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好算计
  因为刑部忙著啃下赌坊这块肥肉,又要和户部扯头,以及祝家的案子,一件接著一件,逐渐转移了眾人的目光。
  之前闹得沸沸扬扬,大理寺不惜申请戒严的连环杀人案,最近关注的人就少了很多。
  关注的人少,不等於六扇门不用心。
  六扇门內有那通透之人,知道如何拿捏犯事的人,如何討好上官。自然也有一心一意扑在案子上,不求升官发財,只求破案寻找真相的办案天赋选手。
  大理寺上上下下忙活了许久,都没能找到线索的连环案,刑部这边的破案天赋选手出马,还真查出了蛛丝马跡。
  陈观楼派人打听了一番,据说此案的死者,跟二十年前,发生在外地的一桩抢劫灭门案有关。
  刑部根据这条线索,已经派人前往当地,追查二十年前的案子。此案能不能有所突破,就看这一趟。
  感谢天下太平多年,衙门里面档案保管妥当,別说二十年前,就算五十年前的案子也能查到原始案卷。
  按照刑部调查的线索,连环案极有可能是一桩仇杀案。根据这个线索追查下去,迟早能够真相大白。
  得知案子有了明显的进展,陈观楼心想,难怪六扇门名声响亮,里面果然有办案高手。愣是將一个找不到头绪的连环案,查出了关联线索。
  穆医官閒著没事的时候,跑到公事房蹭茶水喝,顺便给陈观楼说了一个八卦消息。
  “大人可还记得当初关押在乙字號大牢的沈家父子。”
  “自然记得。沈易那孩子的病情如何?”
  “大人放心,沈家父子住在我们穆家医馆,每日有医馆的学徒照顾。老夫抽空就过去看诊,开方,那孩子的病情已经有所缓解。过个半年一载,必能痊癒。”
  “老穆你功德无量,必能福萌子孙后代。”
  “承大人吉言。”
  “钱財方面可够用?若是不够,我再让人送一笔钱过去。”
  “暂且够用了。大人可曾记得,当初沈不知曾说,上京城求人寻医。你可知,他们父子要求的人是谁?”
  陈观楼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莫非老穆你打听出来了,是谁家?看样子难不成我认识?”
  “大人何止认识。”穆医官卖了一个关子。
  陈观楼微微挑眉,“总不能是侯府!沈家如果是找侯府帮忙求医,以侯府的作风,不可能连面都不见,就把人赶走。至少也要封两包银子,將人安顿下来。”
  “不是侯府!”穆医官很果断的揭开谜底,“是许家!”
  “啊!”陈观楼恍然,又有点意外,“许霖那个许家?”
  “正是!”
  “到底怎么回事?沈不知父子上门,许家真的將人赶出来了?”
  穆医官悄声说道:“沈不知父子登门求见许进颂,根本就没见到正主。门房都没通传,就把人打发了。”
  陈观楼很是诧异。
  “沈不知登门求见,应该带了信物吧。有信物有书信,门房还能把人赶走,通传一声都不肯?”
  “正是见了信物,门房才不肯通传。想必大人已经猜到,沈家祖上犯了事,一家子被流放到西州。最近这些日子,老夫跟沈不知熟悉后,终於得知他们父子的来歷。大人可知,二三十年前,京城有位沈大人,官至兵部尚书,后来因为一桩案子被牵连,这位沈大人被砍头,全家流放西州。沈不知正是这位沈大人的大孙子。”
  陈观楼恍然,难怪那沈不知的气质,瞧著不像是边陲土著居民,一言一行像是大家族出来的。
  “沈家跟许家?”他好奇问道。
  “早些年,许家有段时间颇为艰难。沈许两家乃是世交故旧,沈大人在职的时候,时常提携许进颂。可以说许进颂能有今天,离不开沈大人的帮衬。之后沈家出事,许家那时候不显眼,倖免於难。等沈家败落流放后,沈大人留下来的人脉关係,据说,都被许进颂掌握,靠著沈家的余萌,逐渐起势,如今贵为政事堂辅臣!”
  原来有这么一层关係。
  “按理说,有这么一层关係,沈不知进京求医,许家理应帮忙,岂能將人往外推。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对许家名声有碍。”
  许家当年得了沈家的照顾,许进颂又吃了沈家留下的人脉红利。几十年后,沈家后人找上门只为求医,竟然连面都不见。典型的忘恩负义。
  许进颂贵为政事堂辅臣,这么干事,太轻率。
  莫非,许家门房擅作主张?
  可是,沈不知是带著信物登门求见,还有书信。按理,无论如何,不管帮不帮忙,许家人都该见一面,给个態度。门房直接把人赶走,这是將沈不知父子当成了上门打秋风的瘟神吗?
  陈观楼开始琢磨,“老穆,你猜许进颂知不知道沈家父子进京求医一事?”
  “大人是想?”
  陈观楼缓缓说道:“沈不知登门求见,那会子还是大白天,许家的爷们有差事的都在衙门,没差事的像许霖,肯定是在外面廝混。家中做主的必然是管事的夫人太太。门房就算一开始不通传,事后也该稟报一声。大户人家的规矩,我多少还是知晓一二。
  我有一个堂兄弟,就在侯府做门房,他说,每日登门求见人多,並非每个都会通传。但是每个登门的人,都要有记录,以便事后查问。若是有要紧的人物,或是瞧著有古怪的,当天就会往上匯报。如何处置,全听上面的吩咐。”
  “大人的意思是,许家的管事夫人太太,擅作主张,拒了沈家父子?”穆医官不太敢相信。
  陈观楼瞭然一笑,“许家富贵,每日登门求助的人,不知凡几。若是每个都见,忙都忙死了。再说了,沈不知是直接登门求见,而不是提前送上拜帖,被门房驱赶,实属平常。他又是从西州来的,事后被人遗忘,或是被人刻意遮掩,都有可能。
  二三十年前的事情,距离现在並不遥远。许府的老人,理应都还记得当年的事情。提起西州,不难想起沈家。可是,沈家已然败落,就算能得到赦免,想要翻身,没有两三代人的努力,都是妄想。
  两三代人啊,那得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你说说,许家还有必要跟沈家牵扯吗?还有必要认这门故旧吗?不如趁此机会斩断联络,以后桥归桥路归路。
  这些读书人,脑子聪明得很,做事弯弯绕绕。许家摆出態度,沈不知岂能猜不到许家的意思。他要脸,自此之后,肯定不会再登许家大门。许家如愿斩断沈家这门故旧,还不用惊动许进颂,做的悄无声息。嘖嘖……许家的娘们真是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