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想抢功劳?苏组长要被架空了…
  因苏棠同志在侦破敌特大案和攻克重大技术难题中立下奇功。
  经军区党委研究决定,特批苏棠同志暂时辞去军区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职务。
  正式任命其为新成立的“军区能源技术革新项目组”组长,行政级別等同於副团级。
  全权负责聚热循环炉的研发与量產工作!
  同时,为表彰其卓越贡献,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奖励现金五百元。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军区大院。
  苏棠的声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她不仅仅是那个医术高超的“苏神医”,也不是秦团长那个漂亮的新媳妇了。
  而是在家属区人人见了都要眼睛冒光敬佩地喊一声“苏组长”,夸一句苏棠是科研带头人。
  苏棠也没有因此而飘飘然,而是立刻带领林凡、陈雪等人组成的项目组投入了炉子的研发当中。
  虽然天天忙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但是內心却无比充实。
  然而,就在项目组干得热火朝天时,第一个聚热循环炉的样品即將完成之际。
  为加强藏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级从蓉城派遣了一位新的副政委——周怀安,空降到了日光城军区。
  这位周政委年约四十,戴著一副金丝眼镜,气质儒雅,说话慢条斯理,履歷光鲜得嚇人,据说在京城有著深厚的背景。
  他上任的第一天,就在军区干部介绍会上,对苏棠的聚热循环炉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讚扬。
  第二天,周怀安便亲自带著秘书,来到了项目组视察。
  “哎呀,苏棠同志,久闻大名啊!你可是我们军区的宝贝,巾幗不让鬚眉的典范嘛!”周怀安一进门,就握著苏棠的手,笑得如沐春风。
  他对耿向东等人也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甚至当场就打电话给后勤部门,解决了项目组一直申请缓慢的几项稀缺物资,雷厉风行的作风,贏得了研究所上下一片讚誉之声。
  所有人都觉得,新来的政委是个办实事、没架子的好领导。
  只有苏棠,在和周怀安握手的那一刻,心里本能地拉响了警报。
  这个男人,笑得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张面具。
  苏棠不动声色地观察著他。她发现,周怀安在提到“为人民服务”、“支持一线科研”这些口號时,眼角的鱼尾纹,也就是所谓的眼轮匝肌,並没有丝毫收缩。
  在心理学上,这是典型的“假笑”,是社交性的,而非发自內心的。
  而当他的目光扫过桌上那份聚热循环炉的核心设计图纸时,苏棠敏锐地捕捉到,他的瞳孔有一次极其快速的收缩。
  那不是欣赏,而是一种夹杂著极度渴望和占有欲的眼神。
  苏棠心里有了底,面上却依旧是那副谦逊恭谨的样子,滴水不漏地应付著。
  周怀安视察结束后,对聚热循环炉项目大加讚赏,並表示会全力支持,推动项目儘快量產,让全军区的战士和家属们早日过上暖冬。
  项目组的成员们备受鼓舞,干劲更足了。
  一周后,第一台聚热循环炉的样品,终於在万眾期待中,完成了!
  公开测试那天,项目组的院子里里外外围了三层人,黑压压的一片,有穿著军装的干部战士,也有揣著手的家属军嫂,个个伸长了脖子,跟赶集似的。
  “就这么个铁疙瘩,真有那么神?”
  “听说是苏组长捣鼓出来的,能让屋里跟春天一样暖和,还特省煤!”
  “真的假的?咱家那破炉子,一晚上得添三四回煤,烟燻火燎的,屋里还跟冰窖一样!”
  在眾人的议论声中,苏棠神色平静地走上前,亲自操作。
  她只往炉膛里放了区区三块煤饼,然后用火柴点燃了引火的木屑。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那炉子非但没有像老式煤炉一样冒出呛人的黑烟,反而只见一缕几乎看不见的青烟从烟囱里飘出,隨即消失不见。
  不到五分钟,连接著炉子的那排暖气片,就开始散发出融融的热意。
  “哎呀!热了!真的热了!”离得最近的一个军嫂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烫得赶紧缩回手,脸上满是惊喜。
  耿向东拿著一个温度计,高声报数:“室內温度,十五度!十八度!二十分钟,已经达到二十二度了!”
  人群“轰”的一下炸开了锅!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屋里能到二十二度,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神仙日子!
  更让大傢伙儿震惊的还在后头。
  苏棠拧开炉子侧面的一个水龙头,一股滚烫的热水“哗哗”地流了出来。
  “我的天!还能烧热水!这以后洗脸洗菜可就方便多啦!”
  战士和家属们彻底疯狂了,眼睛里冒著光,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宝贝疙瘩给抬回家。
  人群的后方,周怀安背著手,脸上掛著他那標誌性的温和笑容,看著眼前沸腾的景象,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却愈发深邃。
  ……
  就在量產计划即將正式启动的前一天,周怀安突然在军区常委会上,提出了“异议”。
  军区常委会会议室,气氛严肃。
  钱学东所长刚刚激情澎湃地介绍完聚热循环炉的重大意义和量產计划,提议立即下拨专项资金,全面铺开生產。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周怀安便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开口了。
  “钱所长,同志们,对於聚热循环炉项目的重要性和苏棠同志的杰出贡献,我个人是举双手赞成的。”他先是给予了高度肯定,隨即话锋一转,“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更严谨、更负责任一些?”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常委。
  “这个炉子,事关我们整个藏区十几万军民的取暖安全,更是一项具备重大国防潜力的技术。我认为,在技术安全性和智慧財產权归属问题上,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苏棠同志虽然功勋卓著,能力超群,但我们必须承认,她毕竟不是我们体制內的专家,她的出身……也比较特殊。”
  “如此重要的国防核心技术,完全交由她个人主导,从保密条例和组织原则上来说,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啪!”
  钱学东所长的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滚烫的茶水溅了出来。
  “周政委,你这是什么意思!?”