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送给约翰牛吧
第205章 送给约翰牛吧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里,世界医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並涌现出一大批的畅销药。各大製药公司都以其拳头產品作为抢占世界医药市场的利器。但是不同时代的畅销药,与其当时所在年代的高发病领域,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疟疾、流感、流行性肺炎,甚至是发烧、感冒这种小毛病。
到了七八十年代,隨著青霉素的耐药性愈加严重,新型抗生素成为了研究重点。此外,哮喘与高血压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大幅上升趋势。
从八十年代以后,由於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
尿病、高血压及抑鬱症等精神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疾病,而疟疾、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成为了次要疾病。
是的,三高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是在工业化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后,患者人数才逐年提高的。
“师兄,咱们这不是製药厂吗?怎么还做起农药来了?”新来的北达师弟,满是不解的问道。
王成放下手里的活,瞪了他一眼:“看见没?旁边那本实验记录,还差三步反应就能完成,你去把它做了吧。”
师弟欢天喜地的拿起实验记录,復又愁眉苦脸的把它放下。
“三个手性这我可做不来。”
“还没毕业吶,胃口倒是不小。”王成一脸椰输的看著他。“先从农药合成上手吧,等你们俩能自己设计反应路线了,再给你们安排药物合成的实验。”
听到这话,新来的两名学弟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师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实验室唄。”学弟又问起。
王成颇有些头疼的看向问题宝宝,扭头喊起了蹲在角落里的徐贺:“徐贺~蹲那抽滤了—带著这两位,可著咱们实验室转一圈,介绍介绍。”
他可没工夫和他们吧得,手里还有不少反应等著吶!
闻言,徐贺连忙起身,带上两位新人一路介绍起来。
“咱们现在所处的课题组,是农药研发小组。目前主要做的工作,是有机磷系农药的研发。这包含了杀虫剂、除草剂,除菌剂三大类。瞧见门上的大奖状了吗?就是去年,上级部门奖励的。”
“徐哥,怎么把奖状贴大门上?是不是太瑟了?”
徐贺警了他一眼:“你们王师兄贴的—””
“贴的好!”
“可不是嘛,我说怎么一进门,就浑身充满干劲儿,原来是因著奖状的鼓舞!”
两位新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夸讚著。看的徐贺那是一阵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
“这边是有机合成一组,做的是β-內醯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晓得吧?就是他们最先合成出来的。”说到这里,徐贺心下颇为得意。毕竟,他也是半合成青霉素的参与者。
果然,两位新人的眼神炽热起来。
“一起和你们过来的女生,分到了生物实验室。青霉菌、链霉菌、头孢还有红色链丝菌等等,以后都能自己培养了。”徐贺又继续说道。
三人继续向前走看,临到了范哲所在的实验室时,徐贺停下了脚步。
“这是有机合成二组,平时主要做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发·沙星类药物的合成,都归他们这里。看到那瘦高个了没有?”徐贺指著王浩提醒道。“他叫王浩。以后遇到反应速率、主產物產率低的情况,都可以找他。他是咱们实验室里,唯一一位主做催化剂的。
这几天,他一直在二组做诺氟沙星的路线优化工作。”
两人连连点头。催化剂可是有机合成经常用到的材料,它直接关係到了反应路线的选择。可得和王——哥打好关係!
隨后,徐贺又引著二人依次介绍了从事大环內酯类药物研发的三组,抗真菌类药物研发的四组。
“徐哥,怎么没有高血、高血压相关药物的研发工作?”一名新人忍不住的问道。
另一名新人也跟著说道:“是呀,徐哥。这两年胰岛素类、降压类的药物文章可著实不少。”
徐贺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二人:“就这富贵病,咱国家能有几个人得?有款抗丸就不错了!”
闻言,两名新人挠了挠头,不再言语了。
就在郝仁盘算著如何推进中药的生產时,港岛的苏大强同志正激动的抚摸著几头奶牛“苏,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奶牛-荷斯坦奶牛。”艾利.嘉道理微笑著介绍道。西装革履,高帽拐杖真像是一位文明的绅士。
苏大强授著奶牛脊背上的毛,兴奋的说著感谢的话。
“嘉道理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您的这番行为,將在未来解决我们牛奶品质的难题。”他说的很诚恳,语气表情也都是真心实意。
艾利.嘉道理好心的提醒道:“苏先生,请务必保持奶牛的纯种血统。以免影响了它们的產奶量。”
苏大强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请您放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饲养人员。会单独照料它们。”
单独?艾利.嘉道理皱起了眉头。单独照料,那还在怎么传播口蹄传播爱?
於是,他连忙解释道:“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用单独照料它们,毕竟奶牛是一种群居动物。只要能保证他们在春天的犇犇犇,那就可以了。”
这老小子是没憋著好屁啊!
苏大强浑然不觉的笑著回道:“嘉道理先生,我们一定会听从您的劝告。不过,之前提到的玉米、大豆-你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第一批的进口?”
做戏嘛,当然要做的齐全。你一农业大国一一农业產出小国,下定决心养奶牛、挤牛奶,不进口玉米、大豆,蒙谁呢?
见苏大强提起了粮食进口的事,艾利.嘉道理的脸上堆满了为难一一心底却是一阵狂喜。
自从1945年起,鹰酱国內种植的玉米大豆,產量是连创新高。大大小小的农场主们,本就头疼著新市场的拓展。艾利.嘉道理一提出採购玉米大豆的事宜,农场主们立刻就给了一个好价格。
养殖奶牛的產业链上赚一笔;倒腾奶油等奶製品再赚一笔;临到最后的奶牛饲料,还能再赚一大笔·同兔子合作,可真是太愉快了!
“苏,玉米、大豆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一切,都要等到贵方的第一批奶製品交付。”艾利.嘉道理可是牢牢记住了与老爱泼斯坦商討后的方案:按兔子的奶製品出口量,卡著脖子提供玉米、大豆。
苏大强不满的道:“这样做,会影响到我们的奶牛养殖规划。”
“我也没有办法。”艾利.嘉道理抱歉的摊开双手,耸了耸肩。“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提前安排运粮的货船过来.”
“看来,只能这样了。”苏大强长嘆了口气,终是认可了嘉道理的方案。
待艾利.嘉道理走后,一行人打角落里跑了过来。
“苏同志,这些奶牛怎么处理?”
苏大强的脑海里,回忆起了嘉道理的异常。
“今晚霍先生有艘货轮要去约翰牛,麻烦他把这些奶牛带过去吧——耳朵上的印记改一改,千万別被认出来了。”
“这可是了钱的——”鲁大能有些心疼的道。
“瞎,不就是几头奶牛吗?”苏大强宽慰道。“登报的照片都拍好了,还要它们有什么用?”
说完,他小声讲起了自己的怀疑。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里,世界医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並涌现出一大批的畅销药。各大製药公司都以其拳头產品作为抢占世界医药市场的利器。但是不同时代的畅销药,与其当时所在年代的高发病领域,是密切相关的。
比如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疟疾、流感、流行性肺炎,甚至是发烧、感冒这种小毛病。
到了七八十年代,隨著青霉素的耐药性愈加严重,新型抗生素成为了研究重点。此外,哮喘与高血压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大幅上升趋势。
从八十年代以后,由於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
尿病、高血压及抑鬱症等精神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疾病,而疟疾、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成为了次要疾病。
是的,三高和抑鬱症等精神疾病,是在工业化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后,患者人数才逐年提高的。
“师兄,咱们这不是製药厂吗?怎么还做起农药来了?”新来的北达师弟,满是不解的问道。
王成放下手里的活,瞪了他一眼:“看见没?旁边那本实验记录,还差三步反应就能完成,你去把它做了吧。”
师弟欢天喜地的拿起实验记录,復又愁眉苦脸的把它放下。
“三个手性这我可做不来。”
“还没毕业吶,胃口倒是不小。”王成一脸椰输的看著他。“先从农药合成上手吧,等你们俩能自己设计反应路线了,再给你们安排药物合成的实验。”
听到这话,新来的两名学弟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师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实验室唄。”学弟又问起。
王成颇有些头疼的看向问题宝宝,扭头喊起了蹲在角落里的徐贺:“徐贺~蹲那抽滤了—带著这两位,可著咱们实验室转一圈,介绍介绍。”
他可没工夫和他们吧得,手里还有不少反应等著吶!
闻言,徐贺连忙起身,带上两位新人一路介绍起来。
“咱们现在所处的课题组,是农药研发小组。目前主要做的工作,是有机磷系农药的研发。这包含了杀虫剂、除草剂,除菌剂三大类。瞧见门上的大奖状了吗?就是去年,上级部门奖励的。”
“徐哥,怎么把奖状贴大门上?是不是太瑟了?”
徐贺警了他一眼:“你们王师兄贴的—””
“贴的好!”
“可不是嘛,我说怎么一进门,就浑身充满干劲儿,原来是因著奖状的鼓舞!”
两位新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夸讚著。看的徐贺那是一阵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
“这边是有机合成一组,做的是β-內醯胺类抗生素。半合成青霉素晓得吧?就是他们最先合成出来的。”说到这里,徐贺心下颇为得意。毕竟,他也是半合成青霉素的参与者。
果然,两位新人的眼神炽热起来。
“一起和你们过来的女生,分到了生物实验室。青霉菌、链霉菌、头孢还有红色链丝菌等等,以后都能自己培养了。”徐贺又继续说道。
三人继续向前走看,临到了范哲所在的实验室时,徐贺停下了脚步。
“这是有机合成二组,平时主要做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发·沙星类药物的合成,都归他们这里。看到那瘦高个了没有?”徐贺指著王浩提醒道。“他叫王浩。以后遇到反应速率、主產物產率低的情况,都可以找他。他是咱们实验室里,唯一一位主做催化剂的。
这几天,他一直在二组做诺氟沙星的路线优化工作。”
两人连连点头。催化剂可是有机合成经常用到的材料,它直接关係到了反应路线的选择。可得和王——哥打好关係!
隨后,徐贺又引著二人依次介绍了从事大环內酯类药物研发的三组,抗真菌类药物研发的四组。
“徐哥,怎么没有高血、高血压相关药物的研发工作?”一名新人忍不住的问道。
另一名新人也跟著说道:“是呀,徐哥。这两年胰岛素类、降压类的药物文章可著实不少。”
徐贺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二人:“就这富贵病,咱国家能有几个人得?有款抗丸就不错了!”
闻言,两名新人挠了挠头,不再言语了。
就在郝仁盘算著如何推进中药的生產时,港岛的苏大强同志正激动的抚摸著几头奶牛“苏,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奶牛-荷斯坦奶牛。”艾利.嘉道理微笑著介绍道。西装革履,高帽拐杖真像是一位文明的绅士。
苏大强授著奶牛脊背上的毛,兴奋的说著感谢的话。
“嘉道理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您的这番行为,將在未来解决我们牛奶品质的难题。”他说的很诚恳,语气表情也都是真心实意。
艾利.嘉道理好心的提醒道:“苏先生,请务必保持奶牛的纯种血统。以免影响了它们的產奶量。”
苏大强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请您放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饲养人员。会单独照料它们。”
单独?艾利.嘉道理皱起了眉头。单独照料,那还在怎么传播口蹄传播爱?
於是,他连忙解释道:“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用单独照料它们,毕竟奶牛是一种群居动物。只要能保证他们在春天的犇犇犇,那就可以了。”
这老小子是没憋著好屁啊!
苏大强浑然不觉的笑著回道:“嘉道理先生,我们一定会听从您的劝告。不过,之前提到的玉米、大豆-你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第一批的进口?”
做戏嘛,当然要做的齐全。你一农业大国一一农业產出小国,下定决心养奶牛、挤牛奶,不进口玉米、大豆,蒙谁呢?
见苏大强提起了粮食进口的事,艾利.嘉道理的脸上堆满了为难一一心底却是一阵狂喜。
自从1945年起,鹰酱国內种植的玉米大豆,產量是连创新高。大大小小的农场主们,本就头疼著新市场的拓展。艾利.嘉道理一提出採购玉米大豆的事宜,农场主们立刻就给了一个好价格。
养殖奶牛的產业链上赚一笔;倒腾奶油等奶製品再赚一笔;临到最后的奶牛饲料,还能再赚一大笔·同兔子合作,可真是太愉快了!
“苏,玉米、大豆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一切,都要等到贵方的第一批奶製品交付。”艾利.嘉道理可是牢牢记住了与老爱泼斯坦商討后的方案:按兔子的奶製品出口量,卡著脖子提供玉米、大豆。
苏大强不满的道:“这样做,会影响到我们的奶牛养殖规划。”
“我也没有办法。”艾利.嘉道理抱歉的摊开双手,耸了耸肩。“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提前安排运粮的货船过来.”
“看来,只能这样了。”苏大强长嘆了口气,终是认可了嘉道理的方案。
待艾利.嘉道理走后,一行人打角落里跑了过来。
“苏同志,这些奶牛怎么处理?”
苏大强的脑海里,回忆起了嘉道理的异常。
“今晚霍先生有艘货轮要去约翰牛,麻烦他把这些奶牛带过去吧——耳朵上的印记改一改,千万別被认出来了。”
“这可是了钱的——”鲁大能有些心疼的道。
“瞎,不就是几头奶牛吗?”苏大强宽慰道。“登报的照片都拍好了,还要它们有什么用?”
说完,他小声讲起了自己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