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眼前的,是人是鬼?
  面对眼前突然清醒的財政局局长钱文斌,李达康的心情顿时复杂了起来。
  这个思想觉悟怎么就突然上来了呢?
  我都打算痛批你了。
  不过,现在清醒是一回事,之前不清醒又是一回事。
  这不是说算就算了的事。
  谁知道你是发自內心的清醒,还是,只是知道自己快被调整了才清醒。
  所以,“你这个思想觉悟確实有待提高。”
  “做干部,该敏感的就要敏感,该坚定立场的时候就要坚定立场。”
  “不然,你这辈子估计就到头了。”
  一句这辈子就到头了,说的很重。
  有警告的意味,但道理也有几分。
  “李书记,我明白了。”
  面对李达康这一番敲打的话语,钱文斌只能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没办法,除了诚惶诚恐能让李书记看到自己的態度,自己也想不到其他什么表达態度的方式了。
  “市长那边,都跟你聊了什么?”
  说完,李达康那审视的目光就落到了钱文斌身上。
  “李书记,市长那边的意思,估计是想直接调整財政局。”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哦,郑市长没给你一些指示吗?”
  说人话就是:对方没拉拢你吗?
  但听到这话的钱文斌此时却是很想告诉他的李书记:市长那边,也得看得上我啊!
  看上我了,我也不会再出现在这里跟你检討了。
  不过,这话只能放心里说。
  当著李达康的面,钱文斌也只能自由发挥。
  “李书记,有指示也是跟寻常一样。”
  “除了工作匯报,其他的也就閒聊了几句就结束了。”
  嗯,其实是郑市长那边已经不想听他废话了。
  “閒聊,你们能聊些什么?”
  李达康明显是不想让钱文斌就这样含糊了过去。
  而面对李书记的追问,钱文斌也不好再打哈哈了。
  “郑市长问起我干財政多少年了,觉得京州市的財政情况怎么样。”
  李达康哪里不知道这问题就是个选择题。
  你可以否定某人的领导,也可以肯定某人的领导。
  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答案!
  只不过,结果不同。
  只是对方既然问了这么一嘴,那为什么钱文斌没有滑跪?
  因为对自己的忠诚?不能够啊!
  这钱文斌真要有这个品质,那去市政府之前就应该先向自己请示的。
  这一点,李达康倒是有些疑惑了。
  “人家这是给你机会啊,你不好好表现一下?”
  李达康目光如炬,似乎想看穿钱文斌心中的小心思。
  而钱文斌此时也是哭笑不得。
  李书记如果我告诉你,我当时还是举棋不定尽讲废话了,你信吗?
  不过,这种事怎么可能说出来。
  所以,“李书记,我承认之前没提前向您请示是因为我动摇了。”
  “但后来我左想右想还是想明白了。”
  “站队的事,反覆横跳是不行的。”
  “更何况,这东西也有个先来后到。”
  “在您这边,我是嫡系。”
  “到了人家那边,换我自己,我自己用著也不放心。”
  言语间,似乎尽显真诚。
  但李达康也不是听风是风、听雨是雨的人。
  不过当他看向钱文斌时,对方的目光確实没有闪躲。
  相反,倒是满脸真诚。
  一时间,给李达康整不会了。
  眼前的,是人是鬼?
  “但愿如此。”
  李达康最终还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剩下的想斟酌和细究,需要时间。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迫在眉睫的事。
  “这事,我先给你记上。”
  “接下来,要用实际行动说话。”
  没办法,对於这位財政局长,李达康现在也只能將就著用了。
  “是,李书记,您看我表现。”
  “嗯。”,李达康敷衍地点了一下头。
  “接下来,就聊聊正事吧。”
  听到聊正事,钱文斌內心悬著的那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这审判环节总算结束了。
  聊正事好啊,还得是聊正事。
  “你这个財政局局长的任期还有几年,正常情况下,不是说调整就调整的。”
  “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有没有不正常情况?”
  李达康的话,已经很露骨了。
  但没办法,现在不能再弯弯绕绕了。
  不摸个底,怎么出牌?
  而李达康的这一问,也是问住了財政局长钱文斌。
  他在这个位置上七年了。
  最开始的时候,那还是很有党性原则的。
  但这钱袋子越保管到后面,要接受的考验就越多。
  比如说,这个钱袋子该怎样保管和支配,都是很有说法的。
  各级单位、部门,那都是需要財政拨款的。
  这样一来,就绕不过財政局这一环。
  所以,这时候就会有人来考验干部了。
  总而言之,总有人费尽心思的想要考验他。
  人啊,总有软肋。
  有些別有用心之人,就是专门往这方面去下功夫的。
  而钱文斌的软肋是什么呢?
  钱?不是!
  因为他的上任就是倒在了一个钱字上面。
  前车之鑑,不可谓不够警示。
  权?这个倒是!
  不过,这东西一般人也给不了。
  给他財政局局长加担子?
  那得是什么级別的领导才能决定?有这个级別,人家直接打个招呼就是。
  还用专门来考验自己?
  所以,还剩下个美人关。
  好巧不巧,这还真是他钱局长的软肋。
  而且是容易被突破的软肋。
  所以那些別有用心的有心之人,就针对这一点发起了猛攻。
  於是乎,在摸清钱大局长的喜好和风趣后,一个为其量身打造的红顏知己粉墨登场。
  从开始那精心准备的偶遇,再到后面的相谈甚欢。
  无论是时间还是话题,亦或者是著装风格,那都是往你心里去的。
  这就是围猎的可怕之处。
  它就是针对人性的一场精心设计。
  只要有破绽,那它就能针对这一点將其无限放大,最后达到突破。
  那些倒下的人,就都是糊涂人吗?
  不见得。
  但有时候明知是局,为什么还是入了呢?
  只能说,他们不是败给了围猎者,他们是败给了自己。
  嗯,也许是自我意志的沉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