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你要叫表哥
  一刻后,虞大夫来给贺晏青施了两针。
  贺晏青第二次醒来。
  郝仁主动叫:“贺三。”
  这回贺晏青从榻上跳起来,火急火燎地拉住郝仁道:
  “子信阿兄,快走!他们就要来了,快走啊——!”
  贺晏青喊得面色涨红,使劲拖著人就要跑。
  可是他身体现在还虚弱,没把人拉走,反而自己脚下不稳,往前栽倒,正好往宋鈺身上撞。
  宋鈺过来按住贺晏青:
  “贺三郎,你冷静点,这里不是长安,是岭南山中,没有人来追我们。”
  可贺晏青看见宋鈺后脸色就更加骇人了:
  “宋鈺?你怎么在这?你是不是死了!”
  “对,你死了,所以你在这,你们都在这,真的都死了……”
  贺晏青身体直挺挺地往后倒,又又晕了过去。
  宋鈺:……
  郝仁疑惑地看向虞大夫。
  虞大夫:“大概是灵幻菇的致幻效果还没消退,再过半个时辰看看。”
  等到半个时辰后,贺晏青果然再次悠悠醒来。
  第三次醒来,贺晏青整个人明显镇定了许多。
  他看著郝仁,嗓音沙哑地试探叫:
  “子信阿兄。”
  郝仁微微頷首:
  “贺三,许久不见,別来无恙。”
  贺晏青眼中的泪水顷刻夺眶而出:
  “子信阿兄,真的是你,你还活著。”
  他坐起来,伸手去抓郝仁的衣袖,以为自己会像梦中一样扑个空。
  可这回,他真真切切地抓到了。
  贺晏青愣愣地盯著眼前之人。
  年近三十的郝仁与十七岁的裴凌云看起来有些不一样来了。
  衣著、神態、语气都截然不同。
  十七岁的裴凌云衣著华贵,谈笑之间神采是掩不住的意气风发。
  而二十九岁的郝仁,穿著朴素的布衫,神色平静温和,眉间再无傲意与锐气。
  可在贺晏青眼中,裴凌云就是裴凌云,哪怕化成灰也是。
  “子信阿兄,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这是何处?你在此处可有危险?”
  贺晏青一边哭,一遍拋出一连串的问题。
  “此处是岭南山中,昔日的裴凌云已经死了。在下是郝仁,是这一方山头的村长。”
  郝仁看向贺晏青的眼神有些复杂。
  他记得这个曾经一直跟在后面模仿自己的贺家小弟。
  贺三从小就对他展现出近乎狂热的膜拜,他做什么说什么,贺三都恨不得记下来。
  还美其名曰地说这叫见贤思齐。
  可后来裴家出事,贺家是幕后的重要推手。
  十几年过去,谁也不知人心会如何变化。
  摸清贺晏青的態度之前,他不会让贺晏青出村。
  宋鈺学著郝仁的话:
  “咳咳,那个贺三郎,昔日的宋鈺已经死了,在下是小宋,是这里作坊的管事。”
  贺晏青理没理宋鈺,根本没听见宋鈺说话。
  他脑中还在反覆咀嚼郝仁刚才所言。
  郝仁。山头。村长?
  “村长?”他很难把山野村长和裴凌云这样的天之骄子联繫在一起。
  这么多年来,他模仿著裴凌云的衣著言行,耗费万金。而裴凌云身著粗布麻衣,在远离繁华之地,做一个山民。
  贺晏青呆滯,久不能言。
  在屋子另一边沉默的陆春娘轻声叫了一句:“郝村长。”
  郝仁朝陆春娘点头,而后问贺晏青:
  “贺三,今日和你在一起的小郎君是谁?”
  贺晏青这才想起了慕容棣。
  “是越王,”贺晏青肯定了在场人的猜想。“是当今三皇子,裴婕妤之子。”
  “子信阿兄,他是你的外甥。”
  郝仁一只手背向身后,捏紧了衣袖,转身出门。
  夜风徐徐。
  伍瑛娘从外面忙完了回来,正好撞见脚步有些紧张的郝仁。
  “瑛娘。”郝仁张口。
  伍瑛娘看出郝仁的反常,走过来握住郝仁的手,声音很稳:
  “阿仁不急,先做你要做的事,之后再同我细讲。”
  两人並肩去了苏知知的屋子。
  苏知知和薛澈本来正要出来的,可见到郝仁夫妇过来,又跟著折返了。
  “爹、娘,你们要说什么呀?我也想听。”
  苏知知牵著伍瑛娘的手,仰头有点撒娇的意味。
  下午他们都聚在別的房间说悄悄话,连阿澈都去了,只有知知没去,知知有点好奇。
  郝仁的目光落在苏知知和薛澈的面庞上。
  两个孩子都八岁了。
  是很聪明,很懂事的孩子。
  不远的將来,终会长成面对风霜的成人。
  郝仁:“知知、阿澈,你们都可以留下来听,但不可以告知外人。”
  苏知知本来只是好奇那么一点点,听见爹说不能告诉外人后,苏知知忽然就觉得这是她非听不可的秘密了。
  慕容棣喝完了两碗粥,胃里暖暖的很舒服。
  身体有了力气,脑子也清醒了。
  他听见门外有隱约的说话声,听见苏知知叫爹娘的声音。
  慕容棣猜测应当是村长夫妇来了。
  正巧,他也想和村长夫妇打探一下这附近的情况,再去看看贺三郎身体如何,从长计议。
  吱呀——
  门被推开,又被关上。
  烛火在墙上投下四个影子,两大两小。
  慕容棣正端著碗站在炉边,扭头看去。
  漂亮的孩童,健硕的妇人,还有一个美如冠玉,气质温润的男子。
  半旧的门窗,生锈的烛台,缺口的陶碗……所有的一切都和眼前的男子格格不入。
  噗通!慕容棣晃神之间,手里的碗掉进了锅里。
  锅里的白粥还翻腾冒泡。发出沉闷的咕嚕咕嚕声。
  慕容棣听见自己喉间吐出轻不可闻的三个字:
  “小舅父。”
  慕容棣出生时,正好是裴家出事流放那年。
  他没有见过裴家人,但是母妃擅丹青,曾画过裴家人的画像给他看。
  当时母妃还说:“外甥多像舅,你这眼尾倒是有几分像你小舅父。”
  慕容棣看画像的时候不觉得。
  可是现在亲眼看见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他才意识到,母亲说的没错。
  他那清冷上翘的眼尾,和小舅父生得一样。
  慕容棣的声音真的很轻。
  郝仁、瑛娘、知知、阿澈,没有一个人听见。
  可是郝仁常年平和的表情在这一瞬一寸寸龟裂,眼底泛起一点红。
  他看见了慕容棣的口型,知道慕容棣说了什么。
  这个孩子认出了他。
  这个孩子是长姐的血脉。
  甥舅俩两双相似的眼睛对望,一时间彼此都没有说话。
  苏知知先开了口。
  她快步走到锅边,看看掉进锅里的碗,觉得问题不大,粥还能喝。
  於是给两边的人相互介绍道:
  “木小郎君,这是我爹娘。”
  “爹、娘,这是木小郎君。”
  郝仁走上前来,將手轻轻覆在苏知知头上。
  声音又低又温和:
  “知知,你要叫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