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思考人生韩子平(求追读~)
  北魏大营,帅帐之內。
  三万玄狼铁骑犹如一片黑色死海,將暨阳县城团团围住,但那股足以让山河变色的煞气,却被帅帐內凝重的气氛压得死死的。
  拓跋宏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
  他没有看帐下那些急於请战的副將,只是死死地盯著自己那只被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右手。
  药是最好的伤药,布是最好的锦布,可那股阴寒刺骨的诡异寒气,却像是长在了骨头缝里,任凭他如何用罡气冲刷,都无法彻底驱散。
  奇耻大辱!
  他堂堂五品强者,北魏大將,竟被一座弹丸小城射出的一箭所伤!
  他反覆回忆著那一箭。
  起初,平平无奇,看似寻常的一箭。
  可就在半途,那股凭空出现的、足以冻结神魂的恐怖寒意,瞬间將它变成了一道催命符!
  那绝不是那个七品武夫的力量!
  城中,有高人!
  再加上那个年轻县令最后那句“奉旨等你”,深深刺进了拓跋宏多疑的心里。
  “將军!”一名性如烈火的副將终於忍不住,踏前一步,抱拳请命,“末將愿为先锋,只需一个衝锋,必將那座小城踏为齏粉,將那县令的头颅为您取来!”
  “踏为齏粉?”拓跋宏缓缓抬起头,那双鹰目中的寒光让副將心头一颤,“然后呢?你怎知里面没有南人的诡计?”
  “啪!”
  他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大梁皇帝的圣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们兵临城下的时候,被那县令当著三军之面展开。你不觉得,这太巧了吗?”拓跋宏的声音冰冷,“看来偽朝早有准备!”
  他站起身,在帐內来回踱步,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那一箭的威力,远超五品。城中必有我等无法揣度的存在坐镇。陈望的投降,恐怕也是这陷阱的一环!这座暨阳城,也许並不是孤城!”
  拓跋宏越说,声音越是森然。
  帐下眾將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轻敌之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忌惮。
  “传我將令!”拓跋宏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烁著狡黠与耐心,“大军按兵不动,加固营防!另外,多派斥候,我要知道那座城里,每一只老鼠的动向!”
  ……
  城楼之上,气氛却与北魏大营的凝重截然不同,洋溢著一种劫后余生的、混杂著魔幻现实主义的狂热。
  所有守军的目光,都像朝圣一般,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韩子平。
  此刻,这位暨阳县的武力担当,正抱著他那张立下奇功的硬胎步弓,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一会儿將弓拉开,感受著弓弦的震动;一会儿又闭上眼睛,试图寻找刚才那一瞬间“人弓合一”的玄妙感觉。
  “不对啊……”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刚才那一箭,我明明感觉已经力竭了,怎么会突然……难道说,我真是传说中那种万中无一、临阵悟道的武学奇才?”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野草般疯狂生长。
  “是了!一定是这样!”韩子平越想越觉得靠谱,“我平日里勤修不輟,根基扎实,在生死关头,潜力爆发,一举突破了桎梏,领悟了箭道的至高真意!”
  他又看向手边的战刀,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去练劳什子刀法!
  原来弓术才更適合我,特娘的,多走了二十几年弯路啊!
  他还沉浸在“我是天才”的狂喜中,耳边传来了周围士卒们压抑不住的崇拜议论。
  “你们看到了吗?韩县尉刚才拉弓的姿势,蕴含天地至理啊!”
  “我看到了!县尉刚才那眼神,分明是进入了传说中的『无我之境』!”
  “韩县尉才是我们暨阳的守护神!有他在,区区北魏蛮子,何足惧哉!”
  听著这些吹捧,韩子平压力山大,腰杆却不由自主地挺得更直了。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负手而立,迎风远眺,心中却在疯狂盘算:“待会儿要是再射一箭,射不出来可怎么办?要不……就说我刚才领悟神技,消耗过大,需要静养?”
  就在韩子平为如何保住自己的“军神”人设而苦恼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他身后飘过。
  “都愣著干什么??!”
  许閒不知何时已走下城楼,路过了还在思考人生的韩子平,正抓住这宝贵的喘息之机,一道道命令从他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
  叶凡领著一帮机灵的青壮,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下工作”。
  他们推著独轮车,將一桶桶桐油、一坛坛烈酒、一捆捆乾柴,悄无声息地运进了北城那些靠近城墙的、早已人去楼空的民房和仓库。
  整个过程,安静得像一群在夜间搬家的老鼠。
  与此同时,另一队人马,则在许閒的授意下,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坚壁清野”的假象。
  他们將一些破烂的桌椅、潮湿的草料等根本不值钱的杂物,搬到北门附近,点起一堆堆浓烟滚滚的火堆,故意让远处的北魏斥候看得一清二楚。
  许閒看著城外那几道狼烟,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做完这一切,他找到了已经悄悄回城的沈璃。
  “沈百户,留步。”
  许閒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这次上面画的,是一个造型奇特的、长满了尖刺的铁疙瘩。
  “去城里所有的铁匠铺,让他们连夜赶製这个东西,越多越好。”
  “此为何物?”
  “铁蒺藜。”许閒笑道,“专门给那些四条腿的畜生,准备的惊喜。”
  他拿著图纸,找到了还在城楼上扮演“绝世高人”的韩子平,详细告知了这铁蒺藜的用法和铺设地点。
  有了具体任务,韩子平总算从“我是不是小天才”的纠结中解脱出来,如蒙大赦,领著人去安排了。
  一环扣一环,一张无形的大网,在这座小小的孤城內外,悄然张开。
  夜幕再次降临。
  北魏斥候將“暨阳守军坚壁清野,焚烧物资”的消息带回了大营。
  “將军!他们扛不住了!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之前那名请战的副將再次激动地站了出来,“末將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城中已是外强中乾!请將军即刻下令攻城!”
  帐內眾將纷纷附和,士气高涨。
  然而,拓跋宏坐在主位上,听著斥候的匯报,眉头却锁得更深了。
  他伸出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著,发出“篤、篤、篤”的声响,整个帅帐內,落针可闻。
  “不对……”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太刻意了。”
  “如果他们真的山穷水尽,应该节约每一分物资,而不是如此大张旗鼓地焚烧给我们看。”拓跋宏的眼中,闪烁著狐狸般的光芒,“他们是在演戏!他们想让我们以为他们很虚弱,从而引诱我们主动进攻!”
  此言一出,帐內再次陷入死寂。
  眾將面面相覷,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
  是啊,如果对方真的有恃无恐,那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坚壁清野是假的,那一箭的示威是真的!圣旨是真的,那个平静的县令,更是真的!
  拓跋宏看著帐外那座在夜色中如同野兽蛰伏的暨阳城,第一次感觉到了一股无力感。
  进攻,怕有埋伏。
  不攻,军心不稳。
  进退两难。
  这场仗,还没开始打,他拓跋宏,似乎就已经先输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