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超梦的逆袭》开始宣传(4000字)
  第173章 《超梦的逆袭》开始宣传(4000字)
  布置完《黄金太阳》的开发工作,中山拓也心里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
  中裕司与小玉理惠子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让他对世嘉本社的rpg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
  他正打算回过头,继续琢磨《龙猫》的游戏的细节,助理却在此刻敲门进来,將一份来自东宝和gallop的联络函递了上来。
  精灵宝可梦首部剧场版,《超梦的逆袭》,终於要开始宣传了。
  早在剧场版立项之初,拓也就异常坚持,宣发方案必须由他来全权主导。这个提议在东宝的会议室里,曾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作为日本电影发行的绝对巨头,东宝有著自己一套成熟到近乎刻板的宣传体系,让一个游戏公司的专务来对他们的专业领域指手画脚,著实是闻所未闻。
  “中山专务,我们非常尊重您在游戏领域的非凡成就。”东宝一位资深的发行总监当时语气客气得滴水不漏,態度却无比明確,“但电影宣发,是我们的专业。”
  拓也只是笑了笑,將一份文件不轻不重地推到会议桌的正中央。
  “我理解。但我们这次要宣传的,並非仅仅是一部电影。”
  “它是一个已经拥有数百万核心受眾的社会现象的延伸。我们的目標,不仅仅是说服街边的路人买票进场。
  而是要向我们的玩家,向那些孩子们,发出一个清晰的信號:你们参与的故事,你们投入的情感,將在大银幕上迎来真正的高潮。”
  东宝方面当时依然不为所动,会议室里的气氛一度陷入僵局。
  最终还是拓也拋出了一个近乎狂妄的提议,才让他的方案免於被当场扫进碎纸机的命运。
  “这样吧,各位不妨將md主机的首发宣传活动,当作一次演习。我会向各位展示,我这套宣传方案的威力。”
  现在,那份曾经被质疑的宣传方案,在经歷过“宝可梦入侵东京”的奇蹟与md首发狂潮的洗礼后,再次被东宝的高层们拿出来审阅时,他们的心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字里行间那种直击核心玩家心理,再层层递进引爆社会话题的构想,结合他们亲眼所见的疯狂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的思路確实超前得可怕。
  东宝最终同意了。
  宣传计划的第一步,几乎在联络函发出的同时便迅速启动。
  世嘉与东宝高效协同,一张设计极其简洁的海报,一夜之间就掛上了全国所有宝可梦中心的墙壁。
  海报上没有任何电影的实际画面,只有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纯白问號。
  问號下方,是一行小了好几號的字:“一份特殊的邀请,等待著每一位训练师。”
  活动就此开始。所有精灵宝可梦电子宠物的玩家,都能在宝可梦中心获取一份观影邀请函。
  柜檯前,孩子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的末尾甚至甩到了店门之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著紧张与期待,紧紧著自己视若珍宝的精灵球。
  “下一个!”
  一个男孩紧张地走上前,將自己的电子宠物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熟练地通过特製通讯线,
  將精灵球与中心的专用电脑连接。只听“咔噠”一声轻响,连接成功。
  电脑屏幕上,玩家精灵球的id號和电子宠物的像素形象一闪而过,数据在瞬间完成上传。
  与此同时,一个特殊的標记被悄无声息地写入了精灵球的存储晶片。
  这正是拓也当初设计精灵球时,顶著巨大压力坚持要预留下来的存储空间,专门为了日后各种宝可梦的联动活动预留的標记写入区。
  “好了,这是你的邀请函,训练师。”
  男孩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张硬质卡片,脸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悦。
  卡片的大小被设计得恰到好处,刚好可以和精灵球上预留的掛扣完美地系在一起。
  卡片正面是《超梦的逆袭》那充满衝击力的l0g0,背面则清晰地印著定档日期一一7月22日。
  这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像是一份被官方认证的参与证明。
  男孩兴奋地將卡片掛在自己的精灵球上,转身就冲向队伍里的同伴,高高举起。“你看!你看!我收到邀请了!”
  “哇!真的!快给我看看!”
  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以一种近乎病毒式的速度传播开来。拥有一个掛著邀请函的精灵球,迅速成了玩家圈子里最新的潮流与身份象徵。没拿到邀请函的孩子急得抓耳挠腮,已经拿到的则把它当作最宝贵的勋章四处炫耀。
  短短几天之內,《超梦的逆袭》定档7月22日的消息,便在数百万精灵宝可梦电子宠物玩家中彻底引爆,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神圣约定。
  第一波宣传攻势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精准地在精灵宝可梦的玩家圈层中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拓也看著助理递交上来的报告,全国各地宝可梦中心的邀请函领取数量,正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攀升。
  这仅仅是开始。
  几天后,当第一波热潮还未完全散去,第二颗更重的“石子”被悄无声息地投下。
  东京,新宿站。
  人潮如同涌动的河流,在巨大的地下迷宫中川流不息。
  一个高中生猛地停下脚步,他身旁的同学差点撞到他身上。
  “喂,你看那是什么?”
  顺著他手指的方向,原本属於gg灯箱的位置,此刻被一个极具科幻感的透明机械茧所取代。
  那东西约有一人高,下半部分是个圆柱形,表面覆盖著平滑的金属外壳,几道幽蓝色的光带在缝隙间缓缓流淌,仿佛拥有生命。而上半部分是一个透明的柔性管子,上端连接到旁边流动著光条的大型机箱。
  透过管子和里面注入的液体,能看到一个蜷缩著的生物,正静静地沉睡著,是一只宝可梦!
  茧的旁边,是一个小小的操作台,操作台上只有一个闪烁著微光的圆形按钮。
  不止是新宿站,涩谷的十字路口、银座的商业广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些神秘的机械茧出现在了东京最繁华的角落。
  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终於,一个胆大的年轻人,在同伴的怂下,將手掌按在了那个发光的操作台上。
  喻一一声轻微的震动自操作台传来。
  紧接著,一道略带沙哑,混合著疲惫与狂热的男性声音,从內置的扬声器中断断续续的流出,
  夹杂著沙沙的信號噪音,迴荡在嘈杂的环境中。
  “我们这台机器—”
  “克隆宝可梦首先绝对要“这台机器的作用.用於取样—
  “只要分析出其中宝可梦的基因序列—“
  “就有办法克隆出另一只宝可梦—.—
  “怎么样,我们做出来的克隆品,比想像中的精细吧—“
  “这是—发现的—传说中的宝可梦—
  “它的名字叫梦幻——”
  “我们成功找到梦幻睫毛的化石—”
  “带回后,分析它的宝可梦的基因序列—“
  “我们利用这台机器创造出了超梦—.
  “创造出世界上最强大的宝可梦,是我们的梦想—“
  “不过,超梦个性的暴戾不可测—.”
  “已经结束了—”
  “这个研究所被破坏,剩下的路,只能废弃这里逃生了———”
  留言夏然而止。
  操作台的屏幕暗了下去,只留下那个依旧沉睡在机械茧中的克隆宝可梦,仿佛一个无声的证物人群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隨即爆发出巨大的议论声。
  “基因克隆?”
  “这是真的吗?用梦幻的基因製造新的宝可梦?”
  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脸色微变,他想到了最近新闻里反覆提及的那个词一一“人类基因组计划”。
  关於基因技术的伦理討论,瞬间从遥远的议会厅,被这个神秘的机械茧拉到了每一个普通人的面前。
  这究竟是某个组织的炫技,还是一场严肃的社会实验?
  凝问如同病毒般扩散。
  而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便蜂拥而至。长枪短炮对准了那些沉默的机械茧。
  一家以八卦和追查奇闻异事闻名的报纸,在派遣记者跑遍了东京所有投放点后,发布了一篇惊人的报导。
  他们发现,这次投放的所有克隆宝可梦,从妙蛙种子到快龙,竟然和之前“宝可梦入侵东京”事件中的种类完全一样,图鑑编號全部止步於149。
  这个发现,瞬间引爆了另一个群体。
  “又是149號!和上次一样!”
  “走啊!我们去找找看,报纸上把地点全都標出来了!看看这次能不能找到所有种类的克隆宝可梦!”
  热爱宝可梦的孩子们再次行动起来,他们人手一份地图和报纸,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城市间,將寻找克隆宝可梦当成了一场盛大的解谜游戏。
  而这家报社的这期报纸,因为標记了全部的投放地点位置,也卖到脱销。
  大人们在討论基因伦理的严肃话题。
  孩子们在进行一场寻找宝可梦的城市冒险,
  两条看似平行的线,却因为同一个事件被诡异地交织在了一起,將“超梦”这个名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烙印在了整个日本社会的潜意识里。
  深夜,一档收视率极高的访谈节目將镜头对准了全城热议的焦点。主持人身后的大屏幕上,幽蓝色的光带在机械茧的缝隙间流淌,画面里是一个蜷缩沉睡的杰尼龟。演播厅內,一位知名的社会学教授和一位西装笔挺的政府官员正襟危坐,
  “教授,”主持人转向那位头髮白的学者,“您怎么看这种,姑且称之为“行为艺术”的事件?”
  教授扶了扶眼镜,语气平淡:“无非是商业宣传。年初也有过一次,好像是为了推广新游戏吧。这次大概换汤不换药,只是手段更引人注目。”
  “可这次的宣传有点不一样。”主持人没有轻易放过这个话题,他示意导播切出那段从机械茧中流出的音频片段,沙哑的男声断断续续地在演播厅响起。
  “『研究所被破坏”,『废弃这里逃生”—教授,这听起来可不像是寻常的gg词,倒更像是——某种遗言。
  教授的眉毛动了一下,对此不以为然。
  他摆摆手:“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夸张的故事,越是离奇,传播越快。商业宣传的基本逻辑而已。这些头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把一个严肃的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一一基因技术。这恰好与当下全球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不谋而合。”
  谈到专业领域,教授立刻来了精神。“基因技术是双刃剑。好处很明显,我们可以从根源上剔除遗传病,攻克癌症,甚至延缓衰老。人类的寿命和健康水平將迎来质的飞跃。”
  “但风险同样巨大。”他加重了语气。
  “首先是伦理。克隆一个『人”出来,他算什么?一个產品?一个复製品?他的父母是谁?他是否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这些问题,目前的法律和道德都无法回答。”
  “更可怕的是生物安全。”教授的表情变得凝重,“一旦人类的基因序列被完全破译,就可能出现针对特定族群、特定基因的武器。录音里不是提到了吗?那个叫『超梦”的克隆宝可梦,『个性暴戾不可测”。如果有人利用基因技术,製造出只针对某个种族的病毒,或者一个无法控制的“超级士兵”,那將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末日。这不是危言耸听。”
  主持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词,將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政府官员。
  “先生,既然这项涉及『基因”的东西风险如此之高,请问政府方面是否已经採取了措施?比如,联繫创造了宝可梦的世嘉?”
  这个问题让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不过官员在做节目前就从节目组拿到了世嘉提供的信息。
  他清了下嗓子,不疾不徐给出了一个標准的官方辞令:“我们已经联繫了世嘉,確认了这些装置只是展示模型,用於电影的宣传,本身並没有危害。世嘉和东宝一个月以前就已经向东京都都市整备局绿地景观科提交了完整的报备材料和相关预案措施,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关於日本是否会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学士院还在研究评估中。”
  电视机前,不少看到这则访谈的大人们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就在社会討论被推向顶峰的时刻,世嘉与东宝的联合宣传,终於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电视屏幕上,访谈节目被一则gg打断。
  激昂的音乐声中,超梦猛然睁开双眼,紫色的瞳孔中充满了力量与迷茫。
  研究所爆炸的火光,破碎的机械茧,以及那句冰冷的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画面最后,巨大的电影標题浮现一一《超梦的逆袭》。
  下面跟著一行小字:7月22日,见证最强宝可梦的诞生。
  之前所有的神秘事件,所有的社会討论,在这一刻全部有了答案。
  “原来是电影宣传!”
  “天啊!世嘉这手笔也太大了!”
  公眾的惊讶迅速转化为对电影的巨大好奇。之前由机械茧引发的严肃討论,此刻全部变成了对电影剧情的极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