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连锁反应
  第115章 连锁反应
  师爷还没想出办法。
  踏踏,踏踏。
  延安兵备道熊在安、榆林镇徐守备二人脚步匆匆赶来,冲入知府书房。
  “曾兄,米脂那边发生了一件大事!我认为你要立即知道。”
  熊在安大声说道,脸上还残留著惊色。
  “是李家寨击败了十万人的农民军?”
  曾知府有气无力说道。
  “你知道?!”
  熊在安震惊的看著曾知府,“难道你也派人去米脂盯著李家寨动向了?”
  曾知府挥了挥手,让师爷把信件递给熊在安。
  “这钱县令真该死呀。”
  熊在安看完信后,反应和曾知府差不多,对钱县令大骂不已。
  原因很简单,要不是钱县令给李无忧出谋划策,那泥腿子贼首绝对想不到,用俘虏来威胁府衙送粮食给李家寨。
  当然,这事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李家寨打贏了府衙的围剿。
  否则这所谓威胁,就是貽笑大方了。
  “曾兄,你打算怎么做?”
  “乾脆向布政司、巡抚衙门坦白算了,就说李家寨贼匪攻破了米脂县城,拉著他们一块死!”
  曾知府真不想受这气,神色暴怒,口中叫囂说道。
  他非常清楚知道,一旦自已这次妥协,就算应付这次威胁,以后也不会安寧。
  那李家寨说不定会把曾知府,当做长期饭票,时不时就来勒索自己送粮食过去。
  “那行,我们一块写信给布政司、巡抚衙门。”
  熊在安沉声说道,“要做好丟官去职,甚至下狱的准备。”
  守土不利,让米脂县城被李无忧攻破,是一桩大罪。
  隱瞒不报此事,又是一桩重罪。
  两罪並罚,丟官已经是最好结果。
  这?
  曾知府面露犹豫,脸上再也没有之前的坚决。
  师爷很有眼色,立即递来一张梯子:“知府大人要是丟官,我也只好回老家教孩子读书识字了。
  小的本事有限,落得如此后果也没关係,但大人贵为知府,恐怕不会適应乡下教书生涯。”
  嘶!
  曾知府一想到自己后半辈子,只能待在乡下或者小县城里当教书匠,被所有人看不起,不由打了个寒。
  他绝对不能落到那样地步!
  喉!
  熊在安嘆了口气,看出曾知府要改变想法了,估计是要向李家寨运送粮食。
  毕竟,有几人能捨弃知府的宝座?
  熊在安心中嘲笑,自己也別五十步笑百步了。
  他有很多机会找布政司、巡抚衙门坦白,却没这样做。
  说到底,还不是捨不得寒窗苦读考上的进士功名,以及兵备道的正五品官职。
  曾知府看著熊在安眼晴,心中冷笑:这傢伙还是这样,喜欢躲在別人背后搭便车。
  “那就定了,我们三人去筹集粮食,分批运到李家寨。”
  “好。”
  熊在安点了点头。
  徐守备面露忧愁,买粮食的银子要从哪里搞?
  他可不像曾知府、熊在安两位权利大大的,只能吃一点空餉。
  在粮价飞涨的陕北,恐怕要掏空家底,才能凑足自己那一份粮食。
  巡抚衙门幕僚收到一则消息,发现巡抚胡廷宴兴致不错,趁机凛告。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不是巡抚之前有交代,幕僚都不会关注米脂县发生的事。
  “大人,延安曾知府、兵备道熊在安、榆林徐守备悄悄往李家寨运送粮食。”
  “官府给贼寇送粮食,这真是天下奇闻!”
  巡抚胡廷宴面露冷笑,“是不是曾知府又败给李家寨贼首李无忧了?”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幕僚详细说了一遍,闯王高迎祥带著十几万农民军进攻李家寨,却败给了后者。
  这本来是狗咬狗的好事,不安分的农民军最好彼此廝杀內斗,双方同归於尽最好!
  事实却是,弱小的李家寨打败了闯王高迎祥十几万大军。
  然后贼首李无忧威胁曾知府送粮食,否则就要带著十万俘虏找曾知府要吃的。
  “大人,要不调集巡抚標营,带上榆林镇兵卒去剿灭李家寨?”
  幕僚看看胡廷宴满脸怒气,提出了一个方案。
  “算了,那李家寨实力不弱,竟然能战胜十几万兵力的闯王高迎祥。”
  胡廷宴想了想,否决了动用自己底牌,帮助曾知府剿灭李家寨。
  巡抚標营可是精锐,更是他说话管用,是他训斥桀驁武官的依仗。
  哪怕胡廷宴知道,所谓的十几万农民军数量根本没有这么多,可能只有一半。
  官场上,夸大敌人可是惯例。
  这样一来,官员遭受挫败,也就不显得过於无能了。
  “米脂的事,是曾知府在搞事,出了问题就找他!”
  胡廷宴可不愿意为了此人,损害自己的武力依仗。
  “记住!及时、足额转运税款银子给京师,让皇帝高兴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
  巡抚胡廷宴目光盯著幕僚,“务必搞好这事!”
  “是。”
  幕僚领命而去。
  李家寨李无忧带著吴用、马石头等行政管理高层,接收了一批来自府城的粮食。
  “真的送粮食过来了!”
  他看向身旁的红娘子,满口夸奖道,“那钱县令算得上是对延安知府的对口大杀器。”
  这批粮食不算多,只有十五万斤,能让三万农民军俘虏吃上十多天稀粥。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府城来的口粮,李家寨就能节约许多粮食。
  半个月后,府城那边还会继续送粮到李家寨。
  总之,钱县令的威胁起效了,曾知府果真帮忙养俘虏。
  “此人还能用。”
  红娘子点头,称讚了钱县令一句。
  “那就让他负责与曾知府勾通,务必让后者及时送粮。”
  李无忧大手一挥,指定钱县令负责这事。
  “谢谢仙师,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您效力。”
  钱县令得知消息后,忙不叠过来,下跪拜谢李无忧。
  数天后李无忧发现,来自延安府其它县的流民,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他询问后得知,原来是知府大人下令,让百姓多交一种剿匪税。
  本就在破產边缘的农民,根本承受不起新增的税,不得不拋弃土地逃荒。
  那些收税的黑衣税吏,可是无比凶狼。
  没钱交剿匪税是吧?税吏拉著农民的妻子女儿去抵税。
  “这——”
  李无忧挠了挠头,心中没有太多愧疚。
  以大明官员不做人的习惯,压迫百姓是一定会做的事。
  他不过是加速了过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