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有办法,定能让太子一鸣惊人
  “哈哈,郭將军说笑了,我猜这人定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这才惹得您亲自动手手刃了他,您放心,等咱们二人回到衙门,一定將此人好好调查一番,但凡他做过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小的一定会如实稟告府尹大人。重重的判。”
  “不知郭將军对於这样的安排,可还满意?”
  率先说话的是一个矮个子捕快,换做赵平,能力不怎么行,但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一流。
  他一进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猜到,定是这死者试图对这魁姑娘欲行不轨,然后郭將军及时赶到,来了个英雄救美。
  好在死者身份不高,只是个商户之子,死了也就死了,只要背后之人的身份高不过郭將军,就不用怕。
  更何况,在这之前,確实有很多人都看到,这死者生前对这柳青青姑娘曾出言侮辱过,若是私下对柳青青作出什么不恰当的行为,也能说得过去。
  而郭奕安在听闻这话后,抬起头看了赵平一眼。仿佛对他的识趣感到十分的满意。
  “既然如此,那就辛苦二位了,本將军就让周虎隨你们走一趟吧。”郭奕安朝著周虎吩咐道。
  两个捕快闻言,一脸恭敬的朝著郭奕安拱了拱手,隨著周虎下去了。
  走的时候,还没忘將地上的尸体一併拖走。
  房间內,柳青青目睹这场对別人来讲可以称之为牢狱之灾的祸事,就这么被郭奕安三言两语的化解了,心里再次涌现出复杂的情绪。
  谁说杀人需要偿命?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根本就不需要,话语权永远掌握在上位者手里。
  此刻,她正用一双满是崇拜和感激的眼神看向郭奕安,后退两步,朝著他行了一礼,道:
  “將军大恩大德,青青无以为报,请受青青一拜。”
  身子突然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给托住,隨后沉稳有力的声音响起:“我既已表明心意,你我之间,无需如此客气。”
  “青青身无长物,为表示感谢,愿作诗一首,赠与將军,愿君功盖世,名垂青史传。”
  郭奕安一听,眼睛不由得亮了几分。
  他就知道,自己看中的女子,不仅有著绝色的容貌,內里才情更是万中挑一。这也是当初自己为何会独独被柳青青所吸引。
  单是她那一身的风华和气度,就比大多数人都要扎眼。
  只见柳青青莲步轻移,走到一侧的书桌上,提笔写下了一行字。
  不及墨跡干透,郭奕安边走到案桌旁,盯著那首簪小楷吟诵起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霎那间,郭奕安只觉得胸腔震盪不已,仿佛有一股暖流朝著四肢百骸涌了过来。
  明明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將军,在这一刻,竟显的有几分紧张和侷促。
  此前也不是没有女子对他表达过爱意,但无非都是一些送信,送香囊,帕子等等。
  还从来没有人当面为他作诗,且一出手就是如此意境美好的绝句。
  这一刻,他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
  有惊喜,意外,感动,还夹杂著无限的愉悦。
  “我竟不知,原来青青竟还有如此才情,能遇见你,是我之幸事。”
  柳青青靦腆的一笑,隨即道:“青青也不过有感而发而已,將军喜欢就好。”
  “当然,只要是青青送的,我都喜欢。只是……”
  见郭奕安又突然皱著个眉头,柳青青遂关心道:“不知將军有何烦心之事?若是青青能帮得上忙的,愿相助一二。”
  郭奕安突然嘆息,是因为他突然想到了太子,今日从练武场离开之后,说是要去背书,要在楚国使团到来的时候艷惊全场。
  可郭奕安也知道,太子自小被皇后保护的太好,顽劣又任性,这个样子,只怕到时候会在宴会上丟脸。
  所以他在想著,如何才能让太子在宴会上一鸣惊人。
  想了想,遂將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其实也是为了能一扬大夏国威。
  柳青青在听闻后,眼睛眨了眨,道:“这有何难?我即刻写上几首诗,將军只需带给太子,令其背熟,相信到时候,定能在宴会上一鸣惊人!”
  郭奕安先是一愣。
  如此行为,岂非作弊?
  柳青青似有所感应一般,柔声道:“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事关国家顏面,青青保证,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此诗是出处。
  此法虽然不大上得了台面,但却是能令太子一展锋芒的最好办法。”
  郭奕安目光灼灼的盯著柳青青。
  过了半晌,像是下定了什么重要的决心一般,嘆道:
  “你说得对,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
  虽说这种行为有些可耻,可以太子如今的课业,刚过合格线,让他现场作诗肯定是不现实的。
  而依照柳青青的水平,一出手就是绝句,若有她相助,定能让太子萧煜彻在百官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紧接著,便见柳青青提笔,在一旁的宣纸上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经典绝句』。
  像什么春晓,悯农,静夜思等等。
  柳青青是艺术生,小时候的文化课学得並不好,脑子里也就只有一些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但想著应付这帮古人,也足够了。
  而且她挑选的也都是一些小学生课文上的古诗词,想著相对简单容易理解些。
  而郭奕安在看到柳青青出口成章,每一首都是千古绝句的诗词之后,更是猛地瞳孔紧缩。
  他虽不擅诗词,但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诗词,无论是意境还是语气,都不像是出自於一人之手。
  就比如说像这首《咏鹅》,只有简单的四行,但一看就应该是属於小孩所作。
  而后面的《静夜思》,《悯农》等,若没有丰富的人生阅歷,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尤其是悯农,描写的是百姓在地里劳作时候的场景,但,太子作为一国储君,可是连皇宫都没有出去过,如何能体验这种民间的疾苦?
  郭奕安虽有疑虑,但仍面色如常,夸讚道:“青青果真是妙人,这几首诗不仅对序工整,风格迥异,意境也是极佳。令人佩服。”
  柳青青温柔的一笑,道:“將军言重了,这几首诗,乃是我无意中从一本古籍上所习得,光凭我一人,如何能做的出这么多?”
  柳青青在写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若全都是自己所作,难免会令人生疑。
  因此只能將此事说成是自己抄来的,这样也能让郭奕安放下心中的戒备。
  果然,郭奕安眼里的疑虑很快淡去,紧接著又道:“可这样一来,若是也有其他人看到过这本古籍,岂不是会被识破?”
  而柳青青却拍著胸脯保证道:“將军且放心,我敢保证,这几首诗,绝不可能有人见过。那本古籍是我去上香途中,在一处山洞中躲雨时偶然所得,是孤本,世上绝不可能会有人知道。”
  郭奕安听闻,这才放下了心来。
  ……
  而这一头,秋寧还坐在一楼大堂里,回想著上一世的情景。
  她记得,上一世,这柳青青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成为了一个五品大臣的女儿,入宫参加选秀,並且凭藉著过人的容貌,很快被皇上相中,赐予了美人。
  並且也是在差不多的时期,楚国使团来访,太子萧煜彻用几首诗词,在宫宴上大放异彩,百官对其讚不绝口,称其是文曲星转世。
  后来有一次,柳青青身边有一个宫人喝醉了酒不小心说出了一个秘密,好像是说太子的这几首诗词,乃是青妃(当时柳青青已被封妃)所作,结果第二天,这名宫人就被人发现溺死在了夜幽池。
  並且在此之后,柳青青也总会时不时的又冒出来一些千古绝句,令皇上对她刮目相看,直言她性情高洁,是诸国第一女诗人。
  当时柳青青的受宠程度,比之现如今的万溶月还有过之而不及。
  而秋寧记得,当在宫宴上,太子所作的诗句都广为流传了下来,秋寧当时在冷宫之中,閒暇时刚好就喜欢看书习字,无论是太子,还是后来的青妃所作的诗词,如今也全都在她的记忆里。
  她记得最经典的一首童诗,好像就叫做咏鹅,当时直接打脸了楚国那自称天资聪颖,文曲星转世的小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