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秦达,陈旭麻了!这是天堂?
  八百精锐整齐排列在身后,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两人心中都忐忑不安,毕竟即將面对的可能是当朝皇子,稍有不慎便是欺君之罪。
  “秦大人,您说这位殿下……?”陈旭压低声音问道。
  秦达摇摇头,:“秦大人……藩王心思,岂是我等能够揣测的?不过既然確认了身份,咱们只管恭敬拜见便是。”
  队伍继续前进,很快就进入了朱桂的势力范围。
  眼前的景象再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应该是原始丛林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片片规整的农田!
  这里居住著近千人,田地开垦得整整齐齐,沟渠纵横,禾苗长势喜人。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百姓个个面色红润,衣著虽然朴素但却乾净整洁,完全没有寻常农民那种面黄肌瘦的模样。
  “这…这怎么可能?”秦达瞪大了眼睛。他治理琼州府这么多年,深知这里土地贫瘠、天灾频发,百姓们能勉强餬口就已经不错了。
  可眼前这些人,明显是吃饱穿暖的。
  一个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看到官军队伍,並没有慌张逃跑,反而放下农具,恭敬地向他们行礼。
  秦达策马上前,和蔼地问道:“老丈,这里的收成如何?”
  老农憨厚地笑了笑:“回稟大人,今年风调雨顺,估计每亩能收三石余粮。”
  三石!
  秦达心中一震。要知道,琼州府其他地方的田地,一亩能收一石半就算丰收了,这里竟然能达到三石!
  “老丈,你们平日里可有饿肚子的时候?”秦达又问。
  “饿肚子?”
  老农有些疑惑:“大人,自从跟了我家主上,哪还有饿肚子的道理?一日三餐,顿顿有米有菜,逢年过节还有肉吃呢。”
  秦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简直就是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理想社会啊!
  在贫瘠的琼州府,竟然有人能够实现这样的治理水平!
  陈旭也被震撼了。
  他在海南卫驻守多年,对这里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琼州府的百姓大多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也就勉强维持温饱。
  可这里的人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生活水平还相当不错。
  继续前进,他们又经过了几个聚集地,每一个都让他们更加震撼。
  这些聚集地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布局合理,有农田、有手工作坊、有仓储设施,儼然是一个个小型的城镇。
  “殿下治理之能,实在是…实在是…”
  秦达找不到合適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震撼。
  当他们终於抵达三亚湾的时候,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这里竟然建成了一个巨大的港口!
  码头用巨大的石块砌成,延伸到海中数十丈远。
  港湾內停泊著密密麻麻的船只,有渔船、有货船,还有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式战船。
  岸上的仓库鳞次櫛比,工匠们正在忙碌地修造著船只。
  远处的造船厂更是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这…这简直就是另一个广州港!”
  陈旭失声叫道。
  他年轻时曾经去过广州,对那里繁华的港口印象深刻。
  可眼前这个港口,无论是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不输给广州港分毫!
  秦达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心中五味杂陈。
  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內,在这蛮荒之地建立起如此规模的基业,这位殿下的才能简直匪夷所思!
  如果他能够在朝堂之上施展才华,何愁大明不能更加繁荣昌盛?
  可惜,他是藩王。
  按照祖制,藩王不能参与朝政,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內颐养天年。
  这样的限制,对於如此有才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正当两人在码头震撼地四处张望时,一名身著粗布衣服但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稳健,眼神锐利,一看就知道是久经训练的军中之人。
  “两位大人可是琼州府的官员?”中年男子客气地问道。
  秦达连忙整理衣冠,拱手回礼:“在下琼州府知府秦达,这位是海南卫指挥使陈旭。敢问阁下是?”
  “在下张大海,奉我家主上之命,在此等候两位大人。”中年男子恭敬地说道:“主上得知两位大人前来,特意吩咐在下前来接引。”
  秦达和陈旭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紧张。
  看来,这位殿下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到来,並且做好了接见的准备。
  在张大海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一座恢宏的建筑前。
  这座建筑占地极广,青砖黛瓦,雕樑画栋,虽然不如皇宫那般金碧辉煌,但也颇具王者气象。
  大门口两旁站著威武的守卫,虽然穿著普通衣服,但站姿笔挺,眼神如电,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两位大人,请。”张大海做了个请的手势。
  踏进大门,秦达和陈旭更加紧张了。
  院內布局井然有序,草树木修剪得整整齐齐,完全是王府的规制。
  几名僕人在院中忙碌著,看到他们经过,都恭敬地行礼。
  终於,他们来到了正厅。
  厅內陈设简朴而不失威严,正中摆著一张太师椅,椅后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
  一名身著深蓝色长袍的年轻男子正坐在椅上,手中拿著一卷书简,正在静静地阅读。
  看到这个人的瞬间,秦达和陈旭都屏住了呼吸。
  这人的相貌和当今皇上有六七分相似,特別是那双深邃的眼睛和坚毅的下巴,简直就是朱元璋年轻时的模样!
  “琼州府知府秦达,拜见殿下!”
  “海南卫指挥使陈旭,拜见殿下!”
  两人几乎同时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头行礼。
  朱桂放下手中的书简,淡然一笑:“两位大人不必多礼,请起。”
  “谢殿下。”两人这才敢起身。
  “来人,给两位大人看座。”朱桂吩咐道。
  立刻有僕人搬来两张椅子,秦达和陈旭谢过恩典,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
  朱桂打量了一下两人,直接开口问道:“两位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秦达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微臣冒昧问一句,殿下可知当今圣上正在四处寻找殿下?”
  朱桂眼神闪烁了一下,淡淡地说道:“不知。”
  这两个字如同雷击一般,在秦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不知?这怎么可能不知?
  朱元璋派遣无数人手四处搜寻,整个大明都在议论此事,这位殿下怎么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