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楚峰:「培养全才时间长见效慢,那就先培养螺丝钉!」
  將笔记本收起来后,本来想要直接打电话,去通知相关人员来开会,商討他的想法。
  可是走了两步之后,他脚步一下子顿住了。
  “事情很重要,不过,貌似不需要这么大张旗鼓!”
  想到这,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抓起桌子上的电话,摇了摇道:“给我接塞北大学的黄校长。”
  很快,电话被接通,黄校长的声音响起:“我是黄天培!”
  “黄老,我是楚峰!”
  听到黄天陪的声音,楚峰笑著道:“给您打这个电话,是有个事情,想要和您商量一下。”
  电话另一边的黄天陪,听到是楚峰,他语气也柔和不少,笑著道:“小楚,你说!”
  “是这样的!”
  楚峰抓著电话,对黄天陪,道:“现在咱们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才短缺,极度短缺的情况!”
  “要是不解决一下,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
  “而且这种短缺,不是顶尖人才和一流人才的短缺,而是大规模普通人才、基础人才的短缺。”
  “而且这个缺口很大,不是几万、十几万这样,而是几十万,近百万的这样的大缺口。”
  “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就想询问一下您老,对於这个情况,有没有研究。”
  听到楚峰的询问,以及提出的问题,黄天陪身为塞北大学第一常务副校长,也是国內有名的教育大师,也一下子陷入到沉思中!
  他听明白了楚峰的问题,不过,对於这样的人才短缺,整个华夏遇到过,但是大规模的遇到很少。
  华夏工业发展太慢,能拿得出手的不多,聚集起来的工业產业和產业工人没有多少。
  “这的確是一个问题!”
  黄天陪副校长闻言沉吟了一下,道:“毕竟,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我们搞教育的更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如果说几万人,乃至於大几万,十万,咱们国家凑一凑还是没问题。”
  “毕竟抗战爆发前,我国的產业工人规模达到了200万左右。”
  “但现在却不好搞,而且时间过去这么久,我国的工人都集中在魔都、还有东北三省,尤其是东北三省。”
  “可现在缺口达到几十万,近百万,这就有点难办了。”说著,黄天培副校长也是语气中充满了艰难。
  “黄老!”
  楚峰微微沉吟一下,道:“我有个想法!”
  “你说,小楚!”
  听到楚峰的话,电话另一头的黄天培来了兴趣,笑著道。
  “是这样的!”
  楚峰没有隱瞒,直接道:“我的想法是,人才缺口太大,除了去各大城市,大后方,直接招募人才外。”
  “我准备依託塞北大学,增加一个成人再教育、技术速成教育这两个方法。”
  “成人再教育,就是针对於那些成年人,利用夜校的模式,在工作之余进行扫盲,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看能不能从中选拔人才。”
  “另外一个,技术速成教育,相较於成人再教育,技术速成教育才是我解决人才缺口的主要途径。”
  “我想让塞北大学牵头,同各个工厂和公司联合起来,塞北大学提供管理、组织架构,各个工厂提供工程师、技术员、还有高级工等,组成老师团队。”
  “两者结合起来,先依託其他国家的教科书,还有我们实际情况,编写属於我们自己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理论为辅、实操为主,不需要让他们成为一名全能选手。”
  “以工具机为例,只需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操作工具机,能够上手將属於自己的那一份加工技术给掌握。”
  “可能这样不好理解,就像我之前说的,漂亮国福特汽车的例子来说,这些学生他们就是生產线上的一个螺丝钉。”
  “拧螺丝的只需要拧螺丝,不需要懂太多其他的,如果想要理解,那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学习,但我们的目標就是让他在几个月內,能够胜任拧螺丝这个工作即可。”
  “对於编写教材,以及搞教育,他们这些工厂自然不如塞北大学有经验。”
  听到楚峰的话,黄天培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还是教育吗?”
  过了半分钟,黄天培语气有点荒唐的对著楚峰说道。
  “呵呵呵!”
  听到黄天培的询问,楚峰尬笑一番,他也知道,对於像黄老这样的教育大师,对於这种傻瓜式、没有钱途可言的教育自然看不上。
  “没办法!”
  楚峰无奈的说道:“我们太缺乏產业工人,基础人才了,尤其是螺丝钉一样的基础工人。”
  “所以我就找黄老,依靠你丰富的经验,能不能將成人再教育,以及技术速成教育结合起来。”
  “先技术速成,解决我们的问题,然后在利用成人再教育,给与这些速成人员,继续提高的机会。”
  听到这的黄天培副校长,算是听明白了楚峰的意思:“这个构思不错,我这边召集人好好思考一下。”
  “一定用最快的速度给你答案。”
  不过说到这,黄天培副校长,好似想到了什么,道:“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来,这需要投入一大笔钱。”
  “同时还有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教学场地的搭建。”
  “对了,需要那些產业工人,因为要大规模培养,所以选择方面儘可能要选择大类,不能分类太多。”
  不愧是搞教育的,黄天培副校长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
  楚峰听到黄副校长的话,他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黄老,这个我会和轻重工业局以及军工处沟通,等我们这边敲定之后,就让他们和你们联繫。”
  “至於资金、设备这些,你不用担心,我会专门拨款1亿塞北幣,专款专用负责这件事。”
  “同时也会抽调一批机械设备,专门用於培训。”
  听到楚峰这乾脆利落的话,黄天培点点头,道:“那没问题!”
  但话刚说完,黄天培又想到什么,道:“对了,小楚,招生,招生可以直接进行了。”
  “不能等一切敲定之后在进行,因为咱们也是初次尝试,我的意见是,30天为一期,一期1000人,咱们先试运行三个月,每半个月招募一期,三个月招募六期,也就是六千人。”
  “等磨合好了,大家熟悉了,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扩大规模。”
  对於黄天培的要求,楚峰满口答应下来。
  双方又聊了一会儿,便掛断电话,黄天培负责教育方面的事情,比如前期筹备、相关人员架构,以及组建编委会等等。
  楚峰这边复杂了一些,不过,他只需要將工作吩咐下去。
  需要他亲力亲为的工作,只有和各工厂沟通,理顺工厂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