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玉&越(完结)
  江州巡抚病逝的消息,是在三日后传到上京城的。
  坊间传闻,他先是染了疫症,身体虚弱之际,又被江州当地勾结成奸的贪官污吏趁机下手,最终死在了任上。
  他死后,江州百姓悲慟欲绝,积压的民怨喷发,自行起兵,衝破了官府,將那些为虎作倀的官绅与罪魁祸首的县丞尽数斩杀,血染府衙。
  彼时上京一片狼藉,世家人人自危,昭玉长公主的府邸也被军队围著。但她好歹是宋元睿的皇妹,儘管天下將易主,长公主的身份依然尊贵万分,无人敢动。
  一名心腹侍女低著头,小心翼翼地將一封书信呈到长公主手中。
  “公主,駙马爷给您留下的遗书。”
  昭玉长公主生就一副精美绝伦的容貌,柳叶细眉,丹凤美眸。她伸出纤纤玉指,打开那封千里迢迢送来的书信。
  听闻夫婿的死讯,她艷丽的面庞上並未浮现多少悲戚,只掠过一丝极淡的惋惜——那是一种同处深渊、相互依偎的盟友,最终落得如此惨澹收场的唏嘘。
  信中只写了一些官方的体面话。
  说什么夫妻一场,劳烦她看在情分上安置好崔家其他族人;又说什么未能白头偕老,望殿下不必为他守节,可自行另择佳婿,再觅良缘。
  昭玉將那寥寥数语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清冷的眼眸中波澜不兴,只淡淡嗤了一声:
  “他就这般死了?”
  那般多智近妖、与她苦心经营、步步为营的一个人,竟会折在江州那场賑灾的浑水里?
  她不信。
  她挥袖屏退了左右。
  待殿內空无一人时,一个身著玄色劲装的身影悄无声息地从屏风后步出,出现在她身后。
  男人默然拾起被长公主弃之於地的信封。
  那古黄色的信纸看似平平无奇,但对著窗外透入的天光细细一照,便敏锐地发现某一处隱约透出一小块阴影。
  指腹摩挲而过,那里的纸张厚度似乎有极细微的差异。
  “殿下,”他沉声道,“这信封夹层里,似乎还藏了东西。”
  “哦?”昭玉驀然回首。
  男子取出贴身匕首,以刀尖极其小心地沿著信封边缘划开。
  果然,一张被摺叠得极小、薄如蝉翼的纸片悄然滑落。
  他將其展开,递给了长公主。
  昭玉接过那小小的纸条,目光细细掠过其上密密的蝇头小楷。看著看著,她那涂著淡红口脂的唇角,缓缓扬起一抹瞭然又讥誚的弧度。
  “我就说么,”她轻笑出声,声音里带著几分释然与玩味,“他这般人物,怎会死得如此轻易?”
  “金蝉脱壳,真是好计谋。”
  窗外,细雨夹著冷风飘零。
  昭玉踱步至窗前,凝视著雕木窗上凝结、又滑落的水珠。
  一只被雨水打湿了羽翼的冬鸟,驀地从庭院中振翅高飞,它奋力抖擞著湿漉漉的翅膀,在灰濛的天空中划出一道渴望自由的轨跡。
  有的鸟儿已然挣脱牢笼,而有的,却仍困於金丝笼中。
  “殿下,窗外风大,当心受凉。”玄衣男子上前,將一件厚实的织锦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
  昭玉没有回头,只默然任由他为自己系好颈前的系带。
  两人一前一后,转身走向殿內更温暖、也更隱秘的深处。
  *
  数月后,豫州城。
  一处远离京城是非之地的幽静私宅,此刻正张灯结彩,披红掛绿。
  大喜的日子,宾客满座,喧声盈天。来的多是街坊邻居与些相熟的面孔,大家围坐一堂,嗑著瓜子生,閒聊家常。
  “话说回来,今儿这成亲的,究竟是谁家儿郎啊?”一个妇人嗑著瓜子,好奇地探头张望,“老杨家没听说有適婚年纪的孩子呀?”
  他们是被拉来参加婚宴的,说是凑个喜气,也不需要出份子钱,白吃顿喜宴,街坊邻居全都来了,但对今日成亲的是何许人都並不清楚。
  “听说是杨老爷家一位远房亲戚,特意过来认了乾亲,在这儿办事事。”
  “那新娘子呢?是哪家的姑娘?”
  “好像两人是一块来的,听说是青梅竹马,也不是咱们本地人。”
  “一直没见著面,不会是个……见不得人的麻子脸吧?”
  “嘘!少嚼舌根,安心吃你的席!”
  正议论间,只听得礼官朗声高呼——
  “吉—时—到—!”
  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投向厅堂入口。
  只见一条鲜红的绸带,牵繫著两位新人缓步走来。却未看到凤冠霞帔、红盖遮面的新娘,只见两位穿著大红喜服的男人。
  一位身姿挺拔,文质彬彬,一位面若冠玉、绝世佳人。
  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几位妇人霎时瞪直了眼睛,张大了嘴。
  “两…两个男子成亲?”她们压低声音,难以置信地嘀咕。
  “嗐!管那么多呢!大喜的日子,別说晦气话,咱们祝贺便是了!”
  “说得也是,真是般配啊……”
  满堂宾客迅速收敛了讶异,转而爆发出热烈的欢声与贺语,真挚地祝福新人。
  (玉越篇,完。)
  ——
  明天更主cp——假如阿朝绑定了时空穿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