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搬家
  第二天,一个小道消息忽然在后街流传。
  人们都说昨天荣国府的大火,是府里的夫人谋害庶子烧的。
  一时间这看起来没由头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大家平日也没什么娱乐,最是喜欢这些小道消息。
  从大兴县往外传,没到一天,甚至到通州码头。
  码头的漕工都说,荣国府的环三爷被母亲用妖术所害,被天雷地火活困死在了书房。
  还有的说贾环是天魔星下凡,荣国府容不下,她母亲就烧了他。
  各种样,变得法的流传。
  有乞丐开始在路上唱起了这件事的莲落。
  “各位父老听我言,说最近,神都出了一件惊奇事。
  荣国府,一把火,原来不是不小心。
  这里面,说道多,竟是毒妇害大儿……”
  -----------------
  贾环早上起来,《百草金方》的抄写次数已经来到了十二次。
  东大院早已经收拾了出来,將来再和这个院打通,格外宽敞。
  贾环没睡多长时间,正感觉有些困,听到外屋有声音。
  他打个哈欠,走到外屋。
  见到赵姨娘正拉著珍珠的手笑著。
  这位珍珠,容长脸面,细挑身材,一派柔媚姣俏的气质。
  见贾环出来,她赶紧站起来:“三爷。”
  贾环点了点头。
  她开始熟练的服侍贾环收拾头髮、擦脸、穿衣,仿佛做了无数遍。
  “你本姓?”
  “回三爷的话,是。”
  “那好,我以后叫你袭人吧,顺口些。”
  “叫什么都是我的福气。”
  袭人柔顺体贴道。
  贾环看向赵姨娘:“娘,都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我特地给你留了一间房当作书房。以后可再也不用跟你姐姐挤在一起。”
  “多谢娘。”
  贾环在袭人服侍下穿好衣服,眾人开始搬家。
  赵姨娘给好的那间房留给了贾环作书房。
  贾环本来就没什么东西,很快书房已经布置完毕。
  他来到院里,想著帮下忙,赵姨娘见他出来,对他道:“你出来干什么,书房收拾好了?”
  “收拾好了。”
  “那你就学去吧,这里不用你操心,我都能办好。”
  贾环听到这话,唤出了正在书房打扫的袭人。
  “娘,袭人是老祖宗那里来的,置办东西都熟悉,你给她些活。”
  赵姨娘看向袭人,有些不好意思:“这……”
  贾环看了眼袭人,袭人会意,上前道:“姨娘交给我吧,能帮得上我就儘量帮。”
  赵姨娘这才应下。
  贾环正欲回去,却见鸳鸯从外经过,向著院內看。
  贾环感到有趣,对她挥挥手。
  她见自己偷窥被发现了,笑著来到贾环身前。
  “给三爷请安。”
  “鸳鸯姐姐,怎么今早到东边了?”
  鸳鸯笑著道:“刚从二老爷那回来。”
  “父亲知道了?”
  “嗯。”
  “他怎样?”
  “很不好,非常不好。”
  “然后呢。”
  “然后我就按老祖宗意思,去找了老祖宗,老祖宗去了二老爷院里,这会二人正私下说话。”
  “原来是这样。”贾环对鸳鸯道:“我先回屋抄书了,鸳鸯姐姐坐会再走吧。”
  鸳鸯点了点头:“三爷您忙。”
  见贾环回屋,鸳鸯给赵姨娘请安。
  一时间,鸳鸯和袭人俩人你一言我一语,逗得赵姨娘哈哈直乐。
  贾环回去抄了几遍书,有邢夫人家的丫鬟过来给他报信。
  “大太太说,《百草金方》收到了,让三爷不用著急。
  书房还没盖起来呢,就算等著盖起来再抄也来得及的。耽误了府试就不好了。”
  “你替我多谢大太太。”
  丫鬟行礼,表示自己已经记住,离开了东大院。
  那丫鬟离开之后,默默的念叨:“三爷也挺好的啊,二太太害她做什么呢?”
  又过了两天,贾环正在书房抄书。
  【宿主抄写《百草金方》四十九遍,似有所悟,药理+1】
  【宿主抄写《百草金方》五十遍,小有所成,获得奖励:吸风饮露。】
  【吸风饮露:
  吸风当循斗柄所指,饮露须合山向所藏。
  人身亦有一方天地,长生无非顺势而养。
  病起难求救命良方,老来多嘆生死无常。
  少怪世罕悬壶妙手,多省箸下早覆阴阳。】
  贾环只觉得脑子里忽然多了很多庞杂的知识。
  天有时节,地有方位,人有情慾、五臟……
  想要活得长一点,得养生,而养生,则需要调理身体,注意自己所吃的东西。
  让自己的身体,在对应的时间、方位、情慾等,吃下对应的东西,如此顺应天地与自身进食,胜过吃千万药方。
  这奖励就是能让贾环知道,在对应的时间、地点,吃什么能长寿不得病。
  確实是很温润的养生之道,但贾环此时要的却不是它养生的部分。
  既然对应的时间,地点,有应该吃的东西,那么反过来,也有不该吃的。
  吃应该吃的能长寿,吃不该吃的,就折寿。
  真巧,这府里就有个该折寿的。
  贾环脑子里想著:神都的位置、荣国府的结构、王夫人住在东北方位、春末夏初、最近天气都很晴、王夫人心神不安,总是悲伤……
  她最好吃点苍耳、五味子……
  她最不应该吃的:茯苓糕。
  贾环立刻走出书房:“来人!”
  有丫鬟过来,贾环取了几两银子,给那丫鬟:“去,到药房抓些茯苓来,要滇姚洲的茯苓,那里的茯苓劲大。
  买完了,直接拿到糯酥坊去做些茯苓糕,哦对了——”
  贾环又想了一下:“这茯苓糕里,再加些佛手和桂。
  我想想,一天吃三个,先做30个来!记得嘱咐糯酥坊,叫他们多放茯苓,你也多买点茯苓!
  去吧去吧,剩下的,都是赏你的。”
  出去跑腿还有钱拿,这丫鬟乐坏了,赶紧领了差事,出门办事去了。
  贾环看著窗台瓶里的梅,把那梅取了出来,擦了擦,掐去根须,放到阳光下晒乾。
  丫鬟不过半天,就提著茯苓糕回来了。
  “回三爷,咱们这茯苓糕跟人家不一样,糯酥坊卖不出去,做多少就都拿回来了,一共三十二块。”
  贾环接过茯苓糕:“没事,多了不要紧,少了就不好了,放了多少茯苓?”
  “正常一屉十六块,里面是一两茯苓粉,我让给放五两。”
  “五两?!那能蒸出来啊?”
  “它今天蒸不出来也得蒸出来!”
  “好好好,乾的好。”
  “谢三爷。”丫鬟告退。
  贾环取来梅,贴在这包茯苓糕上,又找来了人。
  “把这包茯苓糕献给二太太,就说,是我给她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