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船家李二庄
  三亚湾。
  朱桂坐在“代王”府內,用系统地图俯瞰著这片他亲手缔造的繁华土地。
  “殿下,昨夜又有十五户人家投奔而来。
  铁牛走了进来,恭敬地匯报著最新的人口增长情况。
  朱桂点了点头。
  四个月的时间,这里从最初的荒芜海滩发展成如今拥有五千余人的繁华小镇,这种成就感是他在应天府那座华丽却空虚的王府中从未体验过的。
  “传令下去,新来的人家按照老规矩安排住所和工作,不要怠慢。”朱桂吩咐道。
  至於应天府那边,朱桂並不想过多思考。
  他深知父皇朱元璋的性格,但这些暂时都与他无关。
  现在的朱桂只想专心经营这片属於自己的土地,建设这个理想中的“藩地”。
  然而,就在朱桂沉浸在这种平静的满足中时,遥远的南海上,一艘庞大的帆船正乘风破浪,朝著大明的方向驶来。
  这艘船的规模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巨无霸了,长约三十丈,宽近十丈,桅杆高耸入云,船帆鼓胀如山。
  船身漆成深红色,船头雕刻著威武的玄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整艘船上载著满满的货物:香料、珠宝、羊毛,翡翠都是从南洋各地收集来的珍品。
  船老大名叫李二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皮肤被海风吹得黝黑粗糙,但一双眼睛依然锐利有神。
  他站在船头,望著远方逐渐清晰的大明海岸线,心中却五味杂陈。
  “老大,再有三日便能到广州港了。”船上的大副走过来,语气中带著几分兴奋。
  李二庄却没有露出应有的喜悦,反而深深嘆了一口气:“阿福,你说这次回去之后,咱们还能不能再出海?”
  大副阿福愣了一下:“老大这话是什么意思?咱们这一趟收穫颇丰,朝廷那边应该不会为难咱们吧?”
  “你啊,还是太年轻。”
  李二庄摇了摇头:“朝廷颁布的禁海令你忘了?虽然对咱们这些持有官方文书的商船还算宽鬆,但风向已经变了。”
  “再说,这次在南洋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各路豪强爭夺地盘,整个南洋都乱成了一锅粥。”
  阿福想起这次航行中遇到的种种凶险,不禁打了个寒颤。
  確实,南洋的局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混乱。
  各种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为了爭夺贸易路线和港口,经常发生血腥的衝突。
  他们这次能够平安返回,已经算是运气不错了。
  “所以啊。”
  李二庄继续说道:“这可能是咱们最后一次出海了。下次就算朝廷不禁海,我也未必敢再冒这个险。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
  就在两人感慨之际,船只已经行至琼州海域附近。看著熟悉的海岸线,李二庄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他拍了拍脑门:“也不知道那位贵公子怎么样了。”
  阿福疑惑地问:“哪位贵公子?”
  “就是四个月前,咱们送到那片海湾的那位年轻公子。”
  李二庄回忆著:“看那气派和出手的阔绰,绝对不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当时他说要在那里寻亲?可能要暂住一段时间,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阿福这才想起来:“老大说的是那位连姓名都不肯透露的神秘公子?他身边还跟著一个小丫头?有五名护卫的那个?”
  “正是他。”
  李二庄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位公子当初给的船资可不少,而且为人也算客气。既然路过此地,不如改个航向去看看,若是他还在那里,顺便问问要不要搭船回去。也算是结个善缘。正好,咱们跑了这些天了,也该修整一天了。”
  说到这里,李二庄心中其实还有另一个考虑。
  那位神秘公子的身份来歷一看就不简单,如果能够搭上这条线,说不定对以后的生意有帮助。特別是在现在这种局势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於是,这艘庞大的商船改变了航向,朝著四个月前送朱桂上岸的那片海湾驶去。
  隨著距离的缩小,船上的眾人逐渐看清了海湾的模样。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这是那片海湾吗?”阿福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
  眼前的海湾已经完全看不出四个月前的模样。
  曾经荒芜的海滩上,现在密密麻麻地建满了各种建筑。
  木屋、石屋、仓库、作坊,一座座建筑物错落有致地分布著,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聚集地。
  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湾中央那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三层高的石木结构,屋顶铺著青色瓦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周围还有几座较小但同样精美的建筑,整个布局就像一个小型的城镇中心。
  港口处,十几艘渔船正在装卸货物,工人们忙碌地搬运著各种物资。
  码头上还建有几座仓库,看起来储存了大量的货物。
  远处的农田绿意盎然,可以看到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
  “不…不是?这里怎么回事?”
  船上的水手们,脸露出一副见鬼表情,嘴里震惊道:“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现在都快赶上一个小港口的规模了。”
  “是啊!这…怎么变成这样了?”
  “太夸张了,这里到底是怎么了?”
  李二庄也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港口和城镇,但从来没有见过发展如此迅速的地方。四个月的时间,从荒芜到繁华,这简直就像他听说书先生说过的一篇故事,叫桃什么记?
  就在商船缓缓驶向海湾的时候,朱桂已经通过系统发现了这艘船的到来。
  系统的侦察功能告诉他,这正是四个月前送他来此的那艘商船。
  朱桂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本以为再也不会和李二庄等人有什么交集,没想到对方竟然又回来了。从船只改变航向的行为来看,显然是专门衝著这片海湾来的。
  只不过,他现在的身份,让他不能再像当初那样隨意与外人接触。
  更重要的是,李二庄等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海商,眼光何等毒辣。
  如果让他们看到现在聚落的规模和实力,很容易推测出一些不该推测的东西。
  万一消息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传我命令。”
  朱桂对身边的铁牛说道:“所有武装人员立即换上普通衣服,武器收起来。另外,铁牛,说我这几天身体不適,不见客人。”
  铁牛立即明白了朱桂的用意:“殿下是担心那些海商看出什么端倪?”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与此同时,李二庄的商船已经在港口拋锚。
  他带著几个心腹,乘坐小船靠了岸。
  一踏上陆地,李二庄就感受到了这个聚落的不同寻常之处。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渔村,但处处透著一种难以言喻的秩序感。
  街道规划得整整齐齐,建筑物的布局也很有章法,完全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村落。
  更让李二庄感到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员构成。
  虽然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渔民农夫打扮,但其中有不少人的气质明显不同。
  走路的步伐、站立的姿態、眼神的锐利程度,都透著一股子军人的味道。
  “这些人…”李二庄心中一动:“不会都是训练有素的兵卒吧?”
  作为一个经常在海上行走的老江湖,李二庄对於各种危险的嗅觉异常敏锐。
  他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这个看似平静的聚落中隱藏著强大的战斗力。
  这种感觉让他既震撼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