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准备收网
  时值季秋转冬。
  南中特有的“乾湿交替月“,晨间雾气浓得能拧出水,午时又燥热如蒸笼。
  三千乌戈部蛮兵正穿行在怒江大峡谷北段的“鬼见愁“栈道上。
  从乌戈部出发已经十日有余,再过几十里的山路,就能抵达孟虎的部落。
  孟虎带著五十名藤甲兵在前方开路,身后就是兀突骨率领的三千乌戈部的大军。
  蜀道难,不光是指的进入川蜀的道路。
  就连川蜀的內部道路一样。
  此时行进的大军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仅容双足並行的五尺道开凿於西汉时期,崖壁上残留著前朝戍卒刻的“坠亡处“警示符。
  栈道木板早已腐朽,一个不小心运气不好就会突然断裂,清晨已有七名蛮兵连人带甲坠入怒江,尸体转瞬被江中食人鯧撕碎。
  子时至卯寒露结霜,领头带路的藤甲表面凝出冰晶,战士须不断呵气暖手以防冻僵弓弦。
  辰时至申又有毒阳炙烤,未时气温骤升至堪比盛夏,数名体弱的蛮兵因中暑滚落山崖。
  道旁刀叶蕨边缘锋利如锯,开路先锋的双臂被割得血肉模糊。
  在五十名孟虎部落的藤甲兵身后是全员赤足,脚底板的老茧厚如犀皮,能直接踩过荆棘丛乌戈部战士。
  人人手持毒弩,箭鏃浸泡过“见血封喉“树汁。
  中军扛著人皮战鼓,鼓面用整张汉军官背皮绷制,敲击时渗出淡红色血珠。
  队伍中央的象舆上,兀突骨正用青铜銼刀打磨鯊鱼齿,脚下堆著今晨刚摘取的新鲜人肝。
  看著远方蜿蜒曲折的山路,听著耳边斥候报告著关於快要抵达孟虎部落的消息,兀突骨的嘴角上划过一丝淡淡的笑容。
  “派人去告诉孟虎,就说战士们疲乏,今天走不到他们的部落了,就在前面的禿鹰岩位置安营扎寨。”
  听到命令的士兵转头就朝著队伍前方赶去。
  而身后的兀突骨则是露出露出了一个阴冷的笑容。
  ..............
  寒露过后的滇池城,夯土城墙在月光下泛著青灰色。
  五丈高的城垛上,守军点燃了松脂火把,火光將“益州郡“三个篆书阴文照得忽明忽暗。
  四座角楼悬著青铜警钟,夜风掠过时,钟舌上的铭文“镇蛮“二字便会与铜壁相撞,发出低沉的嗡鸣。
  郡守府前的十二连枝铜灯彻夜不熄,灯奴每隔一个时辰就要添加一次南海鮫油。
  府墙外新贴的告示上,硃砂写的“戌时三刻净街“字样正在剥落,下方还粘著半张没撕乾净的缉拿蛮谍檄文。
  更夫裹著羊皮袄穿行在蛛网般的里巷,手中梆子敲出带著永昌口音的通传:“天乾物燥——小心火烛——“。
  滇池夜波。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湖面漂浮著二十艘艨艟战船,这是益州郡新组建的“平蛮水师“。
  船头特製的“镇水铜龙“双目镶嵌夜明珠,青光穿透迷雾。
  费诗看著司天监派来的老博士,正颤抖著记录天象。
  北斗杓柄指向西南(主兵灾)。
  翼宿星光泛红(应验“南夷犯境“)。
  滇池水面反常映出两个月亮(实为乌戈部在对面山岭点燃的巨型烽火)。
  一切的映照都和所有最近发生的一切都对山哥俩好。
  费诗深吸了一口气,將书写著天象的纸张放在面前的案牘上。
  “来人,將此消息送给凉王殿下。”
  .............
  城西一座巨大的府宅周围此时一片寂静。
  就连周围居住的百姓都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当中被迁徙到了城中各处。
  偶尔白天有经过这处府宅的百姓在听到府宅內发出恐怖的兽吼声之后也会脚步匆忙的离开丝毫不敢靠近。
  府宅的前院內。
  一头头体型庞大的黑色巨狼老老实实的趴在院內。
  如果不仔细去看,还以为是堆在地上的枯草。
  可当那双幽蓝的眼睛睁开的时候,这里就仿佛是通往地狱的大门。
  已经在滇池城待了將近半个月的段羽此时正坐在府宅的书房当中。
  点燃的炭火盆將书房烘烤的十分暖和。
  身上只穿了一件龙鳞纹黑色蟒袍的段羽敞开著胸襟坐在书案的后面。
  在段羽的面前,庞德还有郝昭两人分別跪坐在左右。
  “王上,您离开成都之后,张松便立刻组织人手招募徭役开始打通通往汉中的道路。”
  庞德將从成都带来的消息仔细的衝著段羽回稟道:“汉中那边,苏固也从汉中的方向开始修缮蜀道。”
  “在属下前来的时候,汉中通往成都的道路已经通畅。”
  “石將军还有赵將军两人已经带兵进入成都。”
  “此外,王上临行之前命令贾龙还有甘寧两人带兵出蜀前往荆州,四万大军目前还有半月之路就要抵达荆州。”
  段羽一边听一边点头。
  “石將军还有赵將军两人也一同带兵南下,正在朝著荆州方向集结。”
  段羽將面前的军报放下。
  攻打荆州的所有准备几乎已经完毕。
  现在就剩下他將这里的事情都解决之后,就可以直接攻打荆州了。
  “报.....”
  “启稟王上,太守费诗派人送信。”
  “送进来。”段羽应了一声。
  隨后便有属下將费诗送来的情报递给了庞德,庞德將情报放在段羽的面前。
  扫了一眼之后段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刚想睡,就有人给送枕头来了。”
  “看来孟虎是已经准备完毕了,没想到还给本王送来了一个兀突骨,不错。”段羽笑著点头然后收起了费诗送来的情报。
  “去告诉费诗,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既然你们两个来了,本王也能轻鬆一些了。”
  “你们两人各自带领一百亲卫狼骑,去往哀牢山內埋伏,一切等著本王下令然后行动。”
  “唯。”
  庞德还有郝昭两人纷纷站起身来领命。
  段羽也从书案后面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隨后走到了窗前看向天空的明月。
  益州拿下,再取荆州,天下半数州郡便落入了囊中。
  只要封锁荆州。
  接下来的豫州,徐州,青州,兗州便都是囊中之物。
  最后就只剩下了一个扬州还有交州。
  也不用知道孙坚准备好了没有。
  (註:地理细节参照《水经注》若水篇,气候记录出自《续汉书·律历志》,军事装备考证自石寨山出土铜鼓上的战事纹饰)
  ....................
  ps:首先说个事儿。
  今天呢,是小作者过生日。
  原本今天是准备请假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而且虽然之前十月一说是休假,但是其实每天都在写,不过都是后一天补的,相信小伙伴们也已经看到了。
  说来也巧,今天不光是小作者的生日,其实也是这本书正好满一年的生日。
  小伙伴们可以去第一章看一看上传的日期就知道了。
  说是巧合,也可能是命中注定吧。
  小作者在创作这本书之前,经歷了一些人生当中的转折大事,受了一些比较严重的打击,因此整整的萎靡了一整年的时间。
  那一年的时间也算得上是小作者这辈子最黑暗的一段时间了。
  但也就是在那段最黑暗的时间,这本书诞生了。
  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诞生,从那一刻开始,小作者仿佛是从阴霾当中走了出来一样。
  这一年当中,能遇到你们,能遇到你们这些可爱的人,小作者倍感荣幸。
  是你们的陪伴,不离不弃的陪伴让小作者从阴霾的世界当中走了出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份小小的成就。
  一年,两百四十万字,说多其实不算是很多。
  对於一些全职作家来说,算不上多。
  但小作者並非是全职作家,只能算是兼职和兴趣使然吧。
  所以能有这样一份成就,能坚持写一年,写两百四十万字,至今还没有烂尾,以后也不会烂尾,对於这样一份成就,小作者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这样的一份成就离不开诸位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们的支持与厚爱。
  每天的充电,每天的打赏还有每天的观看,刷新催更等等......
  今天是小作者的生日,也是这本书满一年的生日。
  在这里,求一份祝福,也送上一份祝福。
  祝福各位小伙伴们天天开心快乐,日日顺心顺意,年年无忧无虑,今生笑口常开。
  今天就只有这一章更新了,下午小作者准备去自由活动,然后晚上和家人朋友小聚一下。
  再次感谢诸位小伙伴的支持与厚爱。
  爱你们!!!!!!!!!!!
  .............................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狟道人 [34],东汉末年名將 [34]。 [31]庞德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討袁谭、袁尚於黎阳时,庞德隨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大破其军,亲斩郭援首级,拜中郎將,封都亭侯。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於渭南时,庞德隨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隨眾投降。曹操素闻其驍勇,拜庞德为立义將军,封关门亭侯。 [31]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宛城时,斩叛將侯音、卫开,遂驻扎於樊城,以討关羽。当时庞德常乘白马出战,关羽部称其为“白马將军”,甚惮惧。时逢天降霖雨十多日,汉水暴溢,关羽趁机乘船攻击庞德军,大败庞德。兵败被擒后,庞德誓死不降,最终为关羽所杀。
  庞德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
  龟山三国城庞德像初平年间 [33],庞德跟隨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討袁谭、袁尚於黎阳,袁尚遣郭援、高干等略取河东,曹操便使钟繇率关中诸將討伐他们。庞德隨马腾的儿子马超在平阳抵御郭援、高干,庞德担任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获全胜,更亲斩郭援首级。据《魏略》记载,庞德亲手斩得一颗首级,不知这便是郭援。战罢之后,眾人皆指郭援已死而不能得其首。然而庞德於晚后方才於弓鞬中取出一颗头颅,由於郭援是钟繇之甥,因此钟繇见其首而哭。庞德便向钟繇赔罪,钟繇道:“郭援虽是我甥,但他始终是国贼。卿又何须赔罪?” [3]因这次战功,庞德被拜为中郎將,封都亭侯。 [4]后张白骑作叛於弘农,庞德復隨马腾往征,东西崤山之间击破叛军。每次交战,庞德常陷阵却敌,勇毅冠绝马腾军队。后来马腾担任卫尉,庞德留在马超部下。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侯音、卫开等在宛城反叛,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拔宛城。 [7]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斩侯音、卫开,便往南驻扎在樊城,以討关羽。樊城诸將以为庞德之兄庞柔在汉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常说:“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后来庞德与关羽交战,引箭射中关羽前额。其时庞德常乘白马,关羽军皆谓之白马將军,对他甚为忌惮。
  于禁督七军共三万人马,前来救援樊城。 [9]此时的樊城虽然遭到攻击,但尚未被包围 [10],曹仁下令让于禁、庞德在樊城北边十里的地方屯扎。 [11-12]八月,正值天降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汉水流域爆发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 [1]。樊城下平地积水五六丈之深,於是庞德与诸將皆避水上堤。 [13-15]关羽趁机乘船攻击庞德军,以大船四面发箭射向堤上。庞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將军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关羽,尽被庞德收斩。庞德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关羽攻势渐急,箭矢用尽,双方短兵接战。庞德对督將成何说:“我听说良將不怕死,不苟且偷生,烈士不毁大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於是意怒恶战,气概愈壮,然而水浸太盛,魏军吏士都投降了。庞德与麾下將一人、伍伯二人,收弓带矢,乘小船欲还曹仁本营。不过暴水太盛,小船因而覆没,弓矢尽失,庞德独抱船覆於水中,为关羽所擒,被解回关羽大营立而不跪。
  关羽劝降庞德:“足下的哥哥在汉中,本帅也想请足下去做將军,为什么不快快投降呢?”庞德大骂关羽道:“你这竖子,说什么屁话!魏王雄兵百万,威震天下,所向无敌。你们刘备算什么东西?不过一个庸才罢了,哪里是我们魏王的对手!我庞德寧愿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將!”结果庞德为关羽所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延康元年(220年 [32]),曹操去世,曹丕即王位,派使者到庞德陵墓送去諡號。下詔说:“从前先軫为国捐躯,王蠋绝食而死,丧身殉节,前代人都讚美他们。庞德果敢刚毅,赴难立名,当时人们就称讚他,他的大义在当时就很崇高,寡人怀念他,赠他壮侯的諡號。”又赐给他儿子庞会等四人关內侯的爵位,各食邑一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