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本的隱忧
  第114章 成本的隱忧
  当小岛秀夫跟隨拓也走进世嘉戒备森严的硬体开发部门时,他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空气中瀰漫著一股焊锡、电路板与咖啡混合的独特味道,还有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技术人员们正围著几台造型奇特的机器忙碌著,屏幕上闪烁著各种复杂的数据和图形,不时传来键盘敲击声和低声討论。
  “这是—”小岛秀夫的目光被其中一台正在运行演示程序的机器牢牢锁住屏幕上,一个色彩鲜艷、造型远比他见过的任何8位角色都要复杂的战土,正在流畅地做出奔跑、跳跃、挥剑的动作,背景是多层捲轴构成的森林,树叶的层次感和远山的朦朧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的细节,远比他之前在msx2或fc上看到的任何画面都要精细得多。那种画面的衝击力,让他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全新的创作维度在他面前展开。
  “这是我们正在秘密研发的次时代家用游戏主机。”拓也的声音带著难以掩饰的自豪,“16位中央处理器,摩托罗拉的mc68000,还有一颗专门负责音效的z80。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512种顏色的调色板,还有远超现有主机的內存容量。”
  旁边一位戴著眼镜的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著,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展现出各种令人惊嘆的效果:流畅的多层捲轴移动,模擬3d效果的旋转与缩放,还有能够同时处理数十个活动对象的运算能力。一个巨大的boss出现,占据了小半个屏幕,子弹如雨点般洒下,主角灵巧地闪避,画面依旧流畅。
  小岛秀夫看得自瞪口呆,他下意识地向前走了几步,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冰冷的屏幕。这机能——太强了!
  他脑海中,那些因为msx2机能限制而不得不妥协,甚至放弃的游戏构想,此刻被猛地激活,汹涌澎湃。
  这一切,在眼前这台强大的16位主机面前,似乎都变得触手可及。
  被科乐美和任天堂专员无情压抑的创作欲望,在这一刻找到了突破口,汹涌而出。小岛秀夫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炙热如火的光芒,那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对创造的极致追求。他几乎忘记了《合金装备》暂时搁浅带来的失落,整个心神都被这全新的可能性所占据。
  “怎么样,小岛桑?”拓也看著小岛秀夫脸上那难以掩饰的激动与狂热,心中暗笑,果然,对付这种及其看重作品的製作人,就得用硬货。“有了这个,你想做的很多事情,是不是就有眉目了?”
  小岛秀夫猛地转过头,看著拓也,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拓也君,这台机器——-真的能实现刚才演示的那些效果?”
  “只会更好。”拓也拍了拍样机的外壳,“这还只是早期原型,软体优化和硬体调整都还有巨大空间。我想,以小岛桑你的才华,一定能在这上面创造出真正伟大的作品。”
  小岛秀夫的呼吸有些急促,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个新奇的游戏点子在这台机器上变为现实。他舔了舔有些乾燥的嘴唇,问道:“我——-我能现在就开始构思基於这个平台的游戏吗?”
  “当然,”拓也笑道,“我带你来这里,就是这个意思。小岛桑!”
  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新主机已经確定的部分特性,以及世嘉对未来游戏开发方向的一些初步设想,又跟各个开发组的组长打好了招呼,
  然后,他便將小岛秀夫“丟”在了这个充满开发创作的环境中。
  “小岛桑,你可以在这里隨意参观,和我们的技术人员自由交流。”
  “感受一下,思考一下,看看这台新主机能为你的创意带来什么。”
  “我不打扰你了。”
  说完,拓也便悄然离开,留下小岛秀夫一个人,像个好奇的孩子闯入果店一般,贪婪地吸收著关於这台16位新主机的一切信息。
  安顿好小岛秀夫,中山拓也马不停蹄地来到硬体开发部的核心会议室。
  新主机的性能固然能点燃创作者的激情,但冰冷的成本数字,同样是决定其市场命运的关键。
  硬体部门的负责人神色凝重地向拓也匯报著最新的进展。
  “专务,经过我们团队这段时间的努力,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初步的整合与优化,目前新主机的单台生產成本,预估在26000日元左右。”
  拓也听到这个数字,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一挑。
  26000日元。
  这个数字,在他的脑海中迅速与前世的记忆进行著比对。
  前世的megadrive在1988年10月29日正式发售时,其定价策略是相当具有攻击性的,力求在与任天堂的fc的竞爭中显得更有性价比。
  而现在的时间点,距离1988年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成本数字,在他看来虽然已经算是控制的很不错,但是对於用户来说依旧偏高。
  这意味著,如果现在要比前世提前將近一年发售,就以此成本为基础进行最终定价,那么世嘉新主机在市场上的价格竞爭力將会大打折扣。
  尤其是在与已经发售了fc已经有4年,且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任天堂进行正面抗衡时,价格,往往是撬动市场天平的重要砝码,要知道,fc可还没降价过呢,现在的成本早就远低於发售价了。价格战,不得不防。
  儘管內心对这个成本数字不甚满意,但拓也深知,技术的叠代升级与元器件价格的自然下降都需要时间。
  他更不能因为急於控制成本,而过分施压硬体团队,导致他们在性能、稳定性或者品控上做出妥协。
  那將是饮止渴。
  因此,他並没有当场表达出强烈的不满,而是沉吟了片刻。
  “26000日元吗·.”
  他指尖轻轻敲击著桌面,目光扫过会议室內的几位核心技术人员。
  “各个主要部件的成本构成报告给我拿一份?”
  硬体部门负责人立刻將早已准备好的详细成本分析报告递了上来。
  拓也接过报告,开始仔细审阅。
  他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技术参数间游走,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更高层面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