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豹子爷爷
  苏知知跟著伍瑛娘在白云县住了两天。
  等她从县里回村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像错过了些什么。
  村里新来了个老爷爷,就是在街上差点撞掉了她的红豆饼的老爷爷。
  老爷爷住在魏爷爷家里。
  苏知知问老爷爷怎么称呼。
  魏大栓说:“你叫他豹子爷爷就成。”
  苏知知佩服地看著秦啸:“豹子爷爷年轻的时候像虎豹一样快吗?”
  秦啸含笑,谦虚中暗藏几分得意:“我当年曾独自猎得雪豹一只,因此得了个諢名豹子。不过都是当年的事了,不多提了。”
  魏大栓在旁边道:“你当时可得意了,天天穿那豹子皮做的衣裳,借我穿两日都不肯。”
  苏知知:“能一个人猎到豹子很厉害,豹子爷爷你像我们村里人一样厉害。”
  苏知知这句话是很高的评价。
  她高兴村里添了豹子爷爷,可是转头听说哥和秦爷爷要回长安去了。
  慕容棣和秦老头走得很急,次日一早就要走。
  郝仁夫妇带著苏知知和薛澈送行。
  郝仁看著外甥:“棣儿此番回京小心。”
  慕容棣:“舅父放心,我和师父定会平安到京。扣在县衙的禁军和宫人也会放出来,护送我们回京。”
  和慕容棣一起来的禁军和宫人这些日子被严加看守在县衙后院,与外界消息不通。
  慕容棣偶尔会去那装疯卖傻演几回戏,再配合上宋县令的说辞,假装他一直缩在县衙內没有出去。
  伍瑛娘对秦老头道:“秦叔,劳烦你护著棣儿。”
  “小弟是我的徒儿,做师父护徒儿,谈不上什么劳烦。”
  秦老头现在有两只耳朵了。
  为了避免出去时太惹眼,秦老头请秋锦玉给自己做了个假耳朵,看起来正常些。
  他扮作宋县令家中老僕,代替宋县令回长安家中探望。
  苏知知问:“哥,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啊?”
  苏知知头上的头绳有些鬆了,慕容棣顺手將妹妹的头绳扎好:
  “快的话,几个月就会回来。”
  慕容棣低头:“知知有什么话想让哥带去的吗?”
  苏知知很宝贝地拿出一个手串。
  一根牛筋缠了线做成的细绳,上面串了好多个小东西,有小木球、小石头还有晒乾的小果实。
  牛筋绳是薛澈缠起来的。
  串著的东西是苏知知平时捡回来的,然后在会手艺的村民帮助下穿洞、打磨边角和上蜡。
  很圆润,很光滑。
  “我没见过姨姨,不知道要和她说什么。这是我和阿澈做的手串,送给姨姨。”
  “好,那我代母妃谢谢知知和阿澈。”慕容棣把手串小心地收进怀里。
  东边越来越亮,太阳就要从山头冒出来。
  秦老头和慕容棣师徒的身影在视线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薛澈对郝仁道:
  “郝伯伯,这次我表叔送军衣去西北,我也想一起去。”
  薛澈语气很坚定。
  他的身体已经好了,他要去西北亲眼看看薛家军。
  郝仁没有拒绝:
  “是该去了,你父亲牵掛你已久,总要见了面才真正安心。”
  苏知知举手:“爹,我也要去!”
  慕容棣和秦老头去长安了,现在薛澈也要走,苏知知哪里还坐得住?
  薛澈:“知知,去西北可能很危险。”
  苏知知反问:“比岭南危险么?”
  薛澈:……不知道。
  伍瑛娘握住郝仁的手,似是看清了他的心思:
  “阿仁,你想去?”
  郝仁默认了。
  但他在思考,若他离开,村子由谁打理?
  村中能人眾多,需要一个镇得住的人。
  伍瑛娘:“阿仁,既然你想去就去,有我在村里,万事放心。”
  苏知知抓住伍瑛娘的衣角:“娘,你不跟我们一起去么?”
  伍瑛娘捏了一下苏知知的鼻头:
  “前两日我们才去县里和几个店家说定了在布坊山开店的事,娘哪能直接走?”
  “你爹有你爹要做的事,娘也有娘要做的事情,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娘不能只围著家转,知知明白么?”
  苏知知好像有一点点明白:“就像我喜欢玩,但是不会一直玩,我还要练功和写字。”
  郝仁看著伍瑛娘,反握住妻子的手,握得很紧。
  伍瑛娘朝他笑,笑得唇边的痣都带著晨间柔光。
  接下来一段日子,大家继续忙碌著。
  山上不养閒人,连刚加入的秦啸都被安排著和魏大栓一起去饲养区照料牲畜。
  在京中养尊处优多年的秦啸,一脚踩上马粪,感慨这日子真是重回年少。
  布坊的进度整体很顺利,中途遇到些小问题也都被大家积极解决了。
  七月末的时候,成衣已经全部做好。
  同时,吐絮,各地陆续进入採摘季。
  八月,每天都有牛车驴车载著一袋袋鼓鼓囊囊的运来良民村。
  布坊山內,长工们把塞进成衣里,然后往身上一套。
  大家都说这衣裳真厚实,在岭南的天气里才披上一会儿,脑门都要出汗了。
  秦源后面又来了好几次。
  一看军衣,二看祖父。
  看军衣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军衣做工好。
  而看祖父的时候,觉得祖父简直是乐不思蜀。
  秦源问:“这山野之地,有何值得欢喜?”
  秦啸正给兔子搭新窝:
  “在长安,你们都说我不老,但所有人都觉得我老得快死了;在这里,他们叫我老头,但是没人真的觉得我老。”
  到了九月的时候,在秦源和顾刺史的监督下,陆春娘带著全体布坊山的长工將军衣装车。
  完工的那日,大家像过节一样庆祝。
  长工们得了工钱,眉开眼笑。
  钱袋子越沉,他们笑得越开心。
  有些人回家休息去了,还有人则继续留在布坊做工。
  由於今年岭南大范围种植,一些农家除了卖出去的部分,自己还留了一点家用。
  他们也学著用织布。
  自己摸索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懂不会的,就去问良民村,或者在布坊做过工的长工。
  良民村也不瞒著,会告诉大家用织布的流程。
  但后来大家发现,自己在家织布,没有布坊山那样织得好织得快。
  没法拿出去卖,只能自己家里人凑合穿。
  可这也算不错了,省到就是赚到。
  运送军衣的队伍要去西北前几天,良民村集议。
  郝仁问村中可还有什么人想去西北,可以跟著一起去。
  秦啸和魏大栓自然站出来说想去。
  魏七本来也要跟著去的,但是被魏大栓劝住了:
  “这么多人一起去,爷爷就当去西北玩一圈,不会有事。你这时候一走,人家小豆姑娘被王二郎偷心了怎么办?”
  魏七今年十七了,到了想媳妇的年纪,和村里的小豆姑娘看对了眼,但还没说破。
  小豆姑娘也是当初逃难过来的,刚来的时候瘦得跟豆芽似的,这两年出落得清秀。
  於是魏七对爷爷千叮万嘱注意身体別乱吃东西,然后屁顛屁顛地继续帮小豆姑娘磨豆腐了。
  除了秦啸和魏大栓外,有两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站出来说要去。
  穿白衣的虞大夫和穿水红衫的二娘同时道:
  “我去。”
  “我去。”
  村民们看看虞大夫,再看看二娘。
  百双八卦的眼神亮起。
  有情况。
  绝对有情况。
  村里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二娘对虞大夫不一般。
  难道他们已经……
  二娘打断大家的臆想: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还没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