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是来献艺吗?为何还蒙著面纱?
  一早的时候,秋寧就在大堂里选好了一处视线极佳的位置,一边听著周围的八卦一边,等著柳青青亮相。
  大概过了两刻钟,周围的光线突然暗了下来,周围原本喧囂的客人们也都在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紧接著,不知从哪儿突然飘过来一道悠扬的琵琶声,那声音宛如一缕灵动的清风,悠悠地穿梭在空气中,带著一种说不出的空灵与婉转。轻轻地拨动著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紧接著,便看到一个轻纱覆面,身段婀娜的女子缓缓从舞台的后面逐渐淡了出来,与此同时,周遭还有几个装扮一新的粉衣女子在翩翩起舞。但都围绕著最中间的琵琶女。
  秋寧眼睛一眯,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柳青青了。只不过距离太远,而对方脸上又蒙著一层面纱,看不清容貌。
  正想著怎么才能看清真面目的时候,一旁有位油头粉面的公子哥发话了。
  “咋回事啊,不是出来献艺吗?为啥还蒙著面纱,人对面的玲瓏姑娘就不兴这一套,出来卖的,何不大大方方乾脆一点,好让我等也一饱眼福啊。”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这个呀,就是这青楼里一贯的套路,叫那什么,欲拒还迎。”旁边一位年龄偏大,身形臃肿的男人接话道。
  “可我等来这青楼本就是为了消遣图个乐呵,再说了这曲子咱也听不懂呀,结果脸都还不让看,那还继续留在此处做甚?还不如去对面的怡红楼,瓜果茶点还免费。”一位穿著青衫,身材魁梧的男子说道。
  一时间,许多人听闻后,也都纷纷附和,甚至起鬨让柳青青摘掉面纱。
  秋寧见状,又重新坐回了位置上。
  她倒要看看,这柳青青会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场景。
  若是摘掉面纱,一旦在大眾面前露脸,日后若真让郭奕安给赎了身,成了良家子,一旦被人给认出来,恐也会遭人詬病。
  可若是不摘面纱,今晚怕是连同整个暗香楼都要跟著名誉受损,生意也会一落千丈。
  而柳青青確实也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场景,紧张之下,连带著手里的音符都弹错了好几个。
  一旁的老鴇胡妈妈见状,忙朝著大傢伙安抚道:
  “各位客官可千万別著急走,这不是咱们青青姑娘首次登台,比较害羞而已,各位也都是怜香惜玉的主,还请理解则个。我这就让人再重新给大家弹奏一曲,並附上好的酒水如何?”
  隨著胡妈妈的话落,很快就有人催促道:
  “哎呀別磨嘰了,赶紧让人把那玩意儿给摘了吧,若长的不好看,小爷我今后就再也不来了。”
  柳青青此刻也是焦急不已,她是恨极了那些个以貌取人,逢场作戏的男人。
  但此刻自己的卖身契还在这青楼里,不得不听从胡妈妈的安排。
  她原本想著在这里弹奏两首曲子糊弄过去也就算了,她可是立志要进宫当妃子的。这张脸当然得捂好了才行。
  否则到时候让人给认了出来,可怎生是好?
  所以,她打定了主意今晚要一直戴著面纱,绝不能让这些臭男人瞧见她的真容。
  可胡妈妈却由不得柳青青在继续孤傲下去了。
  “青青,不是妈妈我不肯帮你,只是如今咱这楼子里的生意你也看到了,都快要被对面的怡红院抢走了一大半顾客,再这么下去,你我怕是都得要喝西北风了。
  不如今晚你就委屈一下,摘开面纱给大伙瞧一瞧吧,就一眼如何?”
  柳青青气愤不已:“胡妈妈,你这么做,就不怕到时候郭將军不会放过你?”
  郭奕安暂时没有帮她赎身,是因为他刚从关中回来,朝中盯著他的人很多,另外就是,他还没跟家人做好思想工作,想要纳柳青青做妾。
  而柳青青本就没打算做郭奕安的妾室,甚至连正妻都看不上,她不过是想要利用郭奕安帮自己赎身而已,到时候,再踩著他进宫选秀。
  她坚信,凭著自己穿越人士的身份,以及头脑里五千年的文明,隨隨便便出一条安邦治国之策,或者做几首李诗仙的诗,定能轻鬆获宠。
  可眼下……
  这一刻,她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郭奕安。
  可此时的郭奕安已经被皇后召进了宫里。商量著要儘快解了太子的禁足,並且要让他这段时间好好温习课业,爭取在楚国使团到来的时候展露锋芒,让皇帝和百官都一睹太子的风采。
  因此,郭奕安这段时间,白天都要留在宫里,亲自教习太子的骑马和射箭等功夫。
  可太子萧煜彻向来懒散惯了,像习武这样的苦差事,一开始他看到这些军中將士能飞檐走壁,一桿长枪耍的虎虎生风,很是激盪。
  可连著两天被自己的舅舅郭奕安亲自拎著扎马步,站桩之外,连长枪的影子都没见著,萧煜彻不禁有些泄气。
  “我不要,这都好几日了,舅舅你除了叫我扎马步,就是高抬腿,还有站混元桩,什么时候能教我一些真本事啊,我要向孔师傅那样,能飞上高高的城墙,还能摘叶伤人,踏水无痕,我要学真功夫。”
  郭奕安忍住额头跳动的青筋,劝说道:“殿下稍安勿躁,你是一国储君,不需要太高的功夫,习武本是为了强身健体,再者,每一个习武之人,从小都要打好基础才行,你现在还小,只有先把基础功练扎实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萧煜彻苦著张脸,问:“那要多久啊?”
  母后都说了,楚国的太子马上就要过来,听说对方年龄跟他差不多大,才艺卓绝,又天资聪颖。还能闻善辩。
  他自己也是一国太子,文若是比不上,那武力方面,总要压那楚国太子一头吧。不然,岂不给大夏丟脸?
  郭奕安在听闻后,也正了脸色,当即沉声道:“殿下,习武一道,讲究的是稳扎稳打,欲速则不达,我小的时候,光是站桩就练习了整整三个月,殿下若能静下心来,不怠慢,相信您定能在三个月之內练好底盘功。”
  萧煜彻一听说要三个月,人都麻了。
  “三个月?舅舅,这绝不可能!”
  楚国的使团马上就要到了,要真要三个月才能练习好站桩,难不成到时候让他在大殿上表演一段站桩和扎马步吗?
  这何其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