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利益无国界,资本永不眠!
  傍晚,芝伽戈。
  夕阳將沃道夫酒店染成金色。
  一辆黑色林肯加长轿车,驶入停车场。
  车刚停下,侍应生还没上前开门,米国著名地產商人康纳德·德朗姆,就主动开门下车。
  看到酒店门厅入口两侧,不仅有荷枪实弹的芝伽戈当地警方叉腰踱步,还有身形挺拔黄面孔黑西装在巡视周围。
  平日里比较隨性,不太注重礼节的德朗姆,取出请柬和证件后,將西装纽扣扣上。
  “嗨,你们好,我叫康纳德·德朗姆!”
  “我是德朗姆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受龙国芝伽戈总领事馆的邀请,前来出席晚宴!”
  德朗姆递上请柬和证件后,笑眯眯的微微昂头。
  通过两道安全检查后,德朗姆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上楼来到宴会大厅。
  此时此刻,大厅內已经来了一些人。
  看到芝伽戈有名的工程机械大亨汉特斯,德朗姆第一时间快步走了过去。
  “嘿,我的老伙计!最近好吗?”
  “欧买噶!”
  汉特斯一声惊呼后,急忙张开双臂和德朗姆来了个热情拥抱。
  德朗姆是个標准的移三代。
  也就是从爷爷辈,就移民来米国投资经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由於德朗姆家族,很多年前在殴洲就是搞房地產和酒店的。
  一战后移民来到米国,他们继续干老本行,凭藉丰富的经验、强大的资本,很快便在米国站稳了脚跟。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是米国实力强劲的地產酒店双巨头,米国很多城市的地標性建筑、大型写字楼、高档公寓,都是他们投资开发的。
  相比之下,汉特斯是年幼时跟隨父亲,躲避战乱来到的米国,父亲是善於维修工程机械和车辆的优秀工程师。
  从维修租赁生意开始做起,经歷了几十年,吃到了米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红利,通过两代人的积累,汉特斯才成了有名的工程机械大亨。
  不过他再有名气,也远不如德朗姆。
  他的工程机械生意想要好做,还得指望德朗姆多投资工程项目……
  “我以为你並不会收到邀请,所以就没有给你打电话,没想到他们竟然邀请你,真是太不可思议!”
  德朗姆唇角微扬,很是傲娇的说道:“他们都能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我?”
  “我以为他们经歷了龙兰岛房地產泡沫事件的影响后,已经不太喜欢房地產开发商,加上香江还有实力很强的李氏家族和霍氏家族……”
  德朗姆轻蔑一笑。
  “他们能跟我比吗?”
  “除非他们香江四大家族加一起,否则我根本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汉特斯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是的是的,你的实力远在他们之上!”
  “龙国想要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当然要邀请你出席晚会!”
  德朗姆呵呵一笑。
  拉过椅子坐下,翘起二郎腿。
  “老实说,我对龙国並不是很了解。”
  “只听说他们有很古老悠久的歷史,比咱们米国的歷史要长十倍还不止。”
  “还有就是他们人很多很穷,为了生活下去,他们特別能吃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不少人漂洋过海,来到咱们这里修铁路。”
  “到如今,他们也有很多人从事厨师、裁缝、司机、服务员等特別辛苦,但挣钱不多的职业,或许这也导致他们比较精明势利。”
  汉特斯笑道:“其实我也不太了解龙国,但我公司的下属去过,他们说龙国现在的城市发展特別快,不仅有很多的新楼盘正在开发,还有大量的道路、地铁、通信等工程项目,正越来越现代化。”
  “不过在龙国的农村,尤其是西部那边的穷山村,就真的还特別穷,土地贫瘠、树木稀少、交通不便,很多农村人还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学生们天还没亮就要打火把走很远的山路去读书。”
  “好在他们在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他们拼命的在修公路、架电线,退耕还林,解决农村吃水、上学、看病等难题,我觉得未来的龙国,人们会越来越富裕,整个国家也会越来越繁荣,是一个值得投资的超级大国!”
  德朗姆有些诧异的撇了撇嘴。
  “真没想到,你居然已经偷偷派人去龙国投资考察了。”
  “不像我,我今天接到邀请,我才突然思考要不要到龙国投资。”
  “那可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国度,哪怕已经有很多米国人去那边投资做生意,我却对她並不是很了解。”
  汉特斯笑道:“我个人觉得,龙国还是很值得投资的,早些年过去投资的通用、强生、福特、肯德基、沃尔玛、英德尔、可口可乐等等,他们都赚到了不少钱。”
  “一个社会治安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十几亿人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咱们要是连去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那还叫什么企业家?还好意思说自己有商业冒险精神吗?”
  德朗姆略略点了点头。
  张开双手,在桌上比划。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来了。”
  “如果条件允许,我非常乐於亲自去一趟龙国,看看是不是值得投资。”
  汉特斯连忙道:“那我建议你先去天海,那可是他们发展最迅猛、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你在那里可以看到未来的龙国会是什么样子!”
  “在天海考察过后,我建议你第二站坐高铁去汉东省的京州市,那可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除了璀璨的歷史文化,它还有著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大名鼎鼎的惠龙集团总部就在京州!”
  “高铁?什么高铁?咱们米国有吗?”
  德朗姆接连提出了三个疑问。
  汉特斯尷尬的笑了笑。
  “高铁就是一种运营时速超过300公里,非常快速高效的客运列车。”
  “龙国人也是最近两年,才引进吸收希门子的技术,才在燕京和京州之间建了一条,让相距三百公里的两座城市,一个小时就能到。”
  “至於咱们米国……咱们有发达的高速路和民航业,人们出门除了自驾,就是坐飞机,高铁估计再过二十年也不会发展起来。”
  德朗姆轻蔑冷哼。
  “咱们米国的铁路行业早就已经彻底私有化,所有的民营铁路公司都一心只想赚钱,连现有的车站、轨道、车辆,维护保养都能省则省,以至於铁路都弯弯曲曲的,经常脱轨出事故,他们哪有兴趣和魄力投资建高铁?”
  “將来就算谁提出要建高铁,我也敢打赌,他们只是想借建高铁的名义,坑骗纳税人的钱,根本不会尽心竭力的建设高铁,项目一拖再拖、预算一加再加,恐怕十年耗费数十亿米元,也不一定能建成一条可以运营的高铁!”
  德朗姆作为米国最牛逼的地產大亨。
  他是不太熟悉龙国,但他太了解米国。
  这个高度自由化、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帝国。
  表面上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科技、最强大的武力、最繁荣的经济、最完善的基建、最公正的法治……
  但拋开这些被过度吹捧的虚名,德朗姆所了解的真实米国,其实早就存在无数问题。
  德朗姆作为地產大亨,长期投资开发房地產,自然对工程建筑领域特別熟悉。
  在他看来,属於米国人的基建时代已经结束。
  已经不再需要大规模新建机场、港口、车站、铁路、公路、桥樑、电站、水利设施等等,反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便於维护保养和更新升级。
  然而信奉自由主义,凡事都想要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米国人,显然没有建立一个好的机制,这必將导致各种基础设施,將来逐渐年久失修。
  除了基建方面,会缺乏保养和更新,越来越落后。
  德朗姆觉得最让人痛心的,是製造业外流。
  在自由贸易主义的精神鼓动下,在追名逐利的人性本能驱使下。
  越来越多米国的企业,觉得在国內开工建厂搞生產,材料、人工、税收等各方面成本太高。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寧愿横跨大洋,去各方面成本都更低的龙国投资建厂,然后再將產品返销回米国。
  企业为了多赚钱,採取这种方式自然是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越来越多企业不在本土搞生產,直接导致用工需求急剧下降。
  作为高福利国家,人们本就不太愿意当工人,更想要当律师、医生、证券分析师、基金投资经理等等,既体面又高薪的职业。
  而越来越多企业,还不愿意招工人,即便要招也不愿意开太高的薪资福利,这就导致人们更加不愿意当工人了,由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冶金化工到机械船舶,从工程建筑到装备製造……
  隨著老一辈的工人逐渐年老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
  许多重工业,优秀的產业工人正越来越少,导致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造船业。
  米国的造船业规模持续萎缩,高昂的成本、超长的船期,让不得不给订单养活造船业的海军都快受不了。
  而油轮、货轮、货柜运输船、lng运输船等民用船舶,不是樱和南寒的船厂生產,就是龙国人拿到了订单。
  长此以往下去。
  德朗姆觉得米国的製造业持续空心化,实力会越来越弱。
  没有了强大的製造业,就算有先进的科技、发达的金融,又有什么用?
  因为先进的科技,也需要通过製造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產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价值。
  而嗜血贪婪的金融,脱离了以製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就只会让催生出华而不实的泡沫经济。
  一旦变成了金融帝国,习惯了加息降息製造米元潮汐差,用金融手段收割全世界,那就距离衰败不远了。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们之所以对米国心存敬畏,完全是因为米国拥有强大的武力,而武力的来源便是製造业。
  如果製造业不好好发展下去,那么现在还满世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的航母战斗群与先进战机,老化过时却后继无人咋办?
  难道指望现在战机、战舰、战车、飞弹等等,再过十年二十年,依然天下无敌?依然没有任何国家,能打破米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米国土生土长的德朗姆,早就把自己当成了米国人。
  而作为富三代的他,也早就过够了有钱人的日子。
  他早就满怀一腔热血,想要进入政坛大展拳脚。
  现在的他,是想要让米国一直强大下去!
  如果连续两三届,都无法竞选当上总统。
  他估计自己的竞选口號,就只能改成让米国再次强大。
  也正因为他有从政的想法,所以接到邀请,他才会屁顛儿的赶来。
  主要目的,並不是寻求合適的投资机会。
  而是他一直觉得,龙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
  几十年前,米国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在武器装备和物资补给上拥有绝对优势,都没能打败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龙国。
  既然无法彻底打败龙国,就必须要正视她的存在、她的发展,学会妥善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係,这必將有利於將来自己竞选总统。
  精明的德朗姆,自然不会將自己真实想法告诉汉特斯。
  而汉特斯也一心只想进入龙国市场,趁著大量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多卖工程机械多赚钱。
  只要能赚到钱,就算去龙国投资建厂,在当地生產销售各种工程机械,又有何妨?
  是否会带动当地就业、贡献不少税收、促进技术进步、加快產业升级等等,汉特斯都觉得无所谓。
  米国这边已经没多少基建项目,如果害怕帮助了龙国飞速发展,就不去投资建厂做生意,那才是愚蠢。
  閒聊间,陆续又有不少知名企业家、投资人、银行代表等抵达现场。
  而眾多企业家中,既有汽车、化工、石油、食品等传统行业的。
  也有从事电子信息、社交媒体、生物製药等新兴行业领域的。
  平日里,这些分散在各自行业领域,都有著强劲实力的人物,很难见得到一面。
  如今难得相聚在一起,自然给了德朗姆拓展人脉圈子,为將来竞选总统打好人情基础的机会。
  他不断的找人攀谈,套近乎、换名片……
  而到处找人聊天也有不小的好处。
  不仅跟不少富商名流都混了个面熟,还打听到了不少信息。
  今天大家之所以如此捧场,不仅是因为两国的高层都会亮相,主要原因还是龙国这边,是真打算进一步扩大开放。
  以前外资被严格限制的行业,如今都要有所放开。
  比如金融领域,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后能在龙国炒股买期货了。
  以前汽车、保险、医疗、教育等领域,要么是根本不允许进入,要么就要以合资形式投资经营。
  放开之后,外国公司便可以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投资建医院、学校、汽车厂、保险公司等等便可以百分之百控股。
  龙国可是拥有十几亿人啊!
  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简直就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
  得知这样的重磅利好,这些无利不起早的资本家们,又岂能不激动万分、蜂拥而至?
  大家赶来参加晚宴,也是想当面听沈总讲一讲,龙国即將扩大对外开发的政策是不是真的。
  有一些人还心存担忧,觉得龙国这些年是在不断扩大开放,可这一次力度如此之大,是否真实可信。
  毕竟以前有些行业领域,之所以不开放,大家都知道是因为龙国在相关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並且相应的企业单位,也並没有足够的实力。
  如果贸然开放,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国际资本,必然会钻法律法规的漏洞,也必然会利用自身强大的实力,將龙国的本土企业打得难以生存,纷纷倒闭。
  所以为了保护就业、確保社会稳定,以前在某些行业领域是比较保守的。
  如今放开部分限制,允许国际资本进入,龙国人真做好了自由竞爭、优胜劣汰准备了吗?
  德朗姆觉得,龙国人在这时候扩大开放,实在是太明智了。
  当前自由贸易主义盛行,米国又因为反恐问题,与龙国改善了双边关係。
  龙国趁此机会扩大开放,就必然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助力经济发展。
  否则等蜜月期结束,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等无数米国人发现龙国竟然已经变得很强大……
  到那个时候,再想吸引国际资本就难了。
  哪怕全面开放,也不会再有多大吸引力。
  因为米国这边,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政策。
  比如禁止米国的企业到龙国投资,或者要对龙国出口商品徵收高昂关税。
  没有了赚钱可能,资本哪还敢轻易进入?
  不过……
  德朗姆就算担心疯狂涌入的国际资本,会让龙国更快迅猛崛起。
  但在此时此刻,他也无力劝阻眾人,不要为了赚钱去投资龙国。
  挡人財路,如杀人父母。
  自己都忍不住想趁著两国蜜月期,去狠狠捞一笔。
  又怎么好意思劝別人別去?
  是夜。
  高层讲话,激励人心。
  眾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惠龙集团执行总裁赵瑞龙,自然成为了酒会焦点。
  站如嘍囉的德朗姆,等了好一会儿,终於抓住机会上前敬酒。
  “你好赵先生,我叫康纳德·德朗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