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什么变態的仪式感
青罗县临时搭建的专案组办公室里。
徐五岳猩红著双眼,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烟,脚下的菸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面前的白板上,用红色记號笔潦草地画著几个人形轮廓。
旁边標註著“女,20-30岁,身份不明”,字跡透露出书写者的烦躁。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年轻的本地警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徐队!”
“快递站点那边有消息了!”
徐五岳猛地掐灭了菸头,站了起来。
“说。”
“站点的工作人员说,昨天下午四点多。”
“有个人开著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麵包车,停在了站点门口。”
“他没下车,只是摇下车窗,朝里面扔了个黑色的塑胶袋。”
“袋子里是两千块钱现金,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著『同城急送,务必送达』。”
“然后他就把十二个一模一样的黄色纸箱卸在了门口,开车就走了。”
“全程戴著帽子和口罩,监控太模糊,根本看不清脸。”
徐五岳的脸色越来越沉。
“十二个?”
小警察点了点头。
“对,十二个。”
“我们接到报警的时候,他们已经派送出去了三个,收件人都在青罗县城內。”
“剩下的九个,我们已经协调快递公司,全部在运输途中紧急拦截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徐五岳身上。
十二个包裹。
这个凶手,简直是疯了。
他不仅杀了人,分了尸,还要把这些尸块像商品一样,寄往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是一种挑衅。
夏怡抱著一台笔记本电脑,快步走了过来,神色凝重。
“徐队,已经查过了。”
“青罗县这三户收件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社会关係。”
“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住在青罗县。”
另一个老刑警忍不住开口。
“这凶手到底想干什么?”
“把尸体切成一块一块的,寄给完全不相干的人?”
“这是什么变態的仪式感?”
“或者,这些收件人之间,有什么我们还没发现的隱秘联繫?”
徐五岳烦躁地摆了摆手。
“別猜了!”
他指著夏怡。
“继续查!”
“把这三户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我查清楚!”
“我不信他们之间一点联繫都没有!”
整个专案组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徐五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盯著夏怡,下达了死命令。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之內,我要看到青罗县最近半年內所有失踪女性的详细名单!”
“一个一个去排查!”
“是!”
夏怡立刻领命,转身投入到数据中。
办公室里的人被徐五岳一个个派了出去,各自忙碌起来。
徐五岳重新点上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雾模糊了他疲惫的脸。
他走到江弈身边,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行了,別搁这儿cos思想者了。”
“说说你的看法。”
江弈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著白板上那几个刺眼的红字。
他没有直接回答徐五岳的问题,反而问了一句。
“徐队,你不好奇吗?”
徐五岳一愣。
“好奇什么?”
“好奇那剩下的九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江弈的语气很淡,仿佛在討论今天的天气。
徐五岳皱了皱眉。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剩下的尸块吗?”
“你不是都推断出来了吗?大概还有七八十斤。”
江弈摇了摇头。
“不一定。”
“凶手是一个对数字,尤其是重量,有著极度偏执的人。”
“十斤。”
“每一个箱子,不多不少,正好十斤。”
“这份精准,贯穿了整个分尸和拋尸的过程。”
“所以我在想,十二个箱子,会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总量?”
徐五岳的思路被江弈带著走。
“总量?一百二十斤?”
江弈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如果,我说如果。”
“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的根本不是人呢?”
“比如,一只同样被处理过,重量也恰好在十斤左右的小型宠物犬?”
“狗?”
“谁他妈分尸还顺便搭上一条狗啊!”
虽然嘴上在骂,但徐五岳的眼神却亮了起来。
江弈没有理会他的吐槽,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凶手选择在青罗县的快递站点拋货,又把最初的三个包裹寄往青罗县城內。”
“这说明,他对青罗县非常熟悉。”
“他选择四点这个时间,说明他清楚这个时间段站点门口人最少。”
“他开著一辆没有牌照的麵包车,说明他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而且反侦察意识很强。”
江弈走到窗边,看著外面陌生的县城夜景。
“一个对环境熟悉,有交通工具,做事縝密,心理素质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通常都有著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的生活,极度规律。”
“而拋尸地点的选择,往往不会离他的安全区太远。”
江弈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著徐五岳。
“第一案发现场,也就是凶手分尸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他家,或者他日常通勤的路线附近。”
“而这里,大概率也和受害者的住所,存在某种地理上的关联。”
“比如,凶手和受害者,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凶手的工作地点,就在受害者家附近。”
“你的意思是……”
徐五岳的声音有些乾涩。
“我们应该立刻去查验那九个被拦截的包裹。”
“如果其中真有一个是动物尸体,那就证明你的推论是对的。”
“然后,我们以快递站点为中心,排查周边所有符合条件的道路,寻找可能的案发第一现场?”
江弈点了点头。
“没错。”
“凶手以为他把线索割裂得足够零散,让我们无从查起。”
“但他忘了,他留下的每一个包裹,每一次行动,都像一块拼图。”
“都在暴露他自己。”
徐五岳猩红著双眼,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烟,脚下的菸头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面前的白板上,用红色记號笔潦草地画著几个人形轮廓。
旁边標註著“女,20-30岁,身份不明”,字跡透露出书写者的烦躁。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年轻的本地警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徐队!”
“快递站点那边有消息了!”
徐五岳猛地掐灭了菸头,站了起来。
“说。”
“站点的工作人员说,昨天下午四点多。”
“有个人开著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麵包车,停在了站点门口。”
“他没下车,只是摇下车窗,朝里面扔了个黑色的塑胶袋。”
“袋子里是两千块钱现金,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著『同城急送,务必送达』。”
“然后他就把十二个一模一样的黄色纸箱卸在了门口,开车就走了。”
“全程戴著帽子和口罩,监控太模糊,根本看不清脸。”
徐五岳的脸色越来越沉。
“十二个?”
小警察点了点头。
“对,十二个。”
“我们接到报警的时候,他们已经派送出去了三个,收件人都在青罗县城內。”
“剩下的九个,我们已经协调快递公司,全部在运输途中紧急拦截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徐五岳身上。
十二个包裹。
这个凶手,简直是疯了。
他不仅杀了人,分了尸,还要把这些尸块像商品一样,寄往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是一种挑衅。
夏怡抱著一台笔记本电脑,快步走了过来,神色凝重。
“徐队,已经查过了。”
“青罗县这三户收件人,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社会关係。”
“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住在青罗县。”
另一个老刑警忍不住开口。
“这凶手到底想干什么?”
“把尸体切成一块一块的,寄给完全不相干的人?”
“这是什么变態的仪式感?”
“或者,这些收件人之间,有什么我们还没发现的隱秘联繫?”
徐五岳烦躁地摆了摆手。
“別猜了!”
他指著夏怡。
“继续查!”
“把这三户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我查清楚!”
“我不信他们之间一点联繫都没有!”
整个专案组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徐五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盯著夏怡,下达了死命令。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之內,我要看到青罗县最近半年內所有失踪女性的详细名单!”
“一个一个去排查!”
“是!”
夏怡立刻领命,转身投入到数据中。
办公室里的人被徐五岳一个个派了出去,各自忙碌起来。
徐五岳重新点上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雾模糊了他疲惫的脸。
他走到江弈身边,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行了,別搁这儿cos思想者了。”
“说说你的看法。”
江弈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著白板上那几个刺眼的红字。
他没有直接回答徐五岳的问题,反而问了一句。
“徐队,你不好奇吗?”
徐五岳一愣。
“好奇什么?”
“好奇那剩下的九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江弈的语气很淡,仿佛在討论今天的天气。
徐五岳皱了皱眉。
“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剩下的尸块吗?”
“你不是都推断出来了吗?大概还有七八十斤。”
江弈摇了摇头。
“不一定。”
“凶手是一个对数字,尤其是重量,有著极度偏执的人。”
“十斤。”
“每一个箱子,不多不少,正好十斤。”
“这份精准,贯穿了整个分尸和拋尸的过程。”
“所以我在想,十二个箱子,会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总量?”
徐五岳的思路被江弈带著走。
“总量?一百二十斤?”
江弈的嘴角,勾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如果,我说如果。”
“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的根本不是人呢?”
“比如,一只同样被处理过,重量也恰好在十斤左右的小型宠物犬?”
“狗?”
“谁他妈分尸还顺便搭上一条狗啊!”
虽然嘴上在骂,但徐五岳的眼神却亮了起来。
江弈没有理会他的吐槽,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凶手选择在青罗县的快递站点拋货,又把最初的三个包裹寄往青罗县城內。”
“这说明,他对青罗县非常熟悉。”
“他选择四点这个时间,说明他清楚这个时间段站点门口人最少。”
“他开著一辆没有牌照的麵包车,说明他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而且反侦察意识很强。”
江弈走到窗边,看著外面陌生的县城夜景。
“一个对环境熟悉,有交通工具,做事縝密,心理素质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通常都有著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的生活,极度规律。”
“而拋尸地点的选择,往往不会离他的安全区太远。”
江弈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著徐五岳。
“第一案发现场,也就是凶手分尸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他家,或者他日常通勤的路线附近。”
“而这里,大概率也和受害者的住所,存在某种地理上的关联。”
“比如,凶手和受害者,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凶手的工作地点,就在受害者家附近。”
“你的意思是……”
徐五岳的声音有些乾涩。
“我们应该立刻去查验那九个被拦截的包裹。”
“如果其中真有一个是动物尸体,那就证明你的推论是对的。”
“然后,我们以快递站点为中心,排查周边所有符合条件的道路,寻找可能的案发第一现场?”
江弈点了点头。
“没错。”
“凶手以为他把线索割裂得足够零散,让我们无从查起。”
“但他忘了,他留下的每一个包裹,每一次行动,都像一块拼图。”
“都在暴露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