……一个人……的命?!】
  “一个人……一个人……”
  老朱无意识地喃喃重复着。
  他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殿柱上盘绕的金龙,瞳孔却没有任何焦距。
  他强迫自己,一点点地、抽丝剥茧地,去回忆洪武十五年,那段他刻意尘封、不敢触碰的悲痛记忆。
  雄英
  他的嫡长孙,标儿的嫡长子!
  他寄予厚望的大明三代继承人!
  那时,《空印案》刚刚结束不久,标儿带着年仅八岁的雄英出巡游玩。
  刚开始,一切都好好的,雄英还在路上兴奋地跟他书写沿途见闻……
  【是在回来的路上!】
  老朱猛地抓住这个关键点。
  标儿带着雄英在返京的途中,雄英突然发病,意外坠马……随行的太医确诊是天!
  当时他得到消息,如同五雷轰顶,立刻下令封锁消息,不惜一切代价救治。
  可天乃急症,凶险无比,纵然是皇宫大内,汇集天下名医,也回天乏术。
  他眼睁睁看着最疼爱的孙儿,在痛苦中一点点衰弱,最终……
  老朱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但此刻,比悲痛更强烈的,是如同毒藤般疯狂滋长的疑惧。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骇人的血丝。
  【不对!不对!!】
  【如果是路上感染的天,那是大疫!传染性极强!】
  【为什么……为什么随行的那么多人,包括与雄英朝夕相处的标儿,都安然无恙?!】
  【为什么偏偏只有雄英一个人染病?!一个人死亡?!】
  这个被他刻意忽略、或者说当时被悲痛蒙蔽的细节,此刻在张飙的‘提醒’下,变得如此清晰,如此刺眼!
  如此……令人不寒而栗!
  雄英一直被保护得很好,接触外人、外物的机会极少。
  在返京的仪仗中,更是层层护卫。
  除非除非那‘天’的源头,根本就不是什么偶然的外界接触。
  一个可怕到让他浑身冰凉的猜想,如同黑暗中探出的鬼爪,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难道.难道那天瘟疫,是被人.是被人故意.带到雄英身边的?!】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而且,目标可能原本还不是雄英】
  老朱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一个更加恐怖、更加诛心的联想,不受控制地蹦了出来。
  【标儿!他们的目标,会不会原本是标儿?!】
  【有人想用天,杀了咱的太子!杀了大明的国本!】
  【对!就是这样!标儿处理了《空印案》!咱杀光了那些贪官污吏!】
  【他们的余孽想报复标儿.报复咱.】
  【只是阴差阳错……或者那病疫对成人效果不佳?或者是标儿侥幸未被感染?】
  【最终……最终却让咱的雄英,替他的父亲……遭了这弥天大劫?!】
  “噔噔——!”
  想到这里,老朱只感觉眼前一黑,脚步踉跄,连连后退。
  “皇爷!”
  云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前搀扶。
  老朱猛地推开他,用手按住龙案,强行稳住自己身形,眼神却变得更加疯狂和骇人。
  如果……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
  那就不只是雄英的死因了!
  他猛地又想起了自己的结发妻子——
  马皇后!
  马秀英!
  他的妹子!
  在雄英病重期间,是她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入隔离之所,衣不解带地照顾孙儿,直至雄英夭折……
  不久之后,马皇后也因为哀伤过度和……劳累染病……薨逝!
  【劳累染病……】
  老朱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爆射出毁天灭地的杀意。
  【秀英……秀英她……会不会也不是单纯的哀伤过度?!】
  【张飙那狗东西在诏狱里就想说,你知道马皇后是怎么死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与雄英是怎么死的,如出一辙,他也怀疑咱的妹子,死得蹊跷!】
  【难道.秀英照顾雄英……也接触了那该死的‘东西’?!】
  有人!
  是有人用这天毒计,想要亡了我朱家满门!
  他想要绝了我大明的根!
  先是咱最优秀的儿子,然后是咱最疼爱的孙儿,接着是咱相濡以沫的妻子!
  这一连串的打击,原来原来可能都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
  是一场针对他朱明皇室最核心成员的、极其恶毒而隐蔽的谋杀!
  “嗬……嗬……”
  老朱发出如同困兽般的喘息,胸膛剧烈起伏,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整个人因为极致的愤怒和恐惧而微微发抖。
  他的疑心病在这一刻,被张飙轻飘飘的一句话,彻底点燃、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足以焚毁一切的恐怖地步。
  他看满朝的文武,看深宫的妃嫔,看自己那些在外就藩的儿子……看谁都像是幕后黑手。
  看谁都包藏祸心。
  “查——!”
  一声嘶哑、扭曲、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咆哮,从老朱的喉咙里迸发出来。
  震得整个华盖殿嗡嗡作响。
  “给咱查——!!”
  他猛地转身,双目赤红,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嘶吼,声音扭曲变形:
  “蒋瓛!蒋瓛死哪里去了?!给咱滚进来!!”
  一直候在殿外的蒋瓛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看到状若疯魔的皇帝,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皇上!”
  “蒋瓛!动用你锦衣卫所有力量!给咱把洪武十五年,太子出巡以及返京途中,所有接触过皇太孙的人!”
  “所有!无论是侍卫、宫女、太监、太医、乃至地方接待的官员!”
  “给咱一个一个地筛!掘地三尺也要给咱找出来!!”
  “还有!给咱秘密排查所有可能与天瘟疫有关的人!”
  “特别是那些懂得医理、懂得养‘瘟疫’的方士、医官!一个都不准放过!”
  “查他们的人际往来!查他们的钱财去向!查他们背后有没有人指使!!”
  老朱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情绪而变得尖利扭曲,带着碾碎一切的疯狂:
  “咱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撬开他们的嘴!”
  “咱要真相!咱要知道,到底是谁!”
  “是谁害死了咱的雄英!害死了咱的妹子!是谁想要亡我大明——!”
  “是是是!臣遵旨!臣这就去办!”
  蒋瓛脸色惨白,连连点头着领命而去。
  他知道,一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血腥、都要酷烈的调查,即将展开。
  而这一次,皇帝不是疯了,是入魔了。
  如果牵扯到某位藩王,他恐怕会毫不犹豫的杀了。
  【张飙那个妖孽,不逼皇帝杀儿子不死心啊!】
  蒋瓛对张飙的恐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包括在殿外瑟瑟发抖的云明。
  而殿内,只剩下老朱粗重如同风箱的喘息声。
  这一刻的他,不再是皇帝,更像是一头被彻底激怒、守护巢穴的衰老雄狮,准备用自己最后的生命和所有的疯狂,去撕碎任何潜在的威胁。
  “云明!”
  老朱的声音再次响起,沉闷而带着极致的冷酷。
  “奴奴婢在!”
  云明颤抖着声音走进来,匍匐在地上,恭候圣听。
  “传咱旨意!让后宫所有嫔妃,推举一个主持后宫的娘娘!”
  老朱看都不看云明一眼,一边踉跄着坐回龙椅,一边像是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般,吩咐道:
  “告诉她们,每个人都要说出她们推举的理由!全部记录在册,咱要一个一个看!”
  “这”
  云明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是要将她们叫到一起吗?还是单独推举?”
  “叫到一起!就跟上次写家书一样!”
  老朱着重强调道:“尤其是儿子就藩在外的,或者儿子排名靠前的,给咱着重观察!”
  “诺!”
  云明立刻应诺,然后战战兢兢地退出了大殿。
  另一边,某座藩王府邸的密室内。
  烛火如豆,将端坐于阴影中的王爷身形,投在冰冷的石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一名黑衣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室内,跪伏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王爷,应天府密报。”
  “讲。”
  王爷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慵懒平静,仿佛外界天翻地覆也与他无关。
  “张飙.被解了禁足,官复原职,甚至可以在京城自由行动,是皇爷亲自下的口谕。”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清晰可闻的木质碎裂声响起。
  王爷搭在紫檀圈椅扶手上的右手,指节因瞬间的用力而微微发白,那坚硬的红木竟被他捏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纹。
  暗室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但仅仅是一瞬。
  王爷的手指缓缓松开,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失态从未发生。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玩味:
  “哦?咱们这位洪武大帝,倒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他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动作优雅从容。
  “先是彻查朱标之死的真相,然后大开杀戒,清洗朝野,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本王还以为他要行那商纣之事结果呢?”
  “转头就弄出个《罪己诏》,摆出痛改前非、与民生息的姿态,连张飙那等狂徒都能饶恕性命。”
  “饶了也就罢了,囚禁至死,也算全了他那点帝王心思。可这才多久?两个月?就又放出来了.”
  王爷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头子这步棋,下得蹊跷啊。”
  他看似在评价老朱,实则在飞速地梳理着信息,安抚自己那一瞬间升起的警惕。
  【张飙知道他的秘密吗?】
  【或许知道一些皮毛,但绝不可能掌握核心!】
  【否则,上次掀起的就不会仅仅是秦、晋、周三王的风波,而是直指他……不,是直指所有藩王根基的惊涛骇浪了。】
  【张飙没说,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时机未到,或者,他也在等待什么?】
  想到这里,王爷的心稍稍安定。
  【张飙,或许只是一枚用过即弃的棋子,或者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握在谁手里。】
  然而,属下接下来的话,让他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还有一事……蒋瓛前日秘密出京,去见了凉国公心腹,定远侯……王弼。”
  “王弼?”
  王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蒋瓛是老朱最锋利的刀,他秘密去见战功赫赫的蓝玉心腹,绝不会是为了喝茶聊天。
  联想到不久前那封引得朝野议论的《废黜藩王俸禄制度》……
  “看来,我那父皇是觉得儿子们占了太多米粮,碍着他朱家江山的万世基业了。”
  王爷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冰冷的嘲讽。
  【削藩?老头子果然开始动手了。】
  【先从俸禄开始,下一步呢?是不是就要收兵权,撤护卫?】
  “王爷,是否要……”
  下属做了个隐秘的手势。
  王爷摆了摆手,眼神幽深:“不急。老头子既然摆开了阵势,咱们就陪他玩玩。”
  “应天府那边,给本王盯紧了,尤其是那个张飙,他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哪怕是去茅房蹲了多久,都给本王查清楚!”
  “是!”
  “还有!”
  王爷沉吟片刻,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咱们封地这边,最近是不是有些‘不太平’?听说有些‘前朝余孽’或是‘山野匪类’,不太安分?”
  下属立刻心领神会:
  “属下明白!定会让皇爷知道,有些地方,离了王爷您坐镇,是会出乱子的!”
  王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他此刻最有效的反制。
  【示弱?不,是示强!】
  【让老头子知道,削藩可以,但也要考虑考虑代价!】
  就在这时,下属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
  “还有一事,宫中隐约有风声传出……皇爷似乎……有意再次立皇太孙。”
  王爷端茶的手顿在了半空。
  “立谁?”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暗室里的温度仿佛骤然降了几分。
  “据说是……吕妃所出的皇次孙,朱允炆。”
  “呵……呵呵……”
  王爷忽然低笑了起来,笑声在狭窄的暗室里回荡,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朱允炆……好啊,真是好得很!”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混合着嫉妒、不甘和浓烈嘲讽的语气。
  “老头子的眼里,果然只有他和大哥那一脉!什么文韬武略,什么治国之才,都他娘的是狗屁!”
  “嫡长子?嫡长孙?去他娘的嫡长子继承制!”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
  “自古江山,有能者居之!那唐太宗李世民,难道是嫡长子吗?!”
  “他李建成倒是嫡长,可最后坐上龙椅的是谁?!”
  “本王哪一点不如那个怯懦寡断的朱允炆?!就因为他爹是朱标?!”
  “该死!他们都该死!”
  强烈的愤懑和不平如同毒火,灼烧着他的理智。
  但他深知,此刻绝非意气用事之时。
  他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深吸了几口气,暗室重归死寂,只有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所有的情绪都已褪去,只剩下绝对的冷静和一种近乎残酷的决断。
  “传令下去。”
  他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稳,却比以往更加冰冷坚硬。
  “第一,盯死蒋瓛和王弼的一切动向!有任何异动,立刻来报!”
  “第二,让我们的人,帮封地周边的那些好汉们闹出点更大的动静来!”
  “要让老头子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这些儿子里,谁才是真正能替他镇守四方、压制不臣的栋梁!”
  “哼,想动我的藩地?那就看看这大明,会不会烽烟再起!”
  “第三!”他的目光投向南方,仿佛穿透了重重阻隔,看到了那座巍峨的紫禁城:
  “既然老头子一心想扶他那宝贝孙子……那咱们,就好好帮帮他。看看这皇太孙的位置,他坐不坐得稳!”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冷酷。
  暗室再次陷入绝对的寂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出一个灯,映照着王爷那张隐藏在阴影中、看不出丝毫表情的脸。
  风暴,从未真正远离。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更深、更暗处,继续酝酿。
  求双倍月票~
  今天只有一章哈,因为今天作者生日,再加上中秋节,想陪陪家人。
  明天三更补上,爱你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