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丈夫心有白月光(29)
  食堂负责人是个比元初略年长几岁的大姐,叫王建华,她对元初简直羡慕到极点,“你咋老能捞到这么多好东西呢?关键你还做的好吃,比我做的好吃。你来厨房当负责人得了,我替你疗养去。”
  元初嘴里的海鲜粥差点喷出来,“不是,大姐,您咋那么会想美事呢?”
  王大姐哈哈大笑,“哎呀,被你看穿了。是大姐的错。晚上我给你烤蛋糕吃哈。”
  “这还差不多。”
  来到疗养院没几天,她就和这里的工作人员全都混熟了。又过了几天,她就和来疗养的人都混熟了——一群老头老太太。年龄普遍在六十以上,七八十的也有。五十多岁就算年轻的。
  有好几个老头老太太都是要在这里养老的。
  他们之前因为工作的原因分配了大房子,从职务上退下来之后就把房子还给国家了,他们搬到疗养院来住。至於他们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年了,有的参加工作住单位宿舍,努力爭取福利分房,有的下乡插队支援农村建设去了,反正没能凭藉老一辈的功绩享受到什么美好人生。
  可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靠父母抚养的那些年確实是享受到了的,但后来他们长大成人了,就要自己去努力了。
  有一位老太太,姓肖,七十多岁了,平时走路要拄拐棍。她的丈夫以前级別很高,她跟著丈夫一起住独栋小楼。丈夫去世了,她就主动把小楼归还了,政府安排她到疗养院来养老。她的子女们各有各的工作,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
  元初和系统都想到几十年之后的情况,不得不感慨这个时候的很多人是真的非常讲原则,不愿意占国家便宜。
  老太太性格很好,整天乐呵呵的。有一天闻著味自己摸索到厨房,吃了元初做的肉蟹煲,从此成了元初的忘年交。
  她自封的。
  老太太逢人就说她是小祁的好朋友。
  元初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后来好几个人都说是元初的忘年交,她才听说,颇有点哭笑不得。
  系统调查过这些人的背景,確定他们都是些高风亮节的老同志。而且,他们就算蹭饭也很有分寸,元初做了,他们才来吃,元初要是不做,他们绝对不会主动提要求让元初给他们做。
  人家也是来疗养的,年纪轻轻就来了,那也就意味著她身体肯定不好,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谁知道內里如何呢,他们这群人去蹭人家的饭吃已经很不像话了,断断不能再得寸进尺。
  吃了元初做的食物,他们还会给元初送回礼。小辈们有时候来看他们,会给他们带一些城里的点心、奶粉,还有的从乡下给他们寄特產,他们都会给元初送一份。
  礼尚往来嘛。这都是长期的交情。
  元初也就无所谓啦。
  她挺喜欢这个地方的。
  ***
  “小祁,今天还去赶海吗?”
  时间已经到了11月,这天上午,元初正在门口的空地上锯木头。
  她找疗养院的园丁借了工具,打算给自己弄把摇椅,这玩意就跟小朋友玩积木一样,很容易上癮。
  元初停了手里的活,抬起头跟来人说,“纪大爷,上午好啊。我今天不去啦。”
  纪老爷子纪德全拄著拐棍走到她跟前,“你这是干嘛呢?”
  “做个摇椅,冬天在门口晒太阳。”
  “嘿!你还挺会享受。”
  “我是来疗养的啊。我就得好好享受才能赶紧把身体养好。”
  “话说回来了,你到底怎么了?年轻轻的,要是哪儿不舒服,还是赶紧找个医院瞧一瞧。咱们这儿说是疗养,其实也就是待著,没法治病。”
  来疗养院的人,要么是年纪大了,以前的住房交回去了,被安排到这儿养老,要么就是受了伤或者得了慢性疾病,死不了也治不好,没法工作了,又有一些功勋在身,也被安排到这儿来度过余生。
  反正都是国家给养老了。
  小祁看著不属於上述情况啊。
  元初“咳咳”两声,“我也没大病,就是五臟六腑皆有损伤,以后大概就是个废人了。”
  纪德全:“……”
  嘿!她还真是来养老的。
  老爷子转了几圈,给自己找了个板凳坐下,摆出了促膝长谈的架势,“小祁啊,你多大了?”
  “36啦。”
  “多少?”
  “36啊。怎么啦?”
  “不是,你这看著也不像啊。我一直以为你也就跟我大孙女一样大。”
  “您大孙女多大?”
  “24。”
  “得嘞,我谢谢您啦。我知道,您这是变相夸我年轻呢。”
  老爷子“切”了一声,“我要是有这种智慧,我老伴就不可能天天跟我吵架了。”
  “我没听见於大妈跟您吵架啊。不过您说的对,要是吵架了,您就反思一下自己就行了。这样有利於家庭的长期团结。”
  “哼!怎么是我反思,她怎么不反思?”
  “她反思和您反思也不衝突啊。您不能只要求人家反思您却不反思吧?”
  纪德全:“……”
  老头无语,换了个话题。
  “我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你的名字。每回机电所出成绩,都有你。那个祁元初就是你这个祁元初吧?”
  “是我呀。我就是机电所送来疗养的呀。”
  “你可真是太厉害了。我跟你说,我就佩服你们这些搞研究的,尤其是发电机这种厉害东西。咱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电,你们搞发电机的居功至伟。我每天看报纸,就你们那个所出成果最多。我不懂技术,没法计算你到底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我肯定要说,比我大。”
  本来已经拿著刨子开始刨木头的元初只好又把工具放下了,“您太夸张了啊!您打了那么多年仗,指挥了那么多次战役,获得了那么多次胜利,没有您和您的战友们,就没有我们现如今的安稳生活。您不要拿我跟您比,咱俩不是一个维度上的。”
  纪老头刚想说她过分谦虚,就听元初接著道:“您应该拿我跟同样搞研究的同志比较,那我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